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贵州采风心得体会篇一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贵州的采风之旅。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此次采风让我对贵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体会到了其独特之处。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我在贵州采风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自然风光的魅力
贵州是一个山水之间的宝库,拥有许多迷人的自然风景。在我所参观的地方中,观音岩是我最喜欢的一处景点。这座山岩巍峨壮观,从下往上瞭望,尤如一尊屹立在大地上的伟大雕塑。同时,贵州还有许多美丽的瀑布、峡谷和溶洞,令人流连忘返。我深深感受到了贵州自然风光的独特魅力,让我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段: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在采风途中,有幸到访了一座侗族村落,参观了侗族的民居和传统服饰。在那里,我不仅看到了各种各样华丽的传统服饰,还欣赏到了侗族的歌舞表演。这些文化传统不仅反映了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更展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和传承。这次采风让我领略到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让我对少数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段:美食的诱惑
贵州的美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贵州菜以其酸辣味道而闻名,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味。我特别喜欢贵州的酸汤鱼,这道菜品味鲜美,微酸微辣,非常爽口。此外,贵州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如酸汤粉、花溪牛肉粉等,让我尝尽了当地的美食。贵州的美食给了我无限的味觉享受,让我对贵州的饮食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五段:人文之美
贵州的采风之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也让我体会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友好。无论是在村庄里还是在城市里,贵州人民总是热情好客,乐于和我们交流。他们向我介绍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贵州人民的淳朴和善良。我深深地被他们的热情所感动,这种人文之美让我对贵州充满了向往之情。
总结
通过这次贵州的采风之旅,我对贵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体会到了其独特的魅力。贵州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美味的食物以及热情友好的人民,都让我对贵州充满了美好的记忆。我相信,贵州的独特之处会吸引更多人前来探索和体验,这个地方将继续发扬光大。
贵州采风心得体会篇二
我与全班同学一起,在两位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在xx市黟县宏村我院的实习基地进行了的摄影写生实习。
x月24日晚我们整装出发,坐上南去的车,心中有许多说不出激动,许多的憧憬。当到达黟县境内,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那绿色,那天然的成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们。有些同学就开玩笑说,我不会回去了,这里真是世外桃源,我打算好了,就在这边找个人嫁了,以后你们来看我哦!一路说说笑笑,二十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到达目的地已经是深夜0点多钟,老师安排休息。
第二天,老师请了导游带我们在宏村里转了一圈,使我们对宏村有了真正的了解。
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为“民间故宫”。著名景点还有: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村周有闻名遐迩的雉山木雕楼、奇墅湖、塔川秋色、木坑竹海、万村明祠“爱敬堂”等景观。宏村,经过前代人的辛勤劳作和后代人合理保护,现已得到世人的公认。
一天的时间熟悉环境,接下来就应该步入正轨,开始我们摄影写生了,如何选景,构图,如何表现,根本是一无所知。老师就叫我们多多学习人家那些画的好的同学,多和他们交流,来了就应该有所收获,即使画没有画到什么很高的程度,但收获总是有的!我们便学着“丢人”,一开始不敢到湖边去,就躲在巷子里看“高手”,学了几天总算有些收获,有了点长进,对于技法等的掌握也有了一定提高,就厚着脸皮到南湖边,南湖边可不是一般人敢去的地方,那里高手林立不说,也是游客的必经之地,好奇的游客总爱驻足观望一下,有些游客便会不假思索的乱加评价,根本不考虑你的感受,当然每个人都是有言论自由的,如果你被批了,那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如果你没被批那就可以说那是你的幸运,当天应该去买xx的!通过写生实习我的摄影及速写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构图上,已经基本可以有一定的美丑的分辨了,构图决定了一幅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很重要,所以一幅画首先要有美的构图。其次就是色彩的搭配与表现了,要有一双“慧眼”来提炼颜色,因为自然界中的颜色实在是太多了。
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的审美,色彩的认识,对徽派建筑的了解我们又到了齐云山,塔川,竹海,还有与宏村享有同样地位的西递。:东瓶西镜,中间自鸣钟。寄寓着家人对在外经商亲人“永远平平静静”的希望。
通过写生对徽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写生实习已经回来几天了,满脑子里还是“马头墙”。或许这就是收获吧!深深印在脑中的特色。
我们的写生目的是: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选材取景构图和深入加工能力
四.理解因环境,气候,季节,时间等条件变化而产生变化的自然景色的色调和
这些的目的在我们努力下基本达到了。但我们也有好多的不足,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有待提高。
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外出实习的机会,把握这次机会我们学会了,懂得了很多。包括专业和专业之外的许多事情。
“路转迁回石径斜,溪流九曲几人家,南湖风月驰中外,深院雕梁是物华”是我们感受到的宏村!
