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寓言狐假虎威课件篇一
1、因近段班级有欺负小朋友的现象,借机教育;
2、帮助小朋友理解掌握一些词汇 ;
1、知道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会自己讲述故事
2、通过故事,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关心,不能欺负其它小朋友;
3、理解词汇:半信半疑、魂飞魄散、仗势欺人;
1、小朋友之间应该团结互助,不能欺负小朋友是本节重点;
2、理解重点词汇是难点;
1、动物图片:狐假虎威;
2、幼儿用书
一 出示图片:
出示老虎和狐狸,请小朋友用好听的词来形容
二 幼儿自由讨论:
有一天,老虎抓住了狐狸,老虎会对狐狸怎么样呢?
三 一起听来看看,听听,老虎抓住护理后,到底是怎么做的?
1、听故事前半部分,提问:老虎抓住狐狸后,狐狸会对老虎说些什么话?老虎会相信吗?
四 一起看着书听一遍故事
五 总结
六 延伸
1、教育幼儿不要向狐狸老虎学习,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能欺负别的小朋友。
2。把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大班进入幼儿衔接阶段,但我发现不少孩子还存在向故事里的老虎和狐狸一样,欺负别的小朋友,也为了帮助小朋友理解掌握一些词汇。因此,我制定本次的活动目标为:
1、知道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会自己讲述故事
2、通过故事,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关心,不能欺负其它小朋友;
3、理解词汇:半信半疑、魂飞魄散、仗势欺人;
这三个目标中蕴含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能力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能对照自己平时的行为,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能欺负别的小朋友”逐步深入,帮小朋友改掉坏的行为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进行迁移,重点攻破。另外,小朋友面临这进入小学,让小朋友提前接触一些词汇,有助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寓言狐假虎威课件篇二
在战国七雄中,楚国是一个相当强盛的国家,不仅疆土广大,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
有一次,楚宣王问左右大臣:“我听说北方的国家都很怕我们国家的昭奚恤将军,果真如此吗?”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出声,生怕答得不好,冒犯了大王或得罪了大将军昭奚恤。
这时,有个名叫江乙的大臣趋前答道:“我有一个故事,不知大王爱不爱听?”
楚王点点头,说道:“江爱卿有话请讲。”
江乙于是缓缓道来:
“从前有一只老虎在森林里到处觅食,它已经好几天不曾进食了,看到森林里有一只狐狸,于是它迅速扑上去,不费吹灰之力就捉住了狐狸。只见它得意地对狐狸说道:‘看你这下往哪里跑?我终于有肉可以吃了。’边说着,嘴边已经忍不住流下口水了。
狐狸忙说:‘你不相信?好,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看看它们怕不怕我!’
老虎答应了,就跟在狐狸后面走。于是,狐狸神气活现地走在前面,老虎东张西望跟在后面。
林中百兽远远看见老虎来了,吓得一片惊叫,纷纷逃窜。老虎不知道百兽其实是畏惧自己,还以为真的是害怕狐狸,果然对狐狸佩服得五体投地,就放走了狐狸。”
说到这儿,江乙话锋一转,“如今大王把千里国土,百万精兵都交给昭奚恤统辖,北方国家怕昭奚恤,实在只是怕大王您的雄厚实力,正如百兽只是怕老虎一样。”
人生哲理:凡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凭借他人权势吓唬人的骗子是可怜又可笑的。
寓言狐假虎威课件篇三
狐假虎威是一个汉语成语,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苏教版狐假虎威课件,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苏教版狐假虎威课件一
教材分析:
这则成语故事描写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1、认读文中2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具准备:
头饰、生字卡片、课件
一、激情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齐读课题:狐假虎威。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题中的“狐”指的是什么?“虎”指的是什么?(分别贴上狐狸和虎的图片)
二、民主导学
(一)初步感知课文
狐狸是一种狡猾多疑的小动物,而老虎凶猛高大,是百兽之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大家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课的动画片吧!看完后,请你简单的说一说,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放动画片)
(老虎在森林里逮到了一只狐狸,狐狸为了不让老虎吃了它,所以就想了一个办法骗老虎,最后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师:课题中的“威”字是什么意思?(板书:威风)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激趣导入,培养学生概括以及说话的能力。)
(二)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精读第一自然段。
1、过渡: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从这段中我们知道是谁更加厉害?(老虎)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扑、逮)
4、“窜”是什么意思?(出示“窜”的意思:逃跑)
精读2~6自然段
1、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狡猾的狐狸——(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课文内容: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2、狐狸的眼珠子——(学生:骨碌一转)什么是眼珠子骨碌一转?做做看。
3、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让你想到什么?(狐狸正在想鬼主意)
4、想好了主意,他就怎么问老虎的?(扯着嗓子问)什么是扯着嗓子?(把声音拉长)请你来扯着嗓子问老虎!(学生读:你敢吃我?)
