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课外活动总结篇一
活动总结是做任何一个活动的重要步骤,只有做好了活动总结才能让下次的活动更好的进行,下面是由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xx物理课外活动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物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学生参加学科讨论、制作科技模型、观看实验表演、进行现场参观、阅读课外辅导资料、参加各种竞赛,不仅能帮助他们复习、记忆、理解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引他们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这是课堂上得不到的,更不是做几道练习题所能代替的。所以,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获得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但大量物理知识的扩展却来自课外的亲身实践和课外阅读。我们物理教师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组织好,才能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逐步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一、物理课外活动能促进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系统的物理知识后,要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有用,解决了实际问题,就会得到满足,而产生新的求知欲望。所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十分有效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学过照相机原理后,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摄影小组活动,学生会对照相机的原理更加深刻地理解。学过凸透镜,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后,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去自制望远镜,学过照明电路后,组织学生安装简单的照明电路等等,学生会从物理知识的大量应用中,看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就会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学生从书本上学习了一些物理规律、原理以后,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规律、原理,光凭做习题是不行的,可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搞一些小制作。例如学过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成正比后,可让学生自制一个测力器;学过物体的浮沉条件后,让学生自制一个浮沉子;学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后让学生自制杆秤等等。对一些重要的物理现象、实验还可让学习自制实验器材进行小实验,例如用大小广口玻璃瓶两个、木板、铁丝自制一个量热器测定物质的比热;自制验电器、指南针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物理课外活动能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最终还是成功了,从中学生会得到尊重客观规律的教育,体会到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辛,会尝到成功后的喜乐,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在小论文比赛中,学生会展开丰富的想象,查阅有关资料,阅读有关的课外读物,从中学生会领略到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使他们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凡能满足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的体验,如快乐、满足、热爱等。情感的特殊性,正是由于这些需要、渴求或意向所决定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如果把学习物理知识作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渴求或意向,那么他们对学习物理知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而从这一点上看物理课外活动有优于课堂教学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拓展学生实践空间有重要的作用,让每个学生享有成功的喜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引领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促使更多尖子学生脱颖而出,使我校的物理兴趣小组能得到不断深入发展。
一、招募组员
通过在八、九年级的学生中宣传、动员,自愿报名,教师平衡各班人数。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1.时间:活动课每月第二周八年级、第三周九年级
2.地点:物理实验室
三、活动指导老师
、
四、活动任务
1.以兴趣引路,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2.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进取的科学素养。
4.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5.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自愿报名,注重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2.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有秩序、有热情。
3.自觉维护科学实验室的整洁环境。
4.训练活动时时刻注意仪器的保护和学生的安全。
七、活动内容
从趣味物理实验库按学生兴趣、兼教学进度,教师统筹后挑选。
物理课外活动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以非教科书内容为主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的物理学习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虽然学生获得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但是大量物理知识的扩展却来自于课外物理活动的开展,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组织好,才能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在自愿、轻松、趣味的状态下主动地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可以这样说,物理课外活动的开展是整个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那么中学物理课余活动有哪些形式
小制作、小实验。这是物理课外活动最容易开展,也是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活动。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形式上采用学生制作、班级评比、师生现场表演、校级展览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例如:制作针孔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杆秤、铅笔芯变阻器、潜水艇模型、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等。
二、课外阅读
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史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物理学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拓宽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三、科技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可以进行新的科技成就、科学前沿与最新动态的介绍,也可以围绕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介绍。例如:在学习了“力和物体的运动”后,可以开设“我国的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的讲座;在学习了“电磁现象”后,可以开设“唱片、磁带、磁盘和光盘”的知识讲座;在学习了“核能”后,可以开设“核能的开发、利用与安全”的讲座等。通过这些讲座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心与决心。
四、知识竞赛
物理知识竞赛,既是物理课外活动的一项内容,又是推动物理课外活动的措施。通过书本知识、实验操作、小论文、手抄报、小制作、小发明等形式的竞赛,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和进行科技创新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良好风气。
五、趣味游戏
物理趣味游戏是向初中学生进行物理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在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精心设计物理趣味实验、趣味游戏让学生去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飞机、火箭”“纸锅烧水”“站钉板”“下油锅”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现场参观
根据学习知识的需要,组织学生外出参观。例如,学过汽油机、柴油机后,组织学生到当地汽车修理厂去参观;学过杠杆后,组织学生去货轮码头、火车货站或建筑工地,了解各种简单机械装置;学过照明电路后去参观变电所、配电室等。学生回来后,再有计划地安排汇报会或黑板报观察发现专栏,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七、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了“水能和风能”后,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农村用电等。这种活动形式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可安排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先开展,然后向全班进行报告介绍,最后再在较大范围内进行。
八、课外兴趣小组
