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变魔术教案及反思篇一
1、通过探究纸的力量,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乐趣。
2、能对问题做出假设,并通过“纸能支撑物体”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3、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明白只有尝试才能有新发现的科学道理。
1、师幼共同收集废旧的a4纸、同样大小的书本、废报纸做的高跷。
2、记录纸、笔若干,磁条。
1、出示纸张,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幼儿操作,自由探索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小结:原来,用折、卷等方法都可让纸张站起来。
2、挑战行动1:分组尝试用纸支撑书本。
教师出示纸和书本,提出问题:用一张站起来的纸支撑书本,你觉得有可能吗?
(1)自由猜测,教师记录猜测结果。
(2)分组参与实验并交流发现。
你的挑战成功了吗?你是用的什么方法?
折、卷的方法都可以支撑起书,但是先要让纸自己能站稳,再小心地轻放书本。
3、挑战行动2:分组尝试用一张纸支撑更多的书本。
(1)操作尝试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2)分组参与挑战活动,并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小结:卷起来的方法放的书本最多。
4、看废报纸做的高跷,知道纸的支撑力还可以服务生活。
大班科学变魔术教案及反思篇二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大班科学变魔术教案及反思篇三
1、通过操作活动,感知物体由于重心转移而发生的翻滚现象。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并记录探索的过程,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
2.多媒体课件。
3.木板玩具、蛛侠玩具、n次贴
一、慶术情境,激趣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发大胆猜想)
1.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展示小胶囊翻滚)
提问:你们猜猜小胶囊为什么会翻滚?
2.幼儿尝试(空胶囊)
追问:为什么老师的胶囊可以翻滚,你们的却不能?(发现胶囊中有东西)
小结:小胶囊里有一样魔法材料,所以能使小胶囊翻滚。而你们手中的小胶囊是空胶囊所以不能让小囊翻滚。
二、猜测操作,感知原理
(一)观察现象,大胆猪(探索胶囊中的魔法材料)
1.出示材料,请幼儿进行初步猜想。
提问:哪个材料才是真正的魔法材料呢?(记录自已的猜测)
2.幼儿操作,尝试不同材料放入胶囊内。(发现魔法材料)
3.分享交流。(记录操作结果,进行魔术表演)
小结:魔法材料是小钢珠。胶囊内放入小钢珠,会让小胶囊翻跟头
(二)观看视颏,感知原理(简单梳理小胶囊翻滚的原理)
重点提间:为什么小钢珠能让小胶囊翻滚?为什么其他材料不能呢?
(插放原理视频)
三、思维拓展,活动延伸(发现重心转移在生活中的有趣现象)
1.玩具中的现象(现成玩具:翻滚吧,蜘蛛侠:翻滚吧,木板侠)
提问:这是什么玩具?它会翻滚吗?
2.日用品里的现象(n次贴:翻滚吧,纸片侠)
提问:为什么所有的东西都是从上往下翻滚呢?
大班科学变魔术教案及反思篇四
1、认识夏天主要特征,感受夏天生活,学习自己保护。
2、感受和体验生活中解热的方法,获得一些生活常识与经验。
1、经常带幼儿观察夏天,感受夏天里人、事物的.特点。
2、夏天挂图。
1、认识夏天
(1)提出问题:夏天是什么样的?
