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书房字篇一
;书房,多么典雅的一个名词!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一个书香人家。书香是与铜臭相对的。其实书未必香,铜亦未必臭。周彝商鼎,古色斑烂,终日摩挲亦不觉其臭,铸成钱币才沾染市侩味,可是不复流通的布帛刀错又常为高人赏玩之资。书之所以为香,大概是指松烟油墨印上了毛边连史,从不大通风的书房里散发出来的那一股怪味,不是桂馥兰薰,也不是霉烂馊臭,是一股混合的难以形容的怪味。这种怪味只有书房里才有,而只有士大夫人家才有书房。书香人家之得名大概是以此。
寒窗之下苦读的学子多半是没有书房,囊萤凿壁的就更不用说。所以对于寒苦的读书人,书房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豪华神仙世界。伊士珍《琅嬛记》:“张华游于洞宫,遇一人引至一处。别是天地,每室各有奇书,华历观诸室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问其地,曰:‘琅嬛福地也。”这是一位读书人希求冥想一个理想的读书之所,乃托之于神仙梦境。其实除了赤贫的人饔飧不继谈不到书房外,一般的读书人,如果肯要一个书房,还是可以好好布置出一个来的。有人分出一间房子养来亨鸡,也有人分出一间房子养狗,就是匀不出一间做书房。我还见过一位富有的知识分子,他不但没有书房,也没有书桌,我亲见他的公子趴在地板上读书,他的女公子用一块木板在沙发上写字。
一个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书房的用途是庋藏图书并可读书写作于其间,不是用以公开展览藉以骄人的。“丈夫拥有万卷书,何假南面百城!”这种话好像是很潇洒而狂傲,其实是心尚未安无可奈何的解嘲语,徒见其不丈夫。书房不在大,亦不在设备佳,适合自己的需要便是。局促在几尺宽的走廊一角,只要放得下一张书桌,依然可以作为一个读书写作的工厂,大量出货。光线要好,空气要流通,红袖添香是不必要的,既没有香,“素腕举,红袖长”反倒会令人心有别注。书房的大小好坏,和一个读书写作的成绩之多少高低,往往不成正比例。有好多著名作品是在监狱里写的。
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楬木庐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太平清话》:“李德茂环积坟籍,名曰书城。”我想那书城未必能和楬木庐相比。在这里,所有的图书都是放在玻璃柜里,柜比人高,但不及栋。我记得藏書是以法文戏剧为主。所有的书都是精装,不全是buckram(胶硬粗布),有些是真的小牛皮装订(half calf,oozecalf,etc),烫金的字在书脊上排着队闪闪发亮。也许这已经超过了书房的标准,微近于藏书楼的性质,因为他还有一册精印的书目,普通的读书人谁也不会把他书房里的图书编目。
周作人先生在北平八道湾的书房,原名苦雨斋,后改为苦茶庵,不离苦的味道。小小的一幅横额是沈尹默写的。是北平式的平房,书房占据了里院上房三间,两明一暗。里面一间是知堂老人读书写作之处,偶然也延客品茗,几净窗明,一尘不染。书桌上文房四宝井然有致。外面两间像是书库,约有十个八个书架立在中间,图书中西兼备,日文书数量很大。真不明白苦茶庵的老和尚怎么会掉进了泥淖一辈子洗不清!
