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善爱我心理健康课篇一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合群性。
2、使学生明白合作与协调是使集体和谐、团结的重要因素,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活动设计: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仅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也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让学生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小学阶段的儿童往往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学间互不关心、自成帮派、缺乏集体责任感的现象时有发生。而集体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的,一个良好集体的形成有赖于其组成人员间的相互配合、合作与努力。为此设计该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感悟相互配合、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减少甚至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加强同学间的团结合作,建设一个团结、健康的班集体。
活动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同时明白成功来自于大家的协调和合作。
活动准备:
空可乐罐若干个、篮球四个、秒表一只、二十四张边长为45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
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参加对象:四年级4个班学生
活动时间:2课时
一、听故事,谈感想
五个手指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长者听到五个手指在议论:
大拇指说:我最粗,干什么事都离不开我。别的四个手指都没用。
食指说:大拇指太粗,中指太长,无名指太细,小拇指太短,他们都不行。
中指说:我的个子最高,只要我一个人就能做很多事。
无名指说:真讨厌,大家都不给我一个名字,我真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
小拇指说:他们长得那么长、那么粗,有什么用?我是小而灵,我的作用最大。
长者听了他们的对话,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都说自己最有用,那么我就请你们来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作用大。于是这位长者拿出两只碗,其中一只里面放了一些小豆子,要求五只手指分别把这些小豆子拿到另一只碗里。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只手指能完成这件事。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五只手指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只觉得自己能干,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吴凡第一个站起来说。
吕子韵手举得很高,一副急着发言的样子,我就请她来回答,“我觉得他们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其实,只要大家一起来做的话,我想肯定能完成的。”
“我认为只要五个手指联合起来,一把一抓就能完成任务了。”善于总结的张梦勤回答道。
这时,平时爱发表独特见解的郭睿紧锁眉头抛出了他的“高见”——“我想,用一只手指也能完成任务的。”
同学们听了与众不同的答案,互相小声地讨论起来。有的反对,有的赞同。
这可是我没料到的局面。接下去该怎么办呢?这时我看到了带来的道具——装在碗里的绿豆。于是,计上心来,“那就请郭睿到这儿来演示给大家看看,只用你的一只手指把这只碗里的绿豆放到另一只碗里。”郭睿充满自信地走了上来。这时,赞同他的同学异口同声地喊起了“加油”。
郭睿先用他的食指取绿豆,只见他小心翼翼地盯着一颗绿豆,然后用食指去压绿豆,想把绿豆粘在食指上,可刚提起来一点,绿豆就又掉回到碗里去了。反复了几次,最终没能移动一颗绿豆。他的“同党”拼命喊着“真没用,让我来。”郭睿已没有了刚上来时的.自信了,额头已渗出了小汗珠。为了帮他解围,我就让郭睿用张梦勤刚才说的办法用五个手指一起抓,结果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绿豆都移到了另一只碗里。
看着用五个手指完成任务的郭睿,我请他说一说自己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有什幺不同的感受。
“当用一个手指移绿豆时,非常费劲,而且还没有成功,而用手抓时,非常轻松,一下就完成任务了。”——这就是郭睿的体验。
接着我又请了几位同学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移动绿豆,让他们通过做来体验两种方法的不同——只要五个手指联合起来,一把一抓就能完成任务!这是孩子们听了故事并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那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该怎样呢?”我乘机问道。
——“互相合作”,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道。
二、讲合作,取胜利
请同学们通过合作来完成下面的游戏,最后看哪个班同学合作得最好。
游戏1:搭空可乐罐
每班选两人参加游戏——搭空可乐。要求两人互相合作,把远处的可乐罐移到指定地点,并把空可乐罐往上垒,看3分钟内哪一组垒得最高,而且不倒下来。
规则:在运可乐罐时只能用两只手,不能借助其它东西;违反规则不给分。
评分:每垒一个可乐罐得1分,按最高的一垒计算。
经过3分钟紧张合作,四(1)班在本轮活动中获胜,得11分。
本活动结束后,我请来四(1)班的选手,请他们谈一谈获胜的秘诀:“我们能取得胜利是因为我们合作得很好。我们先商量好由谢宽去取,我来搭,因为谢宽跑步跑得很快,这样他就能很快地把可乐罐取回来。怎样才能搭得不倒下来,我们也是商量好的,如果一个一个往上搭的话,很容易倒下来,如果底下宽一点的话,就不容易倒。”
听了四(1)班选手的介绍,其它班的同学都议论开了。四(2)选手惋惜道:“我们两个没有合作好,我们俩一起去取,一起搭,在搭的时候,两个人你碰我,我碰你,把搭好的都弄翻了。能不输吗?”