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讲说。
(2)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后再说。
2、夏天的太阳
(1)通过感受让幼儿知道夏天的太阳很厉害,阳光特别强烈,出门时要抹防晒霜,戴上帽子或打伞。
(2)每天要晒太阳,这样能增进身体健康,但不能晒时间过长,不然会晒伤皮肤。
3、怎么使自己凉快起来
(1)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说散热的方法。
(2)教师帮幼儿提升经验。
(3)天热时要在通风、凉爽的地方休息,以免中暑,并注意多喝水。
大班科学变魔术教案及反思篇五
1。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的物质。
2。初步了解空气流动产生了风,以及空气与人的关系。
3。培养幼儿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1。条形的气球11个、圆形气球1个、充气动物玩具2个、一个打火机、一根香条、5支小蜡烛、5个烧杯、一把扇子。
2。风车图片ppt。
3。关闭活动室的窗户。
一、师幼通过深呼吸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及特点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
师引导幼儿用眼睛看、用小手摸、用鼻子闻,感知空气无色、无形、无味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
通过深呼吸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直奔主题,同时又很巧妙地渗透了空气的基本特点,激发幼儿对空气的关注兴趣。
二、师幼通过“改造”气球感知空气的变形
1、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气球,以及不同形状的充气玩具。
2.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形状。
3、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玩具为什么能鼓起来?
(幼儿讨论)
4、师小结过渡:这些玩具能鼓起来是因为里面填充了空气。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把它装在圆形的容器里,它是圆的;把它装在长方形的容器里,它是长方形的;装在兔子的气球里,它就成兔子形状了。空气是会变的魔术师,老师请你们来看看空气是怎么变形的。
5、老师取出一个条形状的气球,通过挤压把它设计成一小狗模样。
6、把10个条形状的气球分发给幼儿进行造型设计。其余幼儿注意观察这些条形状气球的变化。
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表扬心灵手巧的幼儿。
幼儿思考,交流。
师小结:像空气一样的气体,像水一样的液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比方说天上的云、雾、风,我们吃的油等等。
设计意图:
此环节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去主动发现空气是没有固定形状的。结尾的拓展是对幼儿好奇心的培养,让幼儿学会联系生活中的所见进行比对从而拥有更多的发现。
三、通过造风实验感知空气流动产生风
1.师打开活动室的窗户,引导幼儿感受有什么东西吹进来了。
2.师用打火机点燃一根香条,让幼儿观察烟的方向,然后用扇子轻轻扇动,让幼儿观察烟的方向,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烟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扇子的扇动使空气流动了)
3.师让全班幼儿用手对着脸扇一扇,看看会产生什么?(有一股风)
4.请一名幼儿拿着一个圆气球,然后对着另一名幼儿的脸,放掉气球里的气,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
5.启发幼儿思考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幼儿交流)
6.师小结补充:通过刚才的几个小实验我们知道空气流动产生了风。风有时大有时小。空气跑得快,风就跟着快,空气跑得慢,风就跑得慢。
8.知识拓展:ppt出示风车图片,告诉幼儿人们利用风的力量可以发电。
设计意图:
在感知风的形成这个环节,我主要设计了四个体验步骤来感知空气流动形成了风这一科学知识:感知自然风——扇子扇动的风——手扇动的风——气球放出的风。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巧妙利用风,实现知识和生活的链接。关于风的知识拓展,是为幼儿打开又一扇科学探究之门。
四、通过捂鼻试验,感知空气与人的关系
1、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的'空气和我们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我们来做个实验:用小手把鼻子捏紧,紧闭嘴巴,直到自己不舒服为止。
2、师引导幼儿思考交流刚才为什么会感觉难受。
3、师小结:我们的生命离不开空气,长时间吸不到空气,我们就呼吸困难了,所以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把脑袋放在被子外面,这样我们就能吸到空气了。
设计意图:
此环节除了让幼儿亲身感受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元素外,还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意识渗透其中,让幼儿学科学,用科学。
五、通过蜡烛熄灭实验,了解空气的助燃性
1、我们的生命离不开空气,火其实也离不开空气,老师给你们做个实验:先点燃一根蜡烛,然后用一个烧杯罩住,过一会儿,把烧杯拿掉,看看蜡烛怎样了。
2、师请5名幼儿到操作台前做同样的实验。
幼儿讨论交流。师小结:对于着火的油锅,让火苗碰不到空气的办法是快速盖上锅盖。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紧扣课题,突出空气的“神奇”,让幼儿逐步加深对空气的好奇心。同时也是渗透学科学用科学的理念,引导幼儿学会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师总结延伸
空气就是这么神奇,风离不开它,我们离不开它,连火也离不开它呢,还有哪些东西离不开它呢?它究竟还有哪些神奇的作用呢?小朋友们平时可要多听、多看、多问、多想,就会有许多发现哦!