写生使我对《摄影》这门基础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单纯的认为只是学校开设的一门填充学时的无关紧要的课程了。摄影课的学习使我们对色彩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色相方面,对色彩的明度纯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提高了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情,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一天也不画一幅画,也不要抱着单纯为了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画,因为那样作出来的东西只能算是一张作业,而不能说是一张作品。那它就无疑要被专业的称作“狗屎”的。当然在别人看来这样说很不文明,但要想自己的东西不被轻视,首先自己是要用心去作的,不自己看轻自己,不看轻自己作出来的东西。在写生期间天气变化很大忽晴忽雨,这就为我们深化对光和色彩的规律认识,锻炼掌握视觉色彩和运用色彩的能力,培养表现色彩的能力和对技法的掌握能力提供了条件。老师教会我们理解因环境,气候,季节,时间等条件变化而产生变化的自然景色的色彩调和,体会到事物总会不断变化的。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人生的哲学。写生实习结束,我们回到校园中,对以后的学习目的我们更加明确,对美的感受更加深刻,对人对物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不同角度去观察,不同位置去分析,得到的就不同,要多角度的看问题,进而更好的解决!
贵州采风心得体会篇三
贵州,作为中国西南部的一个省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而闻名遐迩。近日,我有幸前往贵州进行采风之行,探索其独特的魅力。在这次旅程中,我不仅领略了贵州的山水风光,还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民族文化,收获颇多。以下是我关于贵州采风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第一段:探索奇妙的自然风光
贵州以其独特的地貌和自然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在我的采风之旅中,我深有体会地发现,贵州的自然风光是如此的壮丽而多样化。从乡村的田园风光到峡谷的雄伟景色,无一不让我为之惊艳。我游览了贵阳的花溪公园,那里的湖泊碧波荡漾,林木葱茏,仿佛置身于仙境。我还搭乘索道抵达黄果树瀑布,在瀑布的响声中,我感受到了浩渺壮阔的自然魅力。在贵州的自然风光面前,我不禁为大自然的创造力和力量所折服。
第二段:领悟多元的民族文化
在贵州的采风中,我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多元民族文化。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的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内涵。我参观了贵州省博物馆,了解了苗族的服饰、侗族的歌舞、布依族的建筑等民族文化的细节。在村寨中游览时,我还亲自参与了苗绣、鼓舞、绘画等传统手工艺活动,与当地的艺人们交流心得,这使得我更加深入地领悟到了贵州的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底蕴。
第三段:品尝独特的贵州美食
在贵州的采风过程中,我也有幸品尝了当地的独特美食。贵州美食以其酸辣可口的特色而闻名,在我的舌尖上燃起了一抹火辣的味道。我尝试了酸汤鱼、臭豆腐、干锅鸡等美食,其中的独特的配料和辣味令我回味无穷。在与当地人交流中,我了解到贵州美食追求的是酸辣鲜香的口味,而其独特的风味正是贵州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品尝当地美食,我更加亲近了贵州的文化和人民。
第四段:感受乡村旅游的魅力
在贵州的采风过程中,我还参观了一些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景点。通过走进农家院、参与农耕活动、体验农家宴等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旅游的魅力。贵州的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和农家风情吸引了大批游客。在农家院里,我和当地的村民们亲密接触,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这种亲密接触让我感到家的温馨和村民们的热情,也让我更加了解了贵州乡村的风貌与特色。
第五段:启示与收获
贵州的采风之旅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和启示。通过欣赏自然风光,我意识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通过深入了解民族文化,我领悟到多元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品尝当地美食和参与乡村旅游活动,我更加爱上了这片土地和这个民族。贵州的风景和人文都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明白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次采风的体验,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和幸福的含义。
总结起来,贵州的采风之行是一次丰富多彩的旅程,它展示了贵州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通过这次旅程,我不仅领略到了贵州的山川景色,还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民族文化,并品尝了当地的美食,感受了乡村旅游的魅力。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对贵州更加喜爱,也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角度,使我对自然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重返贵州,继续体验那里的美好与独特。
贵州采风心得体会篇四
龙宫全长三千多米,由暗河连接五组溶洞组成。群众习称“五进龙宫”。一进龙宫由宫门到蚌壳岩,二进龙宫由蚌壳岩到花鱼塘,三进龙宫由花鱼塘到青鱼洞,四进龙宫由青鱼洞到枫树洞,五进龙宫由旋塘经观音洞到小菜花湖。暗河水最深处二十八米,最宽处三十多米,最窄处只能容一小船出入。
龙宫前是一开阔深潭,名“天池”,又名“龙潭”,系高山小湖泊,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湖水澄碧,水深四十三米。池边崖石壁立,为古树藤萝覆盖。进入宫门,迎面是“群龙迎客”,青黝的洞顶垂下十数条钟乳石,张牙舞瓜,酷似龙形。暗河水平稳凝重,幽深莫测,水港曲折迷离。
龙宫与一般旱洞不同,它浸在一泓碧水中。泛舟穿行溶洞间,宛如荡舟“龙王水晶宫”。
面积约八平方公里的龙宫风景区里,还有因岩溶发育形成的大小旱洞二十多个,有新寨洞、龙旗洞、天剑洞和虎穴洞。四洞中以新寨洞最大,又名“玉柱洞”,洞深一公里许,有七个洞厅和奇丽多姿的岩溶景观。玉柱洞、龙旗洞、天剑洞,因洞中有奇特的石柱、石幔、石笋,形似玉柱、龙旗、宝剑得名。虎穴洞得名,因附近有一山头状如猛虎。
龙宫外的风景点有龙门瀑布、蚌岩飞燕、花鱼桃源、云山石林、卧龙池、坝上桥等。龙门瀑布在龙宫宫门近旁,是由天池水通过洞窗直泻而下形成。瀑布宽约二十五米,高达三十四米。瀑声如雪崩雷鸣,宽度和高度为洞中瀑布所罕见。当地群众称此景为“白龙出巢”。天池后山上建有石林公园。
旋塘在“四进龙宫”清水洞附近,系一水塘名,并以此作寨名。旋塘直径一百二十米,塘水常年旋转不停,从塘边旋转到塘的中心。旋转不停的原因,是塘的中心有一消水坑,流水急速下潜,形成奇特景观。寨子内有两座秀丽石山,山、水、寨子映衬如画。
“蚌壳飞燕”,位于蚌壳岩。蚌壳岩是一巨大的偏岩,上部前倾,形似蚌壳。岩上有大大小小的洞穴,燕子营巢其间。有数千只燕子颉颃上下,往来不息。蚌壳山下,开出“虎穴洞”,洞内有“重重山”、“面面景”、“上瑶台”等景观。
贵州采风心得体会篇五
星期六早上,我早早就起床了,因为什么呢?哈哈,告诉你吧,我今天要到“豫北国防教育基地”采风!
