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亲子诵读古诗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亲子诵读古诗是一项古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亲子互动的乐趣融为一体。本文将分享我们一家在亲子古诗诵读过程中的经历和总结,以期为更多的家庭提供参考和启示。
在开始亲子古诗诵读之前,我们选择了一首适合家庭诵读的古诗——《春晓》。这首诗短小精悍,意境优美,非常适合亲子诵读。我们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由父亲担任老师,带领我和弟弟一起诵读。
在诵读过程中,我们一家深深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每首古诗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诵读可以增进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古诗中的韵律和节奏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在诵读过程中,我们还会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让诵读变得更加有趣。
通过亲子古诗诵读,我们不仅增进了家庭亲子关系,还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诵读过程中,我们通过互动和讨论,激发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求,培养了我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同时,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总结方面,我们意识到亲子古诗诵读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家庭氛围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古诗诵读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还能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此外,古诗诵读也有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感受到彼此的爱与关怀。
总之,亲子古诗诵读是一项有益而又充满乐趣的活动。它不仅能够传承传统文化,还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让我们在享受古诗的魅力时,也不断回味着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够加入到亲子古诗诵读的行列中来,共同感受这一美好时光。
亲子诵读古诗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亲子诵读古诗是一种很好的亲子交流方式,可以在解读古诗的过程中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家族亲子诵读古诗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孩子们的表现
在我们的亲子诵读古诗中,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通过琢磨古诗的字句,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锻炼着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他们也不断学会积极思考问题、深思熟虑、认真倾听等重要的品质,这对未来的成长非常有益处。
第三段:家长的作用
作为家长,我们的职责在于引导孩子诵读古诗,倾听他们的声音,同时也需要与他们共读和讨论。我们需要尽量少的强制孩子去做诵读古诗的事情,而是要让他们感觉到读诗的乐趣和价值。我们还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并在我们讲解古诗时尽量采用语言生动、轻松愉快,以及适合孩子的表达方式。
第四段:孩子的收获
通过我们从小开始亲子诵读古诗,孩子们逐渐拥有了丰富的词汇和文化知识,并凭借这些积累逐步提高了阅读、听说、写作能力。对于孩子们来说,诵读古诗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锻炼方式,它需要不断地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观察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孩子们更加成熟、自信和独立。
第五段:结语
总之,亲子诵读古诗为家庭生活注入了文化气息,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社交技能。我相信,只要我们家庭中不断推进诵读古诗的计划,就能让我们更加靠近传统文化和更有文化底蕴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孩子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获得更加成功的未来。
亲子诵读古诗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亲子诵读古诗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加强家庭关系,提高孩子的语言和认知能力。以下是一些亲子诵读古诗的总结:
1.古诗诵读可以增强孩子的语言能力。通过诵读古诗,孩子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2.古诗诵读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古诗通常描绘了古代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观,孩子可以通过诵读古诗,想象出这些场景,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古诗诵读可以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古诗中通常包含着对美好品德的赞美和对邪恶的谴责,孩子可以通过诵读古诗,学习到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4.古诗诵读可以增强孩子的文化认同感。通过诵读古诗,孩子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意识。
5.古诗诵读可以增强亲子关系。在亲子诵读古诗的过程中,孩子和家长可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从而增强家庭关系,提高家庭幸福感。
综上所述,亲子诵读古诗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和认知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文化认同感,同时也可以增强亲子关系,让家庭更加和谐。
