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红与黑读书心得体会篇一
思考几个月,定了一个计划,终于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学年里,我读完了司汤达的《红与黑》。这本小说的深度和广度非常宏伟,它讲述了法国19世纪初期一个贵族社会的罕见故事。正是这个故事,让我津津乐道,思考人性和社会的变迁。下面,我将分享我在阅读过程中所得到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红与黑的男性人物塑造。
《红与黑》的男性人物转换,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展开方式。这些人物全部都依赖于同一人物——朱丽安·索雷尔,或许正是他引发了所有人物的发展和改变。我们看到主人公朱丽安·索雷尔,在他的人生历程中,在逼迫性的环境下,借着深刻的独立思考和机智的反应能力,剖析了他的心灵和他的生存。他在通过幼稚的期望,正在向成年和独立前进,带着对真理和自由的渴望。
第二段: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象。
一部分《红与黑》,除了是有很强的人物角色的描述外,其还有着极具针对性的社会现象揭示。这些现象在很长的时间里,以一种或者另一种方式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司汤达不仅涉及了这种现象的具体方面,例如堕落与虚伪,还揭示了这种现象在那种社会和制度背景下发生的原因和原因。毕竟,这黑暗力量AI,很少透露出它真正的内涵——往往是在遮掩其缺点,而且以某种方式在人们的命运中流动。
第三段:小说的叙述风格。
我们知道,在《红与黑》中,司汤达是通过自然描写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故事的。而且,他还有其他技巧:提供了将不同立场和知识结构引入到小说的不同声音。在某些情况下,这意味着将小说的一部分告诉我们,而清晰地将另一部分留在我们的注意力的范围之外。在整个小说中,会有很多很好的技巧,这些技巧都起到加强这个故事,并让它变得更加优美的作用。
第四段:通过《红与黑》的学习,走进史学领域。
《红与黑》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整个19世纪,欧洲政治、文化和经济实力都在发生变化,书中精心刻画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历史环境。在读者阅读过程中,也有机会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知识,理解并解码文化对当时社会的冲击,并以此交流和链接到相关领域的知识领域。
第五段:读书的心态。
在读完《红与黑》后,我意识到阅读也可以是一种非常棒的放松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我们终究是不应该将阅读变得太严肃,我们不应该总是强求书籍对我们有价值,反而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心态。通过阅读,我们不仅能了解到不同的世界,还可以找到自己与世界的共鸣点,并结交更多的朋友。在学习历程中,我们也应该保持这种心态,把生活看得轻松,学习看得明朗。所有的感悟与体会,都会给我们带来愉悦,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总结:《红与黑》是一部富有思想深度的巨著,它描写了人性和社会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现象,运用了精妙的叙述风格,也带领读者走进史学领域。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放松、好奇和开放的心态,逐渐读书,增加知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红与黑读书心得体会篇二
《红与黑》这部名著,我自小便常常听大人讲起。直到最近,我才有机会拜读了这部令司汤达享誉世界的名著。
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 对于这本书,我希望用五个词来评价经典、深刻、悲壮、开阔、惨烈。作者从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深刻反应出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的抨击,把一个普通青年的两段爱情折射出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期间剑拔弩张的气氛。
司汤达在《红与黑》中着重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常常只言片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尔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
全书最耀眼也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连索雷尔,平民出身,较高文化,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露,枪杀恋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热情和毅力、对阶级差异的反抗所表现出近乎英雄的气概就是动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质描写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
在社会现实阻碍实现抱负时只有两种选择:退避或是反抗。那些当着小职员不求上进、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们或许平庸得舒适却被社会的前进所淘汰。能不断树立人生目标、决定实现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连有同样气概的反抗者。这个时代当然不欢迎虚伪的言行作为手段,但仍然需要对生活的热情来反抗空虚的度日。这样,于连悲剧性的结局除了昭示个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对当今社会更实际的意义。
