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学校防坠落应急预案篇一
1、督促检查减负增效工作。切实做到一科一辅,杜绝一科多辅。
2、与教务处共同做好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质量评价等项工作。督促检查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杜绝不备课上课、非特殊情况坐着上课,上课时接听手机,在课堂上玩游戏等现象发生。
3、继续关注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质量。继续学习新课标,开展期中质量抽测活动等。
4、加强对青年教师和教学骨干的培养工作。
5、督促、检查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开展情况。
6、督促、检查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情况。
7、关注毕业班教学、复习迎考工作,做好模考分析、反馈等工作。
8、配合区督学来校听课、指导教学工作。
二、督导工作主要措施
1、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精神,“作业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当。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
2、按照区《课堂教学常规实施办法》意见精神,开学初、期中、期末检查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希望老师们及时认真批改作业,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配合校长室、教导处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深入课堂了解授课情况,及时开展评课议课活动。
4、教研组、备课组、学生社团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或主持人,活动前要有计划、出通知,活动后要有总结,并及时上传有关资料。社团活动将作为本学期重点检查的内容。
5、毕业班新课应于5月上旬结束,中旬将举行一模,六月上旬举行二模。
学校防坠落应急预案篇二
摘要: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配备不齐、教师待遇低下、思想观念保守。所以采取各种必要有效措施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城乡教育统筹与均衡发展,稳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实现“脱贫”,是全社会的渴求,也是实施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的必然要求。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距县城11公里,学校承担着当地十四个行政村义务教育的任务,学校下设有初级中学、小学11所,共有1252名在校学生,在职教职员工184人。长期以来,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诸因素的制约,造成农村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我校办学现状的全面调查及横向比较,发现存在着以下问题,集中体现在“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配备不齐、教师待遇低下、思想观念保守”等多个方面。
1、政府投资规模不够,办学条件艰苦落后。
学校缺少基本的音体美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悬殊大、教师待遇差距大的客观现实,始终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2、 师资队伍配备不齐,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给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种了下“先天不足、后补不力”的严重苦果。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日益严重。在我校的184位教师中,50岁以上的79人,40-50岁的68人,40岁以下的37人;近几年来,由于没有有效的机制确保教师队伍中的新增人员进入农村中小学任教,特别是偏远的村小学校,新分配大学生一看见那样的条件,很多都不辞而别,因此既导致人才的流失,又让学校严重缺编,同时也导致了教师的年龄结构老化。另一方面,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英语、美术、体育、音乐等专业学科教师缺乏,教师兼科现象较普遍。我个人觉得这已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能力又参差不齐,绝大部分老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新的教学理念无法渗透其思想,大部分村小教师依然是用“一块黑板一张嘴,两只粉笔书一本”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而学生的“学法”仍停留在“听、写、读、背、考”五个阶段。
3、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受到当前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几十年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一直走不出应试教育这一怪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年末均组织统考,进行排名,再加上人事制度的改革,于是教师们也顾不上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学生在如此环境中,如何谈得上“减负”。
4、教育教研落后,素质教育难以实施
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校本培训的开展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基本上没有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因此这些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小学二人一班,初中三人一班,学科课程又多,每位教师要教几门课程,备几本教案,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几乎占据了教师的所有时间;特别是学生安全,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课程辅导无法进行,哪怕是半天时间都不敢安排,生怕出现意外,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教研、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活动;另外,上级主管部门还对教师进行业务水平考试,教师们不得不忙着复习、应考,因而造成教师负担过重,整天忙于应付,手忙脚乱,身心疲惫,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倡导:不仅给学生“减负”,也应给教师“减负“。
5、留守儿童数量增多,家庭教育残缺不全
