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植物栽培与养护实训心得体会篇一
2.1水稻品种选择在水稻品种的选择上,应选择那些杂交优势强、穗长粒多、分蘖中等、结实率高的品种,如吉粳88,具有很好的增产前景。
2.2无土育苗田块的选择在进行育苗田块选择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那些背风、向阳、水源条件好、肥力水平高的平整田块。提倡开展深翻松地,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苗床下害虫的越冬基数,以给苗床扣棚时预留出大棚骨架和塑料的埋沟。
2.3苗床制作在进行育苗前的10d左右,一般需要在常规育秧苗床的基础上精整苗床。通常需要根据种植面积来规划苗床面积。一般情况下,667m2本田需要使用5m2的苗床,而所有的苗床都需要整平做畦,畦须高度控制在5cm以上。
2.4制作基质隔离膜采用完好无孔,3层以上的塑料,与有孔的育苗盘配合使用。在隔离膜铺好之后,再铺上育苗基质,抹平厚度控制为8mm左右,不能超过1cm,也可以用苗床播土机铺上基质。将育苗肥料和水按照1∶100的比例配制,然后均匀浇于苗床上,基质的含水量达到不析出水分、不干燥的目的为宜。
2.5播种
2.5.1种子处理水稻种子一般可以选择盐水选种,提纯去劣。为确保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在播种前最好对其进行发芽试验,使种子的发芽势在80%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在播种前还需要晒种2~3天,然后进行种子消毒或包衣操作。将包衣后的种子浸泡在清水中,使其吸收足够的水分,这样可以降低发芽时间,确保出苗的整齐度。在播种前,为提高种子成苗率还可以对其进行催芽处理。
2.5.2播种在气温平均为5℃时进行播种,并根据气候条件、水稻品种及成熟期选择播种量。在具体播种过程中,1cm3播种种子最好控制在4粒以下,确保种子不会堆积在一起,在盐碱地可以适当加大播种数量。种子播种好以后,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将种子压一下,使其能够充分与养分、基质、水分接触,增加出苗率。
2.5.3覆沙播种后应用细沙或河沙(不能有黏土)进行盖种,沙子的厚度应该保持在0.5cm左右,使种子不暴露在空气中,且沙子中不能含有草籽。在播种后,在水分不太充足的地方再次洒水,浸透表土,但苗床不能有水析出,不能存有积水,多次检查以保证将所有的`种子盖好。
2.5.4盖膜根据苗床的宽度将竹竿或木杆横放在苗床的畦埂上,然后选择合适的塑料薄膜封盖在苗床上,最后在苗床上覆盖一些的稻草,以达到保湿、保温的目的。
2.6管理苗床定期对水稻棚内进行通风,因为从播种到出苗,水稻棚内一直以保温、保湿为主,此时内部的温度适宜在25~28℃;若超过30℃,要进行通风,当出苗率达到1/3左右,可适当揭去塑料膜;当出苗至1.5叶期时,应该控制温度在20~25℃,1.5-2.5叶期时,日间温度控制在20℃左右,尽可能保持与外界温度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秧苗插秧时株高低于15cm。
2.7苗期病害的防治在水稻的秧苗期常会出现多种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出现青枯死苗。该现象多发于2叶1心前后,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一般有2种。一是生理性导致。由于秧苗周围温度急剧降低,加速叶面蒸腾,根部供水又不能及时到位,进而出现青枯死苗。具体预防措施为:控制膜内温度,浇透水分,适时揭膜。另一种是病菌感染导致,常发于2叶1心时期。主要是因为碱性过高,造成病菌感染苗体所致。具体预防措施为:适时使用肥料,保持苗床酸碱度适宜。第二,出现黄枯死苗。该现象多发于1叶1心-2叶期,病因多是施肥过量,解决办法是应控制施肥量。
3总结
水稻无土育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稻种植技术,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追捧和应用。通过对水稻无土育苗技术探讨,寻找更适合水稻无土育。
植物栽培与养护实训心得体会篇二
植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栽培技术,为农民提供种植指导,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大学期间,我有幸学习了植物栽培学,并在实习中实践了一些栽培技术,对于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植物栽培学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植物栽培学的重要性
植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不仅研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原理,还研究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对植物的认知,我们可以合理调控植物的生长环境,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植物是农业领域的基础,只有深入研究和掌握植物生长的规律,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第二段:植物栽培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植物栽培学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结合实践来加深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规律的认识。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如植物的生长阶段、生理生化过程等。通过实验,我们亲自操作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了植物栽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我们对植物栽培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三段:植物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植物栽培技术是植物栽培学的核心。只有运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才能使植物生长得更好。在我的实习中,我学习了一些常用的栽培技术,如定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发现不同植物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不同,根据不同的植物特点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第四段:植物栽培学的挑战与发展
植物栽培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面临着许多挑战。随着人们对食物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栽培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针对当下的问题,如土壤污染、气候变化等,植物栽培学需要研发更加科学、环保的栽培技术。同时,植物栽培学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借鉴其他领域的成果,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第五段:植物栽培学的意义与启示
植物栽培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衣食住行。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尊重、保护植物,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同时,植物栽培学也启示我,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栽培技术,为农业做出更大贡献。