亲子诵读古诗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引言:亲子诵读古诗,是传承经典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亲子互动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孩子们对于古典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已经不再深刻,亲子诵读古诗就成为了许多家庭的黄金课程。本文将探讨亲子诵读古诗在培养孩子文化素养、家庭亲子关系,以及激发孩子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
第一段:培养孩子文化素养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一些经典的古诗更是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文化基础。而亲子诵读古诗就是一种培养孩子文化素养的方式。通过诵读古诗,孩子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掌握文化的传承方式。古诗也是一种美的体验和享受,给孩子洒下了人类文明的滋养之雨。
第二段:增进亲子关系
亲子诵读古诗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方法。在诵读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之间能够创造出一个安静和谐的氛围,教育过程也会在其中得到生动而温馨的体现。父母们可以借此机会和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诗歌中的道理以及文化内涵,这样的分享会极大地增加双方的亲密感。
第三段:启迪思维,展示个性
亲子诵读古诗也能够启迪孩子的思维,在启迪孩子思维的同时,也帮助孩子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古诗中蕴含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内涵,孩子们通过体验,能够激发自己的艺术热情和审美能力,也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发现自己的独有思维方式。此外,亲子诵读古诗还能够充分发掘孩子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从表达身心感受的角度去认识、感知和表达自我。
第四段:关注古诗的童真
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关注古诗的童真之美。很多经典古诗中都有独特的童趣和幽默元素,它们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渐加深对于古诗的理解和熟悉。在诵读过程中,父母能够与孩子们一起品味这些有趣、有内涵的古诗,这不仅从教育角度来看是有价值的,而且还充分地体现出了亲子关系中的和谐美好。
第五段:结语
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理念下,我们一定要重视亲子诵读古诗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孩子更深入体会和理解古诗的魅力,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增进亲子关系,启迪孩子们的思维以及展示孩子们独特的个性和情感表达能力。这些都是古诗文化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也是我们不断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追求。
亲子诵读古诗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亲子诵读古诗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增进与父母的感情。以下是一些亲子诵读古诗的总结:
1.选择适合孩子的古诗: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智力的古诗,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义和意境。
2.诵读的技巧:在诵读古诗时,要注意节奏、韵律和语调的变化,让孩子更好地感受古诗的美妙之处。
3.父母参与:亲子诵读古诗需要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可以通过朗诵、歌唱、表演等方式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古诗。
4.文化背景:在诵读古诗时,可以向孩子介绍古诗的背景和历史,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
5.快乐学习:亲子诵读古诗应该是一种愉快的经历,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增进与父母的感情。
6.鼓励孩子:在亲子诵读古诗的过程中,要鼓励孩子,让他们有自信心和动力去学习古诗。
7.坚持诵读:要坚持亲子诵读古诗,让孩子逐渐提高古诗的诵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总之,亲子诵读古诗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增进与父母的感情,提高古诗的诵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亲子诵读古诗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近几年,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愈来愈重视,教育部在20xx年3月还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
而部编版语文七下教材“编写说明”里面也指出“新教材更加强调古代诗文教学,一方面加大选文的比例(约占全部课文的40%以上),一方面开发适合教学需要的新选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且自20xx年起,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当中,古诗文的内容增至22%。
