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追逃民警先进材料篇一
——抗疫先进事迹材料医生、警察、市场管理人员
争分夺秒 医者仁心
“这是我们24小时坚守的阵地,请人民放心,疫情不退,我们绝不会退!”。在防疫攻坚战打响的那一刻开始,某镇卫生院全体医护人员立下“战书”共同“战疫”。
第一时间全员培训,第一时间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同时开诊,第一时间开辟发热就诊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公布疫情情况,第一时间入村宣传防疫贴士,第一时间消除群众疑虑……他们分秒必争,他们率先垂范,他们敢为人先。
卡点工作流程培训后他们走上高速路口,与公安一起绘制防疫面前最美颜色 ;成立流调小组,进乡入户对辖区内所有湖北回某人员进行上门摸排调查,检测体温,建立档案,及时掌握返某人员的健康状况;组建消毒队,组织医护人员到辖区内x个村及相关单位进行一天三遍消毒,避免“飞沫”引起的交叉感染。
“今天你消毒了吗”成为他们之间的问候,“穿上这身衣服,我就不再害怕”他们是基层医护人员,他们选择站在群众身边,用身体阻隔“危险”,告诉群众,你们有我!
有一种奉献,叫做坚守;有一种行动,叫做忠诚
“各位,从今天开始全体人员取消休假,全员到岗。”某镇派出所某x所长发出通知,24位公安干警第一时间响应“请放心”。
在某高速口,40岁以下公安干警主动请缨,24小时值守,所有车辆全部登记,所有人员一律测温,可疑车辆进行劝返,护住某平安,某x平安第一道“防线”。
在村内,“哪里有危险就让我们去”他们配合市公安局、镇政府做好外来人员登记调查随访,重点关注湖北或经湖北返乡人员,动态管理某市以外返乡人员,保证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在值班室,他们依据大数据情况分析,为镇村对疫区返某人员的摸排提供强大数据支撑,及时封堵、删除有关谣言和歪曲报道,并依法打击和处理谣言制造和传播者,面对错综复杂上百万条数据,他们保证“一切事经我手无差错”。
他们是人民公安,听党指挥,能打胜仗,藏蓝在身,责任在心。
市场监管 责任在肩
“我们现在不是在跟你商量,是必须要关闭网吧,”某镇市场监管所所长某x跟网吧老板正在据理力争,“网吧空间密闭,空气不流通,人员杂乱,一旦有疫情很快就会造成交叉感染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为防控疫情战斗 ,咱也不能只顾小钱不顾长远利益”。在x所长再三劝说下,网吧老板深刻认识到关店的重要性,主动配合市场监管所做好工作。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战斗在全国瞩目的医院中,没有战斗在生产药品的车间里,也没有战斗在科研攻关的实验室。他们,在街边市场,排查活禽销售隐患;在全天值班,投诉电话就是命令;在商场超市,守护节庆食品安全;在药店药铺,稳控医药物资价格。
“关闭市场和大集,镇域内取消一切聚餐集会,关停一切娱乐场所,关闭一切活禽市场,做好一切保护措施。”某镇市场监管所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食品安全、药品、器械质量监督要加强检查,环境消毒、进销台账、索证索票等工作要严格到位,要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行为,把好市场准入关,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确保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他们要做的只有更多。
在超市,在饭店,在市场、在商场、在药店……疫情面前,众志成城。一句句督促防控的话语,铿锵有力。一个个逆向前行的身影,步伐坚定。因为他们是市场监管人。
追逃民警先进材料篇二
月5日,在抗击疫情一线,年仅40岁的郑勇,永远地离开了他挚爱的公安事业。
他是襄阳市南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三级警长。除夕,因积劳成疾突发急性肝衰竭,倒在了值班岗亭。大年初一,陷入昏迷。在与死神搏斗13天后,最终还是离开了。
“天天盼啊、盼啊,多希望他能早点出来啊。”妻子钟海黎不分昼夜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口。她说,郑勇住院的这13天,“是我们连续在一起时间最长的13天。”
2月5日下午,听说郑勇的遗体要火化,武镇老街村的两位村民拿着村委会的证明,骑着摩托车冒雪赶到县殡仪馆,只为送他最后一程。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南漳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朱勇说,郑勇从警23年,4次调转岗位,每次面对选择,他考虑的从来不是“我需要什么”,而是“集体需要什么”,“他的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子不服输的钻劲”。
“他的党性极强。工作讲原则,做人讲感情!”该局王青介绍,郑勇7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当了大半辈子警察,他其实没有干够。”钟海黎流泪说,丈夫最后一次醒来时,叮嘱一定要将他最后一个月工资全部交党费。
“对待事业有山一般的担当,对待同志如春风般温暖。”在交警大队大队长张勇山心中,郑勇是得力“干将”,他负责的交警法制工作多次在省、市、县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
“他就是个工作狂!只要他出马,就没有逮不到的赌徒。”说起郑勇,当年在武镇派出所的同事胡宗勇充满敬意。
大年三十住院时,郑勇同病房有位老人,因为儿子有急事要办,一直没有吃午饭。郑勇对钟海黎说:“老婆你回去帮我做点吃的,顺便帮这位老伯也带一份饭。”
他一直就是这样:阳光、温暖、干净、善良。
追逃民警先进材料篇三
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府、军事机关为弘扬廉洁、表彰先进、推动工作,为本单位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的书面宣传材料。它们是官方事务文件。先进事迹写作属于应用写作的范畴。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在宝应县公安系统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身边的群众一贯怀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为一个警察,他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情系着情。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陈先岩式”的社区民警、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苏中社区警长唐积桐。
今年48岁的唐积桐,干上警察这一行可说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班长、副连长一直干到副营职干部,唐积桐经受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显示出一个军人的赤胆忠心和铮铮铁骨。特别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他5写血书,主动要求参战。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唐积桐经历了25个日日夜夜,他所在连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伤亡,最小的只有18岁。这一切都使唐积桐刻骨铭心,他常想,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算是万幸了,这样的生命其实已不属于哪一个人,更不应该一味地用来享乐甚至虚度,而应该用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惟有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战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积桐先后在沿河、南门、城中等派出所担任警长,十几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线,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情况,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和依靠社区群众,构筑起让居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平安社区。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宝应县十佳社区民警、十佳爱民标兵警察,扬州市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创建工作行进个人、十佳政法干警,并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为“陈先岩式的好民警”。2003年11月,宝应县公安局作出决定,在全县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中开展向唐积桐同志学习的活动。
唐积桐自从穿上警服,就一直对社区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么多年来,眼看他的荣誉越来越多,他也有好几次变动工作的机会,可他舍不得辖区的居民。他常说:“社区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上千户家庭、数千个居民,是我服务的对象,时时刻刻我得替他们着想!”
