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游记民族村居游民族村字篇一
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地方是圆通寺,它是昆明市内最大的佛教寺庙,也是云南省和昆明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早在唐代,云南地方割据*南诏的统治者蒙氏在这里修建了“补陀罗寺”。“补陀罗”又译作“普陀”或“补陀落迦”,是梵语的译音。意思是“光明”。传说“补陀罗”是一座佛教圣山的名称,坐落在印度的南海,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大家知道,在*还有一个著名的观音道场,那就是浙江的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建于五代时期,比补陀罗寺要晚100多年,可以说补陀罗寺是*最早的观音寺。不过,补陀罗寺规模不大,建在盘坤岩上,又低又潮湿,没有多长时间就不复存在了。到元朝大德五年,也就是1301年,在今天这个地方修建寺庙,一直到延祐六年,也就是1319年才建成,前后共花了18年的时间。
这座寺庙用“圆通”作名称,仍然是继承了观音道场的意思。因为“圆通”是观音的三十二个法号之一,意思就是”明白“、”开窍“。圆通寺历经明清两代和建国后多次大规模维修、改建,形成了今天这个规模,是*公布的全国重点佛寺之一。1956年曾在这里举行过迎奉佛牙的盛典。不同的寺庙有不同的风格,圆通寺就有3个与众不同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圆通寺的前身——补陀罗寺是*最早的观音寺。另外两个特点是什么呢?待会儿到了圆通寺我会告诉大家。现在圆通寺到了,让我们进去看看吧。
这是圆通寺的山门,大家往上看,”圆通禅寺“这块匾额是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题写的,启功先生是满族,而且还是清皇族,姓爱新觉罗。
前面是”圆通胜境”牌坊。这座牌坊是吴三桂在清朝康熙七年,也就是1668年命人修建的。原来,圆通寺的山门就在这牌坊处。吴三桂命人修这座牌坊时,将山门移到现在所在的地方。请看,牌坊上部的木雕与下部的石刻融为一体,群龙在彩云间翻滚,时隐时现,狮虎在高山深涧,或奔或卧,栩栩如生。
前面是天王殿。大家看,大肚弥勒佛慈眉善目,正冲着我们笑呢!北京潭柘寺弥勒殿前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做人能有如此的豁达气度,又怎能不乐呢?这天王殿是圆通寺的第一重殿,有着驱邪显正的含义。殿内塑有威严峙立的四大天王,他们手持不同的法器,分管风调、雨、顺。拿剑的掌管风,拿琴的掌管调,拿伞的掌管雨,拿蛇的掌管顺。弥勒佛后面的是韦驮,手持金刚柞。他们都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他们正全神贯注,注视着众生的善恶,保护佛、僧三宝。由于他们的保卫工作做得好,所以佛国净土得以安宁、庄严。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雅致的庭院。院中有一个放生池。它不仅是全寺的最低点,也是整座寺院的中心。池中建有八角亭,亭的南北两边各有一座三孔汉白玉桥和*相连,水池周围又有水树回廊环绕,像这样将江南园林建筑风格运用在庄严、肃穆的佛寺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水苑佛寺,在全国都是少见的。这就是圆通寺的第二个特点。大家看,八角亭上这副“水声琴韵古;山色画图新”的对联,极好地概括出了这一特点。
大家请随我到八角亭去看看。这八角亭象征着“八正道”,也就是八种通向极乐世界的正确途径。亭内供奉的是24臂观音,也称千手观。“千手”是指观音菩萨法力无边。千手观音是位端庄的女菩萨。观音原来是男的,为什么后来变成女的呢。这个答案我到圆通宝殿里再告诉大家。
游记民族村居游民族村字篇二
清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起义反清,大观楼、华严阁等皆毁于战火。同治三年甲子(1864年)仲冬,云南署提督马如龙操兵演练,“舟过近华浦,见岛屿蔓草荒烟,一片凄凉,垂询海滨父老,答以大观楼被毁原委。公太息弗已,不惜出捐重资构材饬工重建。经始于同治三年(1864年)仲冬,落成于同治五年(1866年)季春,仅及年余,瓦砾之场依然金碧之区,仍复省城第一名胜,此马公之重建大观楼也。”(舒藻《碑记》)马如龙重建大观楼后,在近华浦门楼撰有楹联:“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
清光绪二年(1876年)近华浦“大水,两廊皆圮,楼亦倾斜,光绪九年(1883年),总督岑毓英重修。”(《光绪志》),重修大观楼时,“士民同住持僧性田续修东西厢房十六间”。(见《新纂云南通志》),光绪十四年(1888年)岑毓英请赵藩楷体重书孙髯翁的长联,刊刻悬挂。