当我落笔将写下看完此书的思想时,发现写出感想的时间已与阅读原著的时间相差无几了。我兴奋于自己得到书中的启示,感动于书中在动荡黑暗的社会中挣扎而依然壮烈的悲剧爱情。当有人提及《红与黑》,我可以自豪地在回答我读过后面加上一句我也掩卷沉思过。
红与黑读书心得体会篇三
《红与黑》这本小说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之一。一部关于社会背景、政治文化和责任伦理的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法国的政治社会状况,更揭示了人性的真实和复杂。在阅读这本小说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主人公朱利安的经历和思想所感染,也领悟到了少年之时不宜浪费的学习机会。
第二段:深入解读主人公朱利安
朱利安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但他有着坚定的信仰和追求。他自小生长在贫苦的家庭中,为了逃离这种生活状态,他成为了神父。他在神父身份下,追求真理、正义和公平,却在面对现实的艰难处境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能和犹豫,让人对他又爱又恨。尤其是在他出轨名媛米莉,伤害了真心对待他的玛蒂尔德时,人性的弱点和复杂被淋漓尽致展现。
第三段: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想分析
小说时期正值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交替,全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也是非常激烈的,这在小说中也有所体现。朱利安代表着传统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而他犯下错误也是这种价值观无法顶住现实压力的结果;米莉和其他资产阶级的女性则代表着世俗和时尚的文化。作者在小说中并没有直接评判谁对谁错,而是通过人物的形象和事件的转折,让读者自行判断。
第四段:对现实的启示和约束
即使是在二百多年之后,我们的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境。人性婚姻的真理、个体素质的培养和维护、精神信仰的寻求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并未得到圆满的解决。在朱利安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道理,有时自己也会因为局外人的话而明悟到自己当时的错误。这时,可以在获得启迪后,加以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第五段:结语
《红与黑》是一部极具深度的小说,充满了哲学的思考和对人性归纳的探索。虽然这部小说是在200年前的法国,但它在当今时代依然能够产生共鸣。朱利安的命运或许跟我们的人生轨迹不尽相同,但它却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多的思考和启示。不管是对于我们做人或是学习,都有合适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吸纳和参考。
红与黑读书心得体会篇四
作为著名法国作家斯特恩的代表作之一,《红与黑》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深深地吸引着无数读者阅读。作为一名读者,我也有幸能够读到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感悟。以下是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第一段:主题展示
《红与黑》的主题是人性的复杂性。无论是在故事的情节安排上还是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斯特恩都展现了人性的各种复杂、矛盾、奇特的一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作为读者,我们不能干巴巴地阅读,而是要有所思考,从中领悟到人性的精髓。
第二段:人物塑造
《红与黑》中的主要人物——尚蒂安是个既有抱负又不堪原罪的人物,而朱莉安则是个在情感与理智之间难以取舍的人物。他们的性格都很复杂,人性的各种特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们的命运也在人性的阴暗面与光明面之间反复横跳,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人性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过程。
第三段:社会环境
《红与黑》所展现的社会环境也是人性复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19世纪的法国,人们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很大。这种强烈的社会背景使得尚蒂安和朱莉安等人的人性更加突出,也更加丰富。这种背景同样也让我们反思当今的社会环境,对于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模样。
第四段:文学语言
《红与黑》的文学语言优美而深刻,以简洁明快的句式,巧妙地掌控了情节和人物,既展现了人性的光明面,也呈现了困境中的人类工业化时代的野心和冷漠。这种高超的文学语言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更深的共鸣。
第五段:阅读体验
阅读《红与黑》是一次很深刻的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思考和启示。这种阅读经验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它会深深地留在我的心里,让我有更多的想法和行动。
