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篇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
2、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这是谁的歌声?为什么说这歌声是永远的?文章中的故事和歌声有什么关系?…请带着你的问题,开始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借助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或词义。
2、全体反馈交流自学生字情况。(略)
3、指名读全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指名说——补充说——教师小结
4、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事件的部分。
交流:第2——10自然段
三、初读质疑。
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2、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
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略)
二、回应学生课前质疑问题:
1、文章为什叫做《永远的歌声》?
2、当“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搂着“我们”哭了?
这节课就结合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层,体会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1、默读2——5自然段,找出与老师有关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语句:
(1)“我们的老师是个从城里来的女学生……又漂亮。”(2)“她用好听的嗓音教我们唱……小歌剧。”
(3)“我还和姐姐争论过……还是我们老师长的好听。”(4)“我说,……天下第一好。”
感受:“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对老师非常热爱。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自由读——指名读
(二)学习第二层,进一步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自由读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
感悟:
(1)明知进山有危险,还要进山为老师采药,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2)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爱老师。
3、练习有感情朗读。
同桌分角色对读第7自然段,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同桌对读——指名朗读
(三)学习第三层,感受师生情。
1、自由读8——10自然段,哪句话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2、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从学生的一连串抓鱼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浓浓的爱。
自由读——指名读(2)第9自然段。
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孩子们为老师抓鱼忘记了一切,全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隐藏的危险,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3)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草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变换角色体会:
如果此时你就是那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呢?
学生可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汇报。
教师小结:
是啊,学生们的童真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同样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
四、学习开头和结尾,体会写法。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要求学生要说出体现首尾呼应的语句。
小组讨论——全体交流
(要点: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但那遥远的歌声已化为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留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熟后练习3。
2、朗读最使你感动的段落。
板书设计:
11、永远的歌声永生难忘
首尾呼应
教学后记
本课我主要是抓住“怎么读——为什么——悟真情”这三个主要环节,带领学生理解感悟,并树立起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1、理解“歌声”,认为歌声里包含着什么?说清楚课文中是用怎样的语句来写,你是如何体会到的。(找到叩询文本的钥匙)2、摘录词语,抓住一个细节,一个亮点。如我和二牛干脆下水抓鱼的场面:(摸呀捉呀追呀堵呀)读词,你仿佛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教学中学生读得平平,没有意识到这四个人物动作的关键词在文中起的作用和领会作者的用词凝练。我就以声传情,以趣生情,以情悟情。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篇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1、谈话导入。
这是谁的歌声?为什么说这个歌声是永远的?文章的故事和歌声有什么关系?
好,请带着你的问题,我们来共同学习课文。
2、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开始进行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以及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借助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或词义。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首先自己找答案,然后小组协作探讨。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第一个问题全体反馈交流
主要讲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草药、抓小鱼的故事。 第三个问题小组展示 可分为三部分: “我”走出童年已经很久了,童年的一些歌至今仍响在耳边。 2--10 “我们”为生病的老师上山挖草药,捉鱼的故事。 11、12 老师的歌声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也可分为四部分: “我”走出童年已经很久了,童年的一些歌至今仍响在耳边。 2--5 “我们”的山乡小学和老师。 6--10 “我们”为生病的老师上山挖草药。 11、12 老师的歌声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补充学生的回答,并加以总结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提问:
1、能够正确念出ppt上面的词语读音。
2、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1、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文章的内容导入,全文分为几个部分?哪个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2、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开始进行学习。
(1)自由阅读文章7、8自然段,找出文中运用了语言、心理、动作描写的句子。
(2)自由阅读文章的6-10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首先自己找答案,然后小组协作进行探讨。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第一个问题,1、3、5、7、9小组展示 第二个问题2、4、6、8、10小组展示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语言描写的句子有:(1) 放学的路上,二牛拽住我,悄悄地问:“是男子汉吗?是,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我知道东山石沟里有样草药叫烟袋锅花,专治咳嗽,老师一吃准好。”(2)她说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
心理描写的句子有: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
(2)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学生爱老师
“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学生的心多细呀!
“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为老师抓鱼不顾一切。
“摸、捉、追、堵、甩、穿——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
(5) 老师一下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的脸上。学生的童真感动了老师,以及老师对学生的爱。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2、文章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为题目,你现在能回答这个问题了么?
