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反思圆锥曲线教学目标篇一
这节课的备课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在备这节课前,我请教了臧老师、徐老师、韩老师,她们对我上好这节课提出好多实实在在的宝贵意见,让我从自己备课这个小圈子里扩展到我力所不能及的大圈子里面,因为年纪轻、教学经验不足,好多不到之处请老师一指点之后恍然大悟,上课自然顺彻很多,很感谢老师们的帮助和指点。
这节课我用课件讲的抛物线,其实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能用几何画板来比较形象的演示抛物线的生成过程,学生好接受、我也好表达,然后学生们自己在下面建系、做题,我用投影仪展示,一可以让学生很好的参与课堂,再就是不用再在黑板上写一遍,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耗费,增加课堂容量,再一个就是小组讨论,先学生们一起学后教,一开始小组成员有一半会的,通过同学的讲解小组的每个同学就都会了,这样老师也安心,不用怕有学生不会,学生也开心,因为他学会了知识。最后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总结,点出来重点、本质。在这里的不足就是在小组讨论之前,我没有给同学们充分的自己思考的时间而是很快的进入了小组讨论,应该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然后小组讨论,先学后教。班级授课,共同成长。
对于小组,现在我完全是依靠组员的自觉和小组长的责任心,听了王校长的指点,我认识到我的不足,我应该经常性的评优秀小组,让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的水平,让他们有集体荣誉感,能很好的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这节课,我采取会的学生主动去讲台讲题,有个别学生数学比较有优势,所以更积极一些,一些想去又不大有信心的同学这时候就没有机会上台展示,信心就更不好培养了,同一个人上讲台的次数太多,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以后,我认为这时候老师就要有意识的看看班里的情况,看看那些想上去又不大有信心的同学,点名让他们去讲台展示。
这节课的整体感觉就是节奏自己掌控的不够好,还有就是对教材还是不是特别熟悉,学生猛然的课堂提问,我一时答不上来,于是当时反应就是让同学们以课后讨论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我应该再对教材多加研究,多加熟悉,这样也能让自己的自信心提升,也能更好的把握课堂节奏,知道哪里该放的时间长一些哪里放的短一些。还有就是备好教材,备好教师之后要用心思去备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这一部分题哪些需要多强调,需要怎么去讲才能明白,怎么样才能落实到学生的笔上,他们会运用知识,会做题。这些都是我应该去用心考虑,用心去想的。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反思圆锥曲线教学目标篇二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上)在第八章介绍了“圆锥曲线方程”。在对“双曲线”教学的处理上,笔者有三处改进意见。
一、一个教学实验
解方程组
学生对此方程组的解法有下列6种:
解法1:
由①×+②,得a2=16。
把a2=16代入①,得b2=9(下略)。
解法2:
由①-②,得-=0,
即a2=。
把a2=代入①,得b2=9,把b2=9代入a2=,得a2=16(下略)。
解法3:
由①,得32b2-9a2=a2b2。③
由②,得400b2-81a2=16a2b2。④
由③×16-④,得16b2-9a2=0,即a2=(下略)。
解法4:
由①,得=。
把=代入②,得-=1,即a2=16(下略)。
解法5:令m=a2,n=b2,
则原方程组化为
(下略)。
解法6:令x=,y=,则原方程组化为
解这个方程组,得
即a2=16,b2=9(下略)。
当讲到教材第106页例2时,与学生一起列出方程组
学生看到这个方程组后,联想到两天前所做的作业,他们议论纷纷,有的学生的解法与教材一致,有的学生的解法与教材不一致。笔者用投影仪显示作业中6种不同的解法,学生认真分析6种不同的解法。──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笔者没有就此罢休,及时提出对例题解法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教室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大家都在积极思考着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儿,有的学生就抬起头看着老师,这说明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学生受教材中方程组的启发,认为此题可以直接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my2-nx2=1(m>0,n>0),这样设计计算量较小。其实当椭圆或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且对称轴为坐标轴时,设为ax2+by2=1的形式计算量更小。在乙班完成这一例题的讲解用的时间是甲班的2倍,而乙班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是甲班所不能比的。
在甲班的教学基本上照本宣科,仅用了待定系数法和换元法;而在乙班,除了用待定系数法和换元法,还用了整体代换思想、加减消元法、消常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更可贵的是,学生受教材解题过程的启示,认为直接设my2-nx2=1(m>0,n>0)可使计算量减小。
通过这一实验,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1.可不时将后学内容置前。将学生还没有学到但可以解决的局部问题置前,让他们自己解决,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教材和教师的局限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解决,往往可以超出教师的想象。2.要充分重视教材中例题的教学。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有一种不良倾向,认为教材中的例习题太容易,而高考题目太难,于是在上新课时,对教材例题讲解不够重视,而是草草了事,然后补充大量较难例题占用课堂时间。其实这样做不可取,教材例题是教材编者精心挑选的,是数学题目的精品,如果不好好利用它们,实在是巨大浪费。对教材例题不深入钻研就不知道它的价值。3.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坚决让学生自己解决。由于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多而且有些十分巧妙,如果教师代替学生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淹没学生很多好的解法。一定要相信学生是聪明的。
