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入殓师心得体会篇一
整部电影都围绕生死观在探讨,但是正面的讨论也有好几处。
第三次是火化澡堂老板娘时候,那个老人这样感叹:“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总会再见的”这位看着一个个人走向终点的人超脱而旷达,真正做到了对生死的参悟。
整部影片不说教,用音乐和画面来感染人,生命存在那么多的未知,明明活着的章鱼放生时反而死了,前几天还活着的人,突然就死去了。那个孤单的老人的尸体在两周后才被发现,死亡带着普遍而不可避免的特性,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权利去放弃生活。
入殓师心得体会篇二
其实,刚听到《入殓师》这部电影的名字时我是不太想看的,因为这个名字让人觉得这是一部恐怖片,但是,后来我才知道,《入敛师》并非如名字般让人望而却步,死亡、葬礼、遗体……有关死亡的命题不过是生命存在的注解。看过之后的感觉,就好像在路边书摊上淘到求之若渴却不得的绝版旧书一样,在安静的感动中,还有清醒的思考。
这部电影的基调,如同许多日本的纯情电影一样:缓慢的叙事结构、简单平实的人物和不紧不徐的台词。但是,也就是在这白开水一样平平淡淡的剧情发展中却透露出很多的哲理,我们也与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小林大悟一起在形形色色的死亡面前,最终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主人公小林大悟作为一名大提琴演奏者,并不是最出色的,但是他热爱音乐也似乎喜欢这个职业。当他所在的乐团被解散后,当他从一个颇具文艺的小资情怀的角色向着一个看似卑微到草根的入殓师职业过渡时,他心中的不安和困惑是强烈的,因为入殓师这个职业与他的大提琴演奏师的职业实在是太不搭界了。
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个不容我们忽视的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彻底颠覆了小林大悟的职业观的殡葬社的“社长”。“社长”的语言非常少,不管是录用小林大悟这个情节还是在后来一次次“入殓”过程中,社长和小林大悟都没有太多的沟通,社长对小林大悟的深远影响都是在于他的“身教”。社长知道小林大悟内心的挣扎,他没有一次次去“说服”小林大悟,他只是在一次次面对不同的死亡面前静静地去“做”,他是“做服”了主人公小林大悟的。
小林从电影开始就是一个矛盾的人物,最开始他是因为殡葬社的广告误导而去面试的,一开始他是无法接受这一份他内心也瞧不起的“工作”的,虽然迫于生计他勉强决定“走着瞧”。但是,当他第一次经历了面对一个死者的入殓过程的时候,他内心的冲击是巨大的。片中有这样一幕场景,小林大悟第一次处理完尸体回到家中,面对着桌子上已经死去的家禽,开始呕吐反胃,继而在妻子的身上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在深夜的床头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去,他想到了已经死去的母亲、看到了父亲模糊的脸。导演在这里对于入殓师小林大悟的心理活动拿捏得十分精湛——他内心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但是,随着一次次经历面对死亡的过程,小林体会到怎样去对于死者的尊重和对于生命的珍惜。到最后,小林真正地喜欢了这一份职业,即使他周围的人无法理解。
“生命就像一条河流,我们都是河里的一条鱼。无论如何努力回溯,终究是无功而返。”小林站在桥上看到那些鱼逆流而上,纵使死亡也毫无畏惧,最初他以为这些鱼很傻——明知终有一死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但是后来,小林很快就在入殓师这个职业中感受到:生与死没有什么区别,对死者而言,“死亡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入殓师就是要给他们的新旅程拉开序幕的人,所以,他对每一位死者的遗体都努力把他(她)们打扮得漂亮,“让死者能够体面地踏上新的旅程”,因为,他最终明白,生命的终结也就是新的开始。
是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那就是死亡,用小沈阳的话说,生命就是在睁眼闭眼之间。《入殓师》不厌其烦地展现了很多关于人的死亡的入殓过程,它让我们每一个人直接面对死亡,但是,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领悟到什么是生命。
入殓师心得体会篇三
几次眼眶不禁湿润了。好久了,好久不再为文学作品中的话语而落泪,也好久不曾为生活中的人与事而哭泣,尽管有过悲伤,有过叹息,有过心痛。这部日本影片的细腻之处便是感人之处,便是饱含人生真情之处!