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但那遥远的歌声已化为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留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篇三
蔡佳
一、 导入
海上
二、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就让我们也回到1920年的那个海上的夜晚,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出示文字,生齐读并指生说)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所有人都落水并拼命挣扎。
3、这勇敢的小姑娘所唱出的歌声又是怎样的呢?请孩子们找出文中两处描写小姑娘歌声的句子。齐读。a、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为什么歌声会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因为距离很远,所以声音才会隐隐约约,小姑娘唱歌时不时会被浪花淹没,所以会断断续续。b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老师这儿有一句和它不一样的句子,孩子们读一读、比一比,看看那句话更好?(出示句子)海风把她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生说。在这个时候的人们需要的是鼓励,清脆、激昂两个词语正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4、如果你是马金纳,在已经要绝望的时候,突然听到这样清脆、激昂的歌声,你会有什么感觉?充满力量、兴奋。让我们一起来将马金纳这种既兴奋又充满力量的心情读出来。生齐读。这歌声也使得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去。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
歌声吸引所有落水的人向小姑娘聚拢过去,请孩子们自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大家都得救了。为什么大家最后都得救了?因为歌声,为什么这么说?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信心。请你们也怀着感谢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那面对这样一位用歌声救人的小姑娘,你想对她说点什么?生自由说(围绕感谢和学习)
三、 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年龄虽小,但是却勇敢坚强的小英雄,希望孩子们以后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也学习这位小姑娘沉着冷静、遇事不慌张的品质,做生活的强者、英雄。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篇四
这是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温暖的回忆中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学习的要求是: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
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因老师嗓子突然哑了,唱不出好听的歌,还一声一声的咳嗽,于是和小伙伴二牛、二兰、石花冒着危险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下河捉鱼的故事。表达了师生间的情谊,体现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敬爱之情。
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刻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思想感情。抓住文中一些含义深刻、饱含深情的句子,引导学生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1.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2.了解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了解人物形象。
2.画出含义深刻、饱含深情的句子,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培养学生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1.快速阅读,划分层次,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搜集尊师的小故事。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永远的歌声》,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语,理清了层次,并且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它的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因老师嗓子突然哑了,唱不出好听的歌,还一声一声的咳嗽,于是和小伙伴二牛、二兰、石花冒着危险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下河捉鱼的故事。表达了师生间的情谊,体现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敬爱之情。)
全班交流:
(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非常热爱老师、敬佩老师,认为老师是最好的人。)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3.课件出示:
不知为什么,老师的嗓子突然嘶哑了,不但唱不出好听的歌儿来了,还咳嗽,一声接一声。
放学的路上,二牛拽着我,悄悄的问:是男子汉吗?是,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我知道东山石沟里有样草药叫烟袋锅花,专治咳嗽,老师一吃准好。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
(1)指名读,其他人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孩子们热爱老师,老师的点滴变化他们都能感受到,并且为老师的咳嗽着急。这体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
(2)为什么我明知东山有狼,还是立即使劲点了点头?
(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3)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练习朗读。
4.全班交流下水抓鱼的经过。
(抓住摸、捉、追、堵、甩、穿等动作词体会孩子们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的行为,这都体现了他们对老师的深情。)
5.指导观看课本图片。
(1)图上画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老师又是怎样做的?(练习说话)
(2)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采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楼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学生们的童真和深情感动了老师。)
7.小结:学生纯真而深厚的感情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
8.带着自己的理解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或说明: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对几个孩子的动作、语言的分析,了解他们为了老师不顾一切的精神,体会他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有什么发现?
(都提到了童年的一些歌,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2.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种首尾呼应的方法。
3.小组讨论:课文为什么会以《永远的歌声》为题呢?
4.小结: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尽管它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却化为了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在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设计意图或说明:学习写作方法,练习运用。
你在生活中和老师之间发生过什么感人的事情吗?你为老师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吗?请写一写,试着运用首尾呼应的方法。
1.朗读最使你感动的段落。
2.阅读有关尊师的小故事。
11.永远的歌声
采草药抓小鱼
不顾危险只为老师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篇五
这是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温暖的回忆中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学习的要求是: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
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因老师嗓子突然哑了,唱不出好听的歌,还一声一声的咳嗽,于是和小伙伴二牛、二兰、石花冒着危险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下河捉鱼的故事。表达了师生间的情谊,体现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敬爱之情。
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刻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思想感情。抓住文中一些含义深刻、饱含深情的句子,引导学生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1、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2、了解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1、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了解人物形象。
2、 画出含义深刻、饱含深情的句子,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培养学生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1、快速阅读,划分层次,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搜集尊师的小故事。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永远的歌声》,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语,理清了层次,并且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它的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因老师嗓子突然哑了,唱不出好听的歌,还一声一声的咳嗽,于是和小伙伴二牛、二兰、石花冒着危险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下河捉鱼的故事。表达了师生间的情谊,体现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敬爱之情。)
全班交流:
(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非常热爱老师、敬佩老师,认为老师是最好的人。)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3、课件出示:
不知为什么,老师的嗓子突然嘶哑了,不但唱不出好听的歌儿来了,还咳嗽,一声接一声。
放学的路上,二牛拽着我,悄悄的问:是男子汉吗?是,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我知道东山石沟里有样草药叫烟袋锅花,专治咳嗽,老师一吃准好。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
(1)指名读,其他人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孩子们热爱老师,老师的点滴变化他们都能感受到,并且为老师的咳嗽着急。这体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
(2)为什么我明知东山有狼,还是立即使劲点了点头?
(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3)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练习朗读。
4、全班交流下水抓鱼的经过。
(抓住摸、捉、追、堵、甩、穿等动作词体会孩子们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的行为,这都体现了他们对老师的深情。)
5、指导观看课本图片。
(1) 图上画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老师又是怎样做的?(练习说话)
(2) 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采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楼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学生们的童真和深情感动了老师。)
7、小结:学生纯真而深厚的感情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
8、 带着自己的理解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或说明: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对几个孩子的动作、语言的分析,了解他们为了老师不顾一切的精神,体会他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有什么发现?
(都提到了童年的一些歌,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2、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种首尾呼应的方法。
3、小组讨论:课文为什么会以《永远的歌声》为题呢?
4、小结: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尽管它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却化为了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在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设计意图或说明:学习写作方法,练习运用。
你在生活中和老师之间发生过什么感人的事情吗?你为老师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吗?请写一写,试着运用首尾呼应的方法。
1、朗读最使你感动的段落。
2、阅读有关尊师的小故事。
11、 永远的歌声
采草药 抓小鱼
不顾危险只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