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闻系专业毕业论文篇一
摘 要:电视新闻节目想要吸引大众要求,保持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受众心理需求的重要影响。本文分析受众心理与电视编排之间的关系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受众心理需求进行电视编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受众;心理需求;电视新闻;编排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行业已经不像过去一样风光无限。一方面正受到互联网络等一些新兴媒体的冲击;另一方面,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央视,地方各卫视高收视率,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如何提高收视率?如何满足大众的心里需求便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目的,电视新闻节目要赢得大众的关注,前提就是从受众心理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寻找理论依据。
1 电视新闻编排与受众心理的关系
信息是从传播者那里经过编码的过程最终到达接受者,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信息的接受者是大众。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大部分大众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受到了巨大打击,电视新闻节目的市场大幅度缩小。不仅如此,还有来自于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央视,各卫视和一些报纸、杂志等,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小了电视新闻市场。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不断扩展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形式,增加大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度。才能实现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在竞争中的发展,扩大电视新闻节目的市场占有额。地方电视新闻编排只要将受众心理需求摆到首位,不断分析受众心理状态,迎合受众群体对于新闻的需求,促进电视新闻节目受欢迎程度,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2 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心理需求
电视新闻节目作为一档不可或缺的节目,常常是老百姓喜欢收看的节目,因为电视媒体比传统报纸媒体有更强的及时性以及传播的广泛性。并且电视器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换代,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直播演播室嘉宾谈话等等能把正在发生的受众关心的事情同步传给受众,电视新闻的优势更加凸显。
但是随着电视发展的更新,大众对新闻的心理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传统报纸媒介时代,大众的新闻受众心理只是单一的“知情”。在电视新闻媒介阶段,新闻传播途径更加人性化,这时候的受众心理也开始丰富多样化。
受众心理是相互结合出现在同一新闻事件的关注中,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受众好奇于新鲜事物、求知于陌生事物、攀比于周围事物,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编排,才能吸引大众的视线,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
上述论述的大众心理指的仅仅是普通大众的心理需求,对于特殊群体的特殊心理需求不做论证,例如对于残疾人士而言,国家政策、新闻时事,对于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保障他们的生活条件的新闻对于他们更加有益。
3 受众心理在电视新闻编辑中的意义
3.1 影响电视新闻信息的。接受
电视新闻节目是将新闻信息进行加工和编辑并通过电视媒介传递给受众。新闻效果是受众对新闻媒体对新闻信息的直接心理反映。凡是切合受众心理需求,引起受众极大关注,使得受众主动从心理上接受的电视新闻节目才是成功的电视新闻节目。同时,电视新闻节目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教化功能。电视新闻编排过程中首先要符合观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在新闻信息的潜移默化传递中逐渐使受众得到教化。
3.2 影响社会舆论
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在此阶段对于党和政府实现有效监督的就是新闻媒体,电视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让受众在观看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加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由于电视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受众在接受电视新闻信息的同时,会对新闻信息坚信不疑。因此,电视新闻编排工作人员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制作符合受众心理新闻的同时,引出具有代表性的言论,引发受众舆论的关注点,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形势,例如东南卫视的《海峡深呼吸》,到编排酒驾新闻时,对大陆与台湾不同的制度进行对比报道,并加以引导,提升大众对于制止酒驾的关注和认可。
3.3 影响电视节目编排的内容和形式
电视新闻节目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且能够使得受众从心理上接受,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心理印象,这才是好的新闻节目,达到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因此,电视新闻编排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时刻关注分析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和形式,并在一定主题下将二者巧妙进行结合,为电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提供途径,扩展电视新闻节目的市场接受度,提高电视新闻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