影片引出了许多值得思考得话题,比如,正常职业、死亡、亲情与爱情。
作为入殓师,小林大悟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旁观,看着各种各样的死者,也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家庭;而后是自己试着主动参与,获得死者家属对自己工作的认同感;最后是亲自送别朋友亲人,对死者的尊重,对情感的领悟。由最初送别他人的一种遗憾之情到最终送别自己父亲的痛失之情,他获得的其实是一种幸福,明白了珍贵的亲情一直都在那里等着他。想想我的爷爷与奶奶、外公,想想我的好朋友常林,多么渴望时光可以倒流,多么渴望再回到他们身边!生活中没有什么人不可以宽恕,只是我们不理解他们的内心。倔强的人们,不善言表的人们,一时冲动的人们,他们承受着我们所不知的隐痛,而我们往往在失去时才突然明白,此刻似乎一切都又显得迟矣!
他们称死者为往生者,死与生一直都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哲学上讲,生死都是一种物质状态,只不过是在宇宙中转变形式而已,宇宙中的元素毫无变化。死也许是现实世界的生者的解脱,是对另一世界的生的追求。面对死者,我们是悲伤与恐惧,还是平静与欢送?乡村有这样的店,名为“红白喜事”,而其中的“白喜事”就是指丧事,世人早有睿智者看透生死才有此名吧?尊重死者,好好送他们离去;珍惜生者,好好相亲相爱!庄子为妻鼓盆而歌,陶渊明书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如此,才算真正的“达人”!
爱情如花,看起来美,却又是那般的脆弱,从小林大悟不得不为了钱而做入殓师就可以看出,没有钱如何生活?不能维持生活还谈什么爱情?如果不是美香因怀孕而主动返回,如果不是恰巧经历老奶奶离世的事情,恐怕她也不能理解(或者及时理解)自己丈夫的固执与伟大,最终彼此都将是痛苦,爱情就成了痛苦的根源。
谁又能理解谁呢?谁又能真正坦荡无怨无悔地爱着谁呢?
哈,说不清呀!鲑鱼的逆流而上,总有一死,何必那么执着的往上游呢?新生代的鲑鱼总能逆流找到自己的出生地,大自然就是一个迷!
哦,道不明!在大家享受的时候,不如就用老入殓师的那就话来说吧——“啊,罪过”。某些生就是建立在某些死的基础之上,生生死死就是“道”之所在!
入殓师心得体会篇四
作为一名殡仪馆工作多年的殓师,我深知生命的脆弱与可贵。在我所从事的行业中,每天都会接触到逝去的亲人,每个人的离去都是一段珍贵的经历。为了对待每个人的离去更加尊重与敬畏,我逐渐悟出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分享一下这些心得,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第二段:保持敬畏之心
作为殓师,我们的岗位是非常特殊且神圣的。我们的任务不仅是精致地把握每一道殡葬流程,更是传承先辈们的文化志向。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不断地努力学习与提升自己。每当我面对逝去的人时,我都会认真地观察他们的面容,默默地为他们祈祷。让我最感动的是,在我开动上肢肌肉的时候,那一瞬间的恍若未觉让我更加感受到死亡的神秘和人生的珍贵,这也让我更加热爱并敬重我的工作。
第三段:尽心竭力服务家属
殡葬服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中包括很多的细节问题。我们必须尽心竭力地为家属提供全面的服务,不折不扣地做好每一项安排。在我工作的过程中,我时常会与家属沟通最佳的殡仪安排、场所、庄重的音乐、香烛等等。顺利地完成这些安排不仅可以让家属安心,也是对逝者的最后的一份敬意。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家属,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时刻准备好提供求助的帮助或者是安慰。
第四段:重视安全与卫生
作为一名殓师,我们时刻要警惕卫生与安全问题。因为,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亲人最后的欣慰,更是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全勤保障。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供氧系统的维护,做好供水、排水、污物处理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管理。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好我们的健康和家属的安全。我们时刻准备后备方案、常备急救药品,提高自身应急能力,应对任何意外的情况。
