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黄山的散文文章篇一
早上8点42分,上海到黄山的高铁准点出发。一路上像打仗一样,怕误时间,早饭也没吃,就去赶地铁,坐地铁40分钟到虹桥车站。
上海站可真大,光出口就有二十多个,走了好长一段路才到5号进站口。这会,我才真正感受到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说法。直到坐上开往黄山的高铁,才算舒缓了一口气。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对黄山,我是慕名已久。早就听说黄山有看头,黄山高大伟岸,美丽,有怪树奇石。今天我来了!我要一睹你的芳容。我们是穷游,考虑到黄山旅游点饭贵,我们要准备点吃的,头天晚上买了两份中午吃的饭菜带上第二天车上吃,又买了几包方便面到景点泡面吃。谁知到景点一看,并不像他们说的一包方便面10元,这里比我们在上海买的还便宜。
我们在黄山北下车再坐大巴车,每人20元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找好酒店也就是农家乐,二楼房间60元,安排好后已是三点,老歪说:“咱先到山下看看,现在上山不行,怕下不了山,明天一早再上山。”
“我太累了,你去转吧!出去记着买吃的,我得歇歇。”进到房间我就撂倒在床上,抱着手机写日志。
登临黄山满眼翠绿,山山相连,奇松展姿,野花相迎。不由得神清气爽,诗兴大发:
缆车送我上青天,
一览无余尽黄山。
松柏嶺头迎客笑,
杜鹃花开写浪漫。
我们一路攀登,从北海一路往始信峰,在北海酒店门口坐下休息补充能量。黄山北海大峡谷又称梦幻景区,置身峡谷中,即可领略壁立千仭,万壑峥嵘的磅礴气势,来到黄山峰顶又可细细品味群风竟秀,巧石如林的画意诗情。西海大峡谷以“奇、险,俊,幽,秀”著称,著名有为骆驼,武松打虎,神农采药,无境不奇,步移境换,犹如画境,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始信峰雄踞险壑,竖立如削,三面临壑,悬崖千丈,峰顶拳拳之地,近揽远眺,面面受奇,古有“黄山之雄甲宇内,幽秀灵齐聚后海”之句,更有“始信黄山天下奇”之誉。黄山内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北海林木似海,名松甚多。黑虎松、龙爪松、双龙松、卧龙松、接引松、连理松、麒麟松、大王松、团结松、扇子松等古今名松,都长在北海,株株盘结挺拔,又奇又秀。贡阳山前散花坞,四面峰峦环峙,坞内林木茂密,奇松怪石荟萃。“梦笔生花”在坞上右侧,孤峰高耸,上尖下圆,顶端巧生奇松一株,盘曲如花,壮似倒插巨笔。笔锋右侧,又有一峰突起,顶分五岔,酷似笔架,与笔锋相对。一坞之中,有“笔”有“架”,天然成趣。散花屋奇松青翠,天女花、杜鹃花、望春花等,山花野草,满山遍坞,百花争艳,鸟语花香。北海景区面积大,景点多,自然形成很多观景台。
黄山山高谷深,要小心登临,一路攀登一路拍照。登临西海之地,老伴掏出手机给我拍照,谁知找遍全身,又翻遍我的背篼也没找见,看来手机是丢了,经过回忆,是不是在北海休息时丢在石台阶上了,会不会有人捡到交了呢?抱着美好的希望,老伴马不停蹄地到原地去寻找,我坐在路边等他。这时一对老夫妻正往上攀登,路过我身旁相视一笑,随即也坐在一边,我们拉起话来。老太太问我:“你一个人?”
“不是的,是和老伴一起来的。他的手机在北海宾馆前休息时丢了,他回去找了。”
“还能找着吗?”
我看他们老两口比我们年龄大,就说:“你们真不简单,多大岁数了?”
