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走路的树教案篇一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蕴涵丰富的童话故事,跟随作者的文字,你会走进一个和谐相处、充满无限情谊的自然界的角落。题目本身就能引起人们很多的联想,生活的经验和文本产生的碰撞激起求知的欲望。
课文分两部分,一根“情”线紧紧贯穿全文。第一部分是春天的早晨,小鸟和小树的初遇。在小鸟看来,那“小树”是金色的,又回“走来走去”,便产生了好奇,而小树则表现了出乎小鸟意料的关爱之情,不但同意了小鸟的要求,还带着它去过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小鸟和小树的重逢。不过与前次不同的是小鸟长成了大鸟,它能感到出现在面前的不是金色的小树而是美丽的小鹿,不是树的枝杈而是金色的鹿角。小树也变了,它是原来的大鹿的儿子。按理说,它们也是初识,但“会走路的树”则勾起了他们的旧情,“你也是”、“你大概就是”这些话表现了他们隐藏在心中的怀念之情。接下来他们有一段对话,其中“叫起来”、“激动起来”,是感情的喷薄而出。完全可以想象,到了小鹿的家里,重叙旧情,再生新情是必然的。本人通过上课发现了有如下反思之处:
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它们的作用都是我想来导入下面的课文,让学生去读课文。其实这些问题有的小朋友在读过一遍课文后就已经能回答了,而我还在这里却作为课文研究的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找答案。课堂上看似热闹了,但多是浅层次的“碎问碎答”,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得不到锻炼,只会是高耗低效。不仅如此,仔细研究我的问题,发现有的问题意思都一样的,而我还在课上要求了一遍又一遍。我的课堂已进入了专家们所说的新课程教学课堂误区之一:以问题牵引全文。经过陈校长的评课点拨,我觉得我以后上课还是要多注意,尽量不要用问题来引入下文。其实有些问题完全可以换一种说话的方式,也可以达到引入下文的效果。问题上课并不是不需要,要善于设置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提问应该能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应该具有挑战性,激起学生思维风暴:或豁然开朗,或浮想联翩、或悠然心会,或怦然心动,或各抒己见,或敏于发现……从而培养它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开启学生的心智。
语文是生活的形式,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学习、享受生活,交流、记录、表达生活。我在课堂中为体现这一理念,在教学“小鸟跟着小树到了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这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训练:小鸟跟着小树到了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想象,把他们的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通过文字来表述出来。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为降低难度我出示了一幅大海的图画,让他们看着画面说一说。备课时只顾重视自己的设计与理念相匹配,而忘了最根本的与生活实际相符合。驯鹿和小鸟生活在树林里,而且它们当时又那么小,它们的生活范围只可能是在那一片树林,它们到达的地方也只有可能的树林里的小溪边,可能看到小熊、小猴等……而我却出示了一幅它们不可能达到的地方:大海,从而给学生以一个错误的导向,接下来有的学生说它们来到了草原,来到了沙漠等,这些都是错误的,脱离了生活的实际。
而我也在错误中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在课上说的每句话,每个词,出示的每一样东西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因为这些都有可能影响我们孩子的一生。
一次公开课,让我发现了我许多不足,也学到了很多很多。上课的过程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会走路的树教案篇二
闽侯实验小学张晓华
教学目标:1、本课八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儿童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通过多种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调动情感
1、教师情境导入:草木茂盛的树林,鲜花盛开的草地(出示挂图)。这里的风景美吗?就在这个小树林里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树林里的鸟儿们都唱起了欢乐的歌。在一棵树上,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探着头。睁着黑豆般的小眼睛,这儿看看,那儿瞧瞧,她沉浸在着迷人的景色中。忽然,小鸟惊叫起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小鸟看到了什么?(学生猜后)原来她看到了一棵会走路的树,揭题,板书:会走路的树。齐读课题。
二、读中感悟放飞想像
(一)、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1、过渡:这篇课文是一个优美的童话故事,故事从一个春天的早晨开始。(课件)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2、这时,一只小鸟看到了这棵会走路的树,非常好奇,它问了些什么呢?(出示句子:“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自由地读一读。谁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评:小鸟充满了好奇心。还有谁来读?・评:老师从你的声音中听出了小鸟充满了好奇心,要是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再充满好奇,就更好了。再试试看。・・・评:有进步了。还有谁想读?・・评:声音好听,表情丰富。让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3、小鸟这样问了,小树怎么说的呢?(出示:“当然可以,来吧!”)自由读一读。谁来做小树说一说。评:小树干脆、热情。
你再读读看。・评:真干脆、真热情。
还有谁想读?・评:也干脆、也热情。
还有谁想和他比赛?评:多么干脆,多么热情。
4、谁愿意做小鸟和小树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你想做小鸟还是小树?那**谁来做?
