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案篇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会认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四季各有不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四季各自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儿歌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喜欢唱什么歌?什么时候会唱歌?
2、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也会唱歌,它们唱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后生字,将字音读准。
2、在课文中圈出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同桌间互查,抽读字卡。
4、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我会说”组词。齐读。
5、小黑板出示会认的字,“小老师”带读。
6、男、女生分读,赛读。
7、齐读生字。
四、作业设计。
1、写一写会认的字。
2、给会认的字涂上红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抽读生字。
二、学习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读一读。
2、分小组交流:你喜欢的.原因。
3、谁来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
4、听它在唱些什么呢?
5、他们唱出的歌声音为什么不一样呢?丁冬、知了、沙沙、呼啦?
6、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范读,男女生赛读。
三、拓展思维。
1、在你喜欢的季节里,你还听见谁在唱歌?唱些什么?
2、背诵你喜欢的部分。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瓜”,教师范写。
2、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练习。
五、作业设计:
1、为你喜欢的季节画一幅画。
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掌握11个生字的音、形、义,会认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并从中培养学掌握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11个生字的音、形、义,会认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尤其注意胸、腹、膛三字形。
2.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并从中培养学掌握自然奥秘的精神。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11个生字的音、形、义,会认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6个生字。
2.流利诵读全文,分角色朗读。
3.初读课文,朗读感悟。
教学重点:
掌握11个生字的音、形、义,会认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
1.初读课文,朗读感悟。
2.流利诵读全文,分角色朗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提问:我们见过各种鱼儿,请大家把找到的资料拿出来说一说。
2.学生自由发言。
3.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十分奇特的鱼。这种鱼会上树。你们见过会上树的鱼吗?
4.板书课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5.想一想,你从中想知道什么呢?(生答)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5.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12)
6.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7.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8.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9.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1.在小组中全体读全文,读熟后小组合作,分别由2——3名同学扮演小蜗牛,一名同学扮演弹涂鱼,一名同学扮演大树,互相合作,边读边演课文内容。
2.学生上台表演,比一比,哪个小组配合得好,哪位同学表演得出色。一个小组演完以后,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
可以从人物的表情、对话的语气等方面来评价。
3.全班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课后习题二:你还知道那些有趣的小动物?回家自己收集资料。
4.课后习题三:课文中有很多带口字旁的字,找一找,圈出来。
板书设计:
12.会上树的鱼
蜗牛
弹涂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1个生字的音、形、义,会写5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并从中培养学掌握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10个生字的音、形、义,会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并从中培养学掌握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词。
2.课后习题三,汇报情况。
二、读懂全文。
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
弹涂鱼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鱼?找出它的特点。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1)身子可以像吹泡泡似的胀大起来。
(2)会叫、会咬。
(3)在陆地上会蹦。
(4)会爬树。
(5)吃蜗牛。
4.教师介绍弹涂鱼的资料。
三、课外延伸。
你还知道那些有趣的小动物?说一说。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同步训练》12课。
4.预习13课。
板书设计:
12.会上树的鱼
弹涂鱼奇特
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论、则”二字,会书写“论”字。
3、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每天在一起学习生活已经近两年时间了,一定了解咱们班同学的不少优点,你能说说谁有什么优点吗?看到同学的优点,打算怎样做?(生说)
二、揭示课文内容
1、同学们的这些优点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刚才同学们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有一位古人用一句话就说出来了。
(板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读)
2、介绍孔子
师:这句话是一位叫孔子的人说的。(示孔子图像)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是一位特别特别有学问的人,他在说了很多的话都特别有意义,因此,他的学生就把他的一些话放在一起写了一本书叫《论语》。(板书:《论语》)学习:“论”,“论”这个字读二声。(生读)
《论语》中的内容主要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这里面的很多内容我们现在可能还读不懂,因为那是古文,古人说话和我们不一样,古文中经常出现:“之、乎、者、也、焉、其、曰”(出示)等这类字,有的有具体的意义比如:曰就是“说”的意思。(板书:说)
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所以有的只是表示语气和停顿,没有任何意义。
3、指导朗读
古人在读的时候也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怎样读呢?师范读,学生读。
4、了解句意
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说说看?(生自由发言)
师:这里的三人,可不只是三个人,古人用“三人”代表很多人,就像“九曲黄河万里沙”中的“九”一样。
刚才同学们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所以你周围的人都可以说成是自己的老师,孔子就用这句话讲出了这样深刻的道理,你快来读读吧!(齐读)
5、师:请你再看这一句:(出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快看看这里有古文经常出现的字,你快来读读吧!
