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盲人生活体验篇一
她是一位盲人,还是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还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的代表作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就是海伦·凯勒。
一个盲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多么让人敬佩!盲人的世界是怎样的,让我们来体验一下。
找座位
叶老师带我们来到教室外,让我们闭上眼睛,一分钟找到自己的座位。刚闭上眼睛,一丝恐惧就涌上我的心头,眼前一片黑暗,安全通道的绿光就像幽灵来探访我们了。
叶老师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示意我去找座位了,我慢慢伸出手臂,就像一只没有方向感的蝙蝠一样,这里撞撞,那里撞撞。终于顺着墙壁进入了教室。到了教室以后,我还是摸摸这儿,找找那儿,结果我却找到了相反的方向。终于摸到了第二排座位,找到了我熟悉的东西,心里总算踏实了。当叶老师让我们睁开眼睛时,我开心极了,因为我成功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我们刚才只是失去光明一分钟,就觉得很难受,而盲人却一辈子生活在黑暗中,他们一定很痛苦,一定渴望自己重见光明。
写古诗
失去光明的第三分钟,叶老师又让我们闭上眼睛写古诗。那还不简单,我想。老师报《静夜思》,我们迅速地写。
当叶老师让我们睁开眼睛时,有的同学“哇!”地叫了起来,有的在哈哈大笑,还有的把写的字擦了,生怕被别人看见。原来同学们写的字有重叠的,有东倒西歪的,有斜着的……“天哪!”我不禁叫了起来,我写的字就像蚂蚁在搬东西一样。我们刚才只是写一首古诗都这么难,盲人们每天都要做许多事,多么艰难,多么不容易啊!
送祝福
体验了盲人的生活,我懂得了健康的珍贵,要更加珍惜健康,关爱那些残疾人,向海伦·凯勒学习,更加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盲人生活体验篇二
在天气晴朗的星期一下午,老师让我们做一次盲人,用盲人的生活方式来做一件事。一开始,我觉得当盲人十分简单,但经过蒙上眼睛做事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件难做的事。
我一回到家,就拿来一条红领巾,又把脖子上的'那一条摘下,把两条红领巾重合,蒙到眼睛上。心想:这样就什么都看不见了,那么我现在就成了一位“小盲人”啰!
我先到桌子底下的柜子里拿碗,这个其实非常简单,因为我已经把家里物品所摆放的位置都背熟了!所以这个拿碗,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可是,姐姐居然让我先转三圈,我心里直叫苦,转了三圈后,我感觉天旋地转,完全摸不着北。我往前走呀走,突然,我撞到了冰箱门上,这个痛呀!真是“生不如死”呀!可是我眼珠子骨碌一转,想:冰箱不就在碗的对面吗!于是,我大步流星,快步向对面走去,摸到桌子后,我一低头,“呀!疼死我啦!”我居然撞到桌子上的木板上了,我强忍着痛,拿到了碗。心中暗暗自喜:我成功啦!我成功啦!接着,我又十分顺利的拿到了筷子。
去盛粥啦。我在桌边小心翼翼的摸索着,可是很不辛,我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心中的火苗在冉冉上升!生气地叫道:“我不学了!好烦呀”妈妈听了意味深长的对我说:“坚持就是胜利,再来一次吧,加油!”听了这话,我又重新站了起来,试了几次,终于成功了!
碗到手后,我十分小心,我小心地摸索着。走到锅那,我用勺子一盛,好烫呀!快速盛好,便到餐桌旁狼咽虎吞的吃了起来。
盲人生活体验篇三
海伦·凯勒是一位盲聋人,她的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闻名世界。她被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荣获“总统自由勋章”,她拥有顽强不屈的品格。
作为一名盲人,她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战胜困难,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令人赞叹不已。盲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
找座位
老师让我们闭上眼睛一分钟找到座位。我刚闭上眼睛,眼前就一片漆黑,心里好害怕。
我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慢慢走,顺着墙壁我们摸到了桌子,往里走摸到了桌子上的一把尺子,我很熟悉,于是坐了下来。睁开眼睛,我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心满意足。
我们只是失去光明一分钟,而那些盲人要在黑暗中生活一辈子,他们是多么的痛苦,多么渴望光明!