老爷子话匣子打开了:“我们快八十了,要说黄山,我年轻时都来过几次了,这次主要是带老婆来看看,我们住在山上,一天看不完,在这多住几天。”
我们聊了一会,他们站起来先走了,我一个人开始在手机上写东西。
老伴回来了,手机也没找到,我们有各种猜想手机的丢法,反正丢是丢了也找不回来了,就是心痛里边的照片。我就随手写了首打油诗:慕名登黄山,腿酸腰累弯。
一步一台阶,三两成群攀。
北海手机丢,西海才发现。
回头去找寻,痛失留映片。
我们不远千里,有的游客甚至万里到这里,就是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感受一次人生快乐,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以说是天下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早就神往黄山的美,不是有句古话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老话。风风雨雨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黄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据导游讲,黄山有着80多座山峰,绝大多数山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我们登了其中风姿独秀的三大峰始信峰(1683米),来游黄山的人,哪怕登上黄山奇峰中的一个,也算不虚此行了。
导游讲:黄山有“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在峰顶,长在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你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还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听说黄山云海是很出名的。但很遗憾我们登山这天天气晴朗,没有看到壮观和变幻无穷的云海。
石猴观海处挤满了人,我们也抢占着有利地势拍照,游客们摆出各种姿势,我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伸出一只胳膊展开手,照出来的照片好像石猴端在你的手心里。老伴给照几次都不理想,也在一旁拍照的一位年轻女士笑着说:“我来给你照。”
照完她打开叫我们看:“你看可以不?”
“照的太好了,谢谢!
“不客气。”太阳已经偏西,我们往迎客松方向赶,准备看完迎客松就要下山了。一路上下下上上,看着不远,走走问问有多远,有说五里地,走了一段再问还是五里地,真应了那句老话“看山跑死马”。哎呦!真的走不动了,路上的年轻人也直叫苦。我决定不去看迎客松了,迎客松我早就在画上见过,再说时间也来不及了,看完迎客松说不定就赶不上下山的缆车了。我终于说通了老伴,经人指点坐缆车的方向,我一瘸一拐被老伴搀扶着,像被打败的残兵,好不容易才到了缆车地点。
第二天一大早,老伴就一个劲地催我起床,我上黄山真累坏了,赖着不想起来,他一再催促。没办法只好起床。洗漱完毕,楼下早餐毕。坐8:30开往黄山北站的大巴车,坐高铁到下一站杭州。
黄山的散文文章篇二
20xx年6月下旬,我又一次来到铅山县新滩乡的叫岩景区。
在一个天高云淡的夏日,铅山鹅湖文学写作班的文友随姚班长增华从县城驱车前往新滩乡莲花村采风,收集叫岩原生态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我们来到村边,被这里的青山绿水美景所吸引,各自手端相机四处抓拍镜头。我接受太阳先生的邀请,还有土墙先生和一位女士一道驱车前往叫岩自然村。由于村道正在维修,多处堆放料石,车子只得一路缓行。终于来到叫岩湖畔下车,忽见远远尘头起处一辆小车急驶而来,近前一看,原来是黄老邪先生一人自驾游,特地赶来拍摄风光。
我们五人来到湖边,选择远山近水中清晰透明的美景,定格在相机里:太阳先生架起随身携带的相机三角架,土墙先生拍摄下湖边的合影照……因我对叫岩地理环境较其他人熟悉,暂且代茂贵先生充当一次导游。
纵眼望去,宽阔的湖泊向着对面峡谷顺山势延伸而去,蜿蜒的湖畔在这原始风貌的山川中显得格外靓丽。左侧山顶俗称“双乳峰”,右翼奇峰则是著名的红色之旅景点——“赭亭山”。我们正欣赏湖光山色,忽然发现有一条小渔船停泊在湖边,湖边的山坡上建有一栋简易小平房——这该是养殖业主的住处。我快到屋边,突然从屋内冲出一条麻花狗,对着我们这些生人狂吠起来,令人止步不敢往前。