5、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呢?(故意装得很凶,想吓到老虎,给自己壮胆,让老虎不敢吃它。)请你来帮狐狸吓吓老虎,看你能不能吓住它。指名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6、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有点吓住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老虎一愣)为什么“一愣”?(老虎觉得很奇怪)(指导读。)
7、狐狸见老虎一愣,更是计上心头,它接着对老虎说了什么?(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8、听说狐狸是老天爷派来的,这时老虎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奇怪,一向见到我就怕得不得了的小狐狸,今天胆子怎么这么大?说话这么凶?说不定它真是老天爷派来的,我可不能吃它呀!)
9、老虎原来是紧紧地抓住狐狸的,现在它已经被狐狸蒙住了,这时候狐狸就趁机逃跑,行不行?所以狐狸为了让老虎深信不疑,狡猾的狐狸摇了摇尾巴说——(引读第六自然段)
10、看看图,狐狸是什么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加上表情和动作再读。
11、现在老师来当大老虎,你们都是狐狸,现在就来蒙一蒙我,看能不能把我蒙住,蒙不住的话,我可要吃了你们!分角色读2~6自然段。
精读7~8自然段
过渡:不会吧!我还没到退休的年龄呢!老天爷就不让我当大王了吗?我不太相信!我还是跟着狐狸到森林里去看看吧!
1、你们看,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后面。一个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还有一个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能通过你的朗读,分别表现出它们不同的样子吗?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练一练。
3、指名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如果他读的很像狐狸和老虎,我们就送给他掌声!
4、它们一出现,(师手指图)森林里的——(引读第八自然段)
5、野猪、小鹿、兔子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和往常很不一样,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哪个词写出了不明白?(纳闷)
这时,它们会怎么想呢?(过去狐狸可没这么威风,今天怎么这么神气活现,走路的样子都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呀?)
6、现在你们往狐狸的身后看,那是谁?(呀,一只大老虎!)(指导读出惊讶、害怕的语气)
7、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时,会怎么想?
那你想对老虎说什么?(老虎,你被骗了。)
学习第九自然段
1、过渡:其实百兽是看到谁才跑的呀?(老虎)根本就不怕狐狸。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引读(把百兽吓跑的)这就是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2、你现在知道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了吗?(借)
(三)一起读课文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读了故事,又表演了故事,大家都学得很快乐,让我们一起拿起书,齐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把课文读在嘴上,又能把书读在脸上,让我们教室里所有的老师一起来倾听你们的声音,欣赏你们的感情,分享你们的感受!
三、检测导结
2、如果老虎知道自己受骗了,会怎么样呢?
3、你从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自由发挥,可以随心所欲的说出心里话。)
四、作业
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这个故事。
苏教版狐假虎威课件二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
“狐假虎威”的寓意。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
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旁记:学习生字识字形。
二、教具准备:
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2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 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师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课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
(生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 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1)、“骨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 把什么拉长?(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字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 “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
师范读,学生练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继续学习课文
二、教具准备:
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位学生学狐狸蒙老虎的话,口气大,又神气。连我都被蒙住了。现在,咱们接着往下读。下面7、8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的故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要先读好他们。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课文,老师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书上的内容进行回答)
3、这两位导演读书很认真,那么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应该在森林深处,要站的远一点。)
4、看来小朋友读书很认真,都是出色的导演,下面请意味小朋友读7、8两节,由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5、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6、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7、请学生进行评价。
8、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读。(学生读课文)
9、小朋友,看到小动物们逃走 了,它会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所以我们讲老虎(受骗了)(板书:受骗)
10、齐读最后一节。(学生读)
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些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成语。请看下面一段话:出示:
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
教学过程
活?”
