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设计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能根据法则准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在尝试解决读书问题的活动中,经历自主尝试,并与他人交流三位数进位加法计算的过程。
3.情感目标:
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解决“哪一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估算
(1)82+46≈
(2)18+23≈
(3)75+11≈
2.用竖式计算
36+47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做笔算加法时,先从个位加起,个位6加7等于13,在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3加4等于7,7再加进上来的1等于8,十位写8;最后结果是83。
一起回忆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是不是?可是有一些地区的小朋友却买不起书,所以我们学校的同学们进行了捐书活动,他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爱心,这边有这次捐书情况的统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出示课件,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通过上表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答)
师:你能根据上面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到减法问题,教师要给予肯定,由于不是本课所讲内容不必板书。当提到加法问题时教师要立刻板书出来:
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说出: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三.解决问题
提问:小朋友们,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如果会,那应该怎么列算式呢?
预设:118+104+95=(板书)
提问:现在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呢?老师总结学生说出的不同之处,并揭示板书课题(三位数的连加)
提问:我们先不要计算,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本呢?
学生估计。
提问: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预设:
120+100+100=320
118+104+95
100+100+100=300
提问:估计好了,现在来算算,到底有多少本?好,请大家在草稿本上动手算一算。师巡视,让学生把不同方法投影,仔细看一看,规范学生的写法,老师让学生解释自己的方法。
预设:
118+104+95118222
=222+95+104+95
=317(本)——————
222317
118118
104+104
+95———
———222
317+95
———
317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种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平时计算中只要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就行,但是三位数的连加这种方法是我们这节课的新内容,你能掌握吗?下面跟着老师再一起来扮演一次,提醒学生注意应用题要写单位和答,并且注意书写格式。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三位数进位加法与两位数有什么联系和不同?
生答:大致看法是前两条一样,不同点三位数的计算多了一位——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师:第三条我们可以怎样简练的说?(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它前一位进一)教师追问:满二十多怎么办?一定有同学会说:向前面进2。
引导孩子说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时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生总结三位数进位加法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四、巩固提高
让学生正确列出算式,估算出结果,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
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哪个年级捐书多?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们都学了什么呢?学了新知识,我们要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这样新知识才不会遗忘。
六.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
118+104+95=317(本)
118118
104+104
+95———
———222
317+95
———
317
答: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
七.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相对其他学习内容来说稍显枯燥。这节课,学生在各方面的精彩表现着实让我感到欣喜,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数学源于生活,它是从现实世界里抽象出来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创设了“捐书活动”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数学问题。
2、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从而体现出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交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这节课,我感到不足的地方是:
2、对于估算的处理不是很到位,以后要加强学生对于估算方法的选择,以及合适与否的判断,逐渐像学生渗透估算的意识。
3.从旧知过渡到新知的过程中处理得不是很恰当,还有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方面要多培养。
在以后教学中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尤其是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方面,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的老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教学设计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二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学会正确区分,书写形近字。
2、借助拼音朗读,背诵诗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通过做借书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动手的能力。
突破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万花筒
1、出示形近字(卡片),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3、生仔细观察,找出异同。师随机揭示形近字概念。
4、生互相探究这些字怎样书写,要注意些什么?
要——耍爱——暖湿——温得——待
5、生独立写,师巡视指导。
(二)百宝箱
1、展示(图片)水城威尼斯。
2、生观察,看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讨论下自己的收获。
3、师简单介绍水城威尼斯
4、生带着感情,借助拼音读诗《水城威尼斯》
5、同桌读,背比赛。
6、生讨论诗中的两个问题:
你说那一座古桥是真?
哪一个月亮是假?
(三)大舞台
1、读云朵上的话。
2、大交流借书卡怎样做?
3、师引导学生按书中的借书卡的提示去做。
4、生做,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教学设计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三
《捐书活动》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的第一课。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笔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方法,懂得了一些运算顺序,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捐书活动》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潜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因为学生有必须的计算潜力,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潜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必须的计算潜力和分析问题的潜力。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透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潜力。
过程与方法
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估算的潜力。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利用教材带给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整理知识的潜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口算天天练
35+25=
24+36=
100+210=
250+250=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不是感到很幸福呢?但是,你们知不明白我国还有很多的儿童因为贫困而面临辍学,请看图片(贫困山区的图片),这些年龄和你们差不多的孩子,因为贫困,只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习,但他们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功读书,你们说他们这种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学习?你们愿意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引出课题),老师吧他们捐书的状况做了个统计,一齐来看看吧!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表。
师说:我给大家十秒的时间仔细观察两张表,看看你能从中找出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2、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说些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预设:
生1: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生2: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
生3: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哪个年级捐书多一些?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预设:
生1:每个年级都有三个班,能够一个班一个班的比较,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一班多出来的书,比后比后两个班少的书的数量多,所以三年级多。
生2:估算一下每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生3:三年级每个班都补成100后,尾数是17,四年级每个班都补成100后,尾数是10,所以三年级多。
学生尝试列算式,交流后汇报。
三年级:118+104+95。
四年级:103+109+98。
3.解决问题。
师: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揭示课题(三位数连加),这就是我们这天研究的新知识。(引出课题)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算式:118+104+95.