2003年5月,宝应城区派出所进行了整合,唐积桐第一次来到了城北派出所苏中警区工作。这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大难”社区,原是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常驻人口10000多人,暂住人口1100多人,仅私房出租户就有370多家,而且还有不少的政府机关、学校和金融单位,什么娱乐休闲场所、酒楼饭店等更是比比皆是,这里以前一直是各类刑事案件的高发地段,没有谁也在这儿“栽跟头”。熟悉唐积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亲友也劝他“识点时务”。但唐积桐却一脸的不在乎,他说:“在哪里工作,都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好在还没有改变我的社区老本行,半年吧,给我半年的时间,干不好,我请求处分!”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赢得群众,扭转局面,唐积桐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条街巷胡同。那段时间,他一边深入宣传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性,争取社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边广泛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那时,苏中警区东片家家户户无门牌、错门牌、重门牌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但给群众的收发邮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对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积桐到任后,立即着手科学合理地编制门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说是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钉门牌本不是唐积桐的事,可他却亲自背上挎包、担条毛巾,一家一户地上门安装。为了不损害居民家墙面的瓷砖,他先用毛巾将墙面擦干净,然后用自费购买的玻璃胶粘门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经常被玻璃胶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锉锉,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则需要用射钉枪安装,钢钉打进水泥墙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隐隐作痛。就是这样,他一个人做三四个人做的事,最终将数千个路牌、门牌安装完毕。居民们见老唐这样能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当作自己人。
唐积桐常说,社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为纽带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更要有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能愿意与我们打成一片,与我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积桐的管段里,几乎每户居民家里都会有一张他送上的“警民联系卡”。别看这张卡片小,但他却把老唐和广大居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上面的电话号码也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每次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唐积桐都会对群众作出同样的承诺。时间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难事,如水、电、煤发生故障,下岗待业、夫妻不和、家人患病、住房紧促、子女就读,甚至阴沟堵塞等都爱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庆事,也都爱找他。因为将心比心,因为设身处地,居民群众把唐积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其实,唐积桐在心里,又何尝不是每时每刻将社区的每一户居民当作自己真正的亲人啊。
社区是个大家庭,不管贫贱富贵,不管长住短住,唐积桐都把他们当作是大家庭的一分子,全心全意地去关心其中的每一个居民。多年来,唐积桐总是这样告诫和要求自己: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以鱼水之情善待社区居民群众,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虑,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难、我有所救。就拿他现在管辖的苏中社区来说吧,社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顾,谁家有什么困难需要及时帮助,甚至连谁家的电路老化、存在隐患,谁家的阳台上堆的什么易燃杂物,他心里都有一本详细的账,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活档案”
有一年春天,唐积桐到平安巷贫困居民老吴家走访,见老吴卧病在床,同老吴一起下岗的老伴也精神不振,老唐心里感到十分难过。此后,他就把老吴家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不怕跑腿,不怕磨嘴皮,同居委会干部一道与民政部门打了不少的交道,最终为老吴家争取到了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金,解决了老吴的燃眉之急。老吴含着眼泪,握着唐积桐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社区里有户姓郁的人家,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爹爹和孙子二人。小郁原在技校学过烹饪,但因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脾气变得有点古怪,加上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朋友的拉拢,逐渐地滑上了歪道。爹爹管不住孙子,内心非常着急。唐积桐了解这个情况后,三番五次,主动上门做小郁的思想工作,教会他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并帮他在县城的一家饭店里找到了一份厨师的工作,终使小郁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感动得小郁的爹爹逢人就夸老唐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
今年春节前夕,苏中新村有户姓王的人家,父子因长期矛盾,积怨太深,差不多就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随时随地都有激化的可能。老唐哪有心事忙自己家过年,三天两天地往家跑,分别与王家父子促膝谈心,并会同司法科、居委会的有关同志一起出面加以调处,最终使矛盾钝化,父子握手言和。邻居们得知后,都笑着说:“要不是唐警长,怕是我们这个年也过不安稳。”
唐积桐有这样一段肺腑之言:“老百姓的事,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小事,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有一次,老唐在对东升路一家陈的人家进行户口项目核对登记时,发现陈家5口人中,就有3口人的姓名有音同字不同的错误。其中一个小孩登记为“女”,而户口底册上却为“男”。老唐当即告诉了陈家的户主,并细心讲解了更正姓名所需的材料和程序。陈家人感动地说:“不是你这次上门核对户口,我还不知道户口薄上有问题,感谢你及时的提醒,要不一旦用到可就要误事了!”像这样的事,老唐遇到过不少回,每次他都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帮助解决。
这些年,不论刮风下雨,唐积桐每晚都坚持到社区里转上几圈,有时一直到深夜。要是发现谁家的门没关好,老唐就喊一声主人的名字,让他把门关紧;要是发现有什么情况,老唐就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平时,不管在哪里,老唐只要看见摩托车或电动车的主人不重视防盗,他都不忘提醒几句。有一次,老唐在东升路十一巷巡查时,发现有辆黑色摩托车停在门口,没有上锁。他好不容易敲开车主家的门,却得了开门的小伙子一句“烦死了,还让不让人休息”的呵斥。对此,老唐也早已习以为常,他耐着性子同那个小伙子谈起防盗的常识,直到他心服口服。当老唐帮他将摩托车推进了院子,那小伙子终于不好意思地笑了,连声说“感谢”。
唐积桐就是这样尽心尽力地为老百姓做事情,但对自己家里的事情,却照顾很少,特别是对自己的事显得十分马虎。他在部队里就患上了支气管扩张,一年总要发作好回。有几回正逢上所里的专项行动,领导不安排他参加,他却主动请战。有一次在值班时,病情突然加重,他只好请同志替一下,挂了8天水,硬是没请一天假。曾经有人问唐积桐:“为了老百姓这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整天这样激情似火地忙碌,到底有什么理由呀?”老唐听后,咧嘴一笑说:“我是倒过来看的,想想看,还有什么,能比每时每刻分享每家每户的快乐,更让人感到开心的呢?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不需要什么理由!”
