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绘本故事教案篇一
1.能仔细观察画面,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他人的经验。
小图书人手一本
(一)初步了解图书内容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新的图书《漏》,想不想来看看这本书里讲了什么?
2.师:请小朋友自己看书,一边看一边在心里讲一讲书里的故事。
3.幼儿自主阅读,师个别询问指导:书里有谁?他们想来干什么?是什么时候?……
(二)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故事内容
1.师:谁来说说这本书里讲了什么事?
幼:小偷到老爷爷家里去偷驴。有一只老虎也想去吃驴。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小偷?
幼:我看见他从墙后面钻出来的,电视里的小偷都这样贼头贼脑的样子。
2.师讲述故事第一第二页: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这天晚上,小偷来了,老虎也来了。
3.师:小偷在干什么?老虎又在干什么?
4.师:王老汉发现了,会说什么呢?(师讲述该页内容。)
5.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一起学老虎和小偷的话:啊!漏啊!
6.师:天下起了雨,小偷和老虎都被雨淋湿了,老虎又会怎么想?
7.师讲述图书最后两页:天快亮了,雨越下越大。滴答滴答,唉,怕漏雨,偏又漏了。
绘本故事教案篇二
1.使幼儿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良的情绪影响身体健康。引导幼儿寻找正确渲泄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
2.培养幼儿健康活泼、开朗的性格。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点:
使幼儿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良的情绪影响身体健康。引导幼儿寻找正确渲泄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
活动难点:
真正掌握渲泄不良情绪的正确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的情绪。
1.记号笔、情绪记录图。
2.合作活动材料:二人三足、呼啦圈、棋子、扑克、布飞碟、齐拉珠子、象棋拼图、袋鼠相斗、陀螺、拳击手套。
一、感受快乐的情感,知道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良的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2.师生同乐游戏(游戏法、情绪体验法)。
3.游戏后讨论:(讨论法、回忆法、比较法)
(1)玩游戏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
(2)除了游戏的时候很快乐,还有什么时候你也觉得很快乐?
(4)你们觉得快乐和不快乐哪个对身体健康有帮助?为什么?
(5)小结:情绪愉快身体就会好。
二、引导幼儿寻找正确渲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将不快乐转化为快乐的方法,培养幼儿健
康、活泼、开朗的性格(讨论法、回忆法、评价法)。
1.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不快乐的时候快乐起来呢?
2.小结。
三、再次体验快乐的意义,并在活动中逐步掌握正确渲泄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巩固认识情绪愉快身体就会好(游戏法、记录法、评价法)。
1.提出活动要求。
2.出示情绪记录示范图,引导幼儿记录自己的情绪及渲泄方式,并尝试自我评价那些方法有利于身体健康。
3.出示一份记录样图,引导幼儿分析。
4.结束并延伸活动,幼儿自然结伴自选器械进行活动并尝试记录。鼓励幼儿自己尝试不同表格设计及记录方式。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人生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所谓“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幼儿阶段是孩子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其性格、情绪、意志及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主要靠幼儿教师和家长去实施。
利用师生同乐游戏,使幼儿充分感受快乐。通过谈话引发幼儿的共鸣,使幼儿理解“快乐使人精神健康,不快乐会影响人的健康,所以我们要时常保持快乐的心情”的道理。大部分幼儿对“快乐”似乎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激发了孩子与快乐做朋友的愿望。
让幼儿体验生活中会遇到不如意、不快乐的事情,体会快乐是可以分享的。在欢快的氛围中,让孩子进一步体验自己快乐和别人也快乐的意义,再次提升活动快乐的气氛。从整个活动来看,我觉得自己在活动的准备中比较用心,从材料的准备、环节的设计。但在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关注例,教师语言还不够简练。
总之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寻找快乐,留住快乐,并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行动去调节和保持快乐的情绪,提高对学习生活的认识。
绘本故事教案篇三
幼:小鸡。
师:(出示大书《换一换》),小鸡要跟小老鼠它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边翻书,边讲述《换一换》。)
师:故事讲完了。(教师手指动物图卡小鸡)小鸡跟小动物们换了什么?