总结起来,植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栽培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我在学习植物栽培学过程中,深入了解了植物生长的规律以及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同时,植物栽培学的发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面临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学习植物栽培学,我也更加认识到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植物的意义。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栽培技术,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植物栽培与养护实训心得体会篇三
植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植物的栽培、培育和繁殖等相关知识,为农民提供了科学栽培作物的方法和技巧。我的一次植物栽培学实践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经验和心得,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栽培技巧。以下将围绕着“观察力的培养”、“水分管理的重要性”、“氮磷钾的合理施肥”、“土壤条件的重要性”、“人工授粉的必要性”五个主题展开,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观察力的培养是学习植物栽培学的基础。在实践中,我养成了经常观察植物生长状态的习惯。通过观察,我了解到不同植物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敏感程度。并且,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有助于我们判断它们是否遭受虫害或病害。例如,黄叶可能是植物缺少养分或者植物遭受了病害的信号。通过及时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可以防止植物受到严重的伤害,并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其次,水分管理的重要性在植物栽培过程中也得到了验证。我发现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幼苗期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而成熟期的植物则需要适度控制其水分量。如果水分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植物的萎蔫、根部腐烂等问题。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植物和生长阶段来科学管理水分,以满足植物的需求,才能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另外,氮磷钾的合理施肥对于植物的生长也起着重要作用。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三大元素,它们在植物的养分摄取和代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调整氮磷钾的施肥比例,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在实践中,我发现在植物的生长阶段中,适宜地添加氮磷钾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并增加其抗病虫害的能力。但同时也要小心注意施肥过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土壤污染和植物倒伏等。
此外,土壤条件对植物的生长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实践中,我学到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如何改善土壤的肥力。良好的土壤质地和适宜的通气性是植物生长的基础。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养分含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也是土壤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只有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条件,才能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
最后,人工授粉在一些植物的栽培过程中是必要的。在一些花草种植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花卉植物的花粉粘附力较差,无法自行完成传粉过程。这时,需要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来进行辅助。通过用刷子或者棉签将花粉粘到花朵的柱头上,可以有效提高授粉的成功率。这样可以保证植物顺利结育,获得更好的收获结果。
通过这次植物栽培学实践,我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栽培技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培养了观察力、掌握了水分管理的重要性、合理掌握了氮磷钾施肥的技巧、认识到土壤条件的重要性以及人工授粉的必要性。这些心得体会将对我今后的植物栽培学学习和实践尤为关键,帮助我更加科学地进行植物栽培。
植物栽培与养护实训心得体会篇四
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是在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和蔬菜土传性病害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项蔬菜栽培新技术.因其具有不用土地、省肥省水、病虫害发生率低、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作者:苏广艳崔晓华鲁召军作者单位:苏广艳(河南省滑县植保站,456400)崔晓华(河南省滑县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456400)
鲁召军(河南省滑县农业局,456400)
刊名:现代农村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nonggunkeji年,卷(期):“”(2)分类号:s6关键词:植物栽培与养护实训心得体会篇五
摘要:水稻对田地的要求较高,限制水稻的生产范围及生产量。因此,研究水稻无土育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水稻无土育苗的特点,论述水稻无土育苗的技术要点,包括前期品种选择、制作苗床,到中期管理苗床,再到后期的病害防治,这些是进行水稻无土育苗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水稻;无土育苗;技术
作为双阳区的主要种植作物,水稻的生产技术一直受到众多种植户的高度关注。为更好地处理水稻育苗的相关问题,对水稻无土育苗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1水稻无土育苗的特点
水稻无土育苗不仅可以解决苗床易发病问题,还解决了取土难的问题。无土基质具有透水性强、透气性强的优点,可以避免病菌在土壤中传播;无土育苗根系非常发达,其根须数量比土壤育苗多一倍以上,且根系粗壮,比普通土育苗根长6cm左右;降低育苗成本,是土壤育秧所需成本的1/3;成活率高,返青速度快;适用于各种机械方式及手工插秧,在插秧过程中还可以依据机械宽窄幅度来对秧苗进行适当的调节;无土育苗的苗床不需要使用除草剂,不需进行调酸处理,也不会受到盐碱地的影响;进行无土育苗时,操作省时省力,简单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