闻一多的书房,和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一样,充实、有趣而乱。他的书全是中文书,而且几乎全是线装书。在青岛的时候,他仿效青岛大学图书馆庋藏中文图书的办法,给成套的中文书装制蓝布面,用白粉写上宋体字的书名,直立在书架上。这样的装备应该是很整齐可观,但是主人要作考证,东一部西一部的图书便要从书架上取下来参加獭祭的行列了,其结果是短榻上、地板上。唯一的一把木根雕制的太师椅上,全都是书。那把太师椅玲珑帮硬,可以入画,不宜坐人,其实亦不宜于堆书,却是他书斋中最惹眼的一个点缀。
潘光旦在清华南院的书房另有一种情趣。他是以优生学专家的素养来从事我国谱牒学研究的学者,他的书房收藏这类图书极富。他喜欢用书槴,那就是用两块木板将一套书夹起来,立在书架上。他在每套书系上一根竹制的书签,签上写着书名。这种书签实在很别致,不知杜工部《将赴草堂途中有作》所谓“书签药里封尘网”的书签是否即系此物。
汗牛充栋,未必是福。丧乱之中,牛将安觅?多少爱书的人士都把他们苦心聚集的图书抛弃了,而且再也鼓不起勇气重建一个像样的书房。藏书而充栋,确有其必要,例如从前我家有一部小字本的图书集成,摆满上与梁齐的靠着整垛山墙的书架,取上层的书须用梯子,爬上爬下很不方便,可是充栋的书架有时仍是不可少。如果图书都能作成“显微胶片”纳入腹中,或者放映在脑子里,则书房就成为不必要的了。
(本文摘自2006年浙江文艺出版社《梁实秋散文》)
相关热词搜索:;书房字篇二
半轮清月,轻轻地倚在天边,晚风轻拂,抚弄着天上的白云,时而从月边飘过。柔柔的清光在夜空里飘扬,飘在湖面上的,泛起万道银光,湖边的柳枝在夜风中飘起鬓边的长发,沙沙的声响,是她们的浅唱低吟。在这美得让人心碎的夜晚,我的'思绪不禁随着月光穿过了干山万水,回到了家中的书房。这一方成长了我的净土,这一个美丽的家园。
在书房中,我向来不喜欢开刺眼的白炽灯,而习惯于点一盏黄灯,在月白风清下翻着那带着幽古之香的书页,一任如豆的灯火在风中摇曳。书窗外的远山在月光下带着朦胧,书窗下的池水在月光下泛起万道银光,池上的寒鸭总喜欢踏碎那一缕清波,闲闲地在池上拨弄。时而一翅白鹤掠水而过,落在池边的柳树上,剔羽而眠。每天晚上,我都会枕着这一枕的诗意入睡,梦里,是唐宋诗篇,是春秋百论,是红楼聊斋,是侠骨柔情,还有江南雨巷。有时感觉脸上略有微寒,朦胧中醒来,月已爬过了屋檐,把清光穿过书窗撒向我的枕边,清风也穿过书窗掀起帐帏,我会意地一笑,她们都是我的知音,是来邀我促膝夜淡的。我时常想趁着这良辰美景抚箫一曲,奈何夜深人静,怕扰梦中人。
这一诗意书房,也是我心灵的栖息地。在激烈的高考备考的日子里,就是靠这里平息心中的浮躁,因为在这里我有很多知己,明月清风,远山碧池。每当心中苦闷难当时,我总向她们倾诉,而她们也总愿意倾听我的倾诉。特别是我的明月,每当我在书窗前向她倾诉,她总是脉脉地看着我,用温柔的目光融解我心中的一切苦恼。我对她怀着深深的感激,因为她每次都能理解我,化解我心中的烦恼,提供我向前的动力,我曾经不只一度地对她说,我要把她当成我终身的伴侣。虽然现在我远离了家乡,求学在外,不能经常在书房中,但我已把它搬到了我的心中,它将伴随我一直走下去。
书房字篇三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标语吧,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对文化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标语?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书房文化标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书中自有,黄金满屋。
二、金屋如玉,尽在其中。
三、文章千古,智慧流芳。
四、书林漫步,学海遨游。
五、悠悠书香,卷卷华章。
六、笔酣墨畅,心旷神怡。
七、书香门第,唯我独尊。
八、琴棋书画,谁敢来骂。
九、精神粮库,快乐支柱。
十、横撇竖捺,阅感人生。
十一、孜孜以求,才墨之薮。
十二、淡墨山水,泱泱中华。
十三、书声琅琅,墨韵流香。
十四、品读书卷,感悟人生。
十五、四书五经,大学中庸。
十六、止观翰林,笑看浮华。
十七、书海行舟,乐在其中。
十八、三韬六略,无师自通。
十九、博览天下,拥抱未来。
二十、一字一句,千思百虑。
二十一、红袖添香,秉烛夜谈。
二十二、笔墨纸砚,学而不厌。
二十三、书通二酉,学贯中西。
二十四、砥砺品行,修身养性。
二十五、文房四宝,书香随缘。
二十六、静以修身,包藏天下。
二十七、书香墨趣,静雅修心。
二十八、琴棋书画,精神境界。
二十九、书山伏虎,墨池降龙。
三十、笔墨馨香,书韵悠长。
三十一、书山文海,智慧之源。
三十二、谈古论今,楚河汉界。
三十三、书中乾坤,笔下天地。
三十四、晨耕暮读,书墨飘香。
三十五、千里之路,万卷之中。
三十六、大千世界,笔墨记载。
三十七、汗牛充栋,看书冲动。
三十八、包罗万象,浩气长存。
三十九、笔墨留香,诗情画意。
四十、厚积勃发,苦尽甘来。
四十一、诗文书画,落笔生花。
四十二、纵观天下,博古通今。
四十三、笔底生澜,翰墨飘香。
四十四、书中黄金,大益身心。
四十五、书墨馨香,品味人生。
四十六、充栋益善,书墨悠远。