二、双曲线渐近方程的证明改进
对于双曲线渐近方程的证明,教材采用的是间接法,也可以直接证明。
先取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这一部分的方程可写为
y=(x>a)。
d=
=。
当x逐渐增大时,m逐渐增大,m+逐渐增大,当m无限增大,m+无限增大,d接近于0,就是说,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从射线on的下方逐渐接近于射线on。
在其他象限内,也可以证明类似的情况。我们把两条直线y=±x叫做双曲线的渐近线。
三、一个例题教学设计的改进
例双曲线型自然通风塔的外形,是双曲线的一部分绕其虚轴旋转所成的曲面(图1),它的最小半径为12m,上口半径为13m,下口半径为25m,高55m,选择适当的坐标,求出此双曲线的方程(精确到1m)(教材第111页例2)。
解:如图2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使小圆的直径aa′在x轴上,圆心与原点重合。这时,上、下口的直径cc′、bb′平行于x轴,且|cc′|=13×2,|bb′|=25×2。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0),令点c的坐标为(13,y1),点b的坐标为(25,y2),因为点b、c在双曲线上,所以-=1,-=1。
又y1>0,y2<0,所以y1=b,y2=b。
而y1-y2=55,所以b=55,
即b=≈25。
从而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
上述解法与教材的区别是:设b点和c点方式不一样,教材中解方程时计算量相当大,而上面的解法只需用计算器算出即可。
在解析几何中,解题计算量是一个难点,合理设所求曲线方程或点的坐标,可以减少计算量。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反思圆锥曲线教学目标篇三
1、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圆锥的高,从而找出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动手剪开圆锥的侧面,验证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3、学生通过做实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3,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4、测量学具有关数据,计算体积等。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发展。
本节课的基本教学顺序是:激疑——猜想——验证——应用。如,教师先让学生猜想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关系,然后实验验证。教给学生大胆猜想,并用科学方法验证的.数学方法。如,教学“圆柱的体积”这部分内容,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分析、对比各个公式推导过程的共同点,以及由于图形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点。接着提出如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的问题,并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两个图形学具,按照书上所示的方法将圆分成16等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让学生通过拼摆进行迁移,可以使学得轻松、主动。
又如:学习了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练习:
1、计算学具的体积;
2、在桌面上有一堆沙子,现在想知道它的体积,该怎样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提高了兴趣。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反思圆锥曲线教学目标篇四
一是利用等式性质1解形如ax±b=c的方程;
二是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式解形如ax±bx=c的方程;
三是能够通过读题、读图、读表的方式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具体地说:在做题目时候要有读题分析的过程,要能主动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且列出方程。根据解方程的一般步骤,设句分为直接设句和间接设句两种不同的方式。
直接设句:所谓问什么设什么,这是这个单元出现比较多的一种情况,并且在一定时候会出现类似这样的设法:“解:设……为x千克,则……为5x千克”,这种设法是依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式来决定的,这在前一篇博文中已经叙述。
间接设句:你要求的问题不方便直接设,需要从中搭起一座桥梁,起到问题解决的目的。在练习册p7第十题分析讲解的时候我提到了这个,原因是我们可以先求出第二套运输方案需要几辆卡车,再求增加多少卡车。因而设的是第二套运输方案需要x辆卡车,根据数量关系式总数不变得到10*12=8x,在解出x之后在减去10辆得到最后确定的数值。
对于间接设句的问题,我以为这不是一种解法而是一种思路,目的就是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很多时候走直接设句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尤其是一些相对较好学校的分班考试试题,用间接设是很好做的。
移项是初一上学期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实际上在小学中两个等式性质就是为了这个做准备,对于这个知识点到底讲不讲我是比较纠结的,后来考虑到,有些孩子列出了类似2x-56=x+26的方程,这样的数量关系孩子很清晰,但是方程不会解,这样在应试中丢分是很不值的,当然学校里不讲,外面培训机构是讲的,这样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
虽说这样理解有些扯远了,但是教育部提出的零起点教学是有道理的,所以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还是讲了移项的方法:“含有未知数的项放在一边(通常是左边也有特殊的,特殊的我没有出现),移项前后要变号,原来是加要变成减,原来是乘要变成除法”,并且我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从目前的情况来说,班级还是有孩子掌握的,对那些好孩子还是有较大帮助的。
另外感觉,练习与测试的难度比原来的评价手册降低了不少,这样的变化我不知道道理是什么,但是我感觉给孩子的训练量和难度上确实降低了不少。
