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艺术设计总结与展望篇一
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是艺术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
【1】信息技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创新
一、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艺术设计的范畴十分的广泛,它可以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个传单的设计大到一个建筑的设计风格,都需要人们对其进行艺术方面的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发生的改变。
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美的定义也是不同的,而艺术设计与人的审美观念是密不可分的。
好的艺术设计必定是以大众的审美观念为基准的,因为艺术设计本身存在的价值便是愉悦人们身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开发和利用也在不断的加深,信息技术正在慢慢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为传统的产业带来变革。
而对于艺术设计的教学来说,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达到好的效果。
艺术设计的核心便是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做出好的艺术设计。
而信息技术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核心,可以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大量的信息支持,这对艺术设计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而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社会对艺术设计的整体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提高艺术设计的水平,成了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心,要培养的高素质的人才就要依靠教学的创新。
依靠互联网可以极大的提高艺术设计教学课堂的效率,并显著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
所以对于艺术设计教学来说,引入信息技术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当前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并不是很好,由于艺术设计本身特性的限制,我国很多的高等院校造这方面并没有很多的教学科研成果,这使得我国艺术设计教学的创新一直处于停滞的阶段,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普遍不高。
而现在艺术设计教学现状是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学生缺乏艺术的思维。
艺术设计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门设计科学,还是一门教会你不断体验生活如何在生活中找寻灵感的学科。
艺术的设计元素大多来源于生活本身,所以设计者对生活的把握至关重要。
生活中的元素是十分丰富的,但当前地多数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单一的教授教材上的知识,教学的内容较为单一。
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种抹杀。
只有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在生活中找寻灵感这才是一个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此外在教学中过多的穿插实践类的内容也会让学生的艺术思维慢慢的丧失,一件好的艺术设计作品是需要设计者不断的思考改进的,要用艺术的思维深度思考艺术设计的每一个细节。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艺术设计教学创新方法
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是艺术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
艺术设计可以极大的丰富人们的生活,艺术设计中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所以艺术设计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与课堂,而将信息技术引入艺术教育的课堂之中,可以极大的丰富课堂的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丰富教学的内容
设计的灵感大都来源于生活,一位合格的艺术设计师通过对生活的感悟设计出好的作品。
所以生活信息的摄取是否广泛,是一个艺术设计师能否设计出出色作品的关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人们的距离正在逐步拉近,世界各地的信息也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传递。
通过互联网可以让学生和设计师更好更快的把握时代的动态,对当前的流行元素和大众审美有更清晰的认识。
人们在网络上分享对生活的感悟,同样可以为设计师带来设计的灵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这一理念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对课堂的内容进行丰富,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二)拓展教学方式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并没有对学生的相关的能力进行培养。
而引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的简化教学的步骤,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表现方式,直观的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
这样不仅可以简化教学步骤,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提高课堂的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与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需要设计师对生活有足够的感悟,才能在生活中找寻设计的灵感,设计出好的作品。
通过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生活和艺术有更深刻的了解,这对学生设计素质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
(三)制定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艺术设计理念
在整个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计划的制定至关重要。
要将新时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完美的融合到传统的教学之中,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要把握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之中的分量。
多媒体教学对于艺术设计教学来事是一种高效的辅助手段,但并不是艺术设计教学的全部。
教学过程中要有主次之分,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为目标,通过设立课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便是教师可以依靠信息技术实行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
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抽象的工作,需要设计者将内心虚幻化的东西,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实际化的表现出来。