老师小结: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知道了“互相合作,才能取得成功。”这次没获胜的班级,在下面的活动中准备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给大家5分钟进行讨论。
选手们热列地进行着讨论,连班主任老师也参与其中。
游戏2:传纸板
每班选5位同学排成纵队参加游戏。每班发6张纸板,每人脚下踩一张纸板,最后一位同学手上再拿一张。
规则:游戏开始,最后一位同学把手上的纸板传给第四位同学,第四位同学再传给第三位同学,直到传到第一位同学。第一位同学拿到纸板后立刻把纸板放到自己前方脚跨一步能够到达的地方,然后双脚踩到纸板上,第二位同学马上双脚踩到第一位同学空出来的纸板上,第三、第四、第五位同学依次双脚踩到前一位同学空出的纸板上。重复上述活动,直到5位同学全部到达终点。
评分:第一到达终点得10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依次得8、6、4、2分。
违反规则按0分计算。
参加选手人数增加,就需要选手间更多的合作。一个人的失误往往会影响整个小组的速度。比赛开始前,各小组选手都在认真地讨论,班主任老师也在给他们“指手划脚”。小选手脸上个个神情严肃,准备在比赛中一决雌雄。
活动开始,小选手们按规则进行着比赛。拉拉队为自己班的选手加油,活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小选手们像一只只小兔一样,拼命往前奔。各班不相上下。这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速度最快的四(3)同学出现了失误,第一位同学拿到纸板后把纸板放到了自己前方很远的地方,跨一步根本不可能够着。根据比赛规则,只能算违规。
本轮活动四(4)班获得第一,得10分。“我们5个同学合作得很好,我在最后,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警惕,自己一移动就把我脚底下的纸板传给前面的同学,并且还喊他的名字提醒他,其他同学也是这样,一边喊一遍传。所以我们能获胜。”“我是第一个,我在扔纸板时特别小心,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这是四(4)班传授的经验。
这时四(3)选手举手想发言,我就请他们上台,一位选手说:“其实我们被判违规有点冤枉。因为当时我只想把纸板方的远一点,可以加快速度,可纸板太轻了,我一扔就飘了出去。实在是冤枉。”说完,留下了悔恨、自责的眼泪。面对当时的情景,用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我只能把双手放在孩子的肩上,让他感受到有人在安慰着他,有人理解他的心情。
游戏3:“夹球同行”
每班选12名同学参加,分成两组,每组6人,相对而站,之间相距100米(距离可调整)。两名同学背靠背夹住球运往对面,对面的两名同学也用背夹住球再把球运回去,依次运球,直到每位同学都参加活动为止。
评分:第一到达终点得10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依次得8、6、4、2分。
球掉地一次扣1分,手碰球一次扣1分,一前一后运球扣1分。
规则:两人背对背夹住球,不准用手帮忙;两人侧身背靠背向着前进方向运球,不许一前一后运球;交换球时,运球的同学不能用手,但其它同学可以用手帮忙换;中途掉球后,捡回球从球掉的地方重新开始参加比赛。
随着选手人数的增加,相互间的合作显得更加重要。不仅是参赛选手间需要合作,还需要班上其它同学的合作——怎样快速、有效地把球放在选手的背中间,而且球不容易掉下来。
活动还没开始,各队选手已开始练习起来了。相互间讨论着两个人的手怎样钩住,要求放球的同学把球放在哪个位置等。
随着一声哨响,最后一轮比赛开始了。场上立刻安静了下来。参赛选手互相击掌鼓励。选手们两两夹着球,一蹦一跳地奔向对方。看,有一组因为球没放好,调皮的球逃了出来,滚到很远的地方去了,有位选手赶忙去追求,从球掉的地方重新开始参加比赛。
比赛结束后,我请了获胜的四(1)班选手传授秘诀:“我们选了跑得快的同学参加比赛,两个个子差不多高的同学为一组,这样夹球时容易一点,如果一高一矮夹球的话容易掉球。另外还请了两个动作快的同学给我们放球,球要放在中间一点,不然在走的过程中球会掉下来。”
四(4)班在比赛中成绩不佳,我也请选手上台分析失败的原因:“我们考虑得没有1班同学多,我们俩个个子相差比较多,所以我们在夹球走时,球就会掉下来,还有我们没有专门请同学放球,所以交换球时就慢,等我们放好球,其它班已经走了。就是没有配合好。”
老师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合作能带给我们快乐,只有合作才能取得胜利。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要记住这样一句话:‘学会与人合作吧,它将是你踏上成功之路的捷径。’”
案例讨论前的作业单
1.五只手指为什么没有一只能完成任务?怎样才能轻松地完成任务呢?