4 电视新闻编排符合受众心理的途径
4.1 新闻内容真实有效
新闻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也就是新闻本身具有真实性、时效性以及新闻价值等特征。缺乏这三点中的任意一点的信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能算是新闻。
新闻的特征就要求电视新闻编排工作人员在对新闻信息进行编排时,在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保证新闻信息真实有效。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受众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整合、编辑,进行传播。例如陕西卫视的《白杨大嘴巴》,主持人以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播报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实时,提升大众对新闻节目的喜爱度。
新闻具有时效性,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着重大新闻信息。而且,如今的电视新闻很多以直播的形式呈现,如何在受众面前无误再现新闻信息,都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作用
电视新闻作为传播媒介主要的组成部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电视新闻节目是对新闻信息进行及时传递,对于有争议性的新闻内容,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观点,这就会产生不同的舆论观点。传播学的实验证明,一般情况下社会舆论形成都是随着有主导的意见产生,如在一个社会团体中,其他人往往对于事件保持沉默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选择直接附和主导意见,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社会舆论。
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正视新闻节目在信息传递中的地位,重视新闻节目的舆论引导功能,并在实际编排中重点引入主流观点,积极发挥社会舆论引导者角色的功能及作用。例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栏目,分析热点新闻话题,针对话题进行报道过程中,加入主流思想意识的传播。
4.3 增加电视新闻节目与受众的互动
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对电视新闻节目而言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更是机遇。互联网中的信息繁杂,人人都是信息的传递者,大量虚假信息充斥着受众视野。也正是因为如此,互联网新闻的权威性比不过电视新闻。但是,随着受众的年龄结构的变化,受众人群逐渐趋于低龄化,再加上微博、微信等新兴工具的产生,受众对于互联网的依赖度高于电视新闻节目。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就必须在发挥其权威性的同时,加强电视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电视新闻节目利用网络工具,设置公众号,加强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例如央视在2014年在微信上注册了公众号,增加与大众的交流途径。电视新闻编排人员在工作时,保证新闻内容同时选择适合受众心理年龄的表现形式,增加年龄化受众对新闻节目的喜爱度,最大程度的发挥电视新闻功能,保证电视新闻的效果,从而实现电视新闻与其他媒体的竞争抗衡。
5 结论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编排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就是受众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因此,在电视新闻编排工作中首要需要关注的就是受众心理,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编排电视节目,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加强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受欢迎度,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傅泽宇。电视新闻编排与受众心理需求[j]。记者摇篮,2012(4)。
[2]李继荣,王虹。电视新闻编排要满足受众心理需求[j]。新闻传播,2003(7)。
新闻系专业毕业论文篇二
伴随着媒体逐渐走向市场,有偿新闻、甚至虚假新闻也应运而生。目前有偿新闻的主要表现是电台、电视台将时段或报纸,杂志将版面按照行业标准核算成具体数额与个人或组织集团进行交易。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媒体工作者收受了他人钱财唱赞歌编写虚假报道的事情,或者以曝光对他人不利的真相要挟勒索钱财,得逞后便厚颜无耻地颠倒黑白。虚假新闻,表现形式为与事实严重不符,无中生有、随意捏造,其本质是一种肮脏的钱权交易,是媒体话语权与他人利益的一种交换。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新闻伦理道德的严重缺失,已不是他个人的问题,由于媒体的影响力之大,对社会、对他人、对受众会产生广泛的不良影响,鉴于此,媒体工作人员要把好传播新闻信息时的伦理道德“关”,由此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伦理道德”的养成教育问题也进入有识之士的视线,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媒体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滥用自由权利,为话语权力寻租,极大地损害了自己的形象,抛弃了自由理念所赋予的道德责任,无形中也侵害了广大受众的利益,这社会上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当说这是媒体自由进步的副作用。殊不知,媒体的这种话语权来源于民众,这一桂冠是民众授予的,是民众把自己的知情权、说话权等集中起来,交付给媒体。鉴于此,媒体更应有以事实为根据来说话,遵守诚信原则,表达代言民意、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
新闻系专业毕业论文篇三
人是意识能动的主体,是实践的存在。人类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各种条件,从而实现自己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之一的媒体也应该体现人的真正存在,媒体自由作为一种理念,是指媒体的行为不受外在力量的强迫压制,出于本心而采取的行动。自由精神是媒体伦理精神的重要内容:“自由出版物的实质,是自由所具有的应用的、理性的、道德的本质。”梁启超也曾说:“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此三大自由者,实惟一切文明之母,而近世种种现象皆其子孙也。”
