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教案篇一
二年级期中测试出现这样一题:一辆自行车398元,一台电风扇207元,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大约需要几百元?显然,出题者的意图是要学生进行估算,而学生中出现了两种答案:(1)398接近400,207接近200,400+200=600(元)答: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大约需要600元。(2)398+207=605(元)605≈600答: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大约需要600元。
虽然结果都是大约600元,到底何种思考方法合适呢?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唯一的——它不同于求近似值,即不能“算着估”。但我们在估算教学中,常会冒出“算着估”的现象,估算虽然有估的成分,其计算结果要求没有精算那么高,可是估算教学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那么深邃,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估算,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走出“算着估”的'误区,朝着“估着算”的方向努力,要先估后算,而不是先算后估,这样才能体现估算的内在价值,提高估算教学的实用性。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教案篇二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新课标》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培养学生]估算意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价值。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笔算基础上教学的。在以前学习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在这一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在本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综合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节课知识点,首先我让学生体会“估数”,做“下列各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数”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到“估数”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估算”作铺垫;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学习估算,感受与精算的不同,我设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练习,意在让学生感受到整十数比较好计算。以上练习为解决后面的问题打下较好基础。其次,在教学新知时,我结合具体情境,由“帮妈妈估计买三样物品带100元钱够不够”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
这节课,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我发现学生还是没有真正领会到估算的作用,所以接下来的练习也做得如梗在喉,学生总是不能自觉地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只是一味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或题目去估算,仔细思考可能有如下原因:
1、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直接口算得数更加直接、方便,学生已经习惯于精确计算,因此他们没有体会到估算的好处,不容易产生估算的需要。
2、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接触到估算,所以在理解估算的意义上出现了问题,变成了为了估算而估算。因此,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举出大量需要估算的例子,体现估算的优越性,尤其是数字越大,越能体现估算的好处。在解决应用题时,让学生圈出“大约”这两个字,目的是让学生区分估算和精算的区别。
总之,估算是以熟练、准确的口算为基础的,估算的教学并不是单一的计算技能的训练,它可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尤为重要,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我们教学的始终。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教案篇三
青岛版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把知识融于一个个有趣的情境串中,使学生在情境串中解决问题。本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勤劳的小蜜蜂整装待发采花粉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情境图,通过学生讲故事——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把知识学习与解决问题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了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知识链,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教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的算理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先让学生独立解答自己喜欢的.问题,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教案篇四
本节课主要教学加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课初我首先出示电话机、电饭煲、自行车、电风扇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直观图及其价格,并由此提出“买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电饭煲大约需要几百元”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加法的估算。由于图中每件物品的价格都接近整百元,因而学生根据所求问题不难想到:可以先把电话机和电饭煲的价格分别看作与其接近的整百元,再口算出结果。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进行估算后,我利用卡通挂图进行交流,呈现了表达估算过程和结果的一般形式,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估算的思考过程,并学会正确地表达结果。
随后的“试一试”主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例题所学习的估算方法。教学中我先利用例题中的已知信息提出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加以解决;再鼓励学生利用例题中的已知信息“任意选购两件商品,并估算大约需要几百元”。体现了由扶到放的设计意图,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估算活动。在练习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正确的表达中估算过程。
随堂练习主要帮助学生巩固加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如第1题把一个数看作与其接近的整百数的专项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加法估算的难点,为正确进行加法估算打好基础。第2题是用加法估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估算的现实意义,增强根据问题特点合理选择估算的意识。
在教学中,发现仍有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进行估算,课后将继续辅导学困生,跟踪指导。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教案篇五
每一节课的设计必须在全面阅读了教材说明和了解了该知识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作用和位置时才真正地考虑教学的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基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地处理,结合自身学生的特点也就是学情,预设好学生的反应,设想好自己的课堂如出现状况时应如何及时地进行处理.