由此可见,古诗文教学已是初中语文日常教学的重点之一,甚至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了。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古诗文教学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最难啃的骨头之一。难啃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教材本身。首先是篇目较多,就拿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来说,书中选编了8篇文言文,20首古诗词,除了29课《满井游记》外,其余全篇要求背默。其次是文言文不乏较大篇幅的作品,如《送东阳马生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理解难度的。另一方面来自于教学过程。因为教学的功利性,古诗文复习的教学形式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单一呆板的。除了背诵、默写、翻译、做真题训练,平常也难有既新颖又行之有效的复习手段。学生的学习科目多,课业压力大,且自八年级起,就要参加生物、地理学科的中考。因此,很多学生在课后已不愿再花大量时间,去背诵那些“赚分慢”的课内古诗文,更别说课外阅读积累了。
所以,身为语文教师,我们除了要争取学生更多的课外时间去背默古诗文,关键还是要提高古诗文复习的课堂效率。
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我们既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不断复习,尤其是重点、难点篇目的反复复习,但复习形式又不能太过单一,如果只是一味地读背、翻译、做题,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提出:“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王君老师在她的《刍议语文教材整合》中写道:“反复应用对比,促成了资源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单打独斗。巧妙前后勾连,促成了新旧知识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浅薄平庸。”
于是笔者对古诗文的对比复习进行了一些探索,而这一探索的核心就是课文的整合与比读。
“所谓比读,是指教师选择文体、主题、结构和手法等不同的角度,引领学生对一篇课文不同段落的异同和两篇或多篇课文的异同进行梳理比较。”在对比中加深印象,在对比中强化认知。
亲子诵读古诗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古诗,一个充满韵味的字眼;古诗,一个充满活力的文题。古诗,一个我童年时期的美好记忆。小时候,我喜欢模仿小诗人的样子揺头晃脑地背诵李白的《赠汪伦》,那副模样至今回想起来仍令我忍俊不禁。到了二年级的时候,我喜欢在课余时间兴致盎然地翻看《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那时虽然看得似懂非懂,但我仍徜徉于诗文的墨香中,久久难以释卷。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了,变得衷情于现代文,不再像从前那样痴迷于古诗。
可是在上个星期,我们班组织表演了一期古诗词大会,才让我重新找回了从前的我——那个喜爱朗读古诗的小男孩。
那天下午,我们上完了美术课,忽然得知第二节课是“第一期古诗词大会”。在刹那间,我回想起了上周星期一贠老师举办的班会活动,那期班会确定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将举办四期古诗词大会。第一期由石珺同学负责,而第三期则是由我负责。我对石珺他们很有信心,希望他们能带给大家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上课了,大家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望向石珺他们,教室里静得出奇。开始演示ppt了,石珺他们做的古诗ppt精彩纷呈,出的互动诗题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同学们的抢答积极而又热烈。纵观整场表演,好得出乎意料,真是棒极了。
随着第一期古诗词大会的圆满落幕,大家感到非常得满足。贠老师说这期的表演令她始料不及,原本以为我们对这次的古诗词大会不会用心去筹办,却没想到石珺组竞出色的完成了“首场秀”。
亲子诵读古诗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学习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而意境具有形象性,在诗歌的意境中,形象是基础。所以我们要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意会。意会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直觉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不一定要把诗意全部解释出来,这种理解含有一定的模糊性,但这种模糊性并非是摸不着头脑,而是理解过程的一个阶段,这种“雾里看花”的方式可能要比那一览无余地说白更能达到理想的理解境地。我总结了几种方法:
例如《村居》一诗教师通过散文诗似的语言感受到春天,又能让学生从教师如诗的语言中得到熏陶。孩子们的生活经历是再学习最大的资源库,教学中启发孩子巧妙联系自己的生活记忆,孩子们从教师、学生的描述中唤醒对春天的记忆。利用以往春天的趣事放风筝为依托,奠定起春天真美的情感基础,顺理成章地进入春天这个美好的情境中,在学习古诗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感悟到诗中的乐趣,情趣。
古诗的意境,绝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现有的插图,仿制的幻灯片或根据诗的内容绘制的诗意图,再现形象,使学生触景生情,感受诗的意境。如教《所见》这首诗时,画面以诗的内容为背景,一片森林浓荫覆地,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得,吹着短笛,再配上一段《牧童短笛》音乐片段,在它的前面插入一段山歌,后面插入一段知了叫声,这样就有助于帮助学生进入小诗所设的情景,又能唤起对夏天扑蝉趣事的回忆,使学生在领会诗的意境时,不知不觉中完成由学生到牧童的角色换位。又如在教学《草》时,我采用全诗配画的方法,让学生给每一句诗配上一幅画,使几幅画面相连,形成完整的系列画面,学生也在配画过程中直观地理解诗意。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
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钱正权老师说:“引领学生进入诗词意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寻求诗词的信息意义,而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词中的画面,也就是说在诗词的语言文字中想象作者所要描绘的生活图景。读者要读出诗情须进入意境,须发挥想象。”我们要用想象去感受诗人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情画意。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许多学生都没有去过庐山,单靠一些呆板的图片是无法体会庐山三叠泉的雄伟和壮观。这时我在教学是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庐山三叠泉的视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瀑布的声音再想一想三叠泉就在你的眼前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是多么的雄伟和壮观。