幼:换叫声。
师:小鸡跟哪些小动物换了叫声?
幼:小老鼠、小猪……
师:小鸡想跟小老鼠换叫声,是怎么说的呀?
幼:小老鼠,我们换一换叫声,好吗?
师:谁来学学小鸡对小狗说的话?……
师:当小鸡遇到老猫时,发生了什么事?老猫怎么说的?
幼:差点给老猫吃掉。
师:小鸡最后给老猫吃到了吗?为什么?
幼:小鸡学了小狗的叫声。
师:最后小鸡回到家,妈妈吓愣了,为什么呀?
(引导幼儿理解小鸡吓走老猫的原因,以及妈妈吓一跳的原因。)
绘本故事教案篇四
包粽子?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还有哪些民俗活动?结合“我是中国人”的大班主题,《粽子里的故事》将引发二场孩子们关于“粽子”的大讨论以及“端午”热。
(1)熟悉故事情节,能学说老奶奶的心愿。
(2)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和朋友一起品尝粽子,分享节日的快乐。
镑图画书、ppt课件不同形状、不同馅料的粽子图片
不同馅料的`粽子若干,餐刀、水果叉若干
(1)导入激趣
(播放课件)你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出示图片)你还看到过怎样的粽子?
听说过粽子里的故事吗?
(2)讲述故事
完整讲述:
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
谁吃了粽子?最后谁会讲故事?
粽子里包着的到底是什么?
绘本故事教案篇五
1、引起幼儿的谈话兴趣,萌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2、鼓励幼儿勤观察、胆发言,体验与同伴分享快乐;
幼儿已有的关于广饶文化广场变化的经验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咱们的广饶文化广场上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么?
幼儿:广场上挂了好多的灯笼;
幼儿:有鱼灯、还有孙悟空呢?广场的柱子上都挂满了灯笼,还有……
(孩子们的谈话欲望调动起来了,他们相互谈论着,高兴的表情挂在小脸上。)
师:你蜜察的很仔细,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给全班的小朋友详细的讲一讲呢?
(孩子们积极的举手,来前面把自己的新发现与家分享。)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挂灯笼么?
教师引出元宵节,告诉小朋友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正月十五前后,人们赏灯、猜谜、吃元宵、放烟花等非常热闹,激发孩子们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赏灯的兴趣。
思:谈话活动只是让幼儿从感性上对元宵节有了一个体的了解,激发了幼儿对元宵节的兴趣,那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我设计了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绘本故事教案篇六
1、通过过操作活动巩固搓圆的技能。
2、引导幼儿通过压扁,加工成"元宵"。
3、体验元宵节的风俗。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5、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1、橡皮泥、泥工板。
2、碗、勺子、锅子等厨具。
1、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
2、教师示范月饼的做法。
你们想想元宵是怎样做的呢?元宵做好了,你们看看和我们以前做的月饼有什么不同?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幼儿制作时一定要搓圆。
4、"下元宵"、"吃元宵"。
5、讨论介绍元宵节的风俗。
你们知道元宵节还要做些什么吗?
绘本故事教案篇七
了解灯谜的由来、种类和结构,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感受灯谜的主要特点,学习猜谜的方法,体验竞猜的快乐。
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验,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结构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4.请猜谜有困难的`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师幼共同研究帮助的方法。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绘本故事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能理解故事的内容,体验有笑声和没有笑声的不同感受。
活动重难点:
能理解故事的内容,体验有笑声和没有笑声的不同感受。
活动准备:
1、用旧纸箱做的“神奇的箱子”一个;小录音机一台,装在箱子里。
2、录着各种笑声的磁带。
3、卡纸若干,线,记号笔。
4、挂图第19号,故事磁带。
5、已阅读过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中的《鼹鼠的箱子》。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具“神奇的箱子”,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这是一只神奇的箱子……
2、教师边演示桌面教具边有表情地讲故事第一部分(开头至“不用打针吃药了”),让幼儿充分感受箱子的神奇。
教师边演示桌面教具,边讲故事第二部分(从“大家都不来看病”到“谁也想不出好法子”)。
3、师:小动物没有生病,为什么妈妈们还很着急呢?帮助幼儿理解“生活中没有笑声,就不开心、不快乐了”。
我们一起来帮助鼹鼠医生想想办法,让小动物们开心地笑起来,好吗?