从屋内出来位年届七旬的精明老者。我先招呼说:“老人家,我们是老支书茂贵的朋友,慕名前来叫岩湖拍照的,想借用一下您老的船好吗?”老者欣然应道:“好呀,既然是陈老支书的朋友,可先在船边拍照,然后我撑船载你们到湖泊中心,在那里拍风景最好!”大家一听正中下怀,土墙先生硬要塞给老者一张纸币表示谢意,老者推辞再三才收下。
我们上船后,老者熟稔地荡起单桨,小渔船晃晃悠悠向着清幽宁静的湖泊中心驶去。在船上环顾四周,果然见岸上景物随着湖面波光潋滟而千变万化。时而似桂林山水,美妙含蓄色彩斑斓,碧波荡漾;时而又像西子湖畔空旷幽雅,美不胜收。湖边峭壁上绿树成荫,风光无限,各人尽情使用着手中的“长枪短炮”,不断的“喳喳”声自下而上探寻着湖水的生命之源,纵然烈日当头也不觉得灼热。
渔舟空间有限,无法施展拍摄现场景致,只有坐在船头的土墙先生能够拍摄到舟中情景。身处湖心的我们,看着眼前此起彼伏,彰显着灵动之美的绿水青山,感受到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惬意;湖风吹拂,倍感凉冰舒适,我想这就是叫岩湖的魅力所在吧。
小渔舟缓慢游荡了一圈,我们在湖泊上饱览了风光。返回岸边,向老者道谢之后,大家沿湖堤下山坡小道向叫岩前进。途经的一片绿茵草地,引起众人兴趣,停留下来想要在此间拍摄花絮。此时黄老邪已经前面走了,我只好随后跟踪而去。待急赶一段路,见他在一树荫下正聚精会神欲拍摄花瓣上的一只花蝴蝶,刚捕捉到镜头,却遗憾被我惊扰地飞走。我俩就地等候十多分钟仍不见他们过来,黄老邪打电话,才知他们迷路已到信江边,再过来还需很长时间,加上时已中午,只好先返回莲花村去了。
这时,我问黄老邪我俩将何去何从?他却手拍相机说:“上次游叫岩未曾携带它,不久前刚买来这部专业相机就是想要拍摄这山水风光。”见他有意要继续前行,我打趣道:“此处已经离叫岩不远,现在天气晴朗,烈日当空透明度高,正是摄影最佳时机,只是我手中的相机已经没电了!”老邪又说:“太阳先生说‘好照片都是汗水换来的’?就是我一个人也要去!”我表态笑道:“好,我今天就效仿一回‘射雕’里的周伯通,就随你药师黄老邪闯一次桃花岛,游览隐逸诗人陶渊明曾在心中虚构的神秘桃花源吧!”
有道是:寻山须到巅,寻水须知源。沿着熟悉的山间小道,经过狮子林边见一村民种菜回村,前面的黄老邪招呼说:“老乡,您种的菜长势真好看,绿油油的一片,定能卖个好价钱呀!”老乡荷锄答非所问微笑道:“看你们样子定是来游叫岩的吧?”我说:“您的菜地在这里,想必是叫岩人吧?”他却边走边道:“经常会有外地人来游览拍照,早就听说要搞旅游业开发,到现在也不见动静。唉哟!江对面的沙洲地倒是让人家开发得差不多了!”说完自顾走了。
我和老邪听了呆在那里,心里很不是滋味。抬眼望着一江之隔的南岸沙滩,早已今非昔比,一堆堆经过大型机械挖掘后的无沙石遍布河床,像江面孤岛,满目疮痍,大煞风景。黄老邪叹口气说:“才三年时间,叫岩对面沙滩就变成了这样!”我也触景感慨道:“人们恐怕会发现他们喜欢的沙滩正在急剧缩水甚至于消失。毫无节制的沙滩开发,正在破坏沙滩的自然形成过程;待到那时,就又要像云南滇池治污一样,自然环境花费巨资都难以复原,承受之痛将无以复加!”
我们一边为叫岩自然生态资源被人为伤害深感惋惜,一边继续赶路。穿越蜿蜒山道,清风扑面而来,顿感凉爽,不觉已经来到茂密的树林里,进入开阔地带。举目眺望:夏季的明媚阳光洒向大地,丛林深处渐渐透出一抹翠绿,一幅静态的自然景观画卷展现开来。左右为狮、象山,中间山峰奇特,犹如一条懒洋洋的蟒蛇休憩在深绿色起伏的地毯上,其后是那略高一筹的石金钟山峰,在午阳照耀下惟妙惟俏,为钟灵毓秀的大自然平添出一份别样的.鲜活。
黄老邪不失时机抓拍各处美景,汗水洒落星星点点,似垂落在面庞发尖一片丹心,那身姿舞动组合成一曲绿色的交响,在夏日里的丛林中隆重上演……。我想,避世的乐土或许难以寻觅,但落英缤纷的芳草鲜美,在叫岩还是时常可领略到的。与老邪共同探索和享受着这远离尘嚣的宁静,心情驿站自然是妙趣横生不可喻言。当老邪将相机镜头对准“金钟罩蟒蛇”景观要拍摄时,我自告奋勇跑步过去又做了一回“老顽童”。你还别说,镜头中的山景因了人的衬托,果然显得更有灵性。
此时已是正午,我便想就此打道返村,老邪却意犹未尽,说:“我还要进叫岩村看看,一是想拍镇村之宝;二是要拍‘金印山’。”我语塞片刻,半试探半玩笑道:“看来周伯通只好舍命陪君子了!”黄老邪笑呵呵幽默一把说:“老顽童跟随药师我,就得即来之,则安之了!”