身为一名警察,首要职责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这个“安全”在唐积桐的眼里不仅仅是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从一个社区民警的角度出发,把确保社区群众的安居乐业作为永恒不变的追求。近年来,唐积桐会同所在社区居委会进行实地考察,共同探讨加强社区治安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思路,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家庭防范“十要素”,挨门逐户地进行宣讲。
在走访居民和采集治安信息过程中,唐积桐发现辖区内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及外来人口愈来愈多,对人口的管理也愈来愈复杂。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对地区人员住户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用不同的标志将每户人员按照常住、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和外来人口等情况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建立了便于管理的一整套基础手册型资料,形成了人人皆知的老唐的“59个文件盒”。这“59个文件盒”,得到了市局和县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如今已成为各社区民警学习的“样板”。这些看似简单却又比较科学的方法,使唐积桐这样的社区民警们快速、全面地了解了社区,为社区长效管理打下了扎实基础。不少人半开玩笑地说:“只要有了类似于老唐的59个文件盒,就能立刻成为社区的‘活地图’。”
到苏中社区工作后,唐积桐针对社区往年刑事案件高发的态势,为了确保小区的安全,他想方设法,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在争得辖区内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的支持下,他落实了50多名信息员,聘请了16名义务护巷员,将他们4人一组,对社区进行切块负责、承包防范。除不断对护巷员进行防范知识和防卫技巧培训外,老唐还采用黑板报、戗牌及宣传单提醒等方式,及时报道发案情况和预警信息。他自编、自写的黑板报内容每月都要换上两三次,通俗易懂,老百姓很是爱看。他还大力推行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深夜重在“守”的24小时“全天候”防范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半年不到,辖区内发案率就下降了30%,去年仅发生不到10起,成为有名的平安社区。
细致工作,不仅增进了警民之间的感情,改善了警民关系,在感情上得到了群众的回报,同时也使唐积桐在工作上得到了辖区内群众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辖区内一有什么情况,群众都争着向老唐反映。许多居民说:“老唐做事认真,为民负责,这样的警长,我们信得过。有了他,我们睡觉都感到安稳!”有一天晚上,有个男青年手提一只黑色拎包,在城郊桥西首一家录像厅门前游荡,行为诡秘。这家录像厅的业主见此情景,想起平时老唐的叮嘱,顿时提高了警惕。他不动神色,悄悄地拨通了老唐的手机。唐积桐闻讯后,立即带领几个联防队员赶到现场,对那可疑青年进行盘问。那人自称是做药材生意的,但他的包内却无一样药品或药材宣传材料,竟然有起子一把、钳子一把、手电筒一只。老唐抓住疑点不放,紧紧相逼,最终使那家伙无法抵赖,彻底坦白。原来他是盐都县的一个流窜盗窃案犯,已经在多个县市连续作案20多起。这次,他第一次来到宝应,想在这个小县城里捞上一把,没想到刚踏上宝应土地,进入苏中社区,还没“开张”,就一下子栽倒在老唐的铁腕之下。2003年国庆节期间,河南鹤壁有3人在泰州聚众斗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3个家伙知道情况不妙,立即乘车北窜,到达宝应境内时,本想下车喘口气,但由于他们神色慌张,苏中社区的群众发现他们可疑之处很多,就立即向唐积桐报告。老唐迅速行动,终使这3人束手就擒。
做好辖区内刑满释放、劳教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帮教工作,使他们逐渐转化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唐积桐作为社区民警长期重视的又一项工作。越某因为诈骗被判了8年,2003年刑满释放后,生活上一直没有着落,加上对以前所犯的事有点其他的想法,他情绪低落,整天无所事事,借酒消愁,还时常扬言要上访、要报复,甚至与以前所谓的朋友发展到用刀威胁的地步。唐积桐知道他也是当兵出身,而且和自己同属一个军,便以老战友的身份,主动上门与他交谈。尽管吃了不少闷,但老唐却毫不气馁,仍耐心地与他掏开心窝讲真话,开导他要自尊自立自强,重新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还协助他办起了一个小茶炉,并帮他做做其它的生意。平时,唐积桐还不断地鼓励他,告诉他要珍惜这个机会。经过一段时间,董某不仅自己学好了,而且还经常教育别人跟着做好人,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像越某这样的例子,老唐遇过不少,在他的辖区内共有36名重点人口,老唐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他们当作家里人对待,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两年来,这些人中已经有24人彻底走上了正路。他们对老唐是感恩戴德,但老唐却觉得没什么,他说:“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我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是啊,唐积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自己却感到习以为常。已近半百之年的他,自己家里有妻儿老小,但在妻子眼中,他从不顾家;在儿子的记忆里,他的身影又总是那么忙忙碌碌。对于这些,唐积桐也常常感到不安和愧疚。但是,只要想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职责,想到社区群众对他的那份信任,想到公安局和派出所里领导和同志们对他的关怀和支持,他就会在不安和愧疚之余,越发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不仅增添着他强烈的责任感,也激励他更加坚定决心做好今后的工作。他常对自己说,舍小家,为大家,造福千家万家,这是当警察的本分。人只有一颗心,但这颗心只要是为人民跳动的,他就无愧于人民警察这个称号。为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就是一辈子钉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也无怨无悔!