农村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86%,由此产生的家庭教育环境的严重缺失,导致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孤独感、自卑感、失落感长期困扰着他们,促使其人格发展走向极端,大多数留守儿童行为古怪、表现固执、顽固不逊、纪律涣散。现阶段的留守儿童,综合素质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过早地离开父母,使他们的家庭及亲情教育出现了空白,过于溺爱的祖辈没有及时对他们的成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二是父母本身的原因——外出打工挣钱,成为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但他们却没有真正意识到,只有学习文化知识和掌握科学技术才能彻底摆脱贫困;三是由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多数是祖辈,他们中间有许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对留守儿童在思想上遇到的困惑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成绩越来越差,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对前途失去了追求,对学习自然就失去了兴趣。这些孩子们在同一年龄阶段,走进同一学校的同一班级,接受同一教师的授课,几年以后,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却出现了很大差异,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在于学校教育的问题,更重要地反映了家庭教育和环境教育的优劣。
6、寄读生管理难度增大,家庭督管力度不够。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困难重重。我校初中实行寄宿制,小学还没有条件。从目前实行寄宿制的学校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寄读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由于学校建设资金有限,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房舍及设施较为简陋,无浴室,无水冲厕所,无饮用热水,给寄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很多困难。
(2)、农村学生寄宿,增加了家庭经济开支,给农民家庭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使部分困难家庭子女出现上学难问题。(近两年中央财政直补的农村贫困寄读生生活补助,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3)、农村寄读学生远离父母,缺少家庭温暖和亲情关爱;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又不能完全到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容易受到不利影响。
(4)、寄宿学校缺少保育员和相关服务人员,不利学校管理。寄宿学校的保育员和相关服务人员不在国家定编之列,学校无法配备专职保育员,寄宿生的教育与管理只能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兼任,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人员,学校无暇顾及学生的饮食起居、卫生、安全、防疫等工作,容易造成不安全和不稳定事件的发生。
1、各级政府必须加强重视,加大财政投入,狠抓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农村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依赖于现代教学手段的程度是众所周知的,条件艰苦、设施简陋、手段落后根本上就无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足额的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导致农村学校基础建设不配套、办学条件落后、教学效率低下、整体效果极差的根本原因,建议:(1)、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改变过去人、才、物等资源向城镇重点学校倾斜的政策,把工作重心转向农村薄弱学校的治理,使农村薄弱学校能够获得比城镇学校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补充,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发展步伐。(2)大力解放思想,开放意识,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学校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开辟多种渠道筹措办学资金;首先,要挖掘内部潜力,精打细算,节约开支;其次,要解放思想,广泛开辟资金来源,主动联系骨干企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动员捐款。
学校防坠落应急预案篇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冀教基函〔20xx〕12号)《河北省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河北省教育厅关于重申中小学教材和教辅材料使用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文件精神,按照《石家庄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石家庄市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石教函〔20xx〕144号)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聚焦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中违规谋利等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对照《实施意见》《通知》《河北省20xx年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辅材料(同步练习册)评议推荐目录》和《河北省20xx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辅材料(同步练习册)评议推荐目录》(以下简称《推荐目录》)的要求,对中小学违规征订教辅材料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查违规违纪问题,问责失职失责行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和学生课业负担,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
重点整治各学校是否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落实“一科一辅”、自愿购买、无偿代购等原则,是否在《推荐目录》范围内征订教辅材料,严查在征订教辅材料中存在违规违纪问题的单位和个人。
(三)学校或教师是否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
(五)学校或教师是否借统一代购教辅材料谋利;
(六)学校或教师是否对《推荐目录》以外的教辅材料,提供有偿代购服务;
(八)学校是否借编印校本作业本、讲义、学案、练习册、试卷等名义向学生收费;
(九)学校是否以家长委员会名义统一购买教辅材料并在年级或班级范围内统一使用;
(十)是否存在其他违规行为。
专项整治工作时间自20xx年4月开始至20xx年10月基本结束,分五个阶段压茬进行。
(一)研究部署阶段(4月)
各学校要成立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校教材教辅管理实际,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及时安排部署,迅速启动整治工作,并于4月8日前将工作方案和联系人报区教育局普教股。
(二)自查自纠阶段(4—6月)
各学校要围绕重点整治的内容,对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并建立问题台账,细化整改措施和内容,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领导(部门、人员),确保立行立改和全面整改,严格按时间节点和要求抓好落实。各学校要于5月20日前将本校自查自纠情况报区教育局普教股。