在实际的物理课外活动中,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是一种经常性活动方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课外兴趣小组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位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觉地参加一两项活动。在初中阶段,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航模小组——飞机模型或模拟飞机飞行表演等;摄影小组——摄影常识、滤色镜的使用、实地拍摄景物、冲洗放大照片以及设计与制作幻灯片等;无线电小组——扩音机和广播线路的配接,录音机和电视机的原理和使用以及简单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和安装等;电工小组——照明电路的装、修,设计和安装“一灯二控、楼梯”电路、电铃电路等;教具制作小组——简易物理测量仪器与演示教具、物理模型以及简易电教用具等;物理小论文写作小组等。
物理课外活动与物理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特殊的功能,它是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教师和学生都对其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一定要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形式化、任务化,从而真正做到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初中学生系统地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及技能的主要途径依然是物理课堂教学,但物理知识的拓展运用,却有赖于课外实践和阅读。因此,物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另外,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实验学科,这决定了物理教学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与课堂教学,而应在适当的多种教学形式下,辅之以必要的课外实践活动,使物理教学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结合,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浅谈物理课外活动的开展。
一、物理课外活动的特点和作用
物理学科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内涵,它不仅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科知识的积累,还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需要适当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物理课外活动可以不受大纲的限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确定。
物理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想要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单靠作业练习是不够的。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外活动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小发明或小制作内容,如简易的照明电路的安装等的活动,以便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所学物理知识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产生求知欲望和满足感。再者,通过这样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高效、有益的课外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增强其探究学习的能力,也能培养他们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在物理课外活动中的角色
在物理课外活动中,辅导教师往往没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们常在把学生引入到事前设定好的自己熟悉的轨道上后,对学生在活动中所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不闻不答,或敷衍了事。如学生不能随意使用设备仪器,不能随意行动。学生的所有行为都必须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实际上,这些做法是不妥的,教师应让学生大胆进行试验,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
我们应该明确物理课外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开展活动时,我们应当确保活动的开放性,充分考虑学生的爱好、性格、兴趣等因素,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喜欢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活动中仅是一个引导者,应当注意为学生释疑解惑。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还应当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以提高他们在活动中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物理课外活动的实施
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形式。
1.科技小组
科技活动往往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一般学生都乐意参加,学生可以通过活动检验所学的知识、发展自己的的能力。具体形式如下:
(1)模型小组。可以分为航模、车模小组。根据学生所处年龄段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如在车模制作中,就可以将学生按年级划分为七年级组、八年级组等。七年级组的,可以让其制作弹射车,而八、九年级组,则可要求他们制作牵引车。
(2)摄影小组。参加对象主要是八年级以上的学生。学校可以将活动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操作配合讲解为主,以摄影知识和光学原理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则以摄影活动为主,对所拍摄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通过反复实践提高学生对摄影的认识和光影成像知识的理解。
2.竞赛集训小组
通常而言,参加物理知识竞赛集训的人员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目的是培训尖子生。日常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推荐与物理竞赛相关的书籍及学习方法。集训时,应根据小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并适当地拓展延伸。
3.社会调查小组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学生能够利用课本知识,结合实际活动,调查问题,观察现象,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和建议。如在学习“能源与环境”这一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能源使用情况以及环境的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物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学生参加学科讨论、制作科技模型、观看实验表演、进行现场参观、阅读课外辅导资料、参加各种竞赛,不仅能帮助他们复习、记忆、理解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引他们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这是课堂上得不到的,更不是做几道练习题所能代替的。所以,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获得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但大量物理知识的扩展却来自课外的亲身实践和课外阅读。我们物理教师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组织好,才能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逐步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1.物理课外活动能促进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系统的物理知识后,要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有用,解决了实际问题,就会得到满足,而产生新的求知欲望。所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十分有效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学过照相机原理后,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摄影小组活动,学生会对照相机的原理更加深刻地理解。学过凸透镜,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后,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去自制望远镜,学过照明电路后,组织学生安装简单的照明电路等等,学生会从物理知识的大量应用中,看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就会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学生从书本上学习了一些物理规律、原理以后,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规律、原理,光凭做习题是不行的,可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搞一些小制作。例如学过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成正比后,可让学生自制一个测力器;学过物体的浮沉条件后,让学生自制一个浮沉子;学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后让学生自制杆秤等等。对一些重要的物理现象、实验还可让学习自制实验器材进行小实验,例如用大小广口玻璃瓶两个、木板、铁丝自制一个量热器测定物质的比热;自制验电器、指南针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物理课外活动能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最终还是成功了,从中学生会得到尊重客观规律的教育,体会到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辛,会尝到成功后的喜乐,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在小论文比赛中,学生会展开丰富的想象,查阅有关资料,阅读有关的课外读物,从中学生会领略到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使他们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凡能满足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的体验,如快乐、满足、热爱等。情感的特殊性,正是由于这些需要、渴求或意向所决定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如果把学习物理知识作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渴求或意向,那么他们对学习物理知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而从这一点上看物理课外活动有优于课堂教学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物理课外活动总结篇二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初中学生系统地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及技能的主要途径依然是物理课堂教学,但物理知识的拓展运用,却有赖于课外实践和阅读。因此,物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另外,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实验学科,这决定了物理教学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与课堂教学,而应在适当的多种教学形式下,辅之以必要的课外实践活动,使物理教学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结合,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浅谈物理课外活动的开展。