总之,《红与黑》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社会的悲壮。作为读者,我们要在阅读中深入思考,从中领悟到人性的真谛。在这样一个人性变革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去寻找我们自己的人生意义。
红与黑读书心得体会篇五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主角于连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农民的儿子,通过自己两个女人跻身上流社会,而最终却被陷害成为了阶级斗争的牺牲品。
对于于连,人们可以作出很多评判,可以说他是个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小人物的悲剧,一个野心家的毁灭,一个反封建斗士的牺牲等等。各有各的看法,但又都在情理之中。就认为,说于连是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但不如说他是个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更为确切些。
于连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他虽出身卑贱,却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又有着杰出的智慧,所以他日后能厕身在所谓的上流社会中。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福,是困惑着人类几千年的问题,也同样困惑着我们的于连。在他心目中,幸福并没有确切的标准,只是在他的心计,在他的警觉,他的一个又一个的“作战计划”当中。他为第一次摆脱了父兄的虐待而幸福,为德。莱纳夫人面前履行“某种责任”而幸福,为骄傲的玛蒂尔德在自己面前屈服而幸福,为一次次地发迹而幸福得要命。他渴望幸福,渴望飞黄腾达,他发誓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为此,他制出了一个又一个“作战计划”,使出各种虚伪手段,他超人的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但他每每在幸福之时,他又会扪心自问,深深自责。因此,他的计划总会漏洞百出,总会让人怀疑。
于连在这种幸福的标准是以社会和他人标准为标准,追求他人和社会的承认。他并没有获得多少快乐和幸福,反而使他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仅仅是感到“快乐的到了极点”,兴奋地跑来跑去,一种“野心家实现后的狂喜”,只是片刻激情而已,剩下的是想着紧接着应该在制定一个计划。当他以为德。莱纳夫人的一封信断送了他的幸福时,他想到了报复,最终被投进了监狱。在狱中反而使他从社会的束缚解脱出来,获得了自由。他卸下了往日一切伪装和面具,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也找到了真正的幸福。他放弃了逃跑和上诉,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朋友,坦然地面对死亡。
毫无疑问的,《红与黑》是一本让人“百读而不厌”的书。其原因在于有很多种读法,像许多名著,例如《红楼梦》,有人读出了革命,有人读出了政治,有人读出了爱情,有人读出了人生。等等。所以,怎样读才能解“其中味”,是这两本书面临的共同的问题。
其实这本书最主要的内容是关于于连。索莱尔的悲剧命运,因为他是小说的主人公,全部《红与黑》就是他浮沉升降兴衰荣辱的过程。一个孱弱腼腆的平民青年只靠自己的聪明材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奋斗,为了实现他那巨大的野心,它不仅要处处显示知识和能力上的优势,还要采取种种不大光彩的手段,例如虚伪、作假和违心之举。然而正当他爬上一定的位置,自以为他上了飞黄腾达的坦途时,一封信就打断了他上升的势头,让他明白他仍然是一个“汝拉山区穷乡下人”。他曾经试图摆脱自己受欺凌遭藐视的地位,以为在贵族社会里爬上高位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然而他终于不曾放弃他最后的防线,即他的尊严。
于连的迷误正在于他那“宁可死上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决心。其实到最后,于连也感到了德·莱纳夫人给他带来的幸福。他于是悔不当初,可惜一切都晚了。不过于连从顶峰上跌落下来,不是说他已经失败了,而是说他开始走出误区。加缪讲过屡战屡败的西绪福斯的故事,说他是幸福的。我们不妨袭其意而反用之,不说追求中的于连是幸福的,而说醒悟了的于连是幸福的。
由此可以看出幸福的确是难得可贵而又值得珍惜的,可在《红与黑》中有句话:“权势!先生,难道不算什么吗?愚者的尊敬,稚者的惊讶,富者的羡慕,贤者的鄙视。——巴纳夫”看来权势也非常重要,当然,在少数人眼里也许不是这样。有了权势,可以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还有可能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像于连那样的“悔不当初”。尽管如此,还是有大多数人想飞黄腾达,毕竟飞黄腾达在有些人眼中是“百利而无一害”。权势和幸福也许并不像鱼和熊掌那样不可兼得,当然权势也许也是一种“幸福”,但是权势有可能会毁了一些往往拼搏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如幸福。
这部作品在我随便翻阅书籍的过程中 ,看到过但是没有仔细看 ,只是看了个题目和作者的名字 ,在有一天的微机原理可见是 ,班级的一个湖北籍的同学在教室里调侃有关文学的事情 ,他问到了《红与黑》的作者是谁,我在一旁听到了,便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司汤达”。从他嘴里又得知她的名字原本不叫司汤达 ,这个名字是后改的,可是我查了 ,他的真名叫做司汤达 ,他的别名是亨利@贝尔。那个同学在聊天时,我脑子一直在想这个名著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但是始终没有想起来,(没看过的原因)。所以这是突然想起了 ,手边也正好有这本书 ,便开始了自己的孜孜不倦。