叫岩最大的特色,就是她至今仍保留的原生态风景。通过树林跨越小桥,顺山路而上,左侧不远便是叫岩村的起始处,这里绿色环绕、叶茂成荫,凉风吹过令人如沐春风,顿觉快哉!风刮树叶如泣如诉,一路走来,时而峰回路转,时而回肠荡气,这就是叫岩的细腻之美。
进入村子里,先后拍摄到小石狮、石板雕刻图腾、束之高阁的旧式水车等。当我们途经一户农家,碰巧看见一对双胞胎姐妹俩,老邪巧妙地拍摄下那一难得瞬间。来到信江边缘的崖顶,终于又能近距离地观看到当年徐霞客赞美过的“金印山”。原来宽阔的江面,变成如今却是干枯的河床,满目千疮百孔。
金印山拍摄完毕,返回时见码头下栓有一艘小木船,在那静谧的情景下,令人神往当年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携宛儿,就是从此处上岸,沿着陡峭长满青苔的山壁小道,到达他深情赞美过的叫岩……正沉浸于古人古事想象中,抬眼却见老邪兴致勃勃地在拍摄废墟墙下两块刻有图案的石板,我触景生情对老邪说:“如果太阳先生他们也在这里,或多或少还可以复原一幕徐霞客登陆叫岩时的情景呢!”老邪不无惋惜道:“是呀,相机里就是少这一难得的镜头!”
我用脚步在寻觅着,叫岩古村落的土地宛如珍藏的日记,这里有她的历史记录和无数次浅唱低吟……不知不觉中早过了正午时光,我们步履匆忙返回到叫岩湖畔。当上了暴晒中的小车,宛如进入蒸茏一般,好在车子开动没一会儿,酷热的感受便慢慢消失,看了看时间,正好是两小时的走马观花叫岩游。
黄山的散文文章篇三
黄山莲花(海拔1860米)、光明顶(1840米)、天都(1810米)三大奇峰鼎足而立,峻拔寥廓,撑托苍穹。三峰中尤以天都最为奇险,古称 “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古诗赞曰:“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民间有云:“游山不上天都峰,等于白跑一场空”,意为此峰为游黄山必游之地。
笔者已经游历过黄山两次,第一次是35年前的1980年夏,那次因暴雨,未上天都峰。后1992年陪同客人再次来黄山,又因天都峰封山,再次与之失之交臂。于是天都梦成了耿耿于怀的平生夙愿。
今年五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年已6旬的我偕同老伴带着未了的心愿搭乘朋友的便车与几位友人一同再次上黄山,瞄着天都峰而去。
早5:30从旌德县城动身,6:30车到汤口公交总站,考虑到从后山坐索道要排队,且天都最好的风景集中于前山。于是决定从前山上。
6:40坐上到慈光阁的大吧。
天气是特别的好。车过黄山大门后,左突右拐,蜿蜒曲折上行,窗外景色也格外的迷人。突兀灰白的岩石山体披着霞光,参差迭起,错落有致,将我们渐渐带入黄山的佳境。
7:30左右,到达慈光阁,买好门票,进入登山步道,我们便随着石板阶梯开始了步步拔高的由前山登天都峰的艰辛途程。
首先与我们近距离亲切照面的是耸立于路旁的蜡烛石,这是黄山72峰中最小的锋石。
继续向前,到达立马桥,桥上方有一亭,谓立马亭,有诗咏道“峭壁悬崖磴道高,亭前策马过长桥。回头忽见朱峰畔,六角玲珑出九霄。”
站在立马亭前观立马峰,此峰犹如头高昂,前脚腾空高悬,后脚立地,身体直立起来的白色骏马。微挺的前胸(立马峰绝壁)上刻着的黄山最大摩崖石刻——“立马空东海 登高望太平” 十个黄色大字赫然在目。
经过将近2个小时的登高跋涉,终于来到了半山寺。虽然人只是到了“半山”,却已是筋疲力尽,身上的背包也已变得十分沉重,原先在山下的一个个信心满满,此时已像是阉了的茄子,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了。
