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知识点总结篇一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知识点总结篇二
望岳(东岳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西岳华山)
西岳岭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岳(南岳衡山)
南岳配朱鸟 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 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 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 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 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 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 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 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 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 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 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 神其思降祥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满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使至寒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知识点总结篇三
1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表达式,函数的图像
2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包括他们的表达式、增减性、图像
3 从函数的观点看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
条形图特点:
(1)能够显示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2)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
扇形图的特点:
(1)用扇形的面积来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与总数的大小
折线图的特点;
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直方图的特点:
(1)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
(2)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2 会用各种统计图表示出一些实际的问题
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直角三角形的hl定理
3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1 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
2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4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5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度;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度,那么他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1 整式定义、同类项及其合并
2 整式的加减
3 整式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4)整式的乘法
4 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5 整式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
(2)整式的除法
6 因式分解
(1)提共因式法
(2)公式法
(3)十字相乘法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
2 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3 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1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 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菱形
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 正方形: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种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3 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同一个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 数据的分析
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知识点总结篇四
繁花似锦 风云突变 不可名状 落英缤纷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
【油光可鉴】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的姓名。匿,隐藏。
【诘责】质问并责备。
【托辞】借口。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适值】正好遇到。
【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庶祖母】旧时称祖父的妾。
【翳】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下流】文中指卑劣、不道德。
【浪人】游荡无赖之徒。
【本家】指同姓、同宗族的人。
【髭】嘴边上的胡子。
【鬈】弯曲的头发。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第二单元
博识 美艳 消释 褪尽 凛冽 升腾 脂粉奁 朔方 睥睨污秽犀利迸射
长吁短叹千山万壑盛气凌人
【暖国】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
【奁】盒子。
【朔方】北方。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知识点总结篇五
2、消费者
(1)概念: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物,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1、植食动物: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消费者,如兔、牛等
(2)类型
1、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消费者,如狼、狮等
2、杂食动物:既能吃植物,也能吃植物的消费者,如棕熊等。
(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
(2)组成: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
(3)动物的作用:在食物链中,动物一方面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同时也可能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是食物链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食物网: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多条食物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
2、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由于生物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
1、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2、动物对植物生活影响:
(1)积极影响: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2)不良影响:如: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引起水体透光程度降低,影响浮游植物的分布和光合作用;蝗虫和害鼠危害农作物。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知识点总结篇六
正整数
整数零负整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小数
1.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数轴:规定了(画数轴时,要注童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个不可),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数轴上任一点对应的数总大于这个点左边的点对应的数。
3、相反数与倒数;?a(a?0)4、绝对值?|a|??0(a?0)
5、近似数与有效数字;??a(a?0)?
6、科学记数法
7、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8、非负数的性质:若几个非负数之和为零,则这几个数都等于零。
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算术平方根定义如果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
那么这个非负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算术平方根为非负数a?0
叫做a的平方根,记为?a?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立方根?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定义: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的立方根,记为3a.?
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的意义同有理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
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规律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运算规律相同。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知识点总结篇七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常考点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常考点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常考点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选择题)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知识点总结篇八
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叫做被开方数.
2.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3.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4.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5.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6.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7.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有序实数对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
1.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平方根就是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3.当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每移动两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
4.当被平方数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三位,它的立方根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5.数a的相反数是-a[a为任意实数],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被开方数一定是非负数.
2.0,1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3.带根号的无理数的整数倍或几分之几仍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若开之后是有理数则是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
以上就是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实数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数学网中考频道。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知识点总结篇九
1.甲午中日战争
(1)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2)根本原因: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3)1890年经济危机
2.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意义:《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1900年6月
八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原因:根本——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
4.《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意义:《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甲午战败影响:国内——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真正觉醒
农民:义和团运动;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维新派:戊戌变法;革命派:军决心用暴力_政府(辛亥革命)
国外——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知识点总结篇十
说明1 本知识点的重点是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异同。
说明2 本知识点的难点是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
说明3 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两者的区别,知道二者并无绝对界限。
说明4 本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是电流的形成。
说明5 本知识点主要讲述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异同,它是研究电学重要的知识点。
核心知识
规则1: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都是绝缘体。
规则2:导体和绝缘体的用途
规则3: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表示各种物体的导电和绝缘能力的排列顺序,可见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就可能导电。例如,玻璃是相当好的绝缘体,但如果给玻璃加热,使它达到红炽状态,它就变成导体了。
规则4:导体和绝缘体的机理
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束缚在原子的范围之内,不能自由移动,也就是说,电荷不能从绝缘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的地方 初中语文,所以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相反,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电荷能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的地方,所以导体容易导电。
突破物理“三重门” 期末轻松得高分
对于生来说,作为新增学科,从入门到冲击优秀 初中数学,需要经过三重门。第一重门是声光热。第二重门是力学。第三重门是电学。
第一次入门,是上学期的物理入门。也可以理解为是声光热的入门。在声光热等过程中,同学们的主要是以感性为主。很多时候只要做好感性的认识,略加上一些理性的分析,就可以明白这部分的大体精髓。
第二重门是力学。力学对于同学们来说,区别于声光热的.根本特点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同学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状态,转向以理性思维为主的学习。如果说在第一重门的时候,同学们的成绩普遍都很高,并且差距比较小。很难体现每个同学的真实实力.那么到了第二重门的时候差距将明显拉大,也将会是同学们快速提升自己脱颖而出的关键时期。
第三重门是电学。电学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科。对于孩子的理解要求更高。尤其是在入门的电路分析,对很多同学来说,入门较为困难。电学后期的综合计算也将会是同学们冲刺优秀的拦路虎之一。
由于三重门的本身特点,第一重门声光热入门较容易。所以同学们容易在意识形成物理拿分容易的感觉。而实际上物理的真正入门是在力学及电学。对于同学们来说,三重门的意义各有所在。声光热的入门同学们要务必做好初二上学期的期末,争取。因为等到下学期的四轮将主要针对的是力电部分。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争取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源于初二下学期的力电部分的难度,需要同学们做好准备,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