个人感言:这些年来,作为社区民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也许没有侦破大案后的鲜花和掌声,也许无缘街头擒凶后的凛然和无畏。但我有一颗对人民群众的火热之心,拥有一片对辖区群众的赤子之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用忠诚、热情、执着、扎根社区解民忧,实践科学发展观,筑牢社区防范网,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继续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从警13年,每当看到求助群众期待的目光,见到社区生活的贫困户,我就回忆起幼时遭遇困难的经历,现在有能力了帮人一把是一把,虽然我不能让他们从根本上改变生活状况,却能使他们摆脱眼前的困境,从而使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被市公安局评为全市优秀社区民警;被公安站前分局评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被市公安局评为全市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工作优秀警务室民警;被陕西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工作优秀警务室民警;被市公安局评为全市“三基”工程建设十大社区警务室标兵;7月被新城区政法委评为“三达标,三确保”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先进个人;荣获全市“最佳社区民警”称号;被陕西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工作优秀警务室民警;被新城区解放门街道办事处评为解放门地区年度综合治理先进个人;被公安站前分局评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荣获全市社区民警比武竞赛三等奖;被省政法委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参加市局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事迹报告团。
公安站前分局西广场派出所环北社区位于火车站以西,北门以东,南靠古城墙,北依陇海铁路主干线,辖区总面积0.3平方公里,被陈宝根市长形象地比喻为为古城第一会客厅。现系我负责的社区。该的责任区是一个开放式的居民小区。常住人口1005户、2708人;日均流量过万人次,治安状况较为复杂。
刚到环北社区任责任区民警,既是我所接管户籍责任区的开始,也是我作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始,一切都是陌生的,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一有时间我就深入社区,走访社区单位和群众,了解社区的自然环境,区域特点,治安状况,熟悉情况,。几年来,我一方面坚持积极向有经验的老民警请教学习,一方面找来全国优秀社区民警马润亮等事迹材料研究、学习。经过不断摸索、实践、总结,逐步适应了工作和环境,也取得了一点成绩,去年还荣获市公安局最佳社区民警称号。回顾这些年的工作,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本职工作的:
一、夯基础实现社区零发案
环北社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一度被过往群众喻为“三不管”地带,之前各类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我接管该地区后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混乱状况,把社区治理好。要想做好社区工作,只有责任心,才会觉得确保一方平安,自己肩上的担子重;只有责任心,才会促使面对复杂的社区工作多动脑子,想出路;只有责任心,才懂得让群众满意,就是要办实事,干真事。于是我坚持经常深入社区、谈工作、拉家常,慢慢地主动和我打招呼的人多了,主动说事反映情况的人也多了。
为实现零发案,我在社区组织了15人的治安巡逻防范队。制定了由社区民警领导,社区主任、综治专干轮流带队进行巡逻守侯的工作制度。
同时依靠社区居民开展义务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在社区院落建立楼门“小楼长”、护楼护院“小红帽”、开展见了陌生人“问一句”活动。为弥补偏僻院落的监控不足,在将群防队员夜间的巡逻守候延伸到清晨和傍晚的同时,还组织有责任心的老同志成立了义务巡逻队,她们既是社区治安信息员,又是护楼护院保安员,为民警及时反馈治安信息,为社区居民义务巡逻,守护家园。在全市综治工作会议上,受到市委孙清云书记的高度评价,被赞誉为“夕阳红”义务巡逻队,市民政局授予她们市首家社区民间组织证书。
为了增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我建议在社区内设立了“警情通报栏”和“创建平安站前温馨警示提醒标牌”。制作印有自己照片和联系电话的民警温馨提示卡,把每户的家庭情况和电话号码都记录下来,整理造册并绘制了社区住户平面图。入户发放安全防范手册,讲解防范常识。制作宣传展板20块,省、市新闻媒体报道30多次。通过普法教育的宣传,群众警惕性普遍提高,辖区可防性案件得到有效预防,连续两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刑事案件,也未发生一起不安全事故。
二、“泡”社区机智敏捷抓逃犯
是“三基工程建设”决胜之年,我积极落实分局部署,克服困难,挤出时间,放弃休假,走家串户,做到进百家门、知千家情,收集社情民意,了解治安状况,摸清人口底数。采集了大量暂住人口、房屋出租、工作对象详细信息,为抓逃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去年8月24日上午10时许,我带领群防队员,在环北社区进行治安巡查时,发现途径环城北路的一男子,他见到正在吊桥小区的巡逻队员便回过身,并不停窥探民警动向,该男子的异样举动引起了我的警觉,于是将巡逻队员分成两组,终于在环城北路将该男子抓获,该男子不仅不讲自己的住所,还未能出示合法证件,随后将其带回派出所进行审查,并迅速启用警务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进行上网比对,发现该男子正是当时商州警方正在追捕的伤害案件的逃犯。因慑于警方压力感觉无处藏身,准备再次逃往外省时被抓获。去年以来,共抓获网上逃犯六名。
三、警爱民帮民惠民满腔情
“大走访”为民实践活动以来,我走遍了辖区孤寡老人、生活贫困户的家。了解到许多群众急于取二代证,多次往返于派出所;我就经常在户籍室查询,每当得知群众的身份证和户口办好,就第一时间发出短信告知,虽然我的手机费增加了,但由此收到的社会效果和群众的口碑是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在得知78岁姬生范生活贫困,无钱办理二代证,我便主动把老人接到派出所,自己掏钱为老人办理二代证。又买来棉衣棉被送到老人家里,当老人接到我购买的衣物,流泪说“晚上很冷,常常被冻醒,现在有你们送来的被褥,这个冬天就好过了!”。中秋节临近时,我又早早给老人送去月饼和石榴。
辖区居民反映环北路过往车辆行驶速度太快,老人晨练过马路很危险。我将此情况迅速汇报上级领导,分局迅速在此路段安装了四条减速带。在“警民相约警务室”活动中,我们特意邀请书法家撰写春联,向辖区居民进行春节送“福”赠“春联”,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受到了辖区群众和各界的称赞。