设计意图:
幼儿科学素养的形成仅仅靠几节科学活动课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必须让每节科学活动课都长满向外不断延伸的触角,这样的科学活动才是有生命力的。
大班科学变魔术教案及反思篇六
设计思路:
幼儿的世界,就是一张白纸。幼儿认识东西比较直接。亲眼所见的物体,就有了直观的认识。可是今天物体为啥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变化呢?原来这是一个有关放大镜的探索游戏。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是科学探索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
一面普通的小镜子,究竟有什么样的功能,透过这面镜子观察物体,物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激发幼儿对这面镜子的好奇与探索的兴趣。,而“好奇”正是引导幼儿喜欢探究的最佳途径。因此,我决定活动中让幼儿自主观擦放大镜看物体后的奇妙现象“。
从功能来看,”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的。所以,我将活动目标设计为引导幼儿建构“观察的经验”,拓展他们的`观察视角。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常见物体在放大镜下奇妙的变化
2、尝试使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
3、培养幼儿根据观察结论想象熟悉的物品在放大镜下的变化
活动准备
1、欣赏有关放大镜观察物体的视频
2、放大镜每小组一个、幼儿熟悉的物品每小组一个。
3、每人一份观察用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观看视频小白兔拔萝卜,第一图和第二图对比,同一张图片,为何第一图没有镜子就小一些,而第二图有了一个小镜子图上的物体就变大了?引入孩子们对放大镜的认识。
教师肯定幼儿的观察结论如:第一幅图小,而第二幅图大了许多。从而引入对放大镜的奇妙现象的认识,原来放大镜可以将物体变大,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
二、使用放大镜
1、出示放大镜,简单介绍:这就是能让物品看起来变得清晰的放大镜。使用放大镜的时候,不用太靠近眼晴,也不用太靠近物品,只要对准物品,调整最佳距离就行了。
2、请你用放大镜看一看,图片上是谁?能学做一下1号的动作吗?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4号手里拿着什么?(让幼儿的观察有非常具体明确的目的,让幼儿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察。)
3、操作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鼓励专注观察的幼儿。
4、讨论:
谁愿意回答第一个问题?请上台。
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大家用手势回答!
4号手里拿着什么?一起回答——放大镜。
三、想象和比较
1、再看看,这像什么?
辅助猜谜语:不是冰块,不是宝石,味道很甜,不酸不成,蚂蚁爱吃,我也喜欢。
2、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3、接下去展示的图片和我们的身体有关,找到了吗?观察一下,再比比图片。仔细观察,再认真找找,它放大了我们身上的哪一部分?(给每位幼儿发一个放大镜,同时出示两张图片)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是否正确,及时指导。
了解和肯定幼儿使用放大镜后的发现:用了放大镜,你有什么发现?(幼儿:看得晕晕的,放得好大等)(出示照片)出示舌头的全貌,总结幼儿的发现。如:舌头上的小泡泡能帮我们分辨酸甜苦辣。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承上启下。既延续了上个环节的想象、猜想和比较,又让幼儿在期待中拿着放大镜观察。
四、拓展和延伸
孩子们,请看——放大镜放大东西后,也会有丑丑的感觉。这是一个引起世界轰动的科学实验,当人们对着水,说难听和凶狠的粗话,在比放大镜更清晰的显微镜下,水分子形成了丑陋的结晶。所以,小朋友们不能说不礼貌的话,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设计意图:尝试把科学探究和真善要并且拓展放大镜的另一个种类——显微镜。】
活动反思:
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放大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结合生活经验,感受人们是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放大镜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激发幼儿继续关注生活中各种小工具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