所以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善的设计理念。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艺术设计的标准也在提高,这就就给艺术设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将信息技术引入艺术设计的教学当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艺术设计的真谛,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
教育方法的创新,一定可以为艺术设计这一领域带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者:袁贝诺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设计课程现状及教学策略
一、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广而不精
目前,贵州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版式设计、色彩基础与艺术设计软件教学三大部分为主线,涵盖ppt版面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网页美工设计、ui设计等内容。
以上教学内容的制定主要参考借鉴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希望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能从设计美学角度进行数字媒体作品的创作。
但以上教学内容的安排忽略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艺术基础,一味追求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与宽泛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通过课后反思发现,教学内容安排过于宽泛,无重点目标时教学效果较差,认真分析其课程内容不难发现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即教学内容未经同化吸收就将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平移为数字媒体专业的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同时过多地依赖版式设计教学,忽略对艺术设计基础语言与艺术形式的学习。
2.教学目标不切实际
能否实现教学目标是课程结束后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目前教学效果的反思发现,现阶段制定的教学目标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教学目标要求课程结束后学生能独立进行平面设计,包括广告艺术设计、网页美工设计等,且要求设计作品达到专业水准。
此教学目标在忽略学生艺术基础的同时,颠倒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科学的。
此外,教学目标还要求学生使用photoshop软件制作及处理各种数字化平面艺术作品,该目标也较难实现,原因一是photoshop软件教学需要教师对大量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制作;二是photoshop软件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学生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操作训练,非一蹴而就之事。
就目前教学时限而言,不具备较好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的条件。
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切实合理,不可天马行空,应参照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3.学生艺术思维薄弱
在作品设计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较好运用艺术设计思维将所学知识贯穿作品中。
通过作品评议发现,仅有少数学生能领悟并较好地运用艺术设计形式于作品中,多数学生依旧认为艺术设计为无意义的排列组合,未能意识到艺术设计语言中点、线、面及色彩等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及对人认知层面的影响。
4.课堂教学时间短
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有色彩基础、版面设计及艺术设计软件基础三部分内容,共64学时,平均每部分授课时间为21学时。
课堂教学时间短,各部分重点内容无法进行深入剖析讲解。
同时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了解、吃透并掌握知识点及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影响课程教学效果。
二、教学策略
深入分析现存问题可发现造成教学效果较弱的主要原因,一是课程忽略艺术设计原理的教学;二是由于学生艺术基础薄弱缺乏对所学知识的正确认识与理解。
因此,要强化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对课程做出调整,首先,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认知、理解与运用能力。
1.版面设计的调整
首先,调整后的课程内容安排必须满足社会生产需求;其次,教学内容的调整应以增强艺术设计基础语言、原理及形式法则的学习为主线,即将平面构成中的核心内容融入本课程教学活动中;最后,学习内容应有所重点、有所突出,使学生掌握平面艺术作品设计的普遍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将平面构成元素引入教学内容。
试想在学生不具备对艺术设计语言、形式法则有一定认识的情况下进行版面设计教学,并要求完成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例如,在网页美工设计中,通常将按钮等元件视为点或线元素,如不对点、线、面进行教学,学生无法理解将按钮元件视为点或线背后的原理,更无法理解由视觉元素引起的视觉现象与效应,从而简单地将平面设计理解为无意义地将各种图片、文字、色彩堆积在一起,造成作品艺术性较低,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点、线、面、构成法则等平面设计语言及形式学习。
2.色彩基础的调整
色彩基础教学内容的调整思路与版式设计调整思路相同,调整后课程内容必须满足社会生产需求,本段不再进行复述。
在调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增强色彩构成基础知识及原理学习;其次,以应用为主,强化数字色彩知识及色彩搭配原理的学习与使用。
3.软件基础的调整
photoshop软件教学的调整有两条思路,一是在学时不变的基础上简化教学内容,只对简单工具的使用进行讲解;二是为软件教学划分新学时,作为平面设计实验课时。
笔者倾向于第二条思路,主要原因为实验课程能加入更多实用的、常用的软件知识,有更多时间对软件应用进行深入详细的讲解,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消化的时间,为后续课程奠定好软件基础。
三、结语
要达到改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教学工作者首先应以积极态度调整教学内容,使其凸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特点并符合职业要求;其次,教学工作者应着重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艺术设计美感的认识,并通过大量优秀教学案例增强学生的艺术设计意识。
作者:耿楠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艺术设计总结与展望篇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设计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对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艺术设计教育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各个美术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争相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但随着盲目的扩招,致使不太成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受到严重的冲击。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缺乏科学合理性,尤其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的关系问题表现较为突出,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真正为艺术设计教学服务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新模式。