估算。
师: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本?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
(设计图意:让学生经历“估”的过程,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
(2)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
师:请选取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师:有同学已经算完了一种方法,试试你还能想到第二种方法吗?(学生总共想到了四种方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很据状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3)四人小组交流。
师:请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中介绍一下(请几名同学代表上台板演)
师:让我们一齐来看看这些同学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样吗?你能看懂他们的算法吗?
(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并在其中培养孩子的倾听潜力、合作学习潜力)
(4)全班汇报。
(将计算的方法按计算的方式进行分类,口算、脱式的方法请板演的同学介绍。)
师: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的竖式计算,他用了几个竖式?(2个)他是怎样计算的?(先把前连个数相加,再把它们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他很巧妙的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
师:这位同学的竖式有些不一样,他只用了(1个)竖式,这个竖式以前可没有学过,比较一下,这个竖式和前面竖式有什么不同?(三个数写成一块儿,直接三个数相加)
教师板书:
师:三个数相加,怎样计算?思考一下。
师:以各位为例,有没有同学为我们讲解一下到底该怎样计算?
(个位上8加4等于12,12加5等于17,满十进一……)
师:虽然是三个数在相加,其实计算方法是一样的。看来新的知识同样难不倒我们。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观察板演的算式,听、说计算的过程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深刻体会计算的方法)
师:这天我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和我们的估算比较一下,是不是很接近?看来我们的估算是准确的。
(设计意图: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相比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也体会估算能够验证计算的结果。)
师:到此刻,这道题我们解决完了吗?对了,还就应写答语,把问题回答完整。
四、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师:此刻我们一齐来看看第二个问题“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书?”
师:用这天学习的新方法算一算吧!
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连加的竖式计算。)
师:大家此刻能确定哪个年级捐的书多吗?
五、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师:透过这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学会了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设计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四
1、复习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典。
2、通过游戏拓展识字渠道,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音序查字法,培养学生平时自主识字的习惯。
学习简单的归纳的识字方法,增加识字量。
读熟,唱会字母,练习中掌握音序查字法。
生字卡片
一、复习字母
1、齐唱字母歌
2、师生对卡片:大写字母对小写字母。
二、复习音节,音序
生自荐举例说什么是音节,什么是音序?
三、完成语文活动六的音序查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并说出音节,音序。
2、指名说说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先在()查到(),再到( )找( ),然后( ),最后( )。
3、同桌竞赛查字典(查:单,市,姨,步,姓),并在书中完成第一题,老师巡视辅导差生。
4、讨论:如何给这些字按音序排队?
1)记住大写字母的顺序
2)按大写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些字。
3)生独立完成排队
4)师生一起检验正误。
四、大舞台——找朋友
1、老师出示字卡片,生认读。
岗,功,苹,蔬,李,陈,周,吴
2、把它们按一定方法分类(找出它们相同的地方)
3、同桌合作完成。
4、老师查完成情况,进行讲析:
按姓氏:
按偏旁:
按音序:
按意思:
五、练练
1、写出下列字的音序,音节,在字典的哪一页
“拼”音序(),音节(),在字典()页
“须”音序(),音节(),在字典()页
2、根据音序给下列字排排队。
外,麻,雀,冲,肯,定,羽
教学设计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五
1、 引导幼儿通过玩色,在熟悉三原色的基础上认识桔黄、绿色和紫色,并能自己调配颜色。2、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3、 培养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观察记录。
1、 每组三杯为红、黄、蓝的颜料。吸管若干。垫板、抹布、白布(分块)人手一份,记录表格每人一份。2、 木偶(小兔)一个,示范教具一套(同幼儿)。
(一)教师示范用吸管取色。
1、 出示红、黄、蓝三杯颜料
2、 提问:如果我想染一块红布,要用什么颜色?
3、 教师正确示范如何用吸管取色来染布。(出示红布)
(二)请幼儿尝试学习染一块蓝布。
1、 提问:如果要染一块蓝布的话,要用什么染料?
2、 请幼儿尝试每人染一块蓝布。(出示蓝布)
3、 用黄色可以染一块什么布?(出示黄布)
(三)小结:这些颜色是我们经常要用的。红、黄、蓝三色叫做三原色。
1、 出示木偶(小兔):老板,老板,我想要一块桔黄色的布做衣服,你这里有吗?
2、 幼儿讨论:怎样从这些颜色中变出桔黄色?
3、 幼儿自己尝试调配桔黄色。
4、 请调配出桔黄色的幼儿说说:哪两种颜色调在一起,会染出一块桔黄色的布。
5、 幼儿再次操作验证结果,教师用色块示范如何做记录。
1、 继续情境表演,提出要调配绿色、紫色的要求。
3、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4、 请幼儿出示表格陈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5、 小结:颜色真奇妙,两种不同的颜色调在一起,就会调配出另一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