笑声飞出来。
4、老师讲故事最后一部分,在讲到“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时,老师打开箱子里的录音机,播放笑声磁带,并翻转小动物,出现笑脸的教具,然后再接着讲述故事。
1、收集笑声教师用神奇的箱子收集两个孩子的笑声。(用箱子内的录音机录音)
2、提出任务现在我们的笑声也被关进了箱子,我们谁也笑不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试试没有笑声会有什么感觉?如果谁憋不住笑,就要把他记在记录卡上。
3、制作卡片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制作笑声记录卡(任意剪出卡片的形状,穿上线挂在身上)。
三、游戏:长着小胡子的人,给每个小朋友一撮小胡子(一撮毛线)。把自己的小胡子放在鼻子和上唇之间。让头往后仰,上唇往上翘。不让胡子掉下来。大家可以扮各种鬼脸引对手发笑,但不能让自己的胡子掉下来。因为笑而让自己的胡子掉下来的幼儿将被记录在记录卡上。
四、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憋住笑,同时,如果发现同伴的笑声就进行记录。
1、师:很想笑但不能笑,你感觉怎么样?今天谁没憋住,笑得最多?(比较记录卡上的次数,并和大家分享为什么没有憋住笑)
2、畅快地笑打开神奇的箱子,播放幼儿的笑声,让幼儿畅快地笑一笑。
附
鼹鼠的'箱子
鼹鼠大夫有一只神奇的箱子,只要对着箱子喊上三遍病的名称—感冒、感冒、感冒;拉肚子、拉肚子、拉肚子,再念上一段话“嘿嘿嘿咯咯咯哈哈哈......”病就关进了箱子,不用打针吃药了。
大家都不来看病,鼹鼠大夫觉得寂寞。他就背上箱子出去了。鼹鼠大夫来到小兔的家。小兔妈妈说:“我的孩子没有生病,可是他总是不笑,真是难受。”“不笑?我也不笑呀。不过,还是让我回去想一想吧。”鼹鼠大夫说。
鼹鼠大夫来到小松鼠的家。松鼠妈妈说:“我的孩子没有病,就是不会笑,可把我急坏了。”“不会笑是什么病呀?我要好好想想。”鼹鼠大夫开始犯愁了。
鼹鼠大夫又来到小狐狸的家。狐狸妈妈说:“我的孩子总是板着脸,一点都不笑。请你给治一治。”鼹鼠大夫着急起来:“怎么都得了不会笑的病呀?”
鼹鼠大夫回到家想呀想,想呀想,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正在这时候,兔妈妈、松鼠妈妈和狐狸妈妈都带着孩子来了。大家都愁眉苦脸地想办法,谁也想不出个好法子。
鼹鼠大夫说:“让我打开神奇的箱子看一看,看看箱子里面有没有治这种怪病的药。”鼹鼠一打开箱子,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大串笑声从箱子里飞出来:“嘿嘿嘿......咯咯咯......哈哈哈......”小兔、小松鼠、小狐狸立刻笑起来:“嘿嘿嘿......咯咯咯......哈哈哈......”妈妈们也都高兴地笑起来。鼹鼠大夫一拍脑门,明白过来:自己把疾病关进箱子里时念的那一段话,就是笑声呀。笑声关进了箱子里,大家就没法笑了。鼹鼠大夫想到这里,也大声地笑了起来:“嘿嘿嘿、咯咯咯、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