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此时无声胜有声篇一
有一种默契,它可以不必显露;有一种相知,它可以完全藏于心底;有一种感情,它可以不必沉重。无所谓开始,却不曾想结束。我和她,是如此的纯洁、永恒。
“哒叭”一滴滚烫的眼泪从我脸上滑落。心,还是无力忍受住成绩下降的打击,以至于在操场上大哭了。
手,突然被她拉住了。我不解地望着她,而她却不曾说什么。一道拉力从我手上传来,她拉着我在跑道跑起来。我反抗,却无补于事,因为手被拉得太紧了。呼吸渐渐变得急促,双脚像灌了铅似的,泪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在不知跑了多少圈后,我们不约而同地停下来,毫无形象地坐在地上。风吹来了,只听见彼此零乱的呼吸声,突然听见“扑哧”的一声笑声,我望着她,只见她在对着湛蓝的天空笑起来。脑子似乎想起了什么,渐渐地,嘴角微微向上扬,久违的笑容又挂在我脸上。
是的,真正的友情不需多说,不需多做。因为只要心明白就好了,不必故意显露出来。
风,继续吹,我们彼此背挨着背坐着,一起仰视这湛蓝的天空,静静的,这样坐着……
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
此时无声胜有声篇二
听,一群孩子在七嘴八舌地对自己的家长评头论足:
“我妈妈简直是个催命鬼,她一天到晚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快点’。‘快点起床!’‘快点吃饭!’‘快点写作业!’……就像我不知道时间紧张似的。催得人心里直发毛。”
“你比我幸福多了!我爸爸只要一开口,能把人吓个半死。‘下次考试你必须进年级前一百名!’‘你必须把数学成绩提到110分以上!’‘你必须在11点以前睡觉!’……而且,有时他会像审犯人似的盘问一些事情,对你进行令人头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哪是父亲啊!分明是警察!”
“我妈妈是唐僧,动辄就念紧箍咒,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总在你耳边说张家的孩子学习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说李家的孩子钢琴弹得好斗过十级了,说王家的孩子字写得好书法都获奖了……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似乎谁家的孩子都比我好。”
“我妈妈可能是更年期提前到了。那火气大得没法说。动不动就河东狮口,我都成她的出气筒了。她还口口声声说整天辛苦都是为了我,说她工作上累个半死,回到家还要照顾我,而我又不争气,好像我就是个讨债鬼,是个包袱。”
“我父母对我可谓‘关怀备至’。那种爱就像一件湿棉衣,脱了会感到冷,穿上吧,又觉得不舒服。他们总希望我是个透明人,说‘小孩子有什么了不起的秘密!’其实,小孩子怎么就没有秘密?何况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
……
对孩子的爱和期待,不知不觉中让为人父母者有了口头禅却不自知。说了n遍,依然在说,孰不知孩子早已“屏蔽”了父母的这些谆谆教诲。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羽翼渐渐丰满,他们渴望拥有一片蓝天,却又缺乏独立飞行的能力。他们需要引导和帮助,却又不希望被人紧紧地牵着手,所以,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真的不容易。
既然说了n遍都没有效果,就是无效劳动。何不换一种方式?有时无声胜有声呢!