这时,站立天都峰下,昂首仰观,只见凌霄天都,健骨竦桀,卓立地表,险峭雄奇,直逼九天。悬岩峭壁上的登峰石级,仿佛云梯从穹宇中垂直而下,弯弯曲曲,隨风摇摆,陡峭达七八十度,使人望而却步,扪心背寒,悚然生畏。
这时老伴因年纪大,晚上觉又没睡好,更欠精气神,对自己体力是否能支撑得住产生了怀疑,于是很想放弃爬天都峰了。但此次若放弃,今生恐怕不会再来了。最后经过我的一番鼓励和她自己思想、心理和意志的综合权衡,还是选择了上。
过了半山寺,步入新道口,风景就渐入佳境了,抬头仰望,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头朝天门坎振翅欲啼的.公鸡——金鸡叫天门。
青石阶梯步步险,一级一级上青天。我们攀登的步道,乃是一座天梯,有无穷无尽的石阶,石阶每步高约40厘米,宽约20厘米,很陡很窄,登高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像是粘在云梯上的虫子,身形一弓一弓地艰难攀登。前人一提脚,后人则一偏头。不敢上瞧,不敢下看,不敢松手,不敢侧身。好在我们上山的早,又是走前山,人并不多。
一步步登高,一脚脚踏险,一阵阵心跳,一回回眩晕。虽是五月天气,又在一千七八百米的悬崖山壁上,可汗珠子还是如滚豆般往下泻……但体验着一叠一叠的石阶踩在了自己的脚下,便会使人产生一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征服欲。而每每站立于新的平台之上欣赏着原先仰止的巨峰,逐渐成为脚下孤悬的风景,更是有一种墆嵲高峰脚下填的豪迈感。
爬一段,就有一个小平台,供转折休息之用。亦可借此观景拍照。在一个向北转角的平台处,用镜头将远处山脊上一组巨型的巧石拉过来:行在前面的犹如一身穿长袍的年轻书生,紧随其后的是一身披袈裟,双手合于胸前,头略低,背微躬的僧人,再后面的便是身负行囊的侍从。三者皆惟妙惟肖,甚为形象。此石景名为“袈裟”与书生。
继续上行,天梯一拐,进入一道斜而陡的由峭壁洗空的石槽里。石槽高不过1.5米,外有石栏护着,峭壁压在头顶上,峭壁与护栏之间只有一道50公分宽的缝隙,人在石槽里只能猫着腰往上攀。石槽之上,又是陡峭的天梯。
登梯不观景,观景不登梯。因为云梯很窄,你一停下来,就挡住去路,堵在那里了。只有在可以歇息的稍宽阔的平台处观赏一下峭壁两侧的景致。
攀登呀攀登,终于到达天都峰下的颔部位置,在这里你便能欣赏到众多长在峭壁缝隙里的大小黄山松了。
10:45到达天都峰南侧的下颔部,石阶稍平缓,极目南眺,峰峦汇聚,正南方向一排壁立千仞的山峰叫不出名字,但看其中间隆起似头部,两侧延展似两臂,而山体则如披挂在两臂上的裙衣,整个峰峦犹如一位披着霓裳羽衣应律而舞的女子突然被一键定格在那里,数千万年不再动了。真可谓霓裳羽衣舞翩跹,一键定格亿万年。
11:30登上天都绝顶。峰顶即古人所称的“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称天都峰。黄山之美从开始远观中的俊秀之美立马成了雄浑壮阔的伟岸之美。
同行之人都异常兴奋,他们挥舞着帽子,嘴角和眉梢均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回看老伴,一路拄着拐杖,爬爬歇歇,终于到达顶峰,是多么的不容易!此时,不知是风吹的,还是激动的,眼角似有泪花溢出。
是的,怎能不激动呢?