洗漱完毕,我拿着早早就准备好的东西就往外跑,“等等!”妈妈叫住了我,“怎么了?”“拿着刚煮的鸡蛋,大冷天的暖暖手也可以,去在带上手套,帽子,口罩,别冷着,你还有点晕车,一会在买点早餐,采风的时候……”“my god!拜拜,我得赶紧走了,你回屋吧,我会听话的!”我跑了出去,心里想:我的娘啊,终于能逃走了,耳根子终于可以清净清净了!”
集合地点在二中门口,我们早早的就到了,而大巴车也到了,同学们陆续上了车,一路上有说有笑的,过了一会车就到了获嘉县了,教练让我们换上迷彩服,便开始了一天的军训旅程了。
首先教练教我们站军姿,让我们站立了二十分钟,同学们在太阳的微笑下,在鸟儿的演唱下,有几个淘气的同学在动,教练在他们头顶上放了一块红薯片,让他顶了二十分钟,接着是向前后左右转,接着是……学完了这些,教练让我们玩“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同起同坐”。教练给我们分了组,用自己的背顶搭档,给搭档力气,这样才会同时起来,这个游戏告诉我们:把自己当成一个军人,不要担心你是否会有危险,因为有你的.战友在保护你,你也要去保护别人,因为你们是战友,是亲人!
接下来教练带我们去看了军犬,那些军犬一个比一个好看,教练说一条狗最多活不到,同学们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这么少啊,我以后要对我家的狗狗好点了!”我旁边的同学说。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我们一定要善待他们!
午餐铃响了,同学们的肚子也“咕咕咕咕”叫了起来,刘班长教我们唱歌《团结就是力量》。起初同学们不会唱,而且声音也不和谐,唱的乱七八糟的。刘班长耐心教我们,直到我们唱好为止,我们又背了《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接着我们排列着整齐的队伍打饭,虽然背了古诗《悯农》,但是后来同学们还是把面条剩下的扔了。
同学们吃完了饭,黄老师让同学们唱歌,“天空的雾来的漫不经心,河水像油画一样安静……”“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的你不容易……”同学们唱的有的跑调,有的忘词,现场的气氛好不乐乎。接下来的环节就是最感动人心的“心灵洗涤”。
同学们跟着大排头上了楼,教练让我们按照顺序坐在地板上,然后开始跟我们互动。游戏是两个人一组,一组中有盲人和哑人两种角色,盲人也就是生活中叛逆的我们,而哑人便是生活中默默无闻,一直陪伴着我们的父母。到了开始演绎的环节,教练说,“他们约束我,他们不让我玩电脑,他们买的衣服不合身,我们不要!我们都是对的!现在,把你对面的哑人推倒!大喊:我不需要你!”以前的我总是跟妈妈斗嘴,吵架,妈妈说什么我也不听,但我却没有把对面的哑人推到,而是拍拍他的肩,我在心里默默许愿,妈妈,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我会好好学习,不会让你失望的!而我不争气的眼泪早已弄湿了我的眼眶……同学也是纷纷竭力忍住哭声低下了头。这时,会议室里响起了音乐“我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的是你,我第一次哭泣为我擦干的是你,我第一次跌倒搀扶的是你……”“就是这个女人,十月怀胎,从鬼门关过一次,一把屎一把尿的养你长大……”伴随着教练的声音,同学们终于忍受不住,失声痛哭起来。教练说:“同学们,在你们心中记下一个承诺,也许是因为孩子的顽皮、淘气,惹你们生气,孩子不会了。”我默默在心中许愿。“回家给父母一个拥抱,告诉他们说,孩子长大了!可以的举起你的右手告诉我!”同学们的嫩嫩的右手高高的举了起来……“现在,你们去楼下洗洗脸,我希望在见到你们是原来笑嘻嘻的脸蛋,可以吗!”“可以!”我们高喊!
下了楼,我洗了把脸,讲了一个笑话然后又笑了起来,我心里永远不会忘记我的那个承诺的!