亲子诵读古诗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宋人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忧愁,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霸气的是词;
元人道,断肠人在天涯的思恋,白草红叶黄花的悠扬曲调是曲。
——题记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由此可见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去读。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你能透过某本书看到作者描绘出的意象时,就表明你用了心,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做塑造的意境。但,这只是前言,我真正想说的东西不是呼吁你们要多看书,用心看书。可是读书却让我真真实实的看到了这个世界。
唐诗百首,宋词优美,元曲清悠,正是这些古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给了我在阅读上最大的感想。
我在古诗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王朝的衰盛,时光的变迁;领略了被贬的无奈与对抱负难以施展的痛苦,年轻的豪情壮志;也从宋词中欣赏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大海的磅礴大气。我不得不感叹这些诗词曲中包含内容的丰富多彩。而这一切的一切就成了我在阅读过程中收获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收获。
诗,是现代历史传承下来中最悠久的文化艺术。而它发展的时期也是在一个整个中国历史来说最昌盛的朝代——唐朝。唐朝是一个注重与外交的朝代,但是唐朝在外交的同时,也深深巩固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唐诗得以闻名于世界,传承于中华。唐诗辞藻华美,音韵悦耳,所以我最喜欢读的自然也是唐诗。但对于唐诗收集最全的书籍并不是我们朗朗上口的《唐诗三百首》,而是《全唐诗》,这本书一共完好地保存了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唐诗,其中连作者都详细记载,共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优美的诗句。这么庞大的工程,其作者不可能为一人所编制,而是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这本书所真正拥有的唐诗比起《唐诗三百首》来说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俗话人无完人物无完物,在众多唐诗中也分三六九等。唐朝的诗人中大部分分成现实主义派与浪漫主义派,在现实主义派的诗人中,最为代表的人物非杜甫不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浪漫主义派的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也是杜甫的好朋友———李白。但我最钦佩李白的诗。他的诗不仅抒发个人情怀,还表达出来对自由个性强烈的渴望与追求。诗词流利上口,语言自然,值得反复回味。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豪情万丈,有“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寂寞孤独,亦有“低头思故乡”的哀婉思念。我更折服于他诗中的那份自在,仿佛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
词,在元朝指的是合乐的歌词,所以很多人都称之名曲调、乐府等。词的盛行又与诗的年代不同。词不讲究对仗工整,所以它盛行于文风自由的宋朝。都说宋词宋词,所以在宋朝时期它的发展也达到了巅峰。但是在这一时期的皇帝却很昏庸。但这在位年间的皇帝对于文学的推崇确没有阻断,反而使他更为昌盛,所以词在宋朝达到了一种实质的鼎盛。词,便是那时候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体。词的文风可以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说起婉约派,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因为女大诗人———李清照;而豪放派最为代表的人物必然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苏轼。文坛史上三苏的影响可是很多,我所爱的自然也是他。他的辞藻古典华美,内容更是奔放华美。他写下的词意境宽广,词风多变,每次下笔都有一种长袖泼墨的感触,每一句词句纵横天下,生动形象的倒映出苏轼的色彩,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正因为这样,我总迷醉于他的文字。
曲,这种文体我虽然并不了解,但元曲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也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可能是因为他在我国疆域版图最大的元朝,所以它的很多代表人物都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特色,元曲也便由此传承,一起和唐诗宋词平起平坐,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一般大家谈起元曲,最著名的便是马致远了吧。他的元曲代表作品《天净沙·秋思》,也是我们这群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是要背的,所以我为了解也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几个短短的词语组合便让我和诗人深刻进入到了一个悲凉哀愁的世界,也贴身感受了游子们的归家不得的悲惨心情。如今,枯藤依旧,昏鸦不在。天涯游子们骑一匹瘦弱的老马出现在一派凄苦的小乡村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从而深深地抒发了一个无法归家的天涯游子归而不得的哀怨缠绵。每每联想到这样一副情景,我的心中也跟着无限凄凉,对元曲的喜爱也更甚。
诗词曲,截然不同的文体,也带给我三种无与伦比的感受。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阅读所带来的快感,也让我赞叹不已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文化。这些贯穿古今的文字,牵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们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方框文字,更大的是对后人得以品读的乐趣。
这便是我眼中的诗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