无声的教育需要规矩,有了规矩就能成方圆。和孩子商定好作息时间、学习目标等,就不需要时刻催促、唠叨,只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一下。
无声的教育需要身体力行。身教终于言教。家长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一种心态都会潜移默化地滋润孩子,能给孩子最直接的影响。
无声的教育需要坚持。无论哪种教育都不是立竿见影的。过程和结果都很重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做家长的同样需要学习。在不断的调整与改进中,亲子共成长。
无声的教育需要民主。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并适时引导。让教育的力量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孩子内心,从而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无声的教育还需要温馨的家庭氛围、融洽的亲子关系。当亲子之间有一种默契,爱就会成为一种教育的力量。
有首老歌唱道:“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可能比较烦的不仅有家长,还有孩子。从烦恼的泥淖中跳出来,需要亲子携手努力。
告别口头禅,让爱化成无声的春风,吹散烦恼的云翳。让爱不再是湿棉袄,而是舒适的外衣,让这份温暖直抵心底。
此时无声胜有声篇三
是的,我又哭了。泪水从眼角慢慢往下滑动,给因被不知什么情绪染红的脸带来一丝冰冷。泪在眼角打转,泪痕已经干了,眼角不知道为什么发疼,轻轻闭上眼,打转的泪,一下子又滑落下来。
在这种时候,我只喜欢静静的坐着,不动,让泪慢慢滑落,滴下。我想用手破坏(撕破)些什么东西,来发泄这堵在心口的不安感。我想让手臂抬本站起,但它好似也与我开玩笑般,不听我的话,有千斤重,垂在两边。我想和小孩儿一样哭出声但喉咙好像发不出声了,只得让着眼泪独自的流下。
这时,门被撞开,父亲的怒吼,把我的一点思绪才拉回。原来吃饭了吗?下一句没有灵魂的空壳飘到了厨房。手中的筷子在米饭中有规律的戳动着。我沉静在自己的空间中,父母的骂声,妹妹的嘲嬉声在耳边一阵一阵的传入。但我还是不为所动,只不过是敷衍的扒着几口白米饭,在口中咀嚼到有甜味了才咽下。我好像想逃离这里,这个像监狱的地方,我像个犯人一样被看守着。周围的世界切切的声音响着。这不是我想要的环境。不喜这有声的环境罢了。
伴着汤水,一碗米饭才下肚,我赶忙站起,飘回我无声的世界。这个世界好似已经早已知道我的闯入,安静的接受着我,洗脑与谩骂声被抵制门外。无声的世界里,我可以尽情放飞我的思绪,让我幻想,让我平静。
此时无声胜有声篇四
来到这家小店,驻足。店主常年不见踪影,据说是一位脾气古怪的老头。可今天,却意外的在店里帮忙,于是,我便进去坐坐。“皮蛋瘦肉粥,谢谢。”我轻声道。“小姑娘,真会点呵。这可是我们店的招牌。”回答的是那位老头。头发已花白,就连眉毛也带了些白,眼角的皱纹泛起涟漪。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老头亲子将粥端上来,在对面坐下。“一个人啊?小姑娘。”“嗯,爷爷。”我边回答,边要去拿汤匙乘粥。“小心点烫。”
话音刚落,一位同样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走了过来,朝着位老爷爷用手比划了几下,爷爷笑着点点头,那老太太也便笑着走开了。“爷爷,这……”我不禁好奇。以前从未见过她。“啊,家里人,家里人。”爷爷脸上泛起一抹红。“她,是……用手语?”我小心试探。“嗯,哑了。不会说话了。不过是后天的。”那莫非是有什么故事在?见我期待的眼神,爷爷叹了口气说:“那个时候啊,我们都在农村呢。那时的条件和现在比都没法比,生了病去医院都是很奢侈的事情。像感冒这样的小病就更别提了。
就连吃药都很少。结果,有多少人都是被这些小毛病给害了。她就是这样,连续发了一周高烧,我那时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连夜骑车把她送到县里的医院去。结果,还是去晚了。落得这样的结果。”“所幸啊,不能说话,但是还是能听得见。那个时候,家里面都很反对,但是我说,她不就是失声了吗,无声啊,又何妨?然后我就把她娶进了门。那个时候的生活很简单啊,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我啊,就每天给她说书听。她喜欢《红楼梦》,我啊,就一章一章地讲给她听,讲了不知有多少遍。
她爱听啊,听的时候总会微笑地看着我,她高兴,我也就高兴了。她啊,那么多年都听不到声音,还是活的这般乐观。她,在那个无声的地方,过的比有声的都好。我啊,也是。她和别的老太太都不一样,没有了她们的唠唠叨叨,倒也活得自在。”老头讲着,眼里还泛起了泪花。一碗粥下肚,只觉得从舌头到整个鼻腔都溢着香味,而心,早已被温暖起来了。是啊,有些时候,无声胜有声,只要我懂你,你也明白我,不用开口便是最好的言语。