2.获胜选手有什么秘诀吗?
案例问题
1.这种活动形式的心理课效果如何?人数太多是否会影响效果?
2.对于这样的活动,男女生参与的程度有差异吗?
教学注释
案例概要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体验的不同,有的学生个性很张扬,而有的却胆怯、羞涩,不能很好与别人交流、合作,可见不会与人合作、不愿与人合作的学生大有人在,因此除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外,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合作能力训练,包括合作的意识、态度及能力。这也是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
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孩子来体验合作所带来的快乐,并让这种快乐的体验引导孩子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乐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讲,这种在游戏中体验的方式是比较合适的。
针对这个案例设计了作业单,让孩子把活动中的体验说出来,一方面强化自身这种体验,另一方面能给不会合作者以启示。
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真正参与的人数有限,因此,这样的活动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内开展效果会更好。
另外,对活动开展的细节应作更充分的考虑。如,活动中由于纸板较轻,发生了“漂移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加以避免。
建议讨论的问题
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意识
1.选手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也有学生只把自己作为旁观者,没有主动参与,各举一例。
2.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力如何进行量化评价?
教学方法问题
1.体验教学的方式对人数较少的团体比较合适,对人数较多的团体是否适用、怎样适用,需探讨。
3.体验式的活动形式有何利弊?如何评价这种方法?
背景问题
拓展
1.让学生把参加活动的过程及心理体验写下来,并在班级交流。
2.开展合作游戏活动(如两个同学把靠着的两条腿绑起来,比赛哪两位同学走得快;划定一个较小的范围,要求一组同学设法全部站在里面等)。
3.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小报(如办语文小报、卫生报、英语报等,要求每位成员承担一项工作,如版面设计、美工、编辑等)。
4.合作举办一次联欢活动(如庆六.一、迎新年活动等)。
善爱我心理健康课篇二
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年级越高情况越严重,但现在也出现了向低年龄、低年级发展的趋势。一些孩子刚刚升入初中,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高中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中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中小学生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之后,更加突出,使他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他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除了在物质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要求他们之外,却不能认真地、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理解他们的苦衷。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心理健康维护,它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这两个任务层次不同,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维护则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生长发展,能适应、成人。
基于上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和理解,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创造健康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这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切实开展素质教育;教师和家长应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是专门的渠道。但是,仅限于专门的渠道是不够的,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教学中去,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如班主任工作、团活动中去;这样就能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任何一种教育活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因此,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时采用了以下方法: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心理学原理则是指导我们开展工作的方法论。青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7、18岁这一时期,大致相当中学阶段。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从童年向成人发展的过度期,是人生中的“疾风怒涛”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快速期,具有矛盾动荡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是:“暴躁、易发脾气、易于为冲动所驱而失去控制。”在青少年时期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变化,自我逐渐形成。但个体身心还很不稳定,容易表现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中学生处于情绪与情感的‘疾风怒涛’时期,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明显。“闭锁性与开放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反叛性:反叛传统,喜欢标新立异。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和行为异常问题时期。这是青少年的基本心理特点,把握好这一特点对我们开展团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我们还要把个别与一般相结合,对个别学生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开展好团体和个别的心理健康教育。
师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是平等、双向的,教育实践表明,许多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往往不能接受自己,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他们只有先被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只有先被别人尊重,才能尊重自己。如果教师不能尊重学生,学生就感觉不到自尊,心理健康也就产生不了实效。在对学生心理问题判别上,要坚持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客观、科学的心理异常判别手段结合起来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掌握中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还有,必须慎重区分和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切忌乱贴标签、乱发议论。有的教师轻率地指责学生是 “弱智”、“变态”,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宜出现匆忙下结论,最好能请心理专家进行诊断。最后,还要防止在判别时出现以下几种偏差。把一般心理障碍视为严重心理障碍;把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问题,视为主要是或全部是生理因素引起的问题;把主要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心理障碍,视为是学生自身因素或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个性品质不良导致的心理障碍,视为智力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把心理障碍视为道德品质恶劣等。只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判别,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学生心理档案有一个特点是系统性和连贯性。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时的需要,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我们实行连贯性的跟踪教育。学生每一阶段的心理状况作为档案保存下来,方便我们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还可以作为评价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教育效果的可靠指标。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尽可能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有利于系统、连贯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这也是一项很讲究科学与方法的工作。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为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现实的可能性。
善爱我心理健康课篇三