一、物理课外活动的特点和作用
物理学科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内涵,它不仅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科知识的积累,还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需要适当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物理课外活动可以不受大纲的限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确定。
物理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想要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单靠作业练习是不够的。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外活动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小发明或小制作内容,如简易的照明电路的安装等的活动,以便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所学物理知识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产生求知欲望和满足感。再者,通过这样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高效、有益的课外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增强其探究学习的能力,也能培养他们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在物理课外活动中的角色
在物理课外活动中,辅导教师往往没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们常在把学生引入到事前设定好的自己熟悉的轨道上后,对学生在活动中所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不闻不答,或敷衍了事。如学生不能随意使用设备仪器,不能随意行动。学生的所有行为都必须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实际上,这些做法是不妥的,教师应让学生大胆进行试验,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
我们应该明确物理课外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开展活动时,我们应当确保活动的开放性,充分考虑学生的爱好、性格、兴趣等因素,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喜欢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活动中仅是一个引导者,应当注意为学生释疑解惑。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还应当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以提高他们在活动中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物理课外活动的实施
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形式。
1.科技小组
科技活动往往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一般学生都乐意参加,学生可以通过活动检验所学的知识、发展自己的的能力。具体形式如下:
(1)模型小组。可以分为航模、车模小组。根据学生所处年龄段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如在车模制作中,就可以将学生按年级划分为七年级组、八年级组等。七年级组的,可以让其制作弹射车,而八、九年级组,则可要求他们制作牵引车。
(2)摄影小组。参加对象主要是八年级以上的学生。学校可以将活动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操作配合讲解为主,以摄影知识和光学原理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则以摄影活动为主,对所拍摄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通过反复实践提高学生对摄影的认识和光影成像知识的理解。
2.竞赛集训小组
通常而言,参加物理知识竞赛集训的人员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目的是培训尖子生。日常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推荐与物理竞赛相关的书籍及学习方法。集训时,应根据小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并适当地拓展延伸。
3.社会调查小组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学生能够利用课本知识,结合实际活动,调查问题,观察现象,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和建议。如在学习“能源与环境”这一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能源使用情况以及环境的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物理课外活动总结精选5
物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学生参加学科讨论、制作科技模型、观看实验表演、进行现场参观、阅读课外辅导资料、参加各种竞赛,不仅能帮助他们复习、记忆、理解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引他们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这是课堂上得不到的,更不是做几道练习题所能代替的。所以,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获得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但大量物理知识的扩展却来自课外的亲身实践和课外阅读。我们物理教师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组织好,才能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逐步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1.物理课外活动能促进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系统的物理知识后,要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有用,解决了实际问题,就会得到满足,而产生新的求知欲望。所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十分有效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学过照相机原理后,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摄影小组活动,学生会对照相机的原理更加深刻地理解。学过凸透镜,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后,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去自制望远镜,学过照明电路后,组织学生安装简单的照明电路等等,学生会从物理知识的大量应用中,看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就会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学生从书本上学习了一些物理规律、原理以后,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规律、原理,光凭做习题是不行的,可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搞一些小制作。例如学过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成正比后,可让学生自制一个测力器;学过物体的浮沉条件后,让学生自制一个浮沉子;学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后让学生自制杆秤等等。对一些重要的物理现象、实验还可让学习自制实验器材进行小实验,例如用大小广口玻璃瓶两个、木板、铁丝自制一个量热器测定物质的比热;自制验电器、指南针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物理课外活动能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最终还是成功了,从中学生会得到尊重客观规律的教育,体会到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辛,会尝到成功后的喜乐,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在小论文比赛中,学生会展开丰富的想象,查阅有关资料,阅读有关的课外读物,从中学生会领略到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使他们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凡能满足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的体验,如快乐、满足、热爱等。情感的特殊性,正是由于这些需要、渴求或意向所决定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如果把学习物理知识作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渴求或意向,那么他们对学习物理知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而从这一点上看物理课外活动有优于课堂教学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物理课外活动总结篇三