四十七、书香墨趣,清幽静雅。
四十八、知识私塾,自修书识。
四十九、馨香翰墨,四壁图书。
五十、窗明几净,书墨飘香。
五十一、寻古觅今,收放随心。
五十二、咖啡飘香,好书相伴。
五十三、书香墨涵,文韵悠远。
五十四、琴棋书画,展我中华。
五十五、孔子老庄,论语逍遥。
五十六、劝君惜时,勤学早易。
书房字篇四
金石乐;书画缘。
笔永健;艺常青。
诗书画;松竹梅。
雁外无书;诗内有天。
词近愈远;意浅偏深。
芝兰气味;湖海襟怀。
博通上下;雅集古今。
友天下士;读古今书。
胸中波澜;笔底风雷。
广撷众彩;博览群收。
砚磨雾起;笔染云生。
笔酣墨畅;心旷神怡。
斧藻其德;竹柏之怀。
杯浮梅蕊;诗凝雪花。
竹无俗韵;梅有奇香。
卧游五岳;坐拥百城。
砚生云海;笔舞龙蛇。
诗情画意;琴韵书声。
松风煮茗;竹雨谈诗。
书来益寿;金石延年。
文章江海;书籍林泉。
书林漫步;学海遨游。
亲师取友;敬业乐群。
闻鸡起舞;跃马争春。
樵语落红叶;经声留白云。
风助飞雪舞;诗伴落梅吟。
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
吟雪诗情热;画松翠笔娇。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山岳起翰墨;江海焕文章。
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
纵谈中外声;洞澈古今情。
著书惊日短;看剑引杯长。
笔端通造化;意表画云霞。
书林含馥郁;艺海贮英华。
友古今善士;读中外奇书。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读书清磬外;春雨暮钟时。
花月联知己;诗书结静缘。
云来画檐宿;龙向墨池归。
诗书得古趣;风月畅真情。
细雨闲开卷;微风独弄琴。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长。
静与鱼读月;笑对鸟谈天。
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兰。
笔力千军阵;词源万马兵。
坐对贤人酒;喜和智者诗。
剑气冲星斗;文光射云霞。
落笔撼五岳;成诗凌九州。
雨过琴声润;风一翰墨香。
把酒知今是;观己悟昨非。
多勉日新志;能为岁寒枝。
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春。
文章千古事;花月一帘春。
欲各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挥毫列锦绣;落纸如云烟。
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
伴我书于卷;可人花一帘。
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
水楼容我静;大地任人忙。
功高斯不伐;理定自无争。
性癖耽佳句;心清闻妙香。
文心清若水;诗胆大如天。
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慧眼观天下;妙笔写春秋。
聊收静者趣;且读古人书。
琴焦无俗韵;松古有劲风。
水斋容我静;大地任人忙。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戒骄风清月朗;除躁海阔天空。
其人贤于管乐;斯文品自随和。
雅言诗书执礼;益友直谅多闻。
少时饱经磨砺;老来不畏风霜。
笑谈天地今古;苦究字词句篇。
燕雀应思壮志;梅兰珍重年华。
大同无少长老;至乐有天地人。
少言不生闲气;静修可以永年。
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
一生清风明月;四壁名绘法书。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柳絮体媚无骨;梅花形瘦有神。
文情生若春水;弦咏寄之天风。
得其名得其寿;多所见多所闻。
以正气还天地;有大功于国家。
近知近仁近勇;希贤希圣希天。
读书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娱。
挟风云于翰墨;罗象纬在心胸。
夜月琴声书韵;春风鸟语花香。
墨海千帆竞发;书林万卉争芳。
读书寄怀秋水;对友如坐春风。
风采三秋明月;文章万里长江。
笔架砚池辞海;诗花墨雨书林。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文章似水清无玷;气节如松直有心。
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
春意犹融文明意;花香更带翰墨香。
琴窗古韵长生趣;艺苑温馨足慰情。
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澄觉室生光。
花木清香庭院翠;琴书雅趣画堂幽。
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
诗传画意王摩诘;船载书声米舍人。
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墨足风流。