此时,站立峰巅的感觉真好: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天高云淡,远山逶迤在云黛之中。四周群峰环伺,层峦叠嶂,都依附在我们的脚下。不见飞鸟、不闻溪鸣,唯有耳边嚯嚯风声。
峰顶平如手掌,中有天然石室,可容数十人。室外有石,形如醉仙斜卧,名为“仙人把洞门”。
12:20开始下天都。
穿过石洞,继续前行, 是第二个石洞,洞顶有三个硕大的圆石相垒,形如一盘蟠桃;从石缝里长出来的松树,形同桃柄和桃叶.这便是“仙桃石”和 “仙桃洞”。
过仙桃洞再往前行,眼前的险境不免让我们一惊:一条光光的脊梁,两边是浩瀚飘渺的万丈深渊,这就是天都绝顶上的天险鲫鱼背了。
鲫鱼背其实是一块巨大的岩石,长且窄高,两侧深壑万丈,中间隆起一座扁狭的峰岗,仅容一人通过。因纯石无土,其形颇似出没于云海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传说这条想跃龙门成龙的鲫鱼,是经仙人指点,在此化为石矼,普渡攀登之人的。
想象一下前人在两边没有铁索的情况下,走过鲫鱼背,人皆“精夺神摇,口不得语”,就不难理解了。
很多朋友至此,双手抓住旁边的围护绳索,两眼不敢斜视,只盯着前面,一步、二步、三步……终于在战战兢兢中走完了鲫鱼背。回头再看那鲫鱼背,都觉得不可思议:有惊无险呀,自己竟然也走过来了?心里会有说不出的兴奋。
下鲫鱼背,到达一个平台,视线通透,阳光灿烂。北眺莲花峰、光明顶,似与视线呈水平状。但地理大师徐霞客却目测出莲花高于天都:“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何其精准。
细眺莲花,独出群峰之上,似天笔用何其壮美的线条勾勒出的一朵含苞欲放的新莲。
下天都,一路风景多多,不再一一赘述。一天的途程主要为圆梦天都而安排,夙愿得偿,其心快哉!
黄山的散文文章篇四
黄山旅游是我们这次十天旅游的精华吧。冯董事长不惜重金,在黄山上安排了一宿标间1200元的四星级宾馆,让我们一行四五十人吃在山上,住在山上,安闲痛快地细细品尝天下第一奇山。
从千岛湖去黄山的路上,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人们的心情格外激动,都在畅谈黄山观日出的美好情景,心儿早已飞上了黄山。
夜宿黄山脚下汤口镇,导游一再提醒要大家人人准备雨披,说山上的天气说变就变,要作好充分准备。我心里还不大相信,但也随大家买了一件上衣。谁知第二天一早醒来,兴致勃勃地出发上山,到酒店外一看,才发现,天空中乌云密布,细雨蒙蒙,黄山披上了烟雨朦胧的面纱,以完全出乎我们意料的妩媚迎接我们的到来。
从玉屏索道坐缆车登上黄山,一下缆车,满山云雾就亲密地拥抱我们,疾风骤雨急切地洗刷我们一路的风尘,轰雷鸣道,闪电舞蹈,松涛、水涛合奏:黄山以隆重的礼仪迎接我们,似乎注定了要送给我们千载难得的厚礼,让我们满载而归吧!
去莲花亭的山道上,我们收到了第一份厚礼。那是一幅天地合创的奇作:我偶然抬头仰望,只见身旁一块硕大无比的山壁上,云雾如轻烟缭绕游荡,这儿明些,那儿暗些,一如浓淡不同的水墨烘染而成的远近高低层次分明的景致。那在石缝中顽强地生长的`黄山松,在云雾蒸蔚中,有的如浓墨写意,呈茂密的一簇;有的如淡墨绘神,显浅浅的一抹,随意点缀,活脱脱一幅水墨山水画。如果着上题跋,钤上印鉴,那就真是大自然的真手迹,画家的大手笔了。然而那烟波浩渺、深邃悠远的意境,画家只能望云兴叹,自认技穷了吧!这样一幅千古绝作,竟然摆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眼前,让我们尽情观赏,那是怎样的令人欣喜若狂呀!