接下来我们又去看了九四大炮,编导老师说谁问的问题最多,而且有意义,谁就可以坐上大炮玩一会。听到这个我早已迫不及待了,我可是站长啊,我观察着大炮,脑子里便出了好几个问题,我举手去问教练,刘班长一一的给了我回答,我又说一句,谢谢刘班长,然后又跑回了我的队伍。同学们也争先恐后问问题,最后老师挑了比较优秀的校园记者,(当然其中也有我哦!)上了大炮,我是调整大炮射的方向的炮手,我把炮调整到了九十度,然后想,“如果炮往这打会不会把我也炸了?”想着便情不自禁的笑出了声。一会我就下了大炮,我心里嘚瑟的想,我是女兵哦!接着我们就剩下最后的环节,换衣服,拍合影,最后我们便踏上大巴车,准备返程。
一路上我们还是有说有笑的,没过多长时间就到站了,我下车后便跑回了家,见到爸爸妈妈说:“爸,妈,我以后不会再淘气了,不会再惹你们生气了,我要好好学习,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贵州采风心得体会篇六
贵州,是一个位于中国西南的美丽省份。我有幸进行了一次采风之旅,深深感受到了贵州独特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壮丽的自然风光。以下是我在贵州的采风心得与体会。
第一段:贵州的悠久历史文化
贵州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这里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我曾游览过贵阳市区的千年古刹——黔灵寺,清代的宝堰铁塔等。这些古老的建筑和寺庙都流露出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千年的历史沉淀。此外,贵州还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如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这些自然奇迹的存在,使得贵州的历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段:贵州的独特民俗风情
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拥有55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都保留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在贵州的采风之旅中,我有幸参观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些少数民族村寨,见识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舞蹈和音乐。这些民族村寨的美丽景色和纯朴的民风吸引着许多游客和摄影师。我通过与当地居民的深入交流和互动,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贵州的民俗风情。
第三段:贵州的奇特地理景观
贵州位于中国的喀斯特地质带上,这里地貌独特,拥有许多壮丽的自然景观。我曾专程前往贵州东南部的黄果树瀑布,这是中国最著名的瀑布之一,水流急速,声如雷霆,气势磅礴。我还参观了贵阳市郊区的花溪湖,湖水清澈明亮,周围山峦起伏,美不胜收。此外,贵州还有众多的天坑、溶洞等自然奇观,这些奇特的地理景观为贵州增添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第四段:贵州的绿色生态环境
贵州是中国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屏障,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在贵州的采风之旅中,我有幸探访了几个贵州省级自然保护区,如茅台自然保护区和贵阳川陀镇的森林公园。在这些保护区中,我亲身感受到了贵州浓厚的生态氛围和绿色环境。贵州的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这里的动植物资源丰富,一些珍稀濒危的物种也在这里得以保护和繁衍。贵州的绿色生态环境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五段:对贵州的美好祝愿
贵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希望这个美丽的地方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我希望贵州的丰富历史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能够得到保护和弘扬,地理景观能够保持原始的美态,生态环境能够持续改善。我相信贵州将来会更加美丽和繁荣,吸引更多的人们来此感受贵州的美景和人文魅力。
通过这次采风之旅,我对贵州的了解更加深入,也对这个美丽的地方充满了热爱与祝福。我相信贵州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地理景观和生态环境将持续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探访和留下美好的回忆。
贵州采风心得体会篇七
一路辛苦了。我们已经来到中国最大的侗寨——肇兴。