小鸟和小树说话时,眼睛是互相看着对方的。好,小鸟开始问了评:不错,要是一边说话,一边做动作就更好了。
还有谁想试试?加上你的动作、表情。
评:表演得十分投入。
5、小树这样说了,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第一次见面,就成了好朋友,用一个成语来说,叫什么来着?那叫----一见如故。
谁来读好这句话?评:玩了好一会儿,好长的时间啦。还送他回家,对小鸟多好啊。
还有谁来读好它?过渡:小树带着小鸟就玩这一次吗?
6、(出示句子: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自由读。
师引: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每天都来陪小鸟呀。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哎呀,去了那么多地方,看了那么多东西。
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么样啊?
・・(板书:小鸟热情友好)
指导读:小树对小鸟这么热情友好,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谁来读?评:他读出了小树对小鸟的热情友好了吗?
没有,那你来读读看。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说不出来,其实呀,读书时可以抓住重点词来用心地体会。这几句可以抓住这样的一些重点词来体会小树的热情友好。
你们试着读读看。
谁来读?这么多人举手,让我们来齐读。
(1)小朋友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一起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出示句式)
(2)交流评:小朋友们真是想象丰富,见多识广。还想不想知道他们又去了什么地方?
(3)出示画面。
[1][2]下一页
会走路的树教案篇三
课时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小鸟和鹿之间的友谊。
3、学会本课生字:奇,送,能在田字格中将生字写端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齐读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谁来把课题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1、复习:上一课我们学了生字词,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生词早晨 好奇 有趣 陪 美丽 大概 激动 角 指名读词,擦去拼音后再读,齐读)
二、过渡:小朋友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棵会走路的小树就是一头驯鹿。那小鸟怎么会认为驯鹿是棵会走路的小树呢?让我们来仔细读读这个故事。(板书:小鸟 驯鹿)
二、精读感悟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请小朋友自己来读一读。
2、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是啊,天真的小鸟也觉得十分好奇(点红好奇)
谁来学着好奇地问一问?(指名读)
师评: 老师从你的声音中听出了小鸟充满了好奇心,要是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再充满好奇,就更好了。
再试试看。有进步了。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小树听了小鸟的请求,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
(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
生回答怎么说的:“当然可以。来吧!”师评:多干脆啊!
生回答怎么做的,点红“才”,说明了什么?(玩的时间长)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小树对小鸟怎么样? (板书:友好)
你能通过朗读把小树对小鸟的喜欢,关心表达出来。
(指名读,齐读)
5、出示第三自然段:从这以后,(师引导学生齐读)这棵小树天天来陪小鸟。 (点红天天,陪,)
从“天天”你可以看出什么?(小树和小鸟在一起的时间很多)
老师给大家一个词语,出示:形影不离。(师解释,领读)
6、师领读:小鸟跟着小树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点出:去了,许多地方,看见,许多有趣的东西)
那让我们来说一说,他们会去哪些地方,会看见哪些有趣的东西呢?