第五段:坚持自身精神的修养
最后,作为一名殓师,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断塑造内在自我的修养。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对待每一个逝者,还能使我们作为人更加和谐、幸福。在我生活中,我时常会看看书籍、与亲友交流、沉淀自我的灵魂。我相信,一份坚持与修养,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为逝者服务,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不同挑战。
结尾:总结
作为一名殡仪馆工作多年的殓师,我对逝者的尊重之心越来越坚定。有时候,我曾经希望他们能够活得更久一些,多做一些事情。但是,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对待死亡时,我们必须要尽力而为。在我眼中,每一个逝者都是一颗流星,他们之所以会为人所怀念,是因为他们在人生中留下了闪耀的足迹。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在逝者的生命最后一程,默默地为他们送别,化他们的一生轨迹更显华贵,不留下遗憾。
入殓师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一名入殓师,我也曾经面临过许多挑战和压力,但是这份工作也带给了我许多意外的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与这份工作相关的素材,以及对这些素材的感悟和思考。
一、尊重死者
在这个职业中,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为逝者准备好他们的最后一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尊重死者的重要性。每个逝者都是一个有着自己故事的人,他们的生命历程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为他们准备殡仪时,我们要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每个逝者。比如,我在整理逝者遗物时,会特别仔细地看看每一件物品,以便我对逝者的生活有更多的了解,并选择最合适的殡仪方案。
二、身心疗愈
虽然这个工作可能感觉有些忧伤,但在处理逝者时,我也意识到了它的一些积极之处。处理逝者可以帮助我们释放情感,舒缓身心。作为入殓师,我的工作是确保逝者的遗体就像在生命中一样整洁美丽。在处理逝者的过程中,我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死场景,因此在工作中,我会将自己融入到逝者自己的思维中,感受逝者在生命中的点点滴滴,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了疗愈。
三、学会支持
在这个工作中,我遇到了许多悲伤的家人和朋友。他们的悲痛和痛苦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但也强化了我的支持能力。随着工作的进行,我逐渐感到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他们的悲痛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工作中,我尽我所能去了解他们的需要,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安慰。看到他们从痛苦中走出来,我也感到更自豪自信。
四、对生命的珍视
入殓师这个职业也教会了我珍视和享受生命,因为生命是无价的。每一次与家庭和朋友们的相处,都会让我想再了解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作为一个见证了那么多生命不归的专业人士,我特别需要珍惜和保护我的生命,并时刻提醒自己生命是如此脆弱。
五、感受爱的力量
在这个工作中,我也见证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和行动。每次家人慢慢地走进殡仪馆,看着自己已经离去的亲人,他们的眼神里总是充满了爱和遗憾。这些爱的力量不仅激发了我的情感,也令我反思自己身为一个入殓师的意义性。因此,我意识到,生命中有太多的爱和珍贵的情感,正是这些使我们成为如此伟大的人类,我也决心用这份工作去传递更多的爱和温暖。
总之,作为一名入殓师,我本着尊重、责任、关爱的理念工作,希望我可以利用我的专业技能、家人朋友的支持和爱,来让在现世面临抉择的每个人都可以更好地珍惜生命、爱人、保护自己。希望这些经验和体会也可以帮助大家,在面对生命中的高低潮时,能够做到心理调整,以更加健康的态度去迎接生活的种种挑战。