内容是漂亮的小伙子于连,生在拿破仑时代,仗着自己的惊人的记忆力,背诵了《圣经》,到了师长家里当上了老师 ,这期间与德@瑞纳夫人产生了感情 ,后来师长怕被人称为王八,将于连送到神学院,又送到了木尔侯爵那里当秘书 ,认识了马特尔,于连野心开始膨胀,想利用马特尔让自己升职,可是和德@瑞纳的关系暴露,于连刺杀德@瑞纳未遂,自己得知野心不能实现,“破罐子破摔”,终于死了,马特尔和德@瑞纳都是对他有情义的人。
读完之后感觉很顺畅,乜有难理解的地方 ,情节铺设的很合理、很完美。
懂得的知识:“缮写”的意思的是复制,抄写的意思。刽子手的英文是1、executioner2、slaughterer。平庸的英文是1、mediocre2、commonplace。典范的英文1、exemplar2、example。
司汤达的取自现实,在1827年维利耶尔发生类似于连的爱情悲剧,把小说《于连》中混入了这则新闻,才有了《红与黑》。
经过查找得到的知识:1、欧洲封建社会开始是在476年罗马帝国的建立,结束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2、小说名字《红与黑》的原因 ,一说是于连是红 ,社会的上层是黑。二说 ,红衣教是红,皇教是黑。三说是教会是红 ,拿破仑的军队是黑 。3、欧洲的贵族的阶层身份。我查了一下 ,居然和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样,都是公侯伯子男 ,比中国多的一项就是男爵下面的还有骑士 。
读书的目的是想不想让自己的知识上有盲点 。读完之后 ,自我感觉唯一收获的就是剧情 。其他的还有于连在“神学院”里看到了321名教徒都是平庸之辈 ,他信心大涨 ,而我在太原师范学院 ,周围也都是“平庸之辈 ”,所以不用太在乎别人了 ,增加自信 ,增加财富 ,把握课堂,弄好长相 ,坚持好的状态 ,我想我会很强的 。
毫无疑问的,《红与黑》是一本让人“百读而不厌”的书。其原因在于有很多种读法,像许多名著,例如《红楼梦》,有人读出了革命,有人读出了政治,有人读出了爱情,有人读出了人生。等等。所以,怎样读才能解“其中味”,是这两本书面临的共同的问题。
其实这本书最主要的内容是关于于连。索莱尔的悲剧命运,因为他是小说的主人公,全部《红与黑》就是他浮沉升降兴衰荣辱的过程。一个孱弱腼腆的平民青年只靠自己的聪明材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奋斗,为了实现他那巨大的野心,它不仅要处处显示知识和能力上的优势,还要采取种种不大光彩的手段,例如虚伪、作假和违心之举。然而正当他爬上一定的位置,自以为他上了飞黄腾达的坦途时,一封信就打断了他上升的势头,让他明白他仍然是一个“汝拉山区穷乡下人”。他曾经试图摆脱自己受欺凌遭藐视的地位,以为在贵族社会里爬上高位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然而他终于不曾放弃他最后的防线,即他的尊严。
于连的迷误正在于他那“宁可死上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决心。其实到最后,于连也感到了德·莱纳夫人给他带来的幸福。他于是悔不当初,可惜一切都晚了。不过于连从顶峰上跌落下来,不是说他已经失败了,而是说他开始走出误区。加缪讲过屡战屡败的西绪福斯的故事,说他是幸福的。我们不妨袭其意而反用之,不说追求中的于连是幸福的,而说醒悟了的于连是幸福的。
由此可以看出幸福的确是难得可贵而又值得珍惜的,可在《红与黑》中有句话:“权势!先生,难道不算什么吗?愚者的尊敬,稚者的惊讶,富者的羡慕,贤者的鄙视。——巴纳夫”看来权势也非常重要,当然,在少数人眼里也许不是这样。有了权势,可以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还有可能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像于连那样的“悔不当初”。尽管如此,还是有大多数人想飞黄腾达,毕竟飞黄腾达在有些人眼中是“百利而无一害”。权势和幸福也许并不像鱼和熊掌那样不可兼得,当然权势也许也是一种“幸福”,但是权势有可能会毁了一些往往拼搏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如幸福。
一本好书往往便是一个时代或是一个人群的缩影。暑假中我读了司汤达的《红与黑》,一直到现在便再也没有看过一本别的书,原因是,要思考的东西太多了。
我读的书少,把书归类显得没有什么意义,但我还是忍不住把《红与黑》和《基督山伯爵》归进了“复辟文学”中,《包法利夫人》一流虽也成书于那个时代,但却没太表现出那一代人的普遍特征——那是梦被偷走的一代人!
这一切,想必在那个时代许多的法国青年身上都能看到,但我们的主人公之所以特别是因为他的梦没有被偷走。他的人生就像一盘棋,他的梦想就是获胜的最终目标,他的每一步行动,他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做着什么,下一步要怎么样,结果会怎么样,这一切都被作者用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出来。
就是有着这样梦想或是所谓“野心”将主人公身上种种矛盾的特质结合起来。为他这盘棋提供服务:军人的魄力让他一个一个放倒前进路上的障碍,教士的睿智让他能冷静地分析与判断局势并作出决定。与此同时,他骨子里的浪漫主义和他“梦想”的作用下也已扭曲为一种难以言表的趋利心、虚荣心以及对爱情的追求的结合体。最后,那一丝丝的冒险主义又为他的这盘棋增添了那么一点不确定的因素,毕竟,一个完全理性的人太可怕也太不真实。
反观那个时代,其他人便在过着的一种没有梦想,行尸走肉似的生活了,时代的巨变使他们的价值观扭曲,也偷走了他们的梦想。新的资本家们被“十”与“一”这一对数字的恶魔束缚,过着为了金我钱不惜付出一切的日子,而贵族们则“仍旧随时能从栅栏的缝中看见罗伯斯比尔的囚车,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糜烂的日子……”每个人都在自己扭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心中只剩已被偷走的梦想。
于连死了,带着他没被偷走的梦想死了,他的情人买下了他的头,悉心地埋葬了,实现了她已偷走的梦想。
“梦想”一词在这个社会已被人们不知强加了多少本不属于它的意思,有没有它,人们都一样活着,又是或许,一个理想没有被偷走的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做的事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