图片在百步云梯上,多情的云雾隈依在我们的脚下,我们走下去时,一点也没感觉到身处万丈悬崖的惊险,更妙的是,云雾这个神奇的魔术师,在对面山峰上幻化出可遇不可求的人间仙境来:刚开始,我们的眼前只是天地未开时浑沌的状态,云雾翻滚,迷蒙一片,忽然间,黄山撩起了她神秘的面纱,露开了朦朦胧胧的一角,轻云薄雾中,依稀可辨前面凌空烟雾中的隐隐人影,缥缥缈缈,似乎是从遥远的天上飘落下来的神仙,影影绰绰的,不知有多深邃多悠远,激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在鳌鱼峰一线天,黄山更给我们以震撼心灵的丰厚礼物,那真是一个任你花多少心思,耗多少钱财也终身也难得一遇的经历了。足有五六十度的陡壁上,排着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的几百级台阶,我们走在前面的几个人刚从抬头只可望见一线天空的窄道上爬上来,一道刺目的闪电就在身周蜿蜒绕过,一声炸雷当头轰响,同行者有人吓得躲进了权木中。
而正行进在陡道中的同事,有的看到闪电如金蛇般在人群中狂舞,有的看到的却是一颗火球在怀里滚动,同时有的人是手上,有的人是腹部,有的人是脚上猛地一麻,顿时眼冒金星,全身颤动。惊魂未定中,才发现自己刚才已遭雷击,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直遭雷击的地方,像是被人生生地揪掉了一块肉,又麻又痛,火辣辣的。大难过后,一种又惊险又刺激又豪迈的感觉,激动着人们,大家的游兴更浓了。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游黄山的感受,就是如堕五里云雾中,头顶闪电霍霍,炸雷滚滚,耳边松涛阵阵、水涛声声,狂风卷着雨鞭没头盖脑地抽打在身上,凄风苦雨中,我们全身裹着雨披,匆匆忙忙地在烟笼雾罩的奇松怪石间穿行,分不清方向,辨不出男女,同行的老乔风趣地说:这那是旅游团呀,这分明是抗洪抢险队嘛!这不正是风雨如晦的氛围,风雨兼程的意境吗?有人不禁放声高歌......风浓,雨浓,情更浓......就这样风雨兼程......就这样风雨兼程!一人唱起,众人前后呼应,歌声此起彼伏。
三分豪放加上七分浪漫,酿成了十分难得的意趣啊!你身临大自然创设的如此情境中,你不成诗人也由你不得啊!如此奇妙的经历,如果不是黄山的慷慨大度,恐怕我们终生难得一遇啊!
我们突风冒雨,终于来到了住宿地狮林大酒店。晚饭过后,对黄山的一往情深引诱着我们,登上了狮林峰上的清凉台。这时正是诗仙画客喜欢的微风细雨,却没有他们喜爱的朦胧美,而是浑沌美、糊涂美如果也算作美的话。就在这里,也许是我们的诚心打动了黄山,黄山以雨为线,以风为媒,与我们有了一次惊鸿一瞥的约会。
我们坐在清凉台周围的栏杆上,眼巴巴地盼望大雾能够散开,好让我们一睹黄山的风采,可眼看天就要黑了,雾还没有一点要散去的意思。忽然,一股浓雾随风涌来,天色骤然暗了下来,我们感到彻底地失望了。
但正如黎明前的黑暗,黑雾过后,对山好像有点明亮了,还未确定判断是否正确,只见云雾飞腾中,对山依稀露出了点模糊的景物,定神再看时,只见有一处云雾完全散去,黄山的特色:壁立的险峰、奇石、怪松历历在目,而且距离也特别的近,好像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黄山终于露出了神秘的真面目!我们不由地大声惊呼:啊,快看,快看,多美呀!可是同伴们反应慢的,还没回过神来,又是云笼雾罩,浑沌一团了。清晰可见的情景前后不到二三秒。
那海市蜃楼的昙花一现,那倾国美人的回眸一笑,那热恋情人般的抛眉飞吻,只是转瞬一刻,却种下了我们与黄山的不解情丝,那是否伸手可触又似乎遥不可及姣好面庞,撩拨的人心痒难耐,欲罢不能,欲离还休。涛声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在隆隆涛声中,我们两眼茫茫,痴痴地坐在山头,久久不愿离去......
黄山的散文文章篇五
去澳洲的`海滩游泳、踏浪、看日出,一直是我们多年的梦想.于是,趁着难得的八天休假,我们整装出发了,脑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好幻想.耳边呢,似乎一直断断续续回唱着外婆的澎湖湾:
作者:居平作者单位:刊名:上海采风英文刊名:shanghaiwave年,卷(期):19(4)分类号: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