安得闲门常对月;更思筑室为藏书。
秋水为神玉为骨;词源如海笔如椽。
登临书山叹观止;欲渡学海愧胜游。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心中常贮千里志;笔底能开常春花。
山川佳色澄悬镜;松竹清阴静读书。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
春云夏雨秋夜月;唐诗晋字汉文章。
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心裁在一家。
竹荫遮几琴书润;花气熏窗笔砚香。
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心触清机亲翰墨;目游润景足精神。
左壁观图右壁观史;东牖养蕙西牖养兰。
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兼采百家目明耳聪。
花竹满庭四时生趣;读书万卷一理润深。
玉树临风冰壶映水;珊瑚架笔玳瑁装书。
秋月春花当前佳句;法书名画宿世良朋。
家有藏书墨庄香远;门无俗字竹径风清。
山水幽深襟怀妙远;读书夙好心气和平。
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
云树千山风泉万壑;山门一扇石屋半重。
自号酒徒胸中全无糟粕;人称浪子笔下颇有波澜。
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做数件可流传趣事消磨岁月;会几个有见识高人论说古今。
书房字篇五
;中国封建社会高速有效运转的2000年,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以文人为中心转动。“学而优则仕”成为层层统治者的必由之路,科举制度让每一位梦想成功的文人看到了前途,让文人看到光明从客观上保证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强大而坚固。这也就是中国的封建社会长了欧洲封建社会整整1000年的根本所在。
文人要好好读书,古代科举制度的严酷从数字即可看出。隋朝确立科举制到光绪末年废除,一千三百余年的时间内,中国只出了六百多个状元,五万余个举人。中国平均两年出一个状元,一年仅出四十个举人。这个数字让今天的状元们、莘莘学子们不寒而栗。
文人读书的经典故事有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等,发奋图强可见一斑。文人的梦想除去学富五车,更多的恐怕是四壁图书的书房了。
这对历朝历代的文人都是一种奢侈。
书籍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包括今天都是一个昂贵的商品。封建社会的印刷术较之今天十分落后,尽管历史上有毕昇,但仍难解天下文人之渴。藏书,以便随时可用,为其建房,就成了书房。
写书的书房与读书的书房有些不同。写书的书房工具书多,专业书多,闲杂书少。读书的书房则反之,注重怡情。早年我当编辑的时候,书房与客厅、餐厅、卧室共处一室,环顾四周,最乐的事就是看书。此看书非彼看书,是欣赏书的陈设,不是阅读。欣赏满壁图书之乐,我以为仅是文人之乐。后来才发现,随着商业大潮,许多商人也有此乐,而且有些颇具创意。满壁世界名著,古典名著,整齐划一,气势恢宏;更有甚者满墙都是只有书脊的假书,如同砖头整齐码放,其优点是节省空间、节省时间(不用去读),比摆真书还多一层质朴。
我坦白地说,我书房的书有些也是摆设,后来虽然淘汰过数次,依旧有滥竽充数者久久混迹于书架之上,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小时候,读书乐趣最为高涨的时候,正是最没有书的时候,每抓到一本可读之书真的是废寝忘食。后来有了房子,赶忙亲手打造了一个书架,放上心爱的图书,其情其景其乐至今历历在目。再后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书房。
用金属玻璃做书架违背了我的初衷。我向往的书房黄花梨架格,紫檀书案,樟木书箱遇阴雨天一定要散发着香味。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按古法炮制书房得几百平方米,才能游刃有余地欣赏。而目前的二三十平方米只能这样绞尽脑汁开发空间,八组七层,上下两层用时十分不便。书之重,常超乎人的想象,所以叠压的书柜一定要用有强度的材料方能胜任,金属支撑就缘于此种考虑。
人生会有许许多多遗憾,比如说没有书房时想书房,有了书房时想奢侈;但这些遗憾比起精力下降、视力减退来说,已不算什么。现在每当我戴上老花镜,秉烛夜读时,最苦恼的是扛不住疲倦的诱惑,完全没有年轻时夜读的兴奋劲。四十岁以前,读书或写书到东方既白是家常便饭,而今天此时已思绪混乱,字迹歪斜,心灰意懒了。
我模模糊糊记得康有为曾撰写过一副龙门对:读万卷书,赋万首诗,算称名士;供一瓶花,留一窗月,如对美人。我在想,哪一天我如能够建造这样一间书屋,再重金购得此对,则余愿足矣。
(摘自《茶当酒集》)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