从警13年,每当看到求助群众期盼的目光,见到社区生活的贫困户,我就回忆起幼时遭遇困难的经历,现在有能力了帮人一把是一把,虽然我不能让他们从根本上改变生活状况,却能使他们摆脱眼前的困境,从而使群众对公安工作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这些年来,作为社区民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也许没有侦破大案后的鲜花和掌声,也许无缘街头擒凶的凛然和无畏。但我有一颗对人民群众的火热之心,拥有一片对辖区百姓的赤子之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用忠诚、热情、执着、扎根社区解民忧,实践科学发展观,筑牢社区防范网,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继续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记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社区民警唐积桐
在宝应县公安系统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身边的群众一贯怀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为一个警察,他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情系着情。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陈先岩式”的社区民警、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苏中社区警长唐积桐。
今年48岁的唐积桐,干上警察这一行可说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班长、副连长一直干到副营职干部,唐积桐经受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显示出一个军人的赤胆忠心和铮铮铁骨。特别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他5写血书,主动要求参战。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唐积桐经历了25个日日夜夜,他所在连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伤亡,最小的只有18岁。这一切都使唐积桐刻骨铭心,他常想,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算是万幸了,这样的生命其实已不属于哪一个人,更不应该一味地用来享乐甚至虚度,而应该用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惟有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战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积桐先后在沿河、南门、城中等派出所担任警长,十几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线,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情况,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和依靠社区群众,构筑起让居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平安社区。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宝应县十佳社区民警、十佳爱民标兵警察,扬州市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创建工作行进个人、十佳政法干警,并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为“陈先岩式的好民警”。2014年11月,宝应县公安局作出决定,在全县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中开展向唐积桐同志学习的活动。
“社区就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
唐积桐自从穿上警服,就一直对社区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么多年来,眼看他的荣誉越来越多,他也有好几次变动工作的机会,可他舍不得辖区的居民。他常说:“社区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上千户家庭、数千个居民,是我服务的对象,时时刻刻我得替他们着想!”
2014年5月,宝应城区派出所进行了整合,唐积桐第一次来到了城北派出所苏中警区工作。这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大难”社区,原是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常驻人口10000多人,暂住人口1100多人,仅私房出租户就有370多家,而且还有不少的政府机关、学校和金融单位,什么娱乐休闲场所、酒楼饭店等更是比比皆是,这里以前一直是各类刑事案件的高发地段,没有谁也在这儿“栽跟头”。熟悉唐积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亲友也劝他“识点时务”。但唐积桐却一脸的不在乎,他说:“在哪里工作,都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好在还没有改变我的社区老本行,半年吧,给我半年的时间,干不好,我请求处分!”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赢得群众,扭转局面,唐积桐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条街巷胡同。那段时间,他一边深入宣传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性,争取社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边广泛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那时,苏中警区东片家家户户无门牌、错门牌、重门牌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但给群众的收发邮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对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积桐到任后,立即着手科学合理地编制门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说是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钉门牌本不是唐积桐的事,可他却亲自背上挎包、担条毛巾,一家一户地上门安装。为了不损害居民家墙面的瓷砖,他先用毛巾将墙面擦干净,然后用自费购买的玻璃胶粘门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经常被玻璃胶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锉锉,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则需要用射钉枪安装,钢钉打进水泥墙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隐隐作痛。就是这样,他一个人做三四个人做的事,最终将数千个路牌、门牌安装完毕。居民们见老唐这样能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当作自己人。