(三)督导检查阶段(5—9月)
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组织开展对本地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专项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方案制定、工作部署、问题核查、整改落实、执纪问责和通报曝光等情况,对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督办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四)明察暗访阶段(6—9月)
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将派出检查组赴各学校进行明察暗访,区教育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不定期进行抽查暗访。对发现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核实,及时查处,及时通报。对自查走过场,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该整改的问题没有整改、该查处的问题没有查处的单位,一律严肃问责并通报曝光。
(五)总结提高阶段(10月)
各学校对中小学教辅材料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评估专项整治工作效果,于10月10日前将专项整治情况报告报区教育局普教股。区教育局对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及时固化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认真查找漏洞和短板,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巩固扩大专项整治阶段成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本次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专项整治工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落实。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迅速组织开展工作。
(二)狠抓工作落实
各学校要对照整治重点工作,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逐项逐条整改到位,确保问题见底清零。要针对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建章立制,要将专项整治和长效机制相结合,用制度建设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坚决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三)强化责任追究
区教育局将加强督导协调,对工作进展迟缓、推进不力,问题集中多发的要及时公开约谈;对群众反映强烈、存在问题隐瞒不报、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处理起来却有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要报告区教育局或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移交区纪检监委,严肃追责问责。
(四)营造良好氛围
各学校要通过主流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要求及进展情况,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支持,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学校防坠落应急预案篇四
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材教辅材料专项集中排查的紧急通知》文件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的从教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治理增加学生、家长负担的问题,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教材教辅材料专项集中排查小组。
组长:王冲
副组长:xx
组员:xxx
1.违反目录管理,推荐目录以外教材教辅的问题。
2.征订“一科多辅”的问题。
3.违反自愿原则,学生“被自愿”征订教辅资料、购买教辅软件、教学终端设备和网络培训课程的问题,包括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订购。
4.采用家委会或家长代表名义以自愿购买的形式,群体购买教辅资料、各类教育app、教学终端设备的问题。
5.向学生指定教辅购买渠道的问题。
6.教辅征订过程中违规招标承包、乱收费、吃回扣的问题。
(一)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
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征订推荐目录以外的教辅材料违背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败坏师德师风。
(二)教辅材料征订情况及时公开。
在省、市定目录范围内按照“一科一辅”和自愿原则选用教辅材料,将征订情况在学校官网及校务公开栏及时公示,同时设置监督电话(学校办公室8286567、课程教学科8286770),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
(三)推行教辅材料征订承诺制度。
为加强对教师推荐教辅材料行为的约束,学校全体教师签订承诺书,确保征订工作公开透明、规范有序。
(四)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
严格清查在省、市推荐目录以外推荐教辅材料、“一科多辅”、违反自愿原则征订等问题,对存在的问题严肃整改。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压实工作责任,全面精准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严查违规违纪问题,对于自查出的问题逐一整改到位,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不断规范办学行为,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
(三)强化问责。对被举报后查实和自查发现的违规问题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学校防坠落应急预案篇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改造薄弱学校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而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供给“公平”的教育政策是现代政府的基本教育责任。薄弱学校的改造是在政府主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参与下,在薄弱学校自身努力下,旨在缩小校际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