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的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
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的说:“放牛的!”
大家读一读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提示:谁借着谁的威风……)
学生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常规思维)
学生2:我也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没本事,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常规思维)
学生3: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求异思维)
教师:(作惊吓状)你和别人想得不一样,狐狸明明在骗老虎,只能说它狡猾,为什么说它聪明呢?(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学生 3:因为老师以前教育过我们,遇到坏人相威胁我们时,如果我们打不过它,可以智斗。老虎想吃狐狸,狐狸打不过它,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说它很聪明。(能联系生活,许多学生听了连连点头。)
教师:你真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新旧联系,巧妙迁移,对比理解。)
学生:(齐说)不能,那叫狡猾。
教师:为什么?
学生4:因为它靠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食物。
学生5:因为它不劳动,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害得乌鸦没食物给孩子吃。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词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出示生字:威 派 爪 吓 寻 抗 狐 胆 借 假 兽
2、找找这些字的字型结构:
左右结构:派 吓 抗 狐 胆 借 假上下结构:寻 兽
半包围结构:威
独体字:爪
3、同桌自己讨论说说如何记忆这些字。
4、进行书写指导
“派”和“旅”的右边的区别
“狐”和“爪”的区别
5、学生进行区别、临摹。
二、口头作业
1、()头摆()东()()望
()气()现 狐()虎()
2、比比组词
派()爪()胆()
旅()瓜()但()
寓言狐假虎威课件篇四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里的百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做像狐狸一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的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寓言故事。
2、清楚文言文故事,弄明白故事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语如“长、逆、走、皆”等词的含义。
3、知道寓言故事的寓意,联系生活联想,懂得不能像狐狸那样仗势欺人。
弄清文言文的语句意思,清楚故事内容。
明白寓意,懂得不能仗势欺人的做人之道
课件,字典
一、谈话导入,进入新课
1、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读到某些词语、某个句子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忽然浮现出与这些词句相关的形象、情景和细节。比如,读到“白云”,我们会想到蓝天,想到大雁;读到“春节”,会想到新年礼物,想到童年往事。是的,因为联想,因为想象,我们的心灵就会长出一对隐形的翅膀,让我们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想象天地。
2、今天这节课,我想先来测试一下同学们的想象力、联想力,好吗?请认真看老师写一个词语,你能想到些什么?(板书“狐假虎威”)
3、谁来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4、你看,这,就是联想与想象的力量,也是思维的力量,更是语文的力量。
5、这个词中“假”是什么意思呢?有时,咱们对词语的理解把握不准的时候,可以借助字典这位无声的老师。哪些同学已经养成了随身携带字典学习语文的习惯?老师从读书到教书,字典总伴随着。借助工具书也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整体感知,清楚故事
2、很好,我就请一个同学简单地将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3、今天,咱们的确是要再学这个故事,却有更深的要求,要学习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又有什么寓意。请打开书123页。
4、老师先来模仿古人讲一遍,你们认真听,好吗?请拿好书,坐端正,认真倾听。
5、你们也来模仿古人自由讲一讲。
三、学习寓言,把握内容
2、指名说。哎呀,老师刚才没听懂呢,哪位小翻译家能超越时空,用今天咱们通用的语言说说。(板书:虎得狐)
3、狐狸被高大威猛的老虎捉住,它的命可谓是……?(用一个成语形容),它用了一个什么办法逃脱虎口的?(板书:骗)
4、狐狸是怎样骗过老虎,让老虎相信的?谁来说说狐狸讲的第一句话?
6、这时,老虎仍没有松开爪子,半信半疑着呢。狐狸接着怎样补充说的?
7、请两名学生来演一演这段场景。先在小组内练一练,再推选两个同学上来演一演。
8、终于,在狐狸的花言巧语之后,老虎怎么做的?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板书:中计)
10、老虎看到这场景,心里怎么想的呢?谁再用古文说一说?