唐积桐常说,社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为纽带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更要有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能愿意与我们打成一片,与我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积桐的管段里,几乎每户居民家里都会有一张他送上的“警民联系卡”。别看这张卡片小,但他却把老唐和广大居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上面的电话号码也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每次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唐积桐都会对群众作出同样的承诺。时间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难事,如水、电、煤发生故障,下岗待业、夫妻不和、家人患病、住房紧促、子女就读,甚至阴沟堵塞等都爱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庆事,也都爱找他。因为将心比心,因为设身处地,居民群众把唐积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其实,唐积桐在心里,又何尝不是每时每刻将社区的每一户居民当作自己真正的亲人啊。
“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每一个人不需要什么理由”
社区是个大家庭,不管贫贱富贵,不管长住短住,唐积桐都把他们当作是大家庭的一分子,全心全意地去关心其中的每一个居民。多年来,唐积桐总是这样告诫和要求自己: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以鱼水之情善待社区居民群众,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虑,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难、我有所救。就拿他现在管辖的苏中社区来说吧,社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顾,谁家有什么困难需要及时帮助,甚至连谁家的电路老化、存在隐患,谁家的阳台上堆的什么易燃杂物,他心里都有一本详细的账,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活档案”
有一年春天,唐积桐到平安巷贫困居民老吴家走访,见老吴卧病在床,同老吴一起下岗的老伴也精神不振,老唐心里感到十分难过。此后,他就把老吴家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不怕跑腿,不怕磨嘴皮,同居委会干部一道与民政部门打了不少的交道,最终为老吴家争取到了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金,解决了老吴的燃眉之急。老吴含着眼泪,握着唐积桐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社区里有户姓郁的人家,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爹爹和孙子二人。小郁原在技校学过烹饪,但因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脾气变得有点古怪,加上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朋友的拉拢,逐渐地滑上了歪道。爹爹管不住孙子,内心非常着急。唐积桐了解这个情况后,三番五次,主动上门做小郁的思想工作,教会他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并帮他在县城的一家饭店里找到了一份厨师的工作,终使小郁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感动得小郁的爹爹逢人就夸老唐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
今年春节前夕,苏中新村有户姓王的人家,父子因长期矛盾,积怨太深,差不多就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随时随地都有激化的可能。老唐哪有心事忙自己家过年,三天两天地往家跑,分别与王家父子促膝谈心,并会同司法科、居委会的有关同志一起出面加以调处,最终使矛盾钝化,父子握手言和。邻居们得知后,都笑着说:“要不是唐警长,怕是我们这个年也过不安稳。”
唐积桐有这样一段肺腑之言:“老百姓的事,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小事,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有一次,老唐在对东升路一家陈的人家进行户口项目核对登记时,发现陈家5口人中,就有3口人的姓名有音同字不同的错误。其中一个小孩登记为“女”,而户口底册上却为“男”。老唐当即告诉了陈家的户主,并细心讲解了更正姓名所需的材料和程序。陈家人感动地说:“不是你这次上门核对户口,我还不知道户口薄上有问题,感谢你及时的提醒,要不一旦用到可就要误事了!”像这样的事,老唐遇到过不少回,每次他都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帮助解决。
这些年,不论刮风下雨,唐积桐每晚都坚持到社区里转上几圈,有时一直到深夜。要是发现谁家的门没关好,老唐就喊一声主人的名字,让他把门关紧;要是发现有什么情况,老唐就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平时,不管在哪里,老唐只要看见摩托车或电动车的主人不重视防盗,他都不忘提醒几句。有一次,老唐在东升路十一巷巡查时,发现有辆黑色摩托车停在门口,没有上锁。他好不容易敲开车主家的门,却得了开门的小伙子一句“烦死了,还让不让人休息”的呵斥。对此,老唐也早已习以为常,他耐着性子同那个小伙子谈起防盗的常识,直到他心服口服。当老唐帮他将摩托车推进了院子,那小伙子终于不好意思地笑了,连声说“感谢”。
唐积桐就是这样尽心尽力地为老百姓做事情,但对自己家里的事情,却照顾很少,特别是对自己的事显得十分马虎。他在部队里就患上了支气管扩张,一年总要发作好回。有几回正逢上所里的专项行动,领导不安排他参加,他却主动请战。有一次在值班时,病情突然加重,他只好请同志替一下,挂了8天水,硬是没请一天假。曾经有人问唐积桐:“为了老百姓这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整天这样激情似火地忙碌,到底有什么理由呀?”老唐听后,咧嘴一笑说:“我是倒过来看的,想想看,还有什么,能比每时每刻分享每家每户的快乐,更让人感到开心的呢?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不需要什么理由!”