此时无声胜有声篇五
无声的乌龟默默向前,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赛过有声的兔子;无声的小溪默默流淌,拥抱辽阔的海洋;最终比有声的瀑布见得广;无声的雄鹰默默振翅,搏击万里长空,最终比有声的学鸠飞得远。其实,人生亦是如此。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有无声,才能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
无声,并不是不能说话,它是一种处世的态度。遇到困难不要抱怨,取得成功不要自满,这都是无声的具体表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要有所成就,就要少说空话。
此时无声胜有声,就要保持沉稳的心态,拒绝浮躁,由此走向成功。
沉稳是无声的表现,浮躁是有声的表现。宋公明为人沉稳,赢得梁山好汉的拥护;刘玄德为人沉稳,五虎上将甘愿为他卖命。可见沉稳是他们二人取得成功的保障。宋江依靠沉稳驯服了暴躁的李逵,刘备依靠沉稳请出了旷世奇才诸葛孔明。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沉稳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相反,浮躁的项羽最终只能自刎乌江,浮躁的曹操最终只能饮恨赤壁。
此时无声胜有声,就要追寻淡泊的生活,远离喧嚣,实现心灵净化。
无声的淡泊可以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真谛,而有声的喧嚣只能腐蚀人们心灵,走向平庸。“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泛舟赤壁,举酒属客,故国神游中让他明白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道理。官场上的喧嚣已不能让他自由施展抱负,于是他出乎其外,寄情山水之中,怀着一个乐观向上的心,用文字追求淡泊的生活。此时无声胜有声,原来就是东坡的超脱与豁达。
此时无声胜有声,就要懂得坚持的力量,不言放弃,获得人生价值。
不要因为一时的坚持而轻言放弃,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抱怨,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人生是无声和有声的集合体,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篇六
你可见清纯的百合,沐浴细细冷雨,无言绽开一季的芳华;
你可感柔柔地春风,踏着轻巧步伐,无言翻开古旧的书本。
一味的言语,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生还需偶尔几回无声静谧,去感悟有声中不曾在意的诗意美好。
此时无声胜有声,只因静幽之景在于观。古人秉烛踏无声之步去探访静中美景,远离了白日的繁华喧嚣,却能在无声之中,寻见更多美景,洞观更多趣事,于是苏子独自静望明月,看它彩云追月,嬉戏间恬然饮酒,挥洗尽铅华的婵娟;于是有朱自清游访荷园,看那出尘的花朵曳于微微风中,淡妆配上绿衣,田田荷叶间与鱼儿游戏,这一景在静谧中更具风情,于是有感于无声的细雨,悄无声息滋润了干涸的田野。这些时刻,无声难道不胜有声?安静中,幽意尽显,美景甚众。
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因哲意真理在于思。做学问能成着,在乎静。宁静以致远,就是这个道理。途上遇了挫折,还是安静点吧,要知此时抱怨无果,烦闷无用,静心思考,隐忍苦痛,才可能得到哲意真理。我们惊叹于雕塑《思考着》,是因为我们我们能从他紧绷的肌肉中体会到思索的痛苦,是的思考是疲累的,但是这无声的思考却是最易达到目标的。过多的言语,会让你分心,会让你失去斗志。贝多芬用一生去思索音乐,终成九部交响巨著;司马迁用四十载思索历史,终成绝唱《史记》;爱迪生用一千次的思索,终制成光明的信使。此时无声胜有声,那紧蹙的眉头,让人紧张恐惧,但足以展示出他们的崇高,足以获得哲意真理。
此时无声胜有声,只因人间挚爱在乎无言。大爱无声,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默默的奉献。还记得那条汶川地震中的短信,阴阳天地之隔,却阻不断浓浓亲情,阻不断母亲的伟大。此时无声胜不胜有声?只是一个微笑,只是一次轻柔抚摸,只是默默递上一杯水,无需惊天誓言,海誓山盟,情意已于无声中尽显。
此时无声胜有声篇七
娇嫩的花朵一片片张开花瓣,出生的蓝鸟一点点张开翅膀,晶莹的露珠在叶片上滑动,它们都是无声的,可它们都是美丽的。是啊,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才能看到美丽。