媒体自由理念的形成,是和人的本质相吻合的。媒体自由,体现了媒体工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内在于自由理念之中的价值合理性与伦理道德责任渐被人们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工具价值渐备受推崇。在当今社会转型阶段,为经济利益所驱使的媒体,忘记甚至抛弃自身的伦理道德责任,背离了真实的媒体自由,由此新闻伦理道德的命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重申媒体自由的伦理意蕴,重构真正的媒体自由。
新闻系专业毕业论文篇四
网络环境受众群体广泛,遍布全世界,因()此一旦有重大新闻事件或者新闻报道,其内容如果受到关注将会提升其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远远高于传统电视和报刊媒体。受众群体从小学生到老年群体全面覆盖,虽然主要是青年和中年群体,但是其覆盖面积远远高于传统媒体,是史无前例影响力最大的。媒介。在如此大的传播影响力下,对于新闻传播的审核需求应该更为严格,否则失实或者错误导向的内容将会给社会安定等方面造成更为严重性的重创。传统媒体影响力小,传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力相对较小,传播影响力更大的网络环境,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力也更大。
当下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大量负面、消极、反动等言论,对整个社会人心的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导致人们对生活失去积极的心态与动力,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特别是受众自身对信息的鉴别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数对于信息有过于偏听偏信的情况,无法有效的对信息好坏、对错进行鉴别,从而进行盲目的转发、传播,从而导致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性逐步扩大。
新闻系专业毕业论文篇五
摘要:电视新闻节目想要吸引大众要求,保持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受众心理需求的重要影响。本文分析受众心理与电视编排之间的关系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受众心理需求进行电视编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受众;心理需求;电视新闻;编排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行业已经不像过去一样风光无限。一方面正受到互联网络等一些新兴媒体的冲击;另一方面,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央视,地方各卫视高收视率,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如何提高收视率?如何满足大众的心里需求便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目的,电视新闻节目要赢得大众的关注,前提就是从受众心理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寻找理论依据。
1电视新闻编排与受众心理的关系
信息是从传播者那里经过编码的过程最终到达接受者,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信息的接受者是大众。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大部分大众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受到了巨大打击,电视新闻节目的市场大幅度缩小。不仅如此,还有来自于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央视,各卫视和一些报纸、杂志等,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小了电视新闻市场。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不断扩展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形式,增加大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度。才能实现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在竞争中的发展,扩大电视新闻节目的市场占有额。地方电视新闻编排只要将受众心理需求摆到首位,不断分析受众心理状态,迎合受众群体对于新闻的需求,促进电视新闻节目受欢迎程度,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2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心理需求
电视新闻节目作为一档不可或缺的节目,常常是老百姓喜欢收看的节目,因为电视媒体比传统报纸媒体有更强的及时性以及传播的广泛性。并且电视器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换代,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直播演播室嘉宾谈话等等能把正在发生的受众关心的事情同步传给受众,电视新闻的优势更加凸显。
但是随着电视发展的更新,大众对新闻的心理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传统报纸媒介时代,大众的新闻受众心理只是单一的“知情”。在电视新闻媒介阶段,新闻传播途径更加人性化,这时候的受众心理也开始丰富多样化。
受众心理是相互结合出现在同一新闻事件的关注中,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受众好奇于新鲜事物、求知于陌生事物、攀比于周围事物,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编排,才能吸引大众的视线,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
上述论述的大众心理指的仅仅是普通大众的心理需求,对于特殊群体的特殊心理需求不做论证,例如对于残疾人士而言,国家政策、新闻时事,对于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保障他们的生活条件的新闻对于他们更加有益。
3受众心理在电视新闻编辑中的意义
3.1影响电视新闻信息的。接受
电视新闻节目是将新闻信息进行加工和编辑并通过电视媒介传递给受众。新闻效果是受众对新闻媒体对新闻信息的直接心理反映。凡是切合受众心理需求,引起受众极大关注,使得受众主动从心理上接受的电视新闻节目才是成功的电视新闻节目。同时,电视新闻节目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教化功能。电视新闻编排过程中首先要符合观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在新闻信息的潜移默化传递中逐渐使受众得到教化。