写古诗
失去光明的第二分钟,老师让我们写一首古诗《静夜思》还不简单,我飞快地写文。睁开了眼睛,一看,“哇!”“哈哈!”惊讶的声音在教室上空回荡。我一看,我的字都写成了蚂蚁搬家的样子了,同学们有的把字写得叠成一团,有的字间距太大,就像飞机起飞,斜着往上或者往下。大家个个看得前仰后合。我们刚才体验了闭上眼睛写古诗,而盲人每天都要做许多的事情,面对那么多的困难,他们的生活是多么不容易啊。
送祝福
最后一分钟,老师让我们闭上眼睛,为盲人送去祝福,我在心里想:有志者,事竟成,海伦·凯勒就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你们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只要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你们一定要加油。
体验盲人生活,让我懂得了要珍惜现在的健康和幸福生活,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盲人生活体验篇四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深渊中,你需要有一些人来帮助你走出困境,却也要防范那些人,以免被他(她)从背后插上一刀。这句话是给那些在困境中不知方向的人的,同时,也是我体验盲人生活的感慨。
在生活中,不乏一些“盲人”在身边经过对待“盲人”,应当伸出一双温暖的手,牵着他们,引导他们走向光明之路。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乏一些有爱心的人,他们在别人有困难是伸出援手,使这个世界洋溢着丝丝暖意。中国名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盲人再问了第一个人“前面有马路没?”,在回答“是”的情况下,又转过身去问第二个、第三个,直至无误才敢小心翼翼的过了马路。
从第一个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写的正是盲人与爱心的故事,但倘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便有些不同了。
这个盲人并没有充分信任他人,而是选择了以不确定对待爱心。他的事例充分表明了社会上人与人的不信任,导致了一些悲剧的发生。
再深入地看待这个故事,就会发现其中还反映了现在社会的一些问题。理想社会,应当是和谐美好的,人与人都应互相信任,都应给予求助者最真挚的帮助,而不是在别人背后捅他一刀,引入万丈深渊的。
而现在,不信任的目光更多了,社会的构造松松垮垮,受不了一点风吹雨打。否则,那位盲人何以对周围的人不信任?也许他以前受过别人的陷害,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确定前面有马路。
要想从根本上遏制这种不正之风,就要让每一个人都做到真善美,能以诚待人、以礼待人。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灿烂。
愿美好永驻人间。
盲人生活体验篇五
在4月27日的一次拓展训练中,我做了一回盲人。盲人与哑巴结伴同行,哑巴做盲人的眼睛,将路途中的沟坎坑洞,用肢体语言,传达给盲人。
这是一个练习,参加练习的我们,都是耳聪目明的正常人。用一个黑色的眼罩,将眼睛整个蒙上,将自己的身体,完全地交托给了我的同伴。行动开始了,我挽起了同伴的胳膊。眼前一片黑暗,平时有些背的耳朵,此时变得分外敏感。唰唰的脚步声、细细的喘息声,都变得格外真切、明晰。
我的同伴一声不吭,严格地遵守着练习的约定,做真实的哑巴。山路崎岖不平,我感觉到我的同伴,无微不至地照看着我,感觉到自己的一颗心,由初始的忐忑、不安,慢慢地变得安定、平静。当我把一颗安定信任的心,完全地交付给同伴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来自同伴的充满了爱心的呵护与陪伴。
耳边,有响雷滑过,脸上,有雨点滴落。突如其来的雷雨,考验着我们的初心和信念。雷雨之中,我们静悄悄地行走,继续着这段默默无语的爱心之旅。一段多么奇妙的旅程啊,因为信任和交托,这段黑暗的无言之旅,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明媚的阳光。
有些时候,盲与不盲,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那一颗心。当我们的心盲了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光明五彩世界,可能便是无明与灰暗的。
当我们的内心充满阳光的时候,即使我们的眼睛看不见,我们所感受到的世界,却依然是光彩夺目温暖如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