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的心从喧闹城市中脱出,在无声的自然里寻到了美丽。于是我看到早春土壤里钻出的簇簇碧草与春风相应和;于是我看到盛夏骄阳的炙烤下青松却仿佛更加挺拔;于是我看到晚秋落叶在风中跳完生命最后一场舞蹈在大地怀抱中酝酿下个季节的梦;于是我看到寒冬冬麦躲在皑皑白雪下面盼望着春天的萌发。自然是无声的,自然也是美丽的,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才能发现自然之美,才能让我的心归于无声与宁静。
无声的自然带给我的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思考,更是一种对城市喧闹的丢弃。
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的心从嘈杂画面中脱出,在无声的文学里寻到了美丽。从盛唐君子李白教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态度到晚唐诗人杜甫让我体验“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别样乐趣。我穿过无声的文学殿堂,纳兰向我诉说“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叹;奥斯特洛夫斯基向我证明人生的勇气;罗曼罗兰告诉我伟大的含义;张爱玲向我展示她别样风情的情感;三毛告诉我她这一生的美丽时光。文学是无声的,文学也是美丽的。它用无声的形态告诉我人生的启迪,用无声诉说着一个一个或喜或悲的故事。
无声的文学带给我的不仅是对文学之美的认识,更是一种对嘈杂电视电影画面的远离。
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的心从繁杂现实里脱出,在无声的历史长河里寻到了美丽。出塞的昭君在漫漫黄沙里展示她的美丽——为国;伴着风萧萧兮易水寒挺立在秦廷之上的荆轲在危险中展示他的美丽——勇敢;遭遇奇耻大辱的司马迁用史记诠释他的美丽——坚强;把一生都献给人民的周总理在新中国历史上书写他的美丽——鞠躬尽瘁。历史是无声的,历史是美丽的。用它无声的画笔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幅幅历史画卷的美。
无声的历史带给我的不仅是对历史之美的理解,更是一种对繁杂现实不耻的洒脱。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含义是丰富的,它不仅能带来对自然、文学、历史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更能诠释一种对人生态度的理解乃至思考,我才能发现美丽。
是啊,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在无声中陷入沉思……
此时无声胜有声篇八
如果有人说:“不要肆意损坏桌子,椅子,它们都有生命,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你信不信?我看你未必信。你不信,我也不信。可是班主任曾老师偏偏这么说。一开始,我认为纯粹是曾老师的一套哲理,抽抽鼻头挺感动,但未多加以理会。
有没有人同曾老师站同一线上呢?有的。文娴有个喜欢损坏东西的坏毛病,闵老师对于这一点总是尖刻地痛加呵斥。与闵老师不一样的是秋老师。她通过教文娴种花,使她的学生变得比过去爱惜东西。文娴的坏习惯在闵老师的误会下又复发了。秋老师带她参观了不同作家,工人的劳作经过,文娴开始醒悟:什么东西都有各自的生命。
这是小说《破坏的欲望》的内容。
在此,我要对虚构人物秋老师表达谢意。她不仅使文娴,也使我知道:原来除了具有科学意义的生命外,四周还有一群往往轻易被忽略,无言的生命存在。结合曾老师的意思,它们是一群“哑巴”生命,沉默地注视身外一切,它们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就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样,天晓得生产者是怎样劳动的,只有劳动者和成果才知道。秋老师是这样解释“活的”的意义:“这书刊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幅画,蕴含着作家,诗人,画家和编辑老师们的心血与汗水。难道它们不是活的吗?”哦!我懂了。书刊上的一字,一画是作者的灵魂与生命,心血和汗水赋予生命的,它们是铸成的。或许,作者在创作一个字的时候就在反复揣摩,寻找……这样,一个字的份量就变得不轻了。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的微笑》之前,苦苦寻找怪异的笑容;王安石的《泊船孤舟》中的一个动词——“绿”是他煞费苦心修改出来……这样,本来已份量不轻的一字,一画,加之作者耗费的光阴,它有多重!所以,当你患上“吼叫摔打症”时,千万不要恣意破坏不说话的生命,这无异于哑巴吃黄连。这么可爱,动人的生命,你为什么要恶意地掐断它的颈喉?!有些植物,它的生命旺盛得可以在萌芽中冲破你的脑门!