肇兴,俗名“六洞”、“略懂”、“宰肇”,现是肇兴乡政府所在地,寨内分设三个行政村,共有920多户,4000余人,是黎平县最大的侗族聚居村寨,也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自然寨。
“肇”在侗语中是开始、最先的意思。那么肇兴也就是这一方最先开始生存的寨子。据传,村民之先祖陆浓暖,从江西迁徙,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定居肇兴。当时这里竹林丛生,荆棘遍野。他于是在一个名叫“象细”的地方挖了一口井,开荒造田,居于井旁。后来陆浓暖的后裔逐渐发展兴旺,村落相应扩大,分迁纪堂、登杠、洛香等寨去居住,肇兴为“六洞之根”
什么叫寨门呢?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寨子的大门、门户。侗寨人往往在通往寨子的路上建。
我们现在站在肇兴寨门外。一座别致的门楼,称为寨门,当你走到寨门时就知道已经到了属于寨子的范围。寨门的造型十分考究,若建在比较平坦的道路上,则大多是一个大门,两个平房;如若遇到较陡的地势,则依地势而建。因此,寨门是多姿多彩的。
寨门为杉木建造,凿孔穿榫而成,不用一钉一铆。豪华一些的寨门,在石柱、石础、梁柱上雕绘各种图案、花卉、鱼虫、波涛等。周围配以几何图案的花纹,精巧美观。
寨门实际是侗寨的迎宾门,每逢节日到来,主人们就到寨门去“拦路唱歌”,表示欢迎;客人要回去了,主人备办礼物,送到寨门外,唱歌分手告别。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侗族拦路,这是一种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侗族地区两寨之间,有集体结交、集体作客(侗语叫做“月贺”)和青年男女互去对方寨上唱歌、唱侗戏、探访、联谊(侗家叫做“外顶”)的习俗。如两寨之间有这些活动的话,主寨的男女青年就会借此机会,在进入本寨的寨门前设置板凳、竹竿、树枝、绳索等障碍物,把路拦起来。主寨的姑娘拦住客寨的后生,或是主寨的后生拦住客方的姑娘,唱起拦路歌。歌中列举种。种拦路的“理由”,接着,客方的姑娘或后生们唱起“开路歌”,逐一“驳倒”对方拦路的借口,这样一唱一答,一来一往,主方就把拦路障碍物一件件地拆除去,直到把拦在路上的障碍物完全拆除干净,客方才得进寨。
两个寨子的人,通过拦路对歌活动,有的由陌生到相识,有的由一般相识到加深彼此间的了解。此后,他们之间,便可进一步交往了。
有一个著名诗人说过,侗家拦路不让进,看似无情却有情,情在歌声中,情在酒碗里,情在路中的草结上。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也享受了作为贵宾而被拦路唱歌的礼遇,希望能常来常往,成为肇兴人的老朋友。
大家请看肇兴寨全景:中间凹,四周山高坡陡,呈长方形,块块聚落,似船状形,刚才我说过,肇兴的先祖开出泉水,流淌成河,又奇迹般形成这条巨船,顺水而下,一帆风顺,肇兴能不是好地方吗?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在17℃左右。有一条溪流从寨中穿过,便于生产和生活。因此,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迁来,和睦相处,都为陆姓。为了区别,又在房族中定出“内姓”。一个内姓的人聚居一寨,寨又称为“团”。肇兴先后发展成五个团,按当时民间奉行的“五常”命名,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和信团。每个团、也就是每个房族都各自建筑自己的鼓楼,于是才出现一寨有5座鼓楼的这一奇观,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肇兴鼓楼群。
下面,我们接着去看鼓楼。它高28.9米,有13层。
大家随我来看,鼓楼为木质结构,用四根大杉木为主柱,直达顶层,另立副柱加横枋竖瓜于其上,向四周伸展,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铁钉,结实牢固,扣合无隙。
鼓楼形状不一,有的呈四面流水,有的呈六面或八面流水,楼的层次都为奇数,有三五层以至十五层不等,高二、三丈到四、五丈。底层地面一般宽约二、三平方丈,有的围以栏杆,有的空敞,中间置“火塘”,四周围以长凳,供人休息。楼檐覆盖小青瓦,有的檐角附以龙凤,花鸟泥塑。楼顶多呈伞形,上竖桅杆或垒叠陶瓷“金瓜”、“葫芦”。顶盖下层,有的围以木格或累积角形木花,“若蜂窝一样千孔万眼”,“象燕窝一样垒泥点点”。
请大家往外看,横枋、四壁和门上彩绘龙凤麒麟,鸟兽花卉,山水人物,造型美观,栩栩如生。从鼓楼外貌我们可以看出,雄伟壮丽,既有宝塔之英姿,又有楼阁之优美,巍峨庄严,蔚为壮观。
鼓楼是侗族特有的建筑艺术,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侗族一个重要标志,今后大家只要见到鼓楼,就知道这里肯定是侗寨。
有先生问,侗寨里这种精巧造型独特实用美观的鼓楼是什么人建造的呢?
我要告诉大家,建造者都是侗族自己的能工巧匠,整个建筑都是在他们头脑中描绘而成,从来不用图纸,几百根梁、枋、柱头的尺寸,也凭他们心中默算。虽然没有图纸,但层层叠楼梁枋柱头的衔接,却完全吻合,从不发生差错。从这里可以看出,侗寨鼓楼的建造者,真是巧夺天工、技艺非凡。这种能工巧匠,各地侗寨都有,但最负盛名的还是多在肇兴、纪堂这一带。
还有先生问,建鼓楼谁出钱呢?
