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民族团结走访工作小结篇一
培训期间,国家民委的领导和赤峰市委、敖汉干部学院的老师们为学员作了精彩的讲座,围绕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民族理论政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进行培训,使学员们对民族理论政策“一条道路、一个目标、三个问题、四个着力”等基本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引导学员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自觉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水平。
几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一是当前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坚决贯彻好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在新时代继续捍卫好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二是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始终坚持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构建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民族关系,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民族工作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极其丰富,必须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及时跟进学,不断夯实学的基础、搞好头脑武装,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储备过硬素质和能力。四是对民族工作干部而言,要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为己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用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履行好民族工作职责,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民族团结走访工作小结篇二
为加强与村民的沟通,搭建我们之间的桥梁,了解新农村农民生活中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工作,我镇开展了大学生村官“民情大走访”活动,看似简单,但任务极重。我满怀激情地走上了去往村里的路上,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又是一次挑战。
记得刚走访的第一天,我到了村支部书记家与他聊了半天,谈了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书记赞同的说“好啊,上级部门对我们农民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呀,让你们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群众的困难,反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我们村今后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于是书记利用村喇叭广播了广播,说明了我这次走访的目的,这对我后来在村农户家里了解情况起了很大的作用。
转眼间,活动开展已经有半年多了,回顾这段时间的走访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顶着风,冒着雨,披星戴月,流过汗,时不时受到群众的不理解,看他们那毫无表情的脸,有时甚至感到很委曲。然而值得欣慰的是,在走访过程中,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苦,听到他们的实话,加上我对有关惠农政策的讲解,通过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群众观念发生了改变,由不理解转变到理解,由不欢迎转变到热情主动,甚至有的盛情挽留让在他家吃饭,听取他们的心声,取得了大多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在走访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在走访的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还相当艰苦,特别是一些家庭,因病因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内疚,在走访中都一一进行了了解和记录,并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
二是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如我村李廷光同志想办一个养鸡厂,但对创业起步资金的合理预算及今后的管理经验一无所知,我主动与界首市创业培训班的肖老师进行了联系,给他拿回了创业的有关资料,供他参考并给他留了有关电话,和他说在今后的创业路上有什么困难还可找我帮忙。
三是要调整好心态。在走访中,要争做百姓的贴心人,做群众的好朋友,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
四是要改变工作作风。这就要求我们联村干部要在宣传有关政策中、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我们讲二遍,讲十遍;一次不在家,走两次,我们就是用这种精神,耐心去打动群众的心,顺利完成工作。
五是要端正学习态度。在村工作直接面对农民,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加强学习很重要。要认真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有关城建、土管、计生、村级组织建设、村级财务管理、信访、安全管理、种植、养殖等方面知识,才能在政策法规宣传、组织建设督导、民主制度监督、矛盾纠纷化解、富民强村服务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开展农村工作才能游刃有余。
六是要积极拓展新思路。农村工作错综复杂,包罗万象。在工作中,我们要勤于思考,对各方面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建议和方案一定要符合本村实际。在大黄村走访中大多数村民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养业方面的想法,下步我们要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合理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七是要做到勤快。要多走访,多调研,多到第一线去了解村情民意,从而对症下药,制定对策,帮助解决问题。
这次走访后的赶触太多太多,有苦有甜,对那些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民我替他们高兴,可是那些困难的群众让我感受到了自己今后肩上的责任,这时刻鞭策我要不断的努力和学习,在党和人民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农村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热情。
民族团结走访工作小结篇三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华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关爱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困难。各民族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断提高各民族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营造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氛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
民族团结走访工作小结篇四
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坚守哪里。你们是危难中的逆行者,我,要向你们致敬。
向医护人员致敬。