民国三年(1920___年)云南省“民政长李公鸿祥创建马路,增修亭榭。”(见赵鹤清《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可见,篆塘沿大观河至近华浦的马路,系1920___年修筑。
民国八年(1920___年)唐继尧修葺大观楼及公园券拱牌坊式大门,将孙铸(字铁舟)同治年间榜书“大观楼”三字的石刻板,嵌于园门,并为孙铸所书题写了跋识,叙述了马如龙请孙铸楷书楼匾之经过。(见《会泽唐继尧识》)
民国十九年(1930年),云南省*龙云嘱时任昆明*庾恩锡修葺近华浦,庾恩锡聘请造园大师赵鹤清协助。“仿西湖之白堤、苏堤,则三桥鼎峙”,修筑长堤,环浦可通人行。“增一榭,如秋月*湖”,大观楼前“峙三塔如三潭印月”。(见庾恩锡《鼎建大观公园碑记》)
同年,龙云“嘱鹤清垒石为山,名曰彩云崖,因彩云见于白崖为云南得名之始,故以颜之,爰于崖顶建石厂(音“罕”,石窟),祀奉观音大士”。(见赵鹤请《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庾恩锡1930年主持修建大观公园,以“西湖十景”为蓝本,近华浦形成现在所见的主要景观。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8月,云南省*在意大利为唐继尧铸戎装骑洋马铜像,海运至越南海防,由海防经滇越铁路运抵昆明,1937年4月,吊装安置在近华浦广场中央,1959年拆除铜像。
民国年间,近华浦东面、南面临草海湖滨,建有一批中西合壁式私家花园别墅,大的别墅有民国十六年(1920___年)庾恩锡兴建的“庾庄”及鲁道源兴建的“鲁园”。还有李园、丁园、柏园、邱园、陈园等。这批私家别墅花园,1950年军事接管后人民*均划入大观公园,形成大观公园近华浦东南面的“东园”、“南园”景区。
游记民族村居游民族村字篇三
今天,我们四年级组织去颐和园春游。早晨,我非常兴奋。等到了颐和园,我的心情更激动了,仿佛心都要跳出来了似的。
颐和园的景色很多,其中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清澈的昆明湖。
昆明湖上有一座古老的桥,名叫“十七孔桥”,连接着这座桥的,是一个绿树葱茏的小岛。听名字就知道,十七孔桥上有十七个圆圆的桥洞,桥的栏杆上还有许多威武的小狮子,有人竟说它是“卢沟桥”!小岛上长着许多茂密的树,还不时吹来一阵阵清爽的微风,使人沉浸在一片清凉之中。
昆明湖边也长着许多茂盛的柳树。风一吹,柳叶飞舞着,像小姑娘的`长辫子 。坐在昆明湖边的柳树下,望望远处的小山、城楼和湖面大大小小的船只,等着暖风吹过,是多么温馨惬意啊!
湖面上十分热闹。各种各样的船只在水面上漂浮着:有轻巧的足蹬船,有稍大一些长船,还有阁楼似的观光船……湖面上还不时地游来一群群野鸭和鱼儿。鱼儿细小得不得了,几乎看不见,一定有很多同学没注意。偶尔还能看见结伴的野鸭,就像几个小伙伴在说悄悄话。
游记民族村居游民族村字篇四
最爱昆明,我不曾涉足,那片古老的神秘,掩藏着暧昧的神伤风光,丝竹不语,低首喃语。*山歌情牵魂,琵琶语,洞蠢情。
一首清弦上流,不见古人语。千年古树纡萦山之上,不见月光。漆黑中暗影猎手猖狂寻觅仓皇新娘,人去楼空,何处洗红妆,着实一番好风光。
雨落在昆明湖心,没能摇曳鱼的影柳的斜。都说春风又绿江南岸,草色青蕴的昆明又败在何处!普洱杯里的韵味,云素中的淡忧,没了青白,老了历史。
昆明湖心,一位白袍云鬓的女神,在演绎着玉阶香的.神奇。水面之下的珊瑚海,每天增长一点记忆。女神的金步摇晃,震了龙宫。美人鱼愧而掩面急流中退,不失女杰。望眼欲穿翠绿湖,望见的是女神纯洁的脸庞和天真的倩影,还有弓杯蛇影中的眼神,白光朵朵,好像启明星。
湖边白素亭,山水风中衣,一朝情愫语,骚客冷冷情。亭在青天上,白虎耀流星,仙乐风中飘无处,寻寻觅觅却无声。忽尔风乐乍起,疑是琵琶语。湖畔独步寻花,风流时,三千里不足。
幻境中的你,是否是抚琴而吟的女子,依山傍水,以山为友,以水为灵,手指间的流畅自山水间隙流,惹得悬崖壁苔鲜闭羞难见月,杜鹃啼悲空死处。流水潺潺思长距,琴声优优越人语,欲与天姥试比高。
游记民族村居游民族村字篇五
灵龟望湖
到达龟山公园,走过几条小径,来到龟山脚下的`观景台上,上面矗立着一只大石龟,身后石壁上刻着“灵龟望湖”四个大字。的确,你瞧瞧!这只石龟的样子,面向湖心,背靠龟山,昂头摆尾,好像在奋力地划水前进,真是一只灵动的石龟啊!我看到灵龟的身后有一个亭子,亭里竖着块《龟山景区碑记》的石碑,它用优美的文字详细的描述了龟山及其风景。
登山看水
龟山夕照
傍晚,站在龟山上看巢湖,烟波浩渺,红日坠在湖面上,发出万道霞光,把湖面染成金黄色。看到此景,我不禁感叹:原来夕阳下的龟山才是龟山风景之最,大自然真美啊!“纵目湖天远,烟霞一望收。”在龟山脚下的石壁上,就刻着清代诗人刘桢所写的这一句诗。
从来没有这么用心地观赏过家乡巢湖,原来巢湖这么美丽!也没有如此细致的去游览龟山,喜欢灵龟望湖的与众不同,喜欢登山看水的烟波浩渺,更爱夕阳下的龟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