3.2影响社会舆论
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在此阶段对于党和政府实现有效监督的就是新闻媒体,电视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让受众在观看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加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由于电视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受众在接受电视新闻信息的同时,会对新闻信息坚信不疑。因此,电视新闻编排工作人员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制作符合受众心理新闻的同时,引出具有代表性的言论,引发受众舆论的关注点,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形势,例如东南卫视的《海峡深呼吸》,到编排酒驾新闻时,对大陆与台湾不同的制度进行对比报道,并加以引导,提升大众对于制止酒驾的关注和认可。
3.3影响电视节目编排的内容和形式
电视新闻节目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且能够使得受众从心理上接受,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心理印象,这才是好的新闻节目,达到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因此,电视新闻编排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时刻关注分析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和形式,并在一定主题下将二者巧妙进行结合,为电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提供途径,扩展电视新闻节目的市场接受度,提高电视新闻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
4电视新闻编排符合受众心理的途径
4.1新闻内容真实有效
新闻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也就是新闻本身具有真实性、时效性以及新闻价值等特征。缺乏这三点中的任意一点的信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能算是新闻。
新闻的特征就要求电视新闻编排工作人员在对新闻信息进行编排时,在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保证新闻信息真实有效。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受众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整合、编辑,进行传播。例如陕西卫视的《白杨大嘴巴》,主持人以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播报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实时,提升大众对新闻节目的喜爱度。
新闻具有时效性,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着重大新闻信息。而且,如今的电视新闻很多以直播的形式呈现,如何在受众面前无误再现新闻信息,都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作用
电视新闻作为传播媒介主要的组成部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电视新闻节目是对新闻信息进行及时传递,对于有争议性的新闻内容,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观点,这就会产生不同的舆论观点。传播学的实验证明,一般情况下社会舆论形成都是随着有主导的意见产生,如在一个社会团体中,其他人往往对于事件保持沉默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选择直接附和主导意见,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社会舆论。
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正视新闻节目在信息传递中的地位,重视新闻节目的舆论引导功能,并在实际编排中重点引入主流观点,积极发挥社会舆论引导者角色的功能及作用。例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栏目,分析热点新闻话题,针对话题进行报道过程中,加入主流思想意识的传播。
4.3增加电视新闻节目与受众的互动
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对电视新闻节目而言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更是机遇。互联网中的信息繁杂,人人都是信息的传递者,大量虚假信息充斥着受众视野。也正是因为如此,互联网新闻的权威性比不过电视新闻。但是,随着受众的年龄结构的变化,受众人群逐渐趋于低龄化,再加上微博、微信等新兴工具的产生,受众对于互联网的依赖度高于电视新闻节目。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就必须在发挥其权威性的同时,加强电视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电视新闻节目利用网络工具,设置公众号,加强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例如央视在2014年在微信上注册了公众号,增加与大众的交流途径。电视新闻编排人员在工作时,保证新闻内容同时选择适合受众心理年龄的表现形式,增加年龄化受众对新闻节目的喜爱度,最大程度的发挥电视新闻功能,保证电视新闻的效果,从而实现电视新闻与其他媒体的竞争抗衡。
5结论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编排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就是受众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因此,在电视新闻编排工作中首要需要关注的就是受众心理,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编排电视节目,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加强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受欢迎度,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傅泽宇。电视新闻编排与受众心理需求[j]。记者摇篮,2012(4)。
[2]李继荣,王虹。电视新闻编排要满足受众心理需求[j]。新闻传播,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