“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我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身为一名警察,首要职责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这个“安全”在唐积桐的眼里不仅仅是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从一个社区民警的角度出发,把确保社区群众的安居乐业作为永恒不变的追求。近年来,唐积桐会同所在社区居委会进行实地考察,共同探讨加强社区治安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思路,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家庭防范“十要素”,挨门逐户地进行宣讲。
在走访居民和采集治安信息过程中,唐积桐发现辖区内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及外来人口愈来愈多,对人口的管理也愈来愈复杂。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对地区人员住户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用不同的标志将每户人员按照常住、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和外来人口等情况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建立了便于管理的一整套基础手册型资料,形成了人人皆知的老唐的“59个文件盒”。这“59个文件盒”,得到了市局和县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如今已成为各社区民警学习的“样板”。这些看似简单却又比较科学的方法,使唐积桐这样的社区民警们快速、全面地了解了社区,为社区长效管理打下了扎实基础。不少人半开玩笑地说:“只要有了类似于老唐的59个文件盒,就能立刻成为社区的‘活地图’。”
到苏中社区工作后,唐积桐针对社区往年刑事案件高发的态势,为了确保小区的安全,他想方设法,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在争得辖区内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的支持下,他落实了50多名信息员,聘请了16名义务护巷员,将他们4人一组,对社区进行切块负责、承包防范。除不断对护巷员进行防范知识和防卫技巧培训外,老唐还采用黑板报、戗牌及宣传单提醒等方式,及时报道发案情况和预警信息。他自编、自写的黑板报内容每月都要换上两三次,通俗易懂,老百姓很是爱看。他还大力推行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深夜重在“守”的24小时“全天候”防范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半年不到,辖区内发案率就下降了30%,去年仅发生不到10起,成为有名的平安社区。
细致工作,不仅增进了警民之间的感情,改善了警民关系,在感情上得到了群众的回报,同时也使唐积桐在工作上得到了辖区内群众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辖区内一有什么情况,群众都争着向老唐反映。许多居民说:“老唐做事认真,为民负责,这样的警长,我们信得过。有了他,我们睡觉都感到安稳!”有一天晚上,有个男青年手提一只黑色拎包,在城郊桥西首一家录像厅门前游荡,行为诡秘。这家录像厅的业主见此情景,想起平时老唐的叮嘱,顿时提高了警惕。他不动神色,悄悄地拨通了老唐的手机。唐积桐闻讯后,立即带领几个联防队员赶到现场,对那可疑青年进行盘问。那人自称是做药材生意的,但他的包内却无一样药品或药材宣传材料,竟然有起子一把、钳子一把、手电筒一只。老唐抓住疑点不放,紧紧相逼,最终使那家伙无法抵赖,彻底坦白。原来他是盐都县的一个流窜盗窃案犯,已经在多个县市连续作案20多起。这次,他第一次来到宝应,想在这个小县城里捞上一把,没想到刚踏上宝应土地,进入苏中社区,还没“开张”,就一下子栽倒在老唐的铁腕之下。2014年国庆节期间,河南鹤壁有3人在泰州聚众斗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3个家伙知道情况不妙,立即乘车北窜,到达宝应境内时,本想下车喘口气,但由于他们神色慌张,苏中社区的群众发现他们可疑之处很多,就立即向唐积桐报告。老唐迅速行动,终使这3人束手就擒。
做好辖区内刑满释放、劳教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帮教工作,使他们逐渐转化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唐积桐作为社区民警长期重视的又一项工作。越某因为诈骗被判了8年,2014年刑满释放后,生活上一直没有着落,加上对以前所犯的事有点其他的想法,他情绪低落,整天无所事事,借酒消愁,还时常扬言要上访、要报复,甚至与以前所谓的朋友发展到用刀威胁的地步。唐积桐知道他也是当兵出身,而且和自己同属一个军,便以老战友的身份,主动上门与他交谈。尽管吃了不少闷,但老唐却毫不气馁,仍耐心地与他掏开心窝讲真话,开导他要自尊自立自强,重新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还协助他办起了一个小茶炉,并帮他做做其它的生意。平时,唐积桐还不断地鼓励他,告诉他要珍惜这个机会。经过一段时间,董某不仅自己学好了,而且还经常教育别人跟着做好人,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像越某这样的例子,老唐遇过不少,在他的辖区内共有36名重点人口,老唐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他们当作家里人对待,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两年来,这些人中已经有24人彻底走上了正路。他们对老唐是感恩戴德,但老唐却觉得没什么,他说:“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我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是啊,唐积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自己却感到习以为常。已近半百之年的他,自己家里有妻儿老小,但在妻子眼中,他从不顾家;在儿子的记忆里,他的身影又总是那么忙忙碌碌。对于这些,唐积桐也常常感到不安和愧疚。但是,只要想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职责,想到社区群众对他的那份信任,想到公安局和派出所里领导和同志们对他的关怀和支持,他就会在不安和愧疚之余,越发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不仅增添着他强烈的责任感,也激励他更加坚定决心做好今后的工作。他常对自己说,舍小家,为大家,造福千家万家,这是当警察的本分。人只有一颗心,但这颗心只要是为人民跳动的,他就无愧于人民警察这个称号。为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就是一辈子钉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也无怨无悔!
追逃民警先进材料篇四
20*年6月11日,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就在这个平常的日子里,一位普通的技侦民警,由于劳累过度造成大面积脑干出血,走完了他仅仅41年的生命历程。他,就是××市公安局行动技术总队副支队长××。
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知道,××是累死的!他总是在忙,仿佛一刻也不愿停歇,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生命中最后的十七天吧!
5月25日晚12点,队里刚刚开完案情分析会,××在办公室写到:明天又是周六了,希望能有时间回去看看老娘和孩子,已经两个多礼拜没回去了。
5月26日早上5点,××和战友们准时赶到布控现场。10点多钟,手机传来了津南双港发生一起命案的信息,于是,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案发现场。
5月28日下午6点,第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并供述了买凶杀人的事实,但凶手已经逃往湖北*,火车早已开走,飞机明天才有,××主动请战,连夜驾车赶往1200公里之外的*。
5月29日,××和战友们赶到*忙碌了一天,却发现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已经逃到某,便立即驾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近10个小时追到某,而后又连夜追回*。5月31日中午,××和战友们开始在*进行蹲堵,6月1日凌晨3点,就在犯罪嫌疑人准备趁夜出逃时被当场抓获。
6月5日,案件告破。××又接手了河北省请求协助调查的特大系列敲诈案。6月8日,××和战友们接受了公安部要求限时侦破的秘密专案。6月9日,*警方请求对敲诈大型企业的案件进行协助调查。
6月10日,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的××,又在案件现场和办公室忙碌了一整天。6月11日上午,他突然倒在了办公桌上,就在对他进行抢救的同时,他的手机还打进来19个来自7个不同省市的电话,全部都是为了案子!
没有再吃上一碗母亲煮好的饺子,没能再听一声女儿轻轻的呼唤,××,永远地闭上了他那双让战友感到温暖与振奋、让犯罪分子感到心虚与胆寒的眼睛!