侗寨中的鼓楼,是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众人心齐的表现,因此,在寨上修建鼓楼就成了全寨人们的共同荣誉和意愿,全寨把它当作一件喜庆大事看待,家家为此集资、出力,有的侗寨建成鼓楼后,还把集资者的姓名、捐献银钱的数目,一一刻在石碑上,立于鼓楼旁,以昭后世。“鼓楼有什么作用呢?”这个问题提的好。刚才我讲过,第一、它是侗寨的标志,看到鼓楼就意味着进入了侗乡。因为别的民族村寨是没有类似的建筑的。第二,它又是侗族族姓的标志。侗族的规矩,鼓楼是按族姓分别建造的,一个族姓一座鼓楼。第三,是侗族同胞休息的场所。劳动之余,村民常在鼓楼内外休息乘凉或烤火聊天。有时围听长者讲述民族优美的民间传说,接受传统教育。第四、是年轻人社交的场合,小伙子们常在那儿围圈踩堂,跳起欢乐的歌舞,等待浓妆艳抹的姑娘来寻找他们的意中人。第五、鼓楼又是侗家接待客人的所在,逢年过节,侗家喜欢集体相互走访,届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第六、鼓楼是侗家集会议事的地方。凡村中大事,由寨老派人击鼓聚众商议,作出决定,分派执行。如有民事纠纷,也由款首在此裁夺定案。第七、鼓楼又是侗寨中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鼓楼顶层,悬挂一个长行细腰牛皮大鼓,鼓楼就是因此得名的。过去,如遇兵匪骚乱劫掠,或发生山火寨火,款首便派人上楼击鼓求援,一楼鼓鸣,别寨响应,村寨相传,鼓声齐鸣,人们应声而至,相互支持。很象过去北方的烽火台,不过鼓楼的信号不是烽火而是以鼓声相传。有位古建筑专家对侗寨鼓楼进行了一番研究后说:“侗寨鼓楼是地道的土著文化,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品种。”寨上男女青年为大家演唱的是侗族大歌,大歌是一种自然合声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的民族音乐,传说是一个名叫四也的侗族青年到天上去采摘下来,传遍侗乡的,因此,也有人称为“天籁之音”。从50年代开始发现,唱响全国,80年代唱响巴黎,震惊世界音乐界,现正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唱完大歌,姑娘小伙们就要邀约大家踩歌堂了,踩歌堂侗话叫“哆耶”,是一种集体性、祭祀性的舞蹈,是侗族先祖贯公和也降创造的,据说参加跳这个舞能消灾祈福、保佑平安,请大家都加入到吉祥的队列中去吧,你会得到平安,得到幸福,健康长寿的。看完第一座鼓楼,我们就要去参观侗族的“萨”,去领略侗族“萨”文化的神秘了。“萨”是侗族信奉的女神,侗家为什么每年都要这样来祭祀萨呢?传说,古时候有个侗家妇女,为了维护侗家的利益,与邪恶作斗争,最后在一个名叫“弄塘概”的地方因寡不敌众,纵身跳下九层悬崖下的龙滩,壮烈殉难。不久,在她殉难的地方,长出形似她的崖石,昂首矗立在龙滩边。侗家说这就是萨的化身。为了悼念她,侗家称她为“祖母”,奉为神。这可是至高无尚的神,她能呼风唤雨,庇护村寨,主宰一切,保境安民。因此,每逢新年,各寨都派专人去“弄塘概”把龙滩边的岩石背一块回寨,安放在本寨“祖母堂”里。这样,就等于把祖母接到自己寨上,以求得本寨人丁清吉、六畜兴旺。这是祖母塘,象征当年祖母跳下的龙滩。是十分神圣的水塘,每逢节日喜庆,寨上人踩歌堂时,都必先绕水塘三圈,然后才进歌堂,以表示对祖母神“萨”的崇敬。这是萨堂,亦有人译为“圣母祠”、“社稷坛”。这种译法到底正不正确,我不敢妄加评论。总之这就是我先前所说的侗家信奉的女神萨的房子。里面的萨坛用石头砌成圆丘,丘上栽一株黄杨,旁置一把雨伞,四周有十二个或二十四个小木椿或小石堆,纸伞和木椿上披挂纸剪,据说这些木椿、石堆表示“守将”之位。此地有一世袭或由卜测产生的“登萨”——祖母之祖管理。非敬祭之日,不得入内。肇兴这个地方,每逢上月初,合寨举行敬祭活动,届时,“登萨”将特制盛服置于坛前,每户一男一女,携带茶(酒)肉、菜肴、香纸、蜡烛前往祭祀,祭毕,即于“神坛”周围合席共餐,同时鸣锣或吹芦笙,“哆耶”歌颂此神的人才品德,敬祝她千古流芳,保佑村民,与民同在等。若遇抵御外敌以及集会活动,也要先集中于坛前喝祖母之茶,求其庇护,才能行动。这是智团鼓楼,这座鼓楼有9层,高14.8米,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这座鼓楼与前面那座有一些区别。什么区别呢?大家先看一看,想一想。
对啦!智团鼓楼的顶层为四方形,采用歇山式屋面,四面翼角高翘,层脊中央塑一宝葫芦,两端塑天鹅。那么其它四座鼓楼都是八角攒尖顶,上头塑一由大到小的葫芦宝顶,每座鼓楼各层屋檐角塑各种珍禽异兽,人物塑像,形象逼真、各具特色。封檐板上彩绘人物故事和山水、花鸟,栩栩如生。好啦,我们接着往上走。我们现在行走的这条街,是一条公路街,往南,通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但在其中要经过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和著名的地坪花桥,地坪花桥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很值得去看一看。往右走,我们现在到了肇兴涉外旅馆,这是一幢具有侗族特色的3间3层木质结构的吊脚楼,服务设施比较健全,接待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还有一支20余人的侗族艺术表演队,晚间专门为游客表演侗族风情歌舞、唱侗戏,如果有兴趣可以欣赏。另外,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侗家人热情好客,象中国古话讲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5户村民办起了民居接待,很有家庭的温馨感,如果需要,他们将欢迎大家去作客。这是村民田茂荣家的民居接待室,象这样的接待室,往下还有4家,他都以侗族家庭式的接待,让客人当一天侗家人,体味侗族家庭生活的情趣。这是礼团的鼓楼,13层,高23米。鼓楼对面的是戏楼,也叫戏台。是当地村民演出侗戏、演唱侗歌的舞台。