1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人类所有的语言中,汉语是最富有音韵性的。大家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要注意声断气连,有起有伏,有高有低,有开有合。再请听老师示范一下,你们也试一下。
12、咱们再来一起古今对比说故事。一生说一句古文,另一生翻译。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四、揭示寓意,拓展运用
3、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这种行为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一个什么成语形容?(板书:仗势欺人)
4、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6、你们能想到那些事例?
8、你们知道“狐假虎威”在什么情景中运用比较恰当呢?讽刺社会上的什么人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板书:不能)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这个寓言故事曾经在战国时期楚国作战是运用为一个策略,你们可以从课题的内容得知。大家有兴趣的话,可再查找,读读这个故事。
2、邀几个同学一组,演一演这个故事。
寓言
(讽刺)狐假虎威
得中计
狐-——虎——兽走
骗
(不能仗势欺人)
寓言狐假虎威课件篇五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也,犹如百兽之畏虎也。”
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之王,有何证据?"狐狸赶紧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种兽类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夺路逃命。
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现在你该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兽,有谁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兽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谎言。狐狸不仅躲过了被吃的厄运,而且还在百兽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风。对于那些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的人,我们应当学会识破他们的伎俩。
寓言狐假虎威课件篇六
狐狸用狐假虎威的诡计欺骗了老虎之后,心中得意极了,而完全被唬住的老虎,则甘心称臣,日夜伺候在狐狸身旁。
从此,每逢狐狸外出巡视的时候,老虎就跟在它的左右。大小动物见到狐狸时,都敛声息气,充满着敬畏。动物们献上的各类贡品都堆放在狐狸的脚下,狐狸借着虎威过着兽中之王的.日子。
日子久了,狐狸对这种日子也习惯了。无论是老虎的伺候,还是百兽的敬畏,它都觉得原该如此,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兽中之王。
一天,老虎病倒了,狐狸照样大模大样地去森林中巡视,摆出一副兽中之王的样子。
可这一次的情形与以往却大不一样,动物们全然没有了往日的惶恐,对狐狸的出现熟视无睹、爱答不理。
狐狸心中疑惑:嗯?这是怎么回事?它看着动物们一个个漠然地从身边走过,没有一个向它打招呼。更有甚者,野猪竟用一种使狐狸感到极不舒服的眼光打量着它,这眼光使狐狸的脊梁骨上透着一股凉气。
狐狸感到受了侮辱,它不能容忍兽中之王的尊严受到侵犯!于是它大吼一声:“你,你们……”话刚出口,就被扑上来的野猪咬住了耳朵,一阵惨叫之后,狐狸抱着鲜血淋淋的头落荒而逃。
血的代价使狐狸回到了现实之中。
寓言狐假虎威课件篇七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
“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一、课时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旁记:
2 学习生字识字形。
二、教具准备:
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2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 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 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师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 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 (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课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 (“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
(生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 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1)、“骨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 )读懂了吗?是 把什么拉长?(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字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 “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
师范读,学生练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一、课时目标:
继续学习课文
二、教具准备:
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位学生学狐狸蒙老虎的话,口气大,又神气。连我都被蒙住了。现在,咱们接着往下读。下面7、8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的故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要先读好他们。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课文,老师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书上的内容进行回答)
3、这两位导演读书很认真,,那么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应该在森林深处,要站的远一点。)
4、看来小朋友读书很认真,都是出色的导演 ,下面请意味小朋友读7、8两节,由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5、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6、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7、请学生进行评价。
8、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读。(学生读课文)
9、小朋友,看到小动物们逃走 了,它会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所以我们讲老虎 (受骗了)(板书:受骗)
10、齐读最后一节。(学生读)
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些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成语。请看下面一段话:出示:
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活?”
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的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
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的说:“放牛的!”
大家读一读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提示:谁借着谁的威风……)
学生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常规思维)
学生2:我也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没本事,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常规思维)
学生3: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求异思维)
教师:(作惊吓状)你和别人想得不一样,狐狸明明在骗老虎,只能说它狡猾,为什么说它聪明呢?(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学生 3:因为老师以前教育过我们,遇到坏人相威胁我们时,如果我们打不过它,可以智斗。老虎想吃狐狸,狐狸打不过它,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说它很聪明。(能联系生活,许多学生听了连连点头。)
教师:你真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新旧联系,巧妙迁移,对比理解。)
学生:(齐说)不能,那叫狡猾。
教师:为什么?