为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__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__市关于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__省普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自__年起,在全市启动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在全市树立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典型,带动广大中小学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各项要求,明确学校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和必要的活动场地,丰富课程内容,建立稳定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形成全体教师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心灵成长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争取到20__年,在全市创建60所左右的潍坊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0所左右的__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5所左右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二、创建范围
全市全日制普通中小学。
三、工作步骤
争创工作自__年开始,__年组织首次认定,工作步骤如下:
(一)创建阶段,自通知下发之日起,各县市区、各直属学校对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组织本县市区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认定阶段,__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认定从__年开始,隔年进行。__年3月由各县市区组织申报,每县市区推荐数量不超过3所,市教育局委托__市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申报学校进行考察认定,公布潍坊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从中择优推荐参加全省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评审。近两年内存在学生逃学、辍学、流失、违法犯罪等情况的不能申报各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三)推广阶段,由__市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研究中心建立工作交流平台,及时推广宣传各级特色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经验。
四、工作保障
(一)完善工作制度。各县市区和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建立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制度,推动学校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开发贴近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计入教学工作量。
(二)注重专业指导,各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研究中心要协调区域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工作的指导,定期组织开展专题性培训、观摩研讨和经验交流等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活动,帮助学校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三)加强队伍建设,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争取政策支持,做好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并根据学生实际需要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相关心理学教育背景或取得相关资格证书,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市教育局将逐步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每年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少于10课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针对全体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职务评聘、工资待遇、评优评比等方面的待遇,鼓励优秀人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保障工作经费,各地和学校要设立专项经费,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师资培训、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原则上,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年生均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低于10元。
善爱我心理健康课篇四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为核心内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
善爱我心理健康课篇五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受、自我成长、助人自助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1、通过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对学生进行人格辅导、学习辅导、休闲辅导等,实现心理健康的预防性、发展性目标。
2、设立“馨香一瓣”聊天室,让学生倾听心理的烦恼,在轻松愉快的氛 围中,开启心扉,调适心理。
3、通过“心理驿站”广播节目,对学生来信来电进行解答。
4、通过“悄悄话”信箱,了解学生要解决的困难,让学生在无助时能及时得到老师帮助。
5、专家讲座,邀请心理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6、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7、通过《英育现代教育》、《蒲公英》、“心理之窗”栏目,引领学生解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1、学习辅导
它着重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情绪与动机进行训练与辅导。学习技能辅导主要是指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策略的训练,增强学生的这些学习技能有助于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学习情绪与动机是学生学习中的动力因素。
2、人格辅导
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会认识自我,学会认识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交往。人格辅导活动侧重于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以及人际沟通两个方面。自我意识辅导活动旨在让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善于发现自已的长处,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自我控制辅导活动着眼于情绪的调控。青少年学生的情绪很不稳定,在个人调节与外界的关系时,情绪是最为敏感,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便于学生驾驭自我,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人际沟通辅导活动则侧重于与老师、父母、同伴的沟通。同时,与异性同伴的沟通也是青少年期同伴沟通的一个重要部分。
3、生活辅导
生活辅导主要侧重于消费、休闲与应付危机等,这些都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不可缺少的素质。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如何合理消费、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生活;另一方面还要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地选择消费与休闲的方式。
善爱我心理健康课篇六
阳光成长快乐生活
xx年12月8日(星期一)至12月12日(星期五)
为了把活动落实到位,特成立本次宣传周组织机构,具体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活动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
1、时间:12月8日上午
2、地点:操场
3、活动内容:学校领导讲话“正确看待心理教育,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学生代表讲话“爱自己因为我独一无二”,奏响我校xx“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的序曲。
活动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心理健康知识专栏、“心灵直通车”广播心灵小故事、大课间操心理格言每日诵读、
活动三:心理格言朗诵比赛
1、参加年级:三年级
2、活动程序:
12月5日各班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班内的朗诵比赛。
12月9日(星期二)各班选派两名学生代表班级到南教学楼六楼参赛。
3、评委:
活动四:讲故事比赛
1、参加年级:四年级
2、活动程序:
12月5日各班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班内的讲故事比赛。
12月10日(星期三)各班选派两名学生代表班级到南教学楼六楼参赛。
3、评委:
活动五:心理健康格言卡制作展示
1、参加年级:五年级
2、活动程序:
作品上交时间:各班于12月8日(星期一)上交15份作品于四楼心理咨询室xx老师。
作品展示时间:12月10日(星期三)至12月12日(星期五)
3、地点:操场
活动六:心理咨询活动
1、时间:活动周期间每天中午一点至两点
2、地点:北教学楼四楼心理咨询室
3、值班教师安排:
周一:xx周二:
周三:xx周四: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