讲到侗戏,我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侗戏是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侗族居住地区。是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文人吴文彩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始创的,具有独特浓厚的民族风格。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每个鼓楼前都有一块坪子。这是干什么的呢?这叫鼓楼坪,也叫歌坪,供踩堂歌用的。有鼓楼就必有戏台,必有歌坪,这是侗族建筑分布的一大特点,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公共设施功能区分布的心理构想。这是礼团花桥。侗族的桥梁以木桥居多,以长廊式的风雨桥最为出色,大都建于清末。肇兴寨这样的花桥共有5座。这种桥造型优美,桥身运载坚固,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挡风避雨,同时又是供人们休息和迎送宾客的场所。我们往四处看,都是侗族的木楼。《黎平府志·风俗》载,侗族多建造上人下畜式木结构的双面屋顶“干栏”楼房,当地汉族称为“吊脚楼”。侗寨房屋布局,多依所傍的山势朝向,面向田坝或流水,巷道弯弯曲曲,宽窄不一,并根据地形由几户共同建连带状房屋。屋的前半部为开敞式宽阔的长廊,也叫敞廊,侗语叫“干栏”,是生活、接待宾客、纺织、刺绣的场所,后半部则是卧室与火炉房。侗家吊脚楼开间有一间、二间、三间,也有五间甚至十多间的连廊式串楼。不管间数多少,房屋两侧各配有“偏厦”以架楼梯之用。楼房一般为三层,底层关牲畜,二层为起居室,第三层存放农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侗家木楼最大的特点是呈倒金字塔,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挑出60公分,以此类推,形成“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形状。据说,侗族这种造屋形式,是巢穴居住留下的遗风。过去侗族为了防止猛兽的袭击,防止地表潮湿对人体的侵害,在树上筑巢造屋,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吊脚楼。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由住二层改变为住底层,由前廊,生活厅堂、卧室和厨房组成。有少数人家还建起四合院,窗户宽大明亮,体现了侗族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我们所看到的挂在屋廊处的是侗布。那是妇女们自种棉花,自纺、自织、自染的布。以经久耐用,柔软可身而久负盛名,侗家姑娘、后生漂亮的民族服饰,就是用这种布制成的。这块油光发亮的石头是用作什么用的呢?是侗家妇女们用来捶布用的,布织好了,初染一遍,为了使它纤维更紧密,质地更柔软,今后染色得更加亮丽,就需要反复地捶,真可谓千捶百练。
晚上,捶布声声,也是一种天成音乐。侗族是居住在水边的民族,而水边的民族是喜欢鱼的,与鱼结下不解之缘。大家看,村寨里鱼塘四布,塘里有一群大大小小的鲤鱼,这鱼不是用来吃的鱼,而是鱼种,因为,侗族社会中的传统农业是以水田种稻,严格说是以水田种禾为主,水田里除了种禾以外,就是养鱼,因此形成稻田养鱼这样一种独特农耕形式和稻作文化特征。稻田养鱼分为秧田育鱼苗、稻田养大鱼,水塘存鱼种三个阶段。所以塘里的鱼是鱼种,不能吃,只能供我们观赏。我想问问大家,鱼塘中间那个四四方方的土木台是用来干什么的?还有外面围着的一圈栅栏是用来干什么的?让我告诉大家,这叫鱼窝,是鱼群逃避天敌、防御严寒的地方,比如水塘经常放鸭子,鸭子是叼鱼的,当鸭子进水塘时,鱼就逃进窝去躲起来,鸭子被栅栏挡住,等鸭子走了,鱼又无忧无虑地出来觅食,聪明的侗家人在鱼窝上面培上土,种些常用的葱蒜、丝瓜等等,既美观又实用,真是一打墙几方便。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仁团花桥,紧接着是仁团鼓楼和戏台,和我们已看到鼓楼花桥和戏台一样,具有同样的建筑特点和功能,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这座鼓楼还有一个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叫“抬官人”,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清正廉洁又乐善好施的“天官”,经常下到各个侗寨去访贫问苦,与侗家结下深厚友谊,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天官,每年过年时开展抬官人活动。请大家穿过侗家吊脚木楼下面,去义团鼓楼看一看。这是义团鼓楼,有11层,高15.8米。鼓楼后面有鼓楼坪和戏台,前面紧接是义团花桥。这座鼓楼所处位置在肇兴寨中部,所以到这里休息娱乐的人特别多,你看这花桥上的木柱木板,都坐起了凹槽,不是年长月久,能磨成这样光亮吗?接着,我们去走一走侗乡的石板路,观赏一下河边住房的景致。侗乡为什么有石板路呢?有这样的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很早很早以前侗家不会唱歌,就是刚才我说过的,有一个名叫四也的青年想上天去为民取歌,可是他一个人修筑上天之路难,四方八路的村民们知道后,一人献一块青布,搭成了一条通天大路,四也上天采歌,传遍了侗乡。你看,这一块块青石,一条条由青石铺成的道路,不正是当年的青布变成的吗?侗族群众向来有修路架桥、热心公益事业的良好风尚,人们为了解决坡高路窄、逢雨难行的困难,村寨的道路大都铺上青石板,石板路是本地工匠就地取材,开山取石建成石块,全寨人投工投劳共同铺就的。象这样的石板路,侗乡到处可见。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铺路架桥的功德,在路的尽头或桥头立有石碑,碑上刻有建造人的姓名,建造时间和捐款人姓名、捐款数额等,让那些热心公益事业、好行善事的人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各位朋友,肇兴侗寨参观完了。肇兴历史悠久,素有侗乡歌海之美称,同时肇兴又是集侗族食品之大成的地方,还是侗族民族工艺品较为丰富的地方之一。
我们到下榻的地方之后,可根据各自需要,欣赏侗乡歌舞,品尝侗乡风味食品,购买民族民间工艺品。总之,让大家到肇兴侗寨来,既饱眼福,又饱口福,还能给家人带去一片侗乡的祝福,带去你美好的记忆。谢谢大家!