一袭白衣,奔赴在前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你们充当了无可替代的角色。你们说:“我们是去赶一场大考,出题的不是我们,我们是去答题”是一批又一批的你们义无反顾的站出来才有了,如今的得以控制。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位母亲放下了自己幼小的孩子,奔往前线,孩子哭闹不止,而这位母亲却坚定地说:“妈妈是一名医生,妈妈要去救更多的人。”眼泪和心酸过后,这位母亲背起行囊,奔赴战场。每一位母亲,每一名守在前线的人们都有家人,有自己最牵挂的人,可只能隔窗相望,他们舍弃自己的小家,成全着大家。你们举起拳头宣誓,我定不负所望。我,向你们致敬。
向建筑工人致敬。
日夜奋战,艰苦前行,你们不畏艰难,仅仅在十天的时间里,建成了“火神山医院”,在白天,阳光照耀着你们额头的汗水,浸湿的防护服,你们忙碌的身影显得格外闪耀;在夜晚每一台建筑机器亮起了明灯,照亮了整个黑夜,月亮在伴你们前行。我知道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建筑一个月都很难形成,更何况只有十天的时间。你们是在和时间赛跑,在与死神夺人,你们中几乎都是年轻的工人,你们原有白皙的脸上露出了原来本不是这个年龄所拥有的,凝聚的只有希望,汇聚的只有只要坚定信念就会成功。你们真的很伟大,我向你们致敬。
向各界具有责任感的人致敬。
面对这重大的变故,许多企业,个人纷纷捐出自己一份力量,无数,微小且坚定的力量,在汇聚着,最后凝聚成一股无法击破的能量,在向病毒激发。你们竭尽了自己的,人力,物力,资源,将自己所拥有,只要能够有一点帮助的全部捐献出来,这是一股暖流,强大的暖流,流向了每一个患者的心中,温暖了每一个处在危难中的人。我想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没有义务去尽这一份力,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英雄,就该承担责任,而你们却不自觉地将这件事看做最重要的事情去完成,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我相信这一切都将变成坚固的城墙,抵挡“外来敌人”的入侵,我,向你们致敬。
我还要向已经83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致敬,你不顾自己已是高龄,仍然搭上最后一班列车,前往危难之地,你是国家的英雄,我还要向解放军致敬,你们不怕吃苦,日夜守在武汉的边境,守在危险的身边,你们是国家的脊梁。我,要向你们致敬。
向处在危险中的人们致敬。
自从疫情开始,我已经在家呆了许多许多天了,我想所有人都是一样吧,以前总是抱怨人山人海,现在才明白,那才是国泰民安,;从前也总是嫌弃堵车,如今才明白,那才是繁华都市。现在的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的走动,没有车辆的行驶。你们体谅国家,从不给国家添麻烦,将国家的事情变成自己的事情,。我,向你们致敬。
在与病魔抗争的武汉人,你们积极向上,从不抱怨,你们相信国家,相信医生,在与病魔抗争的岁月里积极配合。在这场持久战中,你们是战士,而国家和我们则是你们强有力的后盾不断地为你们补给,最终战士凯旋而归,带来胜利的硕果,我,向坚强勇敢的你们致敬。
你们都是一群普通人,你们披上铠甲,奔赴在战场上去保护另一群普通人,你们从普通人中站出来,扮演着特殊的角色。终有一天,战士们凯旋的消息将会遍布全国,而你们又将脱下战衣做回一名普通人。
逆险而行,向死方生,
是你们将爱和温暖注入了这个世界,会有一天,战士凯旋,病毒退散,春暖花开,人间平安。
我,向你们致敬。
民族团结走访工作小结篇五
一直以来“上学难”和“看病难”成了困扰老百姓的两大难题。教育作为最伟大、最彻底的扶贫事业,让千千万万贫困人口彻底的摆脱了贫困。
我是汤泉乡山区的一名乡村教师,任职已满四年。2016年9月,通过省考的我顺利成为了梦想中的一名人民教师。
山区的生活,真正地改变还要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说起。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给孩子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各级政府大力推行校舍维修、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如今的学校可谓是旧貌换新颜。我原来的校园晴天灰扑面,见雨稀泥滩,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宽敞、干净的水泥道;破旧的教学楼也被粉刷一新;校园还绘上了颇有童趣的文化墙;配置了各功能室的资源设备;打造了学生们的专属游乐场所等等。亲眼见证这些悄然改变,体会教育民生工程花开遍地,我也沉浸在这种喜悦中。
2016年我们迎来了新的挑战——教育扶贫。扶贫工作千头万绪,我们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在领导的牵头带领下,我们开始挨家挨户帮扶,宣传与落实政策。查询、核对数据忙的是焦头烂额,但与学生、家长的距离随着走访和帮扶也越来越近了。这过程中听得最多的话,当属“感谢国家,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来说,除了生活条件艰苦外,他们还承受了比同龄孩子多得多,寒门学子面对着通知书上的费用,他们满是无奈与彷徨。就在这时,教育扶贫资助政策温暖了他们。从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费营养餐到中职、普通高中免学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些政策让全国上下拍手叫好,再也没有农家子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与学校失之交臂,无数寒门学子走上了求学之路,他们才能拥有与父辈、祖辈不一样的人生。当我亲身参与到扶贫宣传及助学贷款工作后,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他们已为自己的未来勾勒出美好的蓝图。
来到山区的这几年里,虽说工作些许繁忙,但心里却是无比充实。教书育人,甘当人梯,是教师的品格,也是教师的任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是一名教师,我爱学生。这份爱,将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也要用这份爱去托起明天的太阳。透过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我了解了教育扶贫工程上这一系列的民心政策,体会到它对我和孩子们的帮助,看到了我们国家在不断强大,看到了我们的党始终在为人民谋利益。教育扶贫工程正逐步推进中国“百年梦”的实现,让梦有了飞翔的翅膀。
教育扶贫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给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改善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条件。雨露润新苗,秋风硕果香。我愿坚守岗位,继续播撒手中的金种子,用双手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相信不久的将来,等待我的是更加丰硕的果实。
民族团结走访工作小结篇六
参加这次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学习、服务、慰问活动,一路学习,一路思考,受教育很深,收获很大,确确实实起了接地气、提精气、得灵气的作用,是党建工作很有意义的一次创新。
下面是我走访的认识和思考。
1.通过走访,更多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了学生。同时也让家长了解了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家长增进了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这是电话所不能替代的。
2.通过走访,增进了师生感情,拉近了师生距离,让学生更加热爱老师、热爱学校。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卸下心理的防备,感受到老师从未溢于言表的关心和呵护,领会到老师的希望和期待,从而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对今后的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3.通过走访,让家长更多的了解了学校的管理现状和发展情况,树立了学校的品牌意识。也了解到家长对学校的一些期待和建议,为我校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指明了方向。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和学校发展等基本情况,增进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解除了家长的一些困惑,增强了家长的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通过走访,老师们收获了真情、收获了信任、收获了理解、收获了宽容,心灵得到了洗礼,教育得到了升华。
总之,走访让我受益非浅,即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走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