什么样灵魂的人就有怎样的灵魂之作。文章中提及的花巨,他就一定有金子般的心灵。为什么呢?他栽的花令文娴触景生情,那一定是很不一般的花朵。文娴揉碎他的花时,他马上逮住文娴,怒谴她,还把她告到办公室。一个善解的老师如果把这看在眼底,她(他)一定最先想到学生的心情糟透了才去摘落。而花匠最先想到的是他培育的花,他所想与老师的截然相反:这花被揉得细碎,完全是这位糟透(品德)的学生。如果一个作品糟破击,它的作者的抢险一定不亚于一位心肝宝贝受伤害的母亲。为了什么?捡回一个生命。生命之可贵在于它的生长过程,作者完全有理不让他的工夫付诸东流,他不愿看见生命不按自然规律地夭折。
不要摧残它们的身体,中止它们的生命。让它们永享幸福的宁静!
此时无声胜有声篇九
有时候,无声之景更能动人。
一台雕花木桌,一炉幽缕香粉,一卷书,定要配上一壶清淡香茗,享受到便是淡泊之乐。
小时候,家住老屋,绿瓦红墙间尽是风雅素朴的古韵。那时外祖父便喜欢泡一壶香茗,独坐于老藤树下,一盘棋,独酌。
画面是美的,我自是不喜欢这样的安静悠闲,手中抓着一把糖,兀自跑开寻热闹去了。在年幼的我看来,桌上那一壶泛着一缕青烟清澈如莲的名茗,虽是好看,入口却苦涩,不似这甜入心脾的糖可以让我感到快乐。
年龄大了,没想到自己会爱上这一缕清茶的幽香。
花一般的年纪,正泛着林黛玉独有的忧伤和愁绪。回到老家,老藤树下依旧是雕花木桌,一盘棋,外祖父依旧手捧香茗,眼却眯着看棋。我面对着外祖父坐下,也学着外祖父的样子,打一桶井水,拿出他所珍藏的一小盒龙井,用手指捻一些,配上一小碗井水倒入小罐中,放在炭炉上慢慢用火煮沸,盛入紫砂壶中,看着从壶口流下的“清泉”注入瓷杯,执杯轻呷一口,初始淡淡的苦涩,随着味蕾扩散,缕缕的甘甜渗透至肺腑,于周身蔓延,另一手举棋子落下,“啪!”,局已成定数。我面露微笑,外祖父举棋不定,沉吟片刻,轻叹一声:“好。”不知是在说茶好还是在说棋好。
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这样的感觉,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感受着若有若无的香。在某个闲暇的午后,棋韵茶香交融,留下的是心绪的宁静,享受的是那一份淡泊的情怀。
沉浸在茶香余味之中,恍惚间觉得茶香余味是生活的真味。不是吗?我们的学习生活初品也是苦的;再抿一口,心已沉静,苦中微甜;品第三口时,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甘甜。我不由得想:生活和茶一样,有苦有甜才韵味无穷。
看到茶的热气在面前袅袅升腾,我又想起了和爷爷在老藤树下品茶下棋的情景,或许爷爷不仅享受到了茶的乐趣,也悟出了如茶的人生吧!
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呷一口香茗,不仅轻叹一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