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篇一
7月7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巡礼周公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周公馆展开。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刘从文带领着6名同学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刚踏入周公馆,一幢一底三层的西式花园楼房映入眼帘。楼房的小楼底层有警卫室、一层是会客厅、二三楼是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宿舍。周恩来总理的办公室兼卧室在一楼,后迁到三楼,国民党在周公馆附近布置了大量的特务,工作环境十分险恶。
简单的参观后,老师和同学们便立即分工行动——三名同学对周公馆的现任负责人洪主任进行了采访,了解了周公馆的保护现状、参观人群、人数、志愿者服务等问题;老师与剩下的三名同学则负责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发放调查问卷,以此获悉游客对周公馆现状的了解程度。尽管接受着酷暑的考验,但是老师和同学们对于活动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
本次对周公馆的寻访,不仅仅是简单的参观,更使老师和小组的同学们见证了一代红色记忆,感受了革命先辈们的辛劳,接受了历史的洗礼。与此同时,做好此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却刻不容缓,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了解历史建筑,而且更有利于我们不忘先辈,不忘历史,时刻提醒自己应为自己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篇二
7月1日,项目小组知行杯课题“奉贤大学城大气pm2.5分布状况与影响因素”正式启动。首先,项目负责人苏晓花主持召开了小组动员会议,期间,会议明确了在暑期期间各成员的分工与职责,并传达了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教育的精神,让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分工与职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并且牢记活动安全第一的行动准则。
活动开始的`第一周,根据成员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所涉及的领域与现阶段社会上大众相应的信息反馈,小队成员利用网络、图书馆以及专业现有的数据库,查阅、整理了有关pm2.5的资料,这其中包括pm2.5的物理化学性质、成因、对人体的主要危害以及现有的人工主动消除方法和大气自然的消除方法,接着,系统综合地集中问题,以专业的角度,找出切入点,与指导老师进入了深入交流,在了解小队成员专业在为建筑热环境与人体舒适度提供必要意见的同时,更深一步去探讨如何去干预并且消减pm2.5这类污染物的相关设想与技术手段。
在上述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成员们确定了监测地点、监测的仪器以及采样时间的选择,计划在后期数据的记录与分析中,制作数据记录表格,确定每个时间段数据采集人员,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为后期的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从而可以系统的按照项目的预定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更多热门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篇三
近日,我院实践团队——西溪湿地公园调查团展开为期四天的实践调研。李振世、白宇、杨泽航、解雨轩、袁玲、杨和民、周超共计七名同学参加此次实践活动。
在湿地公园,队员们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访问,同学们大致了解了上秦淮湿地附近的情况,以及湿地现在的建设情况。同时,当地居民对在建的上秦淮湿地公园抱有非常高的期待,认为该湿地公园会给周围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也给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去处。
在江宁规划局,队员们联系到规划局副局长并进行了沟通与交涉,副局长热情地为队员们安排了工作人员以便为我们答疑解惑。工作人员安排了会客室,并为队员们讲解上秦淮湿地的规划,使队员们对上秦淮湿地规划这个大而模糊的概念细化成了几个细小精准的部分。同时,工作人员对怎样做好一个课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通过此次活动,队员们对湿地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湿地的保护、动植物保护,保持物种多样性,以及保持环境整洁方面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明白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篇四
实践基地
我校201x年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7月16日上午,我校201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赴江西宁都支教实践活动启用仪式在江西省宁都县大沽乡小学举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江西省宁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廖东根、宁都县副县长张爱荣及我校团委书记韩磊等出席揭牌仪式。
仪式上,张爱荣致欢迎词,对我校学子在大沽乡中心小学的支教活动表示由衷感谢,希望同学们能给大沽乡的孩子们带来全新的'知识和开阔的视角。韩磊希望参加支教实践活动的大学生珍惜实践锻炼的机会,做到虚心、尽心、精心,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在实践中心系国家发展,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
随后举行了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廖东根希望同学们在支教过程中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收获感悟,实现理想。韩磊和志愿者代表分别向大沽乡中心小学生们赠送了学习用品和精心准备的礼物。江西省宁都县电视台对本次活动做了采访和报道。
此次揭牌仪式的举行标志着我校201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启动。作为一项长期活动,今后我校将继续选拔优秀大学生开展暑期支教服务,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假期学习难题,帮助革命老区摆脱教育落后的局面,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篇五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化学化工学院“绿波扬帆”实践小分队(四)
作者:曹蓓玲
时光匆匆流走,伴着队员们的喜怒哀乐并着充实的实践活动,不知不觉实践进行到了第四天。在“绿波扬帆”即将返航之际,小分队走进了枝江市环境保护局与污水处理厂,探究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也为更好地建设绿色祖国积蓄力量。
在环境保护局,检测站的实验人员接待了前来参观学习的队员。这位检测经验丰富的老手从采样地点、采样周期、采样仪器等角度给队员们详细地介绍了当地检测站的常规工作。在讲解站里检测设备的过程中,她还为队员们详细区分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真实检测过程中操作技巧的异同,分享了许多长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与诀窍。走出环保局,队员们身上满满的都是沉甸甸的收获。
而前往枝江市污水处理厂的路程似乎并没有那么顺遂,先是一场暴雨阻隔了队员们的脚步,后是厂址的偏远着实耗了队员们一番心力。但走进厂区,看见比书上庞大几十倍的'污水处理装置,听着工作人员比书本更简洁实用的原理讲解,大家忽然明白了实践的意义,认识到在环境工程这个专业上要走的路还远且长。
我们深知作为环境工程的学生身上肩负着建设更美更“绿”新祖国的责任,也正是这个绿色梦支撑着我们在专业道路上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绿波扬帆”的实践走进尾声,但我们的专业生涯正要开始。亲爱的环境专业的同僚们,让我们逆着风浪,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