学生4:因为它靠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食物。
学生5:因为它不劳动,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害得乌鸦没食物给孩子吃。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寓言狐假虎威课件篇八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把森林中的动物们都震慑住了,连老虎也蒙在鼓里。随后,狐狸联合他的铁哥们,发动了一场“森林民主革命”,自己当上了森林之王,把老虎和他幼小的孙子软禁在贫瘠的夹皮沟里。
可惜,狐狸的王位还没有坐稳当,森林里的动物便不服狐王的管束了。他们蠢蠢欲动,暗中勾结,准备发动“二次革命”,推翻狐狸的统治,让老虎复辟王位。狐王收到眼线、细作、密探、侦察员、间谍的报告,心急如焚,如坐针毡,赶紧召集“铁哥们圆桌会议”商量对策。有人说,应该把老虎杀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也有的说,要想巩固狐王的统治地位,稳定局势,不妨顺应民心,把老虎请出来坐镇,如此这般。狐王听从了后者的建议,带着黑牛白马等贵重礼品,在内阁成员的陪同下来到夹皮沟。
老虎自从被抢班夺权,软禁在夹皮沟这弹丸之地后,颇有“虎落平阳被犬欺,脱毛凤凰不如鸡”的感伤。昔日的忠臣都重新站队,投靠了狐王。虽说老虎是“虎老雄心在”,可是老虎的儿子在动乱中丧生,孙子尚且年幼不足以东山再起。这些天,老虎的心态渐趋平静,闲来观日落,闷时听涛声,倒也悟出点“畜生真谛”。这天,老虎看到新的森林之王一干人等恭恭敬敬地来造访,他越发镇定,倒要看看他们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虎王啊,我这刚一上任,百废待兴,日理万机,没能好好关照您老,实在是于心不忍啊,您老可要多理解我这新一代领导人的苦衷啊。是这么回事,虽说您老已经光荣退居二线,过上了悠然自得,尽享天伦之乐的日子,可是您毕竟在森林里德高望重,一呼百应。所以,我们想请您老出山。”
老虎听了,心里一动,心想,莫非狐狸良心回归,让我重新登上森林之王的宝座?狐狸多聪明啊,早就看出老虎那点心思了,不等老虎开口就接着说:“当然了,领导森林众生的苦差事还是让我们这些晚辈来承担吧,您老呢只需偶尔在公众场合露露面,以表示您对新一代领导层的支持,这有利于稳定森林的社会秩序嘛。”说着,狐狸从内务大臣的手里接过一张委任状,毕恭毕敬地递给老虎,上面写着“授予老虎为永久名誉森林之王”。狐狸接着说,“为了表彰您老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我们一致通过了《优待永久名誉森林之王法案》,您的领地扩大到威虎山和奶头山,食品特供从每月一只山羊改为一头肥牛。”
老虎早就看出狐狸的阴谋诡计,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笑,淡淡地说:“我要是不同意你这个返聘呢?”狐狸也不是吃干饭的,他满脸堆笑地说,“您老不会忍心看着森林一片动乱,互相残杀吧?要是闹起事儿来,租子收不上来,您这每月一只山羊都很难保障了。再说,为了您老和您孙子的安全,到时恐怕连夹皮沟这块安身之地都没有了。您老黄土埋半截不在乎,可是委屈了您这可怜的小孙孙了。”狐狸假意抚摸着骨瘦如柴的小老虎,暗中用力掐住了虎孙子的脖子。
老虎见此情景,不禁老泪横流。十年报仇,东山再起,全都指望这个小孙孙了。正所谓“良心丧于困地”,“虎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于是,老虎用颤抖的声音对狐狸说:“只要你保证我孙子的身家性命,我愿意接受这一光荣的使命。”
几天后,森林里贴出告示,要在威虎厅召开森林公民大会,隆重庆祝老虎的“永久名誉森林之王”加冕仪式。动物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期待着森林回归老虎统治的盛世。谁知在暗地里,狐狸和他的铁哥们正策划着更严酷的统治。
呜呼!不是老虎不知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而是老虎除了让人利用这点威风,再也没有别的威风可以威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