物理课外活动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以非教科书内容为主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的物理学习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虽然学生获得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但是大量物理知识的扩展却来自于课外物理活动的开展,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组织好,才能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在自愿、轻松、趣味的状态下主动地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可以这样说,物理课外活动的开展是整个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一环。
小制作、小实验。这是物理课外活动最容易开展,也是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活动。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形式上采用学生制作、班级评比、师生现场表演、校级展览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例如:制作针孔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杆秤、铅笔芯变阻器、潜水艇模型、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等。
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史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物理学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拓宽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可以进行新的科技成就、科学前沿与最新动态的介绍,也可以围绕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介绍。例如:在学习了“力和物体的运动”后,可以开设“我国的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的讲座;在学习了“电磁现象”后,可以开设“唱片、磁带、磁盘和光盘”的知识讲座;在学习了“核能”后,可以开设“核能的开发、利用与安全”的讲座等。通过这些讲座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心与决心。
物理知识竞赛,既是物理课外活动的一项内容,又是推动物理课外活动的措施。通过书本知识、实验操作、小论文、手抄报、小制作、小发明等形式的竞赛,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和进行科技创新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良好风气。
物理趣味游戏是向初中学生进行物理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在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精心设计物理趣味实验、趣味游戏让学生去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飞机、火箭”“纸锅烧水”“站钉板”“下油锅”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物理课外活动总结篇四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初中学生系统地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及技能的主要途径依然是物理课堂教学,但物理知识的'拓展运用,却有赖于课外实践和阅读。因此,物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另外,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实验学科,这决定了物理教学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与课堂教学,而应在适当的多种教学形式下,辅之以必要的课外实践活动,使物理教学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结合,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浅谈物理课外活动的开展。
一、物理课外活动的特点和作用
物理学科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内涵,它不仅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科知识的积累,还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需要适当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物理课外活动可以不受大纲的限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确定。
物理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想要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单靠作业练习是不够的。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外活动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小发明或小制作内容,如简易的照明电路的安装等的活动,以便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所学物理知识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产生求知欲望和满足感。再者,通过这样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高效、有益的课外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增强其探究学习的能力,也能培养他们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在物理课外活动中的角色
在物理课外活动中,辅导教师往往没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们常在把学生引入到事前设定好的自己熟悉的轨道上后,对学生在活动中所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不闻不答,或敷衍了事。如学生不能随意使用设备仪器,不能随意行动。学生的所有行为都必须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实际上,这些做法是不妥的,教师应让学生大胆进行试验,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
我们应该明确物理课外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开展活动时,我们应当确保活动的开放性,充分考虑学生的爱好、性格、兴趣等因素,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喜欢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活动中仅是一个引导者,应当注意为学生释疑解惑。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还应当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以提高他们在活动中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物理课外活动的实施
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形式。
1.科技小组
科技活动往往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一般学生都乐意参加,学生可以通过活动检验所学的知识、发展自己的的能力。具体形式如下:
(1)模型小组。可以分为航模、车模小组。根据学生所处年龄段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如在车模制作中,就可以将学生按年级划分为七年级组、八年级组等。七年级组的,可以让其制作弹射车,而八、九年级组,则可要求他们制作牵引车。
(2)摄影小组。参加对象主要是八年级以上的学生。学校可以将活动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操作配合讲解为主,以摄影知识和光学原理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则以摄影活动为主,对所拍摄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通过反复实践提高学生对摄影的认识和光影成像知识的理解。
2.竞赛集训小组
通常而言,参加物理知识竞赛集训的人员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目的是培训尖子生。日常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推荐与物理竞赛相关的书籍及学习方法。集训时,应根据小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并适当地拓展延伸。
3.社会调查小组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学生能够利用课本知识,结合实际活动,调查问题,观察现象,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和建议。如在学习“能源与环境”这一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能源使用情况以及环境的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物理课外活动总结篇五
10月16日上午在十四中召开全区初三物理研讨会。会上举行了两节《测量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的公开课,同课异构,各有各的风采。
会上教研员李建一老师有针对*地强调了四点,收获很大: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
2.突出强调学好初中物理的重要*。
3.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多展示。
4.帮助学生消除对物理的畏惧心理。对学生难以接受的物理知识、规律采取增加梯度、降低难度的方法;作业习题的设置争取多层次,难易有梯度。
1.优化课堂提问内容,所提问题思维含量适中。
2.采用恰当的提问方式。
3.准确掌握投放问题和提问的时间间隔
4.恰当、有效的评价。
学生活动包括读、练、实验探究、回答,要追求实效*,应该在教师的科学设计中有控制,有方向的有序进行,课堂上的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参与,切实体验,不要流于形式。
1.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师精心编制,优化习题,分梯度有代表*,示范*,易错题,以有效诊断、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2.必须有适量的书面作业。
3.平时的课堂上、章末落实定时训练。
4.借助评价、反馈信息反思教学的有效*。
5.解决作业批改应付现象。
在以后的教学中,贯彻以上几点注意事项,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