请你看书中的图片,这两个同学分别是怎样学习的?
看了这两个同学上课时的表现,你有什么想说的?
(择:选择;善:就是对的、好的方面;从:学习、跟随)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6、师:我们刚才说的这句话是在《论语》中的一则。(板书:一则)
“一则”就是其中的一条
(示:全文,背诵)
7、学习生字“论、则”
师:课题中有两个生字,读一读,快速记住这两个字。(指名说记字方法)
你记字记得这么好,看谁能把字写得更漂亮。请你观察田格中“论”字左右怎样?(左窄右宽)哪一笔在田格中的横竖中线上?(生观察)
师板书:论
(生自己试着在田字格中写一写,注意笔顺和笔画位置。)
实物投影展示班中学生书写作品。
三、向课外延伸,扩展阅读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的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类似这样的话在《论语》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自己试着读一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很多同学都很喜欢读,课下我们可以再找一找,读一读,不懂的可以问问老师和家长。
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了解“环保局 清洁工 招收 垃圾 淡水 合适 合格”等词语的意思。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动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了解动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4、喜欢课外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丰富知识积累。
教学重点:
认识动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动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
教具准备:
小动物的头饰
板书设计:
地球的清洁工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知道清洁工是干什么的吗?
师:是啊!正是清洁工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帮我们把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我们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他们的功劳真大啊!其实,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好多动物清洁工呢!它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地球上,为地球的环境做出了贡献。学了《地球清洁工》一课,你一定会大开眼界的。(板书课题)
二、 初读感知,读重任字。
1、自主识字,教师提出识字要求,巡视学生自学情况。
学生自由读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组内互帮互助,交流识字的好办法,请代表发言。)
2、以游戏形式,交流识字。
a:“找朋友”给字组词
b:猜谜语,如:把东西放在土里面是“埋”c:开火车识字,组词。
三、 自主合作,感悟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谁是来报名当清洁工的?大猩猩是做什么的?
2、大猩猩录用了报名来的小动物吗?你是从哪知道的?读课文最后一段。得到大猩猩的夸奖可是要有真正的本领啊!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每种小动物的本领吧!
3、再仔细读读课文,它们都有哪些本领,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读读他们说的话给同桌听,代表他们来应聘吧!
学生自由读
4、根据学生情况知道朗读,同学间互相评议。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小动物的说话语气
注意“最合适”“瞅”“理直气壮”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
5、小动物的本领可真大,怪不得,争着抢着来报名了,文中用了哪个词语?“争先恐后”
齐读第一段。
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多种多样的识字活动
抓住重点词句
从孩子熟悉的人物入手,能够让他们准确地明白“地球的清洁工”的含义。
开展多种多样的识字活动,将枯燥的识字与游戏结合,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每一种小动物不同的表达方式,体味语言表达形式的变化之美。
四、 开招聘会,拓展延伸。
1、小组内分角色扮演。
2、为了使我们的海洋,森林,底下更清洁,环保局决定扩充人手,如果你想帮他们介绍,就自己扮演一下去应聘吧!
3、班内表演,互相评议。
五、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再读课文,复习认读生字。
2、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
a: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我们应该爱护它。
b:这个星期天,我读了很多书,觉得自己收获很大。
3、“招、报”你还知道哪些字是和他们一样的偏旁?