1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1.1艺术设计专业招生的基本情况
随着高等艺术专业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艺考热”的升温,迫于升学的压力,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这样招收的学生就会有很大程度上对艺术设计并不感兴趣,生源质量下降。其次,由于艺考模式的局限性,专业课考试内容长期固化单一,科目基本上是素描、色彩、速写,内容基本固定,大多以默写和临摹照片为主。致使学生在考前培训时突击训练应试技巧和方法,缺乏对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这样的艺考指挥棒下,考前就不可避免地把学生训练成机械的照抄照搬、没有创新能力和严谨的造型能力的机器,思维僵化,造型的严谨性、精确性严重缺失,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得招来的学生能力水平逐年降低。另外,由于现在的艺术设计专业考试内容与艺术绘画专业考试内容相同,这样不可避免地在学生入学后,专业基础课的训练与以前传统绘画性训练有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
1.2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我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大多延续传统艺术绘画的教学框架。在形式上仍然强调造型、技法与单一的色彩配比规律。以研究客观对象的真实形体和客观表现为主,强调写实技术能力的训练和作品的表现力。但这种方法毫无疑问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不利的。传统单一的封闭式造型训练与开放式的艺术设计要求不相适应。教学方式把写生作为主要手段,而对物体内在本质语言得不到深入挖掘。这种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同化学生的审美和个性的进一步开发,抹杀了学生艺术个性的张扬,这种教学方法也背离了现代设计艺术理念。
(2)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教学衔接性差。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和不同阶段改革试验,但是,在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上有许多需要深入反思的地方。我们现在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还是基本沿袭了传统绘画艺术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写生、临摹为主,追求单纯的写实绘画技巧。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虽然应具备相应的绘画基础写实能力,但在我们现在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写实造型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在思维方式、创新意识的培养。专业基础课和今后的专业设计课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形成严重的脱节现象,与我们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背道而驰。
2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和改革
2.1改变艺术设计教学观念
对于高等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来说,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完成专业教学的基础和根本。从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上看,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开启学生自由的想象力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培养起学生独特的设计造型理念、发掘物象的形态美、提高形体重构联想的能力,才能打破传统的绘画思维定式,冲出对客观印象表达的藩篱。专业基础课要服务于专业设计课。因此,专业基础课内容的安排要与相关的艺术设计课程联系在一起,如环艺专业的学生在上专业基础课时可加入室外建筑结构和环境空间的写生练习,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体验建筑结构的艺术特点、空间构成基本规律,熟悉环境艺术设计特有的语言特点,并通过写生进行提炼、概括、夸张、变形,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意识。
2.2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也是以造型为主要表达语言的专业。所以,艺术设计专业必须通过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程训练开始,目前,各大艺术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基本主要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等组成。通过对物象的形体、色彩、结构等重要特征的了解和认识,并将其转换成设计语言和元素,再进行重构和组合,形成区别于原有物象的新的视觉形态。
(1)设计素描。设计素描是基于严密的、准确的、理想化的表达方式,主要研究的是事物结构、空间、透视、形态等规律的学科。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设计素描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立体空间塑造和表现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的运用是设计素描的重要表现特征。设计素描是设计师传达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的重要表现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物象的表象形态来表达其内部复杂的理性结构和物体之间相互空间关系。它一般有三个训练阶段:造型基础能力训练、造型语言能力训练、造型创意思维能力训练。在具体表现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造型、质感的线条来主观地表现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质量感,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同时,运用现代设计构成要素,对物象进行重构,创造出既源于客观物象又高于客观物象的全新形象。通过这样的训练,就可以把学生以前绘画的具象性思维转变为抽象性思维。另外,多到大自然中写生,发现自然的形态,从中汲取营养,通过发散性的物象重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表现出新颖的作品。
(2)设计色彩。设计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中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传统的艺术绘画色彩有很大不同,它主要研究的是色彩内在的相互协调、配置规律。对具象色彩的提炼概括,理性地表达抽象色彩情感。通过对现代色彩理论的实践和训练,提高学生对主观色彩的表达能力。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对自然色彩进行表现,再通过概括、夸张,对自然的色彩进行提炼,把具象色彩变为主观色彩。另外,还可进行色彩空间、抽象色彩的综合练习,通过不同色彩给人心理、生理的不同感受及色彩的联想等表达出不同的抽象色彩概念。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很好地把色彩和设计联系在一起,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3)三大构成。构成课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另一门必修基础课。它主要包括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三大构成主要通过点、线、面等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研究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变化规律。传统的三大构成课程的讲授方法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缺乏和相关的专业设计课的相互渗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讲授基本理论后学生完成相关的课题作业。