入殓师心得体会篇六
现在一吃肉,就想起《入殓师》里的镜头:主人公一边大块朵颐地吃着鸡腿,一边不停地说着:鸡腿也是动物的尸体,罪过啊,罪过。吃过之后,拉起优美的小提琴,又沉浸在哀婉的忧伤里。
尸体、鸡腿、小提琴、沉默、喧嚣、忧伤。这样一组镜头似乎只有在这样一群特殊职业的人群中才能建立起联结。日本的影片也好、文学也好,太多这种表达边缘诡异、又要同生死联结的主题。诡异,令人好奇,生死,让人产生至高无上的对人生的俯视。
那些非正常死亡的惊怵的面孔,经过入殓师的手,变得安详平和。亲朋好友在送走他们的最后一程里,仔细地端详着,似乎那不是一具尸体,只是亲人安详的睡着了,他们送他到另一个世界里,充满不舍,忍不住哭出来。
入殓师的手抚触过太多的尸体,他们为社会上的人所避讳,他们也曾对自己的双手产生厌恶。但是,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令他们欲罢不能的继续这个职业,直至离不开这个行业。
前几日,老朋友突然的心情低落,缘于身边的朋友得了癌症,每次看到她化疗产生的痛苦,对生的渴望以及对病痛的无奈。他都要揪心的想到了死的问题,他去研究“来世”的思想,如果对自己的来世已坦然,那面对当下也一定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不安和烦躁。
女娲抟土造人,如果真的有来世,入殓师在往生者再生的路上,是不是扮演了女娲的角色呢?入殓师每次工作结束之后,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作品,将他们呈现给往生者的家属,他给家属带来安慰,看着亲人告别的场面,入殓师安静的退到幕后。
死,在入殓师的眼里,也许是一种美好!
入殓师也喜欢吃肉,只是,当他们将肉也看成尸体的时候,会产生纠结,然而亦是欲罢不能的喜欢吃肉,也许这也是人生的无奈,所谓大雅与大俗,距离是如此的接近。
入殓师心得体会篇七
每次写作文都要有足够的素材,才能写出有趣生动透彻的文章。而这些素材可能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经历。我曾经有幸接触到一个比较特殊的工作——入殓师。这份工作的性质决定它不具备长期维系丰富素材的能力,但对于我来说,作为一名职业作家,这对我来说又有何妨呢?今天我就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验——作文素材入殓师心得体会。
第二段:工作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入殓师的工作内容。入殓师是指负责对已经死亡的人进行遗体整容、安放、照片处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士。从工作内容来看,入殓师的工作显然比较封闭,又是一份一般人比较陌生的职业。但其实,入殓师的工作也是存在技术含量和思考价值的。
第三段:工作收获
作为一位作家,我始终坚信:任何细节都能成为有趣的素材,只要你愿意去发掘。虽然入殓师的工作内容不多,但是,令我深感震撼的是他们在诠释生命意义方面的思考与表达。在整装过程中,入殓师会处理遗体的某些细节之处,例如:为女性遗体“化妆”,为男性遗体“剃须”等等。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动作,却为我提供了不少灵感,给我带来了创作上的启发。同时,入殓师把遗体安放起来,整理的每个细节说明了他们对亡者的敬重之心,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也让我深受触动。
第四段:作家的不断挑战
当然,作为一位职业作家,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从这个少有的素材中,写出一篇客观又有深度的作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挑战。然而,有时候写作也并不追求严谨,有时就是随心而写,这样可以把我内心对于生命的理解通过手中那枝笔,描绘的有生命力与希望。
第五段:总结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来,任何的经历和那些陌生的职业,只要稍微加以了解,就可以获得收获,在写作上创造出新的灵感与思路。作为作家,拓展视野,多角度切入,不断探索是必不可少的。任何素材,只要你愿意琢磨,会慢慢让你摆脱平庸,找寻到专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式。只要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我们作家就能想象无限、创造更多的奇妙故事。
入殓师心得体会篇八