东北师大史宁中教授在新课程标准修订的时候曾经讲过,小学数学基本上是集中模型,“速度×时间=路程”……,这是我记得的,但是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出现了两种比较特殊的模型,为了表述清楚,将之命名为“速度和模型”、“速度差模型”,具体说:速度和模型指的是形如:(□+□)×□,先求和再求积;速度差模型指的是形如:(□-□)×□,先求差再求积。
具体地说,这与孩子已经学过的,求两个部分量的和和求两个不分量的差,实际上是一个使用乘法分配律的过程,所不同的是孩子要能体会第一步先求和和先求差的实际意义,因为有些意义是不大好说的,如,在书本p8的第十题和思考,数量关系式可以这样叙述:师傅徒弟每天的相差数×天数=师傅徒弟相差的总数;红球白球每次的'相差数×次数=白球红球相差的总数(也就是10个球)。
当然每一个孩子的理解程度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允许有差异,孩子选择一个量减去另一个量的数量关系去做也是可以的。
对于方程方法和算术方法而言,有一些题目的解法过程,用算术方法是比较简洁的,但是这个单元学习的是方程,所以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也是需要用方程做的,但值得提醒的是:有些问题没明确方法,是可以用算术方法做的。
附:
本班级孩子常犯的错误:
1、解方程和在做不用写“解:设”的求x的值时,经常忘记写“解”;
3、作业速度过慢,部分同学的写字速度让我几乎抓狂。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反思圆锥曲线教学目标篇五
一、本节课采用了“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先由学生课外自学,了解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会求一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其次,在课堂中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学生展示、教师点评进一步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三,通过当堂练习、讲评,进一步巩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通过本课的授课情况及听、评课教师的反馈来看,基本上达到了课前设计的教学目的。
二、一些问题与想法:
1、不管是自己外出听类似的公开教学,还是自己在实际操作中都会遇到同样的一个问题:学生数学语言运用得不好!很多时候,上台来展示的学生讲完后,我往下看看台下的学生,都是是一脸的茫然,不知道台上的同学在说什么。特别是在讲解一些问题、解题技巧时,上面讲解的同学常常会采用一些自创的语言来描述。好吧,能让下面的同学听懂也行。只是大多时候都是让台下的同学听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2、新的课堂教学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因要用到因式分解的方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我花了一些时间对初二的因式分解进行了复习。课后的教师评课中,有老师讲到这一环节处理得不是很理想,我个人感觉也是如此,因式分解作为初二学习过的旧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完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直接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视情况进行点评即可。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后面的课堂小结和当堂达标上会让本节课的时间安排更加合理、充分。其实,这也是我常常会犯的一个错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让课堂教学环节更加合理,这也是我今后教学中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3、采用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一些老教师感觉到不太放心的就是教学效果了。课改让人看到的表面映象是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的积极主动,课堂气氛与以往相比也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教师仅仅点评能达到以往老师主讲起到的效果吗?初三还需要课改吗?是不是回到原来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更好?同组的教师中有一个是上届未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毕业班的老师,上习惯了老式的教学方法,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我想课改不仅仅是改上课的方式,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的目的。意识到这一点将促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反思圆锥曲线教学目标篇六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学习的一个难点。七年级的学生分析问题、寻找数量关系的能力较差,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这几节课中,我始终把分析题意、寻找数量关系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不断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努力使学生理解、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却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一要领,会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如,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找得不清;列方程忽视了解设的步骤等。在教学中我始终把分析题意、寻找数量关系 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不断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努力使学生理解、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分析等量关系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阅读例题的内容提要,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在课堂练习的安排上适当让学生通过模仿例题的'思想方法,加深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通过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学生能够比较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解应用题的方法,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往往对审题拘于形式,拿到题目就把题中数字简单组合,导致错误。