借着这一次与上海老师的会面,也让自己从中获益不少.对于该内容自己自觉还是在比较了解地情况下来进行了设计上的考虑.结合学校的实际,我首先考虑了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把教学的例题进行了修改,这是自己原有的设想.应学生本准备秋游活动,在这一组织中学生必须经历一个买门票,进行游园活动的过程,所以我把它整个设计搬进了课堂,这样就更利用学生感受自己所解决的数学问题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中的.因为在原有的设想中,学生要进去买门票的话一定要考虑要准备多少钱去买票从而由计算准确值引入在可以采用估算来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是由于在实际中我们准备钱的数量是不需要那么准确无误的.同时这样的处理也便于学生知道在这一种情况下所估算得到的结果必须要比准确值要大一点才行,这才是符合实际的情况和需要的。后面的练习设计我也是结合了玩活动摩天轮是否可以同时承受所有同学的重量,能否同时一起让同学们上去玩、用餐需要安排座位,座位的个数是否够呢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让学生慢慢感受估算。这除了学生可以采用计算出准确值的情况下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估算直接口算得出结果来进行比较判断。让学生明确如何估算。
在整个教学实际进行中,学生的估算方法教学是注重了引导和小结。学生对于如何估算是比较清晰的。另外学生也基本了解如果需要运用估算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必须结合实际的情况。,有时候需要把估算的记过稍微估计得大一点,有时候需要把估算的结果稍微估计得小一点。但是正如上海老师所说,由于学生在课堂中受了惯势思维的影响,同时在例题的设计中由于采用估算对于解决这一类型的问题更有优势这一情况没有很好地在这里面体现出来,所以在这一课堂中,有一部分学生是还是停留用了算准确值的结果来进行了问题的解决,这估算的优势还是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如果能够在课堂的巩固练习中,考虑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安排一组练习,就是让学生快速地进行判断和问题解决,从而使学生在这一练习过程中感受使用估算确实存在有一定的优势,那这一节课的遗憾就能很好地进行补充了。
确实由于自己在以后教学中没有遇见这样的学生反应状况,对于学生大预设未能估计得那么准确,如何根据学生的事情状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适时的调整,在目标的达成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信每一节课肯定由于各种的因素,我们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或者一些从未遇见的状况。所以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完善自己需要考虑的方面,这对于自己的成长和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确实是十分有利的。这一次也非常的感谢两位来自于上海的老师给予我的意见,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触动,学习真的是无休止的,只要我们自己愿意,相信你就会有不断的进步。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教案篇六
在二年级下册的数学计算教学中,三位数的加法是较大数的计算,列竖式求得结果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不一定要精确的结果,只要知道得数大约是多少就可以了,这就需要估算。教材认真落实《标准》“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的要求,在教学笔算的同时也教学估算。教学估算并不是把估算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在现实情境中激活学生已有的估计经验,自己探索估算方法。教材第45页例题通过“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几百元?”这个实际问题,向学生提出估算要求,启示估算方法。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把两个加数分别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通过整百数加法完成估算。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生活经验上。”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创设了当“小营业员”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学习加法估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该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感到学有所用,学生在做数学中亲身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较快地掌握了本课内容。但此时的估算毕竟是学生在低年级接触到的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新技能,真切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在实际的解决问题操作过程中,还是应多指导学生注意具体的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论之。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教案篇七
估算是反应一个人智商和办事能力的重要标志。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就是对各种事物进行有效地分析综合,就是一种“估”。工作计划的制定也是一种“估”。日常生活中的买卖活动更是一种“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a 、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本课一开始就用大东方超市店庆引入新课,让学生估算大约要带多少钱,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b 、相互讨论,共同探索实际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注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其有独立思考的空间,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解决如454 ×28 的此类题目时,先安排独立计算,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这样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在讨论谁的估算好一些时,当学生出现“450 ×30 ”和“500 ×30 ”两种不同意见时,强调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引导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掌握估算的方法。
c 、尊重学生,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选取自己最熟悉的事件作为素材,使数学学习变得生活化,最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获得自己的估算方法。
估算的教学,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因此,我们只有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教学,在实践中体验估算的方法,才能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估算能力。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教案篇八
“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数学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从而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不同的估算策略,并能运用自己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通过例题说明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用一位数乘的乘法估算方法。我从学生实际生活事例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揭示数学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理念。让学生了解估算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教例运用购买电影票、参观航天航空展览,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例等。使学生感受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孩子们怎么想的,只有通过他们的言语得以表现。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和充分的尊重,这样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才得已尽情的流露和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达中得已完善,每个孩子的思维和情感也得到了发展。而这一点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在情境中经历估算,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估算的价值。真正突出了估算教学的重点,即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教案篇九
小学数学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再估算)在此基础上学习本单元的估算乘法比较简单。运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总结方法,体现以下特点。
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课始,出示学生郊游的画面,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提出问题: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后,引导大家能否估算?给予充足的时间,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汇报,出现了多种方法。在练习中设计了打字的题目,一篇文章16000个字,每分钟打83个字,20分钟能否打完?还有根据商店三天的销售量,估计一个月的销售量等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价值。
在解决车票和门票的问题时,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出现了不同的估算方法:大部分学生直接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把49看成50,104看成100,50×100=5000(元),应该准备5000元。
但也有学生运用进一法估算的,出现两种估算策略
把49看成50,104看成110,50×110=5500元,应该准备5500元,
把49看成50,104看成105,50×105=5250(元)。应该准备5250元。
引导学生准确计算后发现第一种方法估计的结果不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明白该题目运用进一法是最好的。又如:在练习中打字一题,学生通过算、说、议、选等活动总结出最好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多样,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的估算策略。
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却掌握的不是很理想,出现一道题目,还是惯性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后进行估算;另外,个别的题目让学生难以确定是否估算还是准确计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分析该题目中的数据应估大一些还是估小一些;即使准确计算的题目,计算前也可以让学生估算一下,或是算后利用估算的方法检查,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不断提高估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