观看了日本电影《入殓师》,尽管感到内心深处有些压抑,有些无奈,联想到早逝的母亲更是感到无比痛心绝望,但是,内心深处也很震撼。刚看到电影名字时我有些不想看,总预想可能是悲悲切切的。可是看完后,我除了抑制不住留下眼泪外,更多的是对人生与死的态度更加清晰了。
人生就是单程车票,看完了今生的风景,通过一扇门,进入死亡,又开始另一程旅行,又有另一番风景。电影中把去世的人称为往生者,是曾经生活过的人的`意思吗?这部电影曾获得2009年最佳外语片奖,电影所诠释的对生死的理解震撼活着的人。人活着应该有尊严,死时也应该有尊严。我们每个活着的人都或早或晚进入另一扇门,所以我们对往生者也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因为我们也希望这样被对待。每个人都会有“送人”与“被送”的时候,这是一个关于“人”的最普通不过的主题,可是却能让我们感受到友情、亲情、爱情、工作尊严,让我们感动。
我又联想到3月12日发生在日本的1200年一遇的大地震中,日本国民的民族素质充分彰显,让我敬佩。这是否和这部电影中诠释出的生死观高度一致呢?他们面对大灾大难的镇定淡然,促我反思。人之生命的意义、人生该如何度过、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生与死?可能瞬间我们就会在地球上消失,就如此次日本大地震时发生的海啸把几座城市瞬间变成泽国一样。
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这个国家地震频仍。从板块构造来看,日本正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这种地质剧烈变动的地区极易发生地震。
出生在这个国家的人意志应该很坚强,因为随时面临死亡。消极的人们,每天都是生活在恐惧、无奈、无助中;坚强的人们,每天坦然面对,从容过好每一时刻。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历经人生的春夏秋冬最终化为尘埃。我们生活在许多可能的意外中,我们需要以勇敢、智慧、超然的态度去对待。有位作家说:人的一生,总体而言是很悲观的,因为终归一死,这是不可控的;所以,我们应该过好每一个细节,这是可控的,所以人生又是乐观的。哪些细节是重要的、哪些细节是可以忽略的,靠我们自己把握。
入殓师心得体会篇九
父母离异,年轻的你靠一把破旧的大提琴打拼,可在你咬牙借了重金换了一把提琴的第二天,乐团因收益不好而解散,你愣在原地很久最后沮丧的离去。
你又去了下一个工作地点面试,在了解是做入殓师之后你犹豫了,但因为优厚的报酬理解了这份工作。第一个接手的是一具已经腐烂一些的尸体,你的脸色发白,双手颤抖,对生命的逝去感到恐惧。那天回到家饭也没吃得下。夜里,你爬起床拿出小时候用过的已经生锈的提琴,却发现里面有一个包裹着的石头,石头很大,光滑。突然唤起了你从来都不愿回想的记忆,你拉着提琴,闭着眼睛回忆,在河边的沙地父亲捡起一块石头给你,却记不起父亲的样貌。母亲在你还在国外时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这么多年,连母亲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你无法原谅自己,也无法原谅犯了错离开的父亲。
你怀着对母亲的歉疚为一个个死者入殓,温柔地对待每一个遗体,把他们打扮的干净美丽。渐渐地你爱上了这个工作,在温柔的妻子苦心恳求你放下时,你拒绝了,妻子离开了家。你去社长那里打算辞职,但听到了社长自老伴死后便从事这项工作之后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你还是没有放下。
最后在不久的一天,妻子回来了,并告诉你她有了身孕,在给澡堂的老夫人入殓时,妻子静静地看着,最终,她理解了你的工作是神圣的,鼓励并支持你。
一个宁静的早晨,一封信件送到了家里,信中告诉你,你的父亲去世了,你被劝说后,愿意去见父亲的最后一面,却得知父亲在离婚后独身一人,从未过上幸福的生活。你颤抖着手给父亲擦拭、化妆,发现父亲放在胸前的右手紧握着,当你舒展开他的手时,一颗石头滚落下来,小小的,但却比小时候得到的石头圆滑的多。你最终还是原谅了父亲,将滚落的石子放在妻子微隆起的小腹上,这是爱在传递。
记得在你回到乡下母亲留下的屋子的那个冬天,你说:“在我记忆里那里的冬天,从来都没有这么寒冷。”可此刻已冰雪消融。你亲手送走了你的父亲,可你改变了从前对死者的悲观。死亡,那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就像那个同样送走了一个个死者的老人说的那样:“死亡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然后走向下一程。”
那颗冰冷却温暖的石头,是超越生死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