应用题是有情节、有具体内容和问题的,所以首先要加强学生“说”的培养,理解题意。有些应用题的叙述较为抽象、冗长,可引导学生将题目的叙述进行简化,抓住主要矛盾,说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其次要加强关键词句的观察,理解题意。有时候仅一字之差,题目的数量关系就不同,解法也有差异。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要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如采用对应的思想方法、比较法、逆向思考、变式法、感知规律法等等。在教学中摸清学生对应用题的思维脉络,了解思维会从哪里起步,向哪个方向发展,将会在哪里受阻,以便点拨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及时引导学生向预定的目标前进。此外,多进行改变问题,改变条件的训练,使学生排除解题的固定摸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画线段图不仅是表象和概念加以具体化的手段,也是一种使学生进行自我智力教育的手段。”线段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揭露隐藏着的数量关系,掌握数量。例如在“比多比少”的应用题中,通过线段对比,结果就十分明显。
学生生活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差,在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是他们架起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较为顺利地理解应用题中教学术语和数量关系。 运用投影手段讲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可把应用题中所叙述的情境形象直观地演示在学生面前,如在行程应用题教学中,利用投影演示,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相遇时间,求速度和,以及已知总路程及各自的速度求相遇时间。这些题目均可用投影进行直观演示,通过演示,学生既理解了一些教学术语,又理解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列式根据。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反思圆锥曲线教学目标篇七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在解简易方程呈现五个例题。
为了便于给出解方程全过程的直观展示,例题中借助三幅天平演示图,展现了解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这一点值得称道,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图示剖析,有助于学生自我探究理解,学习解简易方程,从而学会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但问题来了。在例1当中没有完整的解题过程示范,只有检验过程的示范。如上图所示。而完整的示范出现在例3,经历了例1运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例2利用等式性质2解方程,递进至例3完成方程转化解方法(未知数位于减数、除数位置,属逆向解方程)才有一个完整的解方程的示范。
从学习心理学来讲,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点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第一次学习新知,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而迈出的重要第一步。这一步的踏出对学生而言异常重要。第一次是新的,大脑对新知的接受是处于兴奋状态,此时的理解记忆刻痕是最深的,无论到的是直,是斜,一旦留下,再想更改那就难上加难。作为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第一次接触新知,“课上损失课外补”更是事倍功半。
学材的编排着实让我有点挠头,明明能够一目了解,通过阅读自学就能搞定的解方程规范,这样一个基础性的知识点,非要放在例3才有完整呈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点不得劲儿,也有些不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反思圆锥曲线教学目标篇八
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5米,直径1.2米,
(1)前轮转动一周,前进了多少米?
(2)如果每分钟滚动15周,压过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
第一小题其实是求什么?(底面圆的周长)第二小题求的是什么?(圆柱的侧面积)。并没有多想学生理解不理解。而每每做这道题时效果都十分不理想。后来,在一次教研交流中听了于老师说的一句话,我茅塞顿开,我的引导还是过于含糊了,因此,在下节课中,在讲评这道题中,我也随手拿起学生的一本数学书,请孩子们也跟我来,一起演示压路机的前轮滚动的情况,边演示边指:前进了多少米是求的哪一部分的长,而压路的面积是求哪一部分的面积,这样形象直观,学生很容易接受,同时我告诉学生,以后遇到你不理解的情况,也要积极想办法,如画图、利和手中的书本等帮助自己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化难为易,而不能不加思考去拼凑算式。
大部分学生会通过计算,即先求圆柱形的体积,再利用体积相等的关系,用体积乘3,再除以底面积来做,但,当我把底面半径2厘米去掉以后,学生很难分清到底乘3还是除以3,为此,我很是头疼。
怎么办?背公式吗?学生记不住,也限制了思维的发展。后来,我发现一个孩子在本上画图,我受到了启发:是啊,当它们体积相等时,学生可以在本上画图,凭直觉就能发现,当底面积也相等时,圆锥的高肯定是圆柱的'3倍,而高相等时,圆锥的底面积应为圆柱的3倍。接着,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个相反的情况:试想,当它们体积相等时,如果底面积也相等,而圆锥的高如果说画成圆柱的1/3,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画上以后,学生哈哈大笑,也轻松掌握了这一方法,以后,在这类题上就很少出错了。
通过以上方法,我也深深体会到,数学教学不能光“说”不“做”,要不,学生记住的,也是一些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