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三大构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表达能力、理性构思能力、趣味构思能力。为今后步入专业设计教学奠定良好的创造思维和造型构成基础,使之能更好地和今后的专业设计教学无缝对接。通过这些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客观物象的主观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理性思考和分析判断的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专业设计课的学习。总之,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最终目标要服务于专业设计课的教学,只有正确把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的关系,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我们的高等艺术教育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艺术设计人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艺术设计总结与展望篇三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师,我在这个领域里度过了很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经验和体会。我深知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思考、创造。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我作为艺术设计师的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对其他艺术设计师或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
第二段:追求创新与独特性
艺术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追求创新和独特性。在这个被信息充斥的时代,独特的设计有助于我们的作品脱颖而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时常通过参观展览、阅读艺术和设计相关的书籍和杂志来了解当今的设计趋势和理念。同时,与其他艺术设计师的交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这样,我能获得灵感,而且可以加深对设计原则的理解,创造出更有个性和独创性的作品。
第三段:学会细致观察与沟通
作为艺术设计师,细致的观察是不可缺少的。在设计作品之前,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以确保作品能够真正传达出想要表达的信息。同时,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成功设计的关键之一。与客户、团队成员以及其他设计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令人满意的设计作品。
第四段:灵感与创造力的培养
灵感是艺术设计师的灵魂所在。对我来说,灵感来源于各个方面,从自然景观到人类行为,从文学作品到历史文化。我喜欢保持开放的思维,从平凡的日常细节中汲取灵感,并通过与其他艺术家的创意碰撞来激发创造力。此外,多样化的学习和实践经验也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我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探索不同的设计风格,以拓宽我的视野和能力。
第五段:持之以恒与接纳失败
在艺术设计的道路上,坚持与接纳失败都是必要的。艺术设计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不断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然而,失败并不可怕,它能成为我们进一步成长和改进的机会。当事情不如人意时,我会回顾我的作品,思考其中的问题,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同时,坚持对艺术设计的热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持之以恒,我们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
结尾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师,我深知这个领域的挑战与机遇。通过追求创新和独特性、学会细致观察与沟通、培养灵感与创造力、持之以恒和接纳失败,艺术设计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我希望这些心得和体会能够对其他的艺术设计师或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启发。无论是面临什么样的挑战,相信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并坚持不懈地探索、创新,我们就能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创意的艺术设计领域中取得成功。
艺术设计总结与展望篇四
一、传统工艺美术顺其自然的技术思想与观念
无锡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色彩观念更是独具江南水乡特色,如惠山泥人绘彩工艺运用其传统彩绘七法“拓、涂、勾、点、掸、晕、刷”,构成一个完整的色彩观念,色彩对比富有激情而注重法度,彩绘笔法轻灵而不放纵,造型生动传神而不呆板乏味;体现出“简易而意全,巧密而精细”的特点,彩绘纹饰以江南水乡所特有的花草为表现对象,绘质方法独到,形成了一批技艺绝招。无锡惠山泥人绘彩工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行话,如:“落笔如飞,厚薄均匀”、“直线要直曲线要活”、“亮而不艳,雅而不俗”等。在教学中将这些传统本土语言与观念进行渗透与融入,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有助于学生审美意识、民族素养、创新精神的提升,有助于装饰艺术设计本土化进程和文化内涵提升。同时也有助于传统工艺美术融入当代生活,促进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承。
二、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工艺美术吸收与借鉴的路径
高校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现代审美意识和掌握扎实的艺术造型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同时要对祖国传统工艺美术艺术知识有深入了解。对此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应当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元素的研究,寻找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审美趋向的融合点,提炼其内涵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装饰艺术在形态语言方面保留了较多的相似点,可结合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初步》、《设计色彩》、《图形创意》、《装饰工艺》、《软装饰品设计》、《装饰材料与工艺》、《项目模拟训练》、《项目综合训练》等进行形式多样的专业教学。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逐步在形态语言方面寻找新的结合点。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具体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教师可采取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优秀案例,讲解这些案例是如何借鉴传统工艺美术形成独特风格,通过对案例设计过程的剖析,使学生知道如何吸收传统工艺美术元素中的精髓,借鉴其中的造型元素,使学生能够了解整个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流程,学习并掌握其中的方法。在《设计素描》、《图形创意》、《装饰工艺》等课程中,安排课堂练习绘制设计草图,特别是针对典型人物、器皿进行造型元素提炼,研究其人物的神情表达和器皿的构成特点,吸取传统工艺美术适度夸张的表现手法,利用嫁接、移植、拼合等设计元素与手段,表现具有象征意义和夸张的造型效果。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具体课堂教学的第二阶段可采取项目模拟训练法,引入工艺美术企业真实的实践项目,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按照项目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每组完成一个项目。明确组员的分工,要求学生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中国泥人博物馆、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无锡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心,借鉴其造型设计手法,提出创作方案和构想,最终确定创作方案。在《软装饰品设计》、《装饰材料与工艺》、《项目模拟训练》、《项目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中,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多种不同的表现风格,指导学生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有市场需求、有地方特色和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改变当下本土装饰艺术设计作品模仿外国、缺乏本土特色的局面。
