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大单元教学教案设计篇一
1、学会在生活中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2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一、再现生活
1、话题导入,让学生回忆近期开展的探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活动。
(学生回忆)
2、引导学生选择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
(学生在自由交谈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二、描述生活
1、指名同学在班内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
(学生倾听、评价)
2、介绍同一传统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也可以说说从哪几个方面介绍。
3、指导整理写成一篇文章。
三、回味生活
1、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根据所提的意见进行修改。
3、选取优秀作文,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问题,适当指导。
(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在互评过程中语言和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四、创造生活
1、把自己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文化的传播者。
2、班里选出优秀习作,形成文集。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就感,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写作。】
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小学大单元教学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国家基本知识,复习巩固已学课文,加深对祖国的认识;
2、了解祖国的壮丽河山;
(二)过程与方法:
收集、整理、交流、综合、自主、合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大体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斗志。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中国地形图
2、课件
3、大量的地理、历史知识的蓄积
(二)学生准备
1、课前收集整理中国知识并制作成卡片
2、观察地图地球仪
3、温习第三单元课文,阅读歌唱爱国诗、歌、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回顾第三单元课文你发现这单元课文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主题?
二、展示台:资料交流
1、展示资料:学生畅谈对祖国的了解
2、交流资料收集的途径
3、小结:、
4、考考你:祖国基本知识抢答
三、看地图,学知识
1、触摸祖国版图
2、认识:国徽、国旗、国歌
3、中国领土面积简介回忆《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四、赏美景,爱河山
“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让我们再来欣赏“黄河、长江、长城”的壮丽景色吧!
1、欣赏:长城、长江、黄河、黄山、、、、、、
2、交流:你还知道哪些美丽神奇的地方?
3、小结激情:江山如此多娇
五、爱祖国,立壮志
1、欣赏:前进中的中国
2、交流:我为祖国。。。。。。
3、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六、总结: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从知识、能力、情感、学习方法等多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总结)
[祖国在我心中--小学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大单元教学教案设计篇三
1、学会在生活中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互动设计)
一、再现生活
1、话题导入,让学生回忆近期开展的探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活动。
(学生回忆)
2、引导学生选择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
(学生在自由交谈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二、描述生活
1、指名同学在班内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
(学生倾听、评价)
2、介绍同一传统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也可以说说从哪几个方面介绍。
3、指导整理写成一篇文章。
三、回味生活
1、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根据所提的意见进行修改。
3、选取优秀作文,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问题,适当指导。
(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在互评过程中语言和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四、创造生活
1、把自己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文化的传播者。
2、班里选出优秀习作,形成文集。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就感,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写作。】
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小学大单元教学教案设计篇四
第一次作文指导(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学生准备:观察校园的一处景物。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教师谈话导入。(略)
2、出示习作要求,读要求。
3、交流。共同梳理出以下要求:
(1)写校园的一处景物。
(2)在仔细观察的经常上,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3)把内容写具体。
(4)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另外:也可以写其他的景物。
二、选定景物,指导观察。
1、你打算写学校的哪一处景物?说说这处景物,大家按习作要求点评。
2、怎样才能按顺序、说具体?让我们一起再去校园进一步观察。
3、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1)准备写同一景物的同学组成一组,按照一定的顺序再观察。每组可以选一名小指导员,带领大家按照顺序观察;其他同学可以把观察到的讲给大家听,并做好记录。
三、再次交流,完成初稿。
(1)组交流:结合观察记录,把你准备描写的校园景物讲给小组同学听,讲的时候注意按一定的顺序,讲具体些,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2)怎么说就怎么写,完成初稿。(如果不想写校园的景物,可以写其他的景物。)教师巡视,确定修改例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习作指导1(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大单元教学教案设计篇五
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1、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到郊外秋游,明确到野外进行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
2、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色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1、同学们到郊外秋游,观察秋天的树叶,你观察到了哪些树叶?
3、小结: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都换上了新的色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习作。(板书课题)
1、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
1、出示枫叶标本,问:
(1)枫叶由哪两部分构成?(板书:叶柄 叶片)
(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
(3)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
(4)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 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了,产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
2、小组内练习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
3、各组派代表上台介绍,大家评议。
4、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
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小结:要确定好介绍的顺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
2、讨论:如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加上什么?(开头和结尾)
3、开头可以怎么写? 写秋游时看到秋叶的总印象。
4、结尾可怎么写? 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
第二课时(习作讲评)
一、复习习作要求。
二、欣赏作文。
1、下座位欣赏同学的习作。
2、画出好词、好句、好段。
3、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4、围绕习作要求给出自己的评价。
(1)打出你对它的评价等级。
(2)写出自己的评语。
(3)给出自己的修改建议。
三、推荐好文章、好段落。
(1)推荐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好段落。
(2)大家评议。
四、自己修改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