贵州采风心得体会篇八
在贵州的采风之旅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片美丽山水的独特魅力。贵州毫无疑问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它的山峦起伏、水草丰茂,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探索的欲望。在与当地人的交流和亲身体验中,我也对贵州这片土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下面,我将从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特色美食、历史古迹以及人文素养五个方面来描述我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贵州的自然风光让我惊叹不已。这里山川壮丽,美不胜收。我曾一度迷失在贵州的山水之中,湖泊、瀑布、草原、峡谷等各种自然景观在我的眼前交相辉映。无论是乌江大峡谷的悬崖峭壁,还是贵阳花果园的碧波荡漾,每一个景点都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丰富的植被也给贵州的景色增添了不少色彩,五彩斑斓的花海、茂密的森林、翠绿的田野,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流连忘返。
其次,贵州的民族文化也令我着迷。在贵州,我有幸与彝族、苗族、侗族等多个民族结缘。他们以独特的服饰、舞蹈和音乐,向我展示了他们的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我特别喜欢苗族的服饰,那些色彩斑斓、绣着精美图案的服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相处时,我也能感受到他们的淳朴与善良。他们热情好客,乐于分享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友谊和思考。
另外,贵州的特色美食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贵州的美食充满了多样性和独特的风味。尝试过贵州的酸汤鱼、酸辣米粉、苗族酪糟、酸刺豆腐等美食后,我感觉到了贵州人对东西疾味的追求与品味。尤其是贵州的酸菜,我对它的口感和味道赞不绝口。酸菜的酸甜可口,适口宜人,让我流连忘返。以贵州为代表的川黔菜系,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味觉享受和文化体验。
另一方面,贵州还拥有丰富的历史古迹,让我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底蕴。在贵州的古村落中,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沉淀和传承。我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它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纪念地,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外,黄果树大瀑布和凯里鼓楼等名胜古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历史遗迹的存在,见证了贵州的千年文明。
最后,贵州的人文素养也让我受益匪浅。贵州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他们对待外来的游客总是充满了友善与关爱。在采风中,我结交了很多当地的朋友,他们让我领略到了贵州人民勤劳、坚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贵州的农村地区,我见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这让我深深明白了劳动的辛苦和珍贵。
总之,贵州的风光、文化、美食、历史和人文素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采风之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片土地,并对贵州的独特魅力和人文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贵州的美丽和独特不仅仅体现在风景上,更体现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中。我深信,只有亲身体验和了解,才能真正领略到贵州这个美丽之地的无尽风情。
贵州采风心得体会篇九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山水之州,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贵州的服装采风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独特的服饰文化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第二段:多元的民族服饰
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多个民族群体。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服饰风格和工艺。我采访了苗族、侗族、布依族等民族,他们的服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苗族的蓝色服装叫做“蓝色大佳”,以手工绣花和银饰装饰,彰显了苗族女性的高贵和优雅;侗族的服饰则注重色彩的丰富和细腻的纹饰,给人以热情和多样性的印象;布依族的服饰则以布料的选择和花纹的独特性而闻名,展现了布依族人民的淳朴和勤劳。
第三段:传承与创新
贵州的服装文化既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又逐渐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在采风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传统手工艺和技巧的传承。一些老师傅和手艺人用心地教授年轻一代如何制作传统服饰,保持了这些宝贵的技能和传统。同时,年轻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地对传统服饰进行创新和改良,将其融入到现代潮流中。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令我深为钦佩。
第四段:服装的语言和文化
服装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贵州的服装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对着装者身份、地位和价值观的展示。在苗族的蓝色大佳中,能看到着装者的地位和婚姻状况;在侗族的服饰中,纹饰的设计和颜色的搭配均有特定的含义,展示了个人的品味和社会地位。这些服装语言被代代相传,成为贵州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第五段:启示与体会
通过贵州服装采风的过程,我深刻体会到服装对于一个文化的重要性。服装不仅仅是衣着,更是身份的象征,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服饰文化,同时也要在创新中让其发扬光大。只有如此,我们的服装文化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光芒。
总结:
贵州服装采风让我领略了西南地区丰富多元的民族服饰文化。这里的服装不仅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工艺,更体现了民族情感和文化传承。通过此次采风,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服装的语言和文化意义,也对贵州的服饰文化充满了敬意和欣赏。希望我能将这些体会与心得传递给更多的人,让贵州的服饰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