××的父亲是一名老民警。老人在临终时把全家人叫到床前,指着××说:“我走之后,你们谁也不许拖累他的工作……。”
说起老伴10年前的临终叮咛,××的母亲依然是泪如泉涌:“为了他爸这句话,儿媳妇下岗两年多,从来没和××吭过声,只能瞒着我自己出去,同时打几份零工。”
××本来有一个非常温馨的家庭,那是他疲惫后唯一可以靠一靠的港湾。然而,2003年春节刚过,不幸降临了,他的爱人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并进行了手术。
为了既照顾妻子又不影响工作,每天清晨,××都把妻子背下楼,搀扶到医院进行化疗,然后又赶回单位处理案件,经常加班到深夜。
20*年的最后一天,正在参与侦破一起公安部跨区域专案的××,突然接到了妻子病危的电话。
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的妻子,面对火速赶回家的××只艰难地说了一句“这辈子能嫁给你,我不后悔”……××,这个在危难面前从不皱眉的铁汉,哽咽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欠家里的太多太多,从成家那天起,一家人就住在一套不足40平方米的单元房里,他不想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吗?不是!
一万零三百六十七块三,是××,这个参加工作21年的侦查员留给女儿的全部积蓄。在如今,连一平方米的住房都买不到,是他不需要钱吗?不是!
这一切,对于××而言,如果他想,是容易做到的,他不是没有这个“活动能力”,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
心底无私天地宽,人无他求品自高。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这,才是××。
追逃民警先进材料篇五
卢维乐是治安大队的民警,负责全市大型活动安保、保安监管、内部安全保卫、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1月底,石狮市公安局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具体的协调和部署方案制定落在已连续上班12天的卢维乐身上。他外出协调、勘察、指导多个隔离场所的安防建设和防控措施,回单位收集数据写材料,还要分身处理日常业务,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注意身体,做好防护……”电话打不通、微信没回话,既心疼又理解他的妻子只能一次次地留言叮嘱道。
又是一个加班的夜晚,卢维乐接到某隔离点的求助电话后,又直奔一线。而家人的担心,正是源自民警们与疫情近乎零距离的接触。正月初四,与一确诊病人接触过的快递小哥被隔离观察了,他担心收入减少,年迈多病的父母经济压力会加重,留观一天后出现了较大情绪。卢维乐等人身穿防护服进入隔离区,与小哥面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连夜请来他的老板和父母协助,终于使快递小哥放下思想包袱。“疫情就是命令,也没办法去想这个存不存在危险性,毕竟这是本职工作。”卢维乐淡然地说。
案件双方有疫区背景他也义无反顾
勘查现场、做笔录、抓捕、审讯……最近,在办理一起刑事案件时,陈兴南格外注重自身的卫生防护。尽管如此,在案件办理告一段落后,他还是默默地在单位宿舍自我隔离观察起来。
陈兴南是泉港公安分局涂岭派出所的一名年轻民警,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无论是数据研判、人员摸排还是涉疫情违法犯罪打击,他都积极参与。2月1日清晨6时多,已值班十几个小时的他被一个报警电话惊醒。受害者和犯罪嫌疑人均是1月中旬回泉的武汉返乡人员,尚在隔离观察期的两人于1月31日晚私自外出。报警的是女方,男方已逃离现场。来不及多想,他戴好口罩,和其他警种的同事一起赶往现场。抓捕、审讯、辨认现场、带嫌疑人体检……办案中,陈兴南尽可能让其他同事减少与案件双方当事人的接触,以确保安全。连续作战三天两夜后,案件终于告一段落。
2月4日,案件双方当事人隔离期满,未出现身体异常。陈兴南松了一口气。这时,他才告诉家人这十几天不归家的实情。
5岁儿子多次发来视频都被他和妻子拒接
近日的一个下午,德化县一酒店,德化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的民警陈文聪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来这里了。他和同事再次对这里进行检查,一再叮嘱负责人,如果有重点人员入住一定要及时向他报告。制定疫情应急处置方案,填报相关报表、核查相关数据,排查走访全县的娱乐场所和旅馆,他已20多天没有好好休息了[]。
妻子婷婷是省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才匆匆回家,两天后又赶回福州。“我俩见面的时间真的很少,我的工作忙,她也一直牵挂她的病人。”言语之间,听不出陈文聪有一点抱怨,“我们夫妻都是党员,都觉得这个时候就应该上。”
夜深了,陈文聪和同事还在排查和走访的路上。5岁的儿子多次发来视频通话,都被他拒绝了。“他就是问我或他妈妈什么时候回去,过一会儿他自己会去睡觉的。”陈文聪和妻子对儿子的“套路”已经了如指掌。
24小时不间断他们轮流守护卡口
凌晨1时许,气温降至5℃,国道324线辋川段路面静寂无声。“你先去休息会儿,年轻人需要充足的睡眠,这里我来!我撑得住!”惠安交警大队的中队长骆景洪轻轻拍了拍执勤人员小林的肩。
为阻击疫情的扩散传播,骆景洪所在的东桥交警中队先后被安排执守惠东高速出口、国道324线辋川坪埔路口。正月初五以来,联合执勤卡点24小时运作,为发挥带头作用,骆景洪每天在卡点带班12小时,在中队带班12个小时。
每天24小时值班不间断,铁人也难以做到。骆景洪便和中队指导员林铭钊约好,谁轮到中队带班,得空时赶紧休息一下。有一天,林铭钊买了些菜,送到家门口,却不敢进屋,放下东西就返回中队。“我们每天在路面检测车辆约700辆、人员八九百人,这个时候不进门,是对家人的一种负责任。”回到中队,林铭钊与骆景洪一说,两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忍不住眼眶发红。2月17日下午,接县里相关通知,国道324线辋川坪埔路口检查卡点撤除,骆景洪仍不敢放松,马上带领着中队队员转向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保障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