薄弱学校的存在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为加剧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反差,片面追求升重点的现象愈演愈烈,择校择师之风盛行,一些学校生源流失,师资流失,薄弱学校的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流散进入社会,成为城市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薄弱学校的存在是城乡统筹建设极不和谐画符。 改造薄弱学校功在当代,惠及千秋,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教育的公正平等,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因此,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发展是政府和教育部门及学校自身的重要职责,探索解决薄弱学校走出困境刻不容缓。
(一)给予倾斜政策,加大经费投入
基础教育办学是政府行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给薄弱学校配备事业心强、有管理经验和开拓精神的领导班子;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优秀师范院校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任教或支教;给予薄弱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定、学习培训等方面的倾斜政策,鼓励年轻教师去薄弱学校实现其人生价值;把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绑定”起来,利用名校的声誉、挖掘名校的管理资源和稀释名校的人力资源。推动名教师和名校长在优质学校、薄弱学校之间流动;政府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教育经费的使用要向薄弱学校倾斜,设立薄弱学校建设的专项基金。在经费投入的安排上,尽量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比例。要根据薄弱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批分期地帮助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重点解决好校舍场地的扩充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资料的添置更新等问题,从硬件上逐步缩小同其他学校的差距,努力帮助薄弱学校走出困境,促进薄弱学校尽快改变现状。
在问卷调查中,教师和学生家长均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排在首位。薄弱学校的发展重在自救,转变自身办学理念和育人观念,确立学校发展愿景,明确办学目标,凝聚人心是改造薄弱学校的首要任务。因此,要用先进的理念改进学校,挖掘学校自身潜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找准自己学校的位置,准确把脉,诊断学校的问题,制定出切合学校自身实际的改进方案和措施。并将其提升为核心办学理念,渗透到全校师生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起客观公正评价体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着力搞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创新用人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薄弱学校要结合教育内外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把竞争机制适当引入学校,形成“以机制调动人,以精神鼓舞人,以服务凝聚人”的先进管理机制。实行校长、中层干部职位与岗位津贴、工作实绩和奖励挂钩的制度,教职员工实行岗位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等级工资制和考核奖惩制,建立职、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制,达到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的目的。要抓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真正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把“管的强制”与“理的疏导”有效结合起来。实行计划管理,做到年有计划,月有中心,周有重点,天有安排。把制度管理作基础,目标管理作动力,情感管理作纽带,既要依靠权力、制度等刚性力量;又要依靠讲道理、动感情等柔性力量。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骨干队伍。
乏执行力,而且他们往往在长期缺少良性竞争的环境中逐渐丧失了竞争意识和竞争欲望,按部就班,安于现状。因此,必须提升执行力,加强“管”的力度,加强过程监控。改变教师把工作当作“过日子”的现状。
常规管理关键在于落实,在过程上要体现“细”、“常”、“活”、“刚”四个字。在一些学校,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所谓的“边缘教师”对学校中发现的不良现象、薄弱环节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似乎已经适应了被管理而从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管理者。加强常规管理一是要要树立全员管理意识,人人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人,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留空白,分步进行,贯穿始终。二是要要做到人人抓、时时抓、反复抓,坚持道理讲透,工作做细,形式多样,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三是要把静态的制度进行动态管理,防止规章僵化,卡的过死,让制度束缚住手脚,禁锢住头脑,阻碍管理,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加强管理的针对性。四是要坚决制止违反常规管理制度的现象,如教师课堂常规“六个不准”等等。在管理中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体现人文关怀,把管与理、控制与协调有机结合起来。“管”要依法为管,管而有度。“理”要依情为理,理而有节。“理”顺关系,“理”清职责,“理”和气氛,“理”畅情绪,使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体验到在学校工作的方向感、信任感、温暖感、舒适感和实惠感,同时要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助推教师幸福工作。使学校形成既有规章的严肃,又有人情的温馨,还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虽说薄弱学校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素质差,但追根溯源还是教师的`态度、素养等不能让老百姓信得过。学校办学依靠的是教师,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低素质的教师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培养不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只有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文化水平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内涵发展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得到保证,拥有“三流的设施”“三流的教师”“三流的学生”薄弱学校要想走出困境,必须打造三支队伍即管理高效、乐于奉献的干部队伍,责任感强、有爱心的班主任队伍和爱岗敬业、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通过教育和学习来实现。因此,学习型文化应成为薄弱学校文化的底色,薄弱学校发展要形成学校学习行为,要建设学校学习型文化,鼓励教师读书,升华内在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