4、指导书写。
认真看老师写,你发现了什么。
归类整理
在表演中体味小动物的语言,神态,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到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文的14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
2、联系课文读懂作业4中的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更具体,生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复述,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的英勇善战。
作业:
抄写词语,完成描红,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吧,今天我们就一同看一看其中一个精彩的故事——三借芭蕉扇。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生字词。
2、自渎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反馈。
a、读音
“蹬“是后鼻音,“抹”是多音字
b、字形
蹬捶抹这三个字要注意。
c、开火车读——齐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正音。
d、指名读,师生评议。
4、理清文章层次
根据孙武空三借芭蕉扇,把文章分为三大部分。
学生讨论
反馈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描红和临写。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
二、学习课文
1、自读孙悟空“一借”芭蕉扇
边读边想,你体会到铁扇公主是个怎么样的人?
(蛮不讲理)
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的?
第一次借芭蕉扇的结果怎么样?
(铁扇公主借了一把假扇子,孙悟空被骗了)
指导朗读
2、自渎孙悟空“二借”芭蕉扇。
a、读后同座位互相说一说这一段的故事,注意用上文章中好的词语,在说对话时,注意说话的语气和神态。
b、学生自己读,交流。
c、反馈,表演。
3、自读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边读边想,铁扇公主为什么“连忙把真芭蕉扇献了出来?”
三、回顾全文
从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中,你体会到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2、说的时候,指导朗读。
要带领学生有条理,有顺序的把课文中的内容说具体。
四、作业
有感情朗读,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
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和1句句子。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读故事,提出疑问,讨论解答。
4、了解山羊凭借勇敢、机智保护了自己。激发学生临危不乱,勇敢机智。
教学重点:
读故事,提出疑问,讨论解答。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临危不乱,勇敢机智。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1课时
预习和积累:
1、预习:读通课文,了解内容。
2、积累:积累10个词语和两句句子。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说说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和羊有关的课文?《狼和小羊》等等,请学生讲故事。
3、填空:()的羊()的狮子
4、出示课题:35狮子和山羊
5、读题,《狮子和山羊》中的狮子和山羊是凶猛和胆小的吗?
二、读通读懂课文。
1、听教师范读,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这是一只()的老山羊,它()与狮子和豺狗的较量,都能(),使狮子和豺狗成为它的手下败将。
3、学习生字:诡执
4、指名读,个别读,齐读。
5、理解:诡计:狡诈的计策。
执行:实施政策、法律、计划等。
6、根据拼音学习生字:
盘算:心里算计或筹划
立誓:庄严地说出表决心的话或对某事保证。
7、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三、学习课文。分清角色之间的关系。
(一)学习一到六小节
1、指名读课文一至六节,说说这部分写了什么?
2、齐读。
3、划出山羊看到狮子后的心理活动,并读一读。
4、指名学生朗读狮子与山羊的对话。
5、学生质疑,交流解答。
6、有感情地朗读1-6小节,注意表现出山羊的勇敢、机智,狮子的勇猛、疑惑。
7、集体朗读。
(二)学习课文7-9节
1、自由读,豺狗聪明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2、交流
3、指导朗读
4、分角色读7-9节。
1、山羊又一次看见狮子,而且还有豺狗陪伴,心里是怎么想的?
2、出示:
你就是这样执行我命令的吗?我叫你去引10只狮子,你却只带1只来。为着你这个罪过,我就该剥了你的皮。
3、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4、狮子听了为什么狂怒地朝豺狗扑去?
5、小组讨论并交流
7、师小结:在我们的印象中“羊”总是软弱、胆小、善良的,但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中的老山羊却凭借自己的勇敢、机智保护了自己。
四、复习巩固。
五、说话练习。
我们读过不少与羊有关的故事,说说那些羊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六、布置作业。
a:1、抄写字词。2、找一篇弱小动物战胜强大动物的故事说一说
b:1、抄写字词。2、仿照课文,编一个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