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种田能手篇一
他们的行为还有很多,但几乎都离不开一个词:智能手机。
最近,我们班上刮了一阵猛烈的“手机风”。
我觉得,这种心态是错误的。手机的基本功能是通话、发短信,而不是游戏、娱乐。也许有时可以听听音乐,放松一下。但是手机的主要功能并不是这个,更不是看小说、玩qq,甚至是“炫富”。如果把手机的功能本末倒置了,那你就错了。
希望班上这股“不正之风”赶快刮走。
种田能手篇二
来到地里,小猪兴致勃勃开始劳动了。只见他双手拿起锄头,往地上使劲地一挖,地上便挖下去了一尺多深,像个窟窿。小猪挖呀,挖呀……可时间过了很久还没有把这块地挖完,小猪终于受不了了,说:“我不干了,这样迟早会累死人的!”接着把锄头扔在一边。黄狗看着嘴巴噘得高高的小猪,笑了笑,继续种田。
后来,小猪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辛勤劳动,就会有好的收获。
种田能手篇三
;黝黑的皮肤,娴熟的动作,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一看就是个实实在在的庄稼人。今年刚刚36岁的周灿君,让笔者感受到了超出年龄的沉稳,一身民兵的装束更显干练。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却有着近十年的种粮经历,如今种植水稻面积近900亩,是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牛田镇三塘湾村出了名的“种粮大户”。
决定:放弃高收入选择回家种田
毕业于湖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周灿君,求学时代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理科是强项,是名副其实的“理工男”。2006年毕业后,曾在世界500强上海广达制造城和精英电脑做fa、电脑主板失效分析工程师,月收入不菲,父母一直以儿子为荣。
2010年的一天,周母对着电话边哭边骂:“你个兔崽子,千万不要回来!”原来,当时年仅26岁的周灿君打电话说要辞职回家種田,周母听了后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老两口一直以种田为生,最多时承包了村里60多亩农田,终日劳累也没有多少盈利,不想儿子走他的老路。“国家正大力发展农业,政策非常好,我想回乡创业,你要相信我。”周灿君一边安慰双亲,一边说着自己的想法。知道儿子做事一向严谨且言出必行,家人也只能默许。于是,周灿君辞掉了别人都羡慕的工作,从父亲手里接过接力棒,回村种田,一干就是十年,从最初种植60多亩农田到现在近900亩。
“现在国家政策好,双季稻每亩补贴达到235元,让我们越种越有劲!”3月中旬,身为基干民兵的周灿君正带领着他的“民兵突击队”忙着抢播种子,一边用扫帚将种谷扫平,一边跟记者交谈,满眼都是希望。
理念:高科技种田引领出新风尚
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引导风尚。2016年,一家人在讨论田间洒药请人难、工价高、时间紧的问题时,周灿君坚定地说:“使用机械化才有出路”。他立即购买了一台6万多元的手动植保无人机,在全镇最先开始使用无人机洒药。打药时他每天跟着机器在田间跑,手动操作遥控器,无人机的功效在他手里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些种植户也跟着买了,但都因操作不好而放弃了,只有周灿君坚持使用。“没有其他巧力可施,一定要细读说明书,看懂机器的原理。”上个月,他又买了一台全自动植保无人机,能装20升药,一次能洒20亩,并且不要人跟着去田里。
牛田镇农技站站长说:“他是我们镇上种田种得最好的,不看其他,他的田里没有草,产量高!”面对别人的疑惑,他解释道:“田里不长草是因为用药得当,并且打药时间点抓得好。”原来,周灿君对每瓶农药都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农药成分,同时掌握用药时间,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一有时间就看教授的网络课程,相信科学。
稻谷受天气影响,没有及时晒干会影响谷质,崇尚品质的周灿君购买了2台谷物烘干机。烘干机要讲究火候,并且自带的水份测量仪有时有误差,他都会反复与手持水份测量仪对比,保证稻谷水分适中,让谷子易保存又不易碎,他家的稻谷从不愁卖,米厂老板都抢着要!
周灿君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现代农业技术,科技种田,他说今年双季稻预计亩产达到1500斤,年收入将突破20万元。
情怀:年轻有为脱贫致富领头人
喝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家乡人。“好多人种田亏本,但他却越种越多。不光自己致富,还带领村里不少村民脱贫致富呢。”桃江县牛田镇党委书记对周灿君赞不绝口。
虽是科技种田,大部分程序都用机械设备代替,但人工亦不可少,周灿君尽量雇用村上的贫困户,让他们能在自己家边上赚点钱。47岁的文才兵是个单身汉,80多岁的老母眼睛看不见,生活不能自理,还有一个神智不清的哥哥需要照顾,并且他自己身患癫痫,一般人不敢请他工作。近几年周灿君都会优先照顾他,一年 600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加上政府的补贴,文才兵一家早已走出贫困。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