三、装饰艺术设计对传统工艺美术
本土语言吸收与借鉴的实践与思考目前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传统的岗位分工已被灵活、整体化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替代,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只能在真实的“工作情境”和整体化的“工作过程”中获得,纯学校教育模式无法独立承担,当下各地高校普遍采用的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法,对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极大帮助。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依托“两基地一中心”:省级“创意设计技术实训基地”和“无锡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基地”、“无锡市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心”,针对传统工艺美术与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相互融合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在学校中选拔一批学生组建“现代学徒制非遗班”,聘请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担任客座教授与本校专业教师共同组建研究和教学团队,让他们有目标、有计划、手把手地传授核心技艺。学校建设有专门用于传统工艺美术研究和项目作品展示的大师工作室、惠山泥人技艺传习所,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演示和制作设备,同时与学校创意设计技术实训基地实现设备共享,将《惠山泥人》和《锡绣工艺》等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完善专业技能教学指导大纲、考核标准、监控与保障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使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课时数、工位数、耗材数得到充分保证,提高专业教学内涵质量和实施效果。由于操作路径清楚,可操作性强,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和整体化的“工作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教学效果良好,受到社会关注与好评。事实证明高校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对传统工艺美术本土语言的吸收与借鉴既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又能够对国家相关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传承政策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传统工艺美术产生的时代局限性,在社会结构、视觉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与冲击下,如何处理好与高校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深度融合、如何妥善处理好传承与保护的关系、如何探究工艺美术的“再生产”还缺乏系统理论研究。因此探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对传统工艺美术本体语言吸收与借鉴的路径,其核心是在吸收与借鉴过程中及时发现所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高等院校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应不断实践和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法,课程体系应以传承、创新为教学原则,以立体、平面材料课程为教学重点,以综合材料、工艺媒介在特定空间环境载体中的整合运用为发展方向,重视地区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艺术设计总结与展望篇五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师,我在这个行业中已经工作了多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还深刻地理解了艺术设计的本质和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和总结,希望能给初入这个行业的设计师以一些启发和指导。
第一段:追求创新与独特性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师,创新和独特性是我最重要的追求。在设计过程中,我致力于寻找新的灵感和创意,避免陷入套路和模仿。我相信,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需要敢于冒险、开拓思维,并且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见解。追求创新是作为艺术设计师最重要的心得之一。
第二段:注重用户体验与沟通
艺术设计师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和艺术性,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在设计中我时刻关注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感受,以确保设计的可用性和实际价值。同时,在与客户或团队成员的沟通中,我学到了艺术设计师需要善于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意见,在设计中融入更多人的思考和建议。
第三段:灵活应对变化和挑战
艺术设计行业变化迅速,对设计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艺术设计师,我学会了灵活应对不同的挑战和变化。在项目中,我经常需要调整和改变设计方案,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和市场的需求。我深刻理解,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才能保持艺术设计的前沿性和竞争力。
第四段:跨界合作与学习
艺术设计的魅力不仅限于美学和创造,它还可以与其他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和学习。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师,我积极参与跨界合作,与其他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学习,如建筑师、摄影师、文化艺术工作者等。通过与其他领域的合作,我获得了新的灵感和观点,拓宽了自己的思维和设计视野。
第五段:热爱与激情的坚持
在艺术设计行业,热爱和激情是我坚持不懈的动力。热爱可以让我更专注和投入,激情可以让我保持创造力和灵感。即使在工作压力和困难面前,我始终保持对艺术设计的热爱和激情。我相信,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爱,才能真正做到心无旁骛地追求艺术的完美。
通过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和积累,我收获了许多关于艺术设计的心得体会。追求创新与独特性、注重用户体验与沟通、灵活应对变化和挑战、跨界合作与学习以及热爱与激情的坚持,这些都是作为艺术设计师应该重视和坚持的原则。我希望这些心得能够对广大设计师们有所启发,帮助他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