(1) 出示草原图及句型,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来讲一句话。
齐读:小树带着小鸟去了(绿油油)的草原,看见了(成千上万)的骏马。
(2) 出示田野图及句型,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来讲一句话
齐读:小树带着小鸟去了(一望无边)的田野,看见了(丰收)的庄稼。
(3) 出示大海图及句型,学生自己想象。
(4) 只给出句型,学生展开想象。
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因为小树的热情友好,使小鸟增长了许多知识,他们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由此可见,他们的友谊可真深厚啊!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吧。(出示:第 3自然段,齐读)
7、小朋友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好朋友的幸福快乐。可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开的一刻。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他不得不与小树告别。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样呢?(出示:依依不舍)
你能演一演小鸟,来向小鹿告别?(生自由说,师给予鼓励)
多么的不舍啊!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自然段吧!
三、精读感悟第二部分(5—9自然段)
1、出示第5自然段,第二年春天,小鸟飞回来了。它看到了一头小鹿,你能用朗读来告诉我们,这是一头什么样的小鹿吗?(指名读)
(点红:特别)让我们一起来把小鹿的美丽读出来。
估计学生会回答:会走路的树就是驯鹿。
(出示讲解驯鹿)
难怪小鸟把小鹿当作会走路的树了,原来-引导生说出:驯鹿的角和树枝太像了。这个时候小鸟明白了,会走路的树就是驯鹿。
3、谁来读读小鸟的第一个问题?(指名读)
4、小鹿也问了一个问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你从小鹿的话中知道了什么呢?(去年那棵会走路的树是小鹿的爸爸。)
你还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小鹿的爸爸很想念小鸟。)
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呢?(点红: 常常)
鹿爸爸常常提起小鸟,他们的友谊真深厚啊!(板书:友谊深厚)
8、这时候小鸟的心情怎样?哪个字可以看出?(点红:叫)谁来读读小鸟说的话?(指名读)
8、小驯鹿也激动起来,怎么说的?(点红:感叹号,激动,指名读)(出示:激动不已)
小鸟和小驯鹿真是激动不已啊。让我们再来读读5-9自然段,体会一下它们激动的心情。谁来做小鸟,谁愿意做小鹿?其余的读旁白部分。
9、小驯鹿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老师想问一下:小鹿干嘛要走这么快啊?(点红:快步)
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故事。(齐读课文,提醒学生拿书的姿势)
四、总结延伸,友情推荐
同学们读的可真好,老师听了,都被小鸟和驯鹿之间的深厚友谊给感动了。其实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还有许多动物能和睦相处,过着幸福的生活,你们可以从课外书中找一找,读一读这样的故事,感受动物之间深厚的友谊。(友情提示)
五、学写“奇”、“送”两个生字。
1、观察“奇”字,写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发言后师范写,生描红。
2、观察“送”字,写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发言后师范写,生描红。
3、生描红,临写。注意姿势。
4、反馈,将优秀者展示,提倡向他/她学习。
六、作业
到课外书中找一找,读一读关于动物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
(友情推荐:《夏洛的网》《塔克的郊外》《欢乐谷的动物们》
七、板书设计
小鸟 友好 驯鹿
友谊深厚
《会走路的树》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歌颂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倡导了人与人之间要真诚友爱、互助团结。课文语言浅显流畅,生动活泼,有情有趣。在设计中,,我坚持以读为本,通过多种方式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内容、体验情感,并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了“表演”环节,让学生以演促读、以读促悟、以悟激情,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领略到小鸟与驯鹿之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欢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深厚的友谊。这是个极有情趣的故事,从字里行间、文字背后都能读出各种有趣、生动的画面。因此,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通过这个故事读出两个小动物之间纯洁、美好的友谊。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引出课文的内容,作为这个故事的开始,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小动物的距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走入了情境。播放着“树”在树林里行走的场景,我让学生一边读着“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这句话,一边质疑,“此时此刻,你发现里面的奇怪了吗?”学生带着疑问的语气,小眼睛盯着屏幕,提出问题:“小树怎么会走来走去?平时我们看到的树都是绿色的,它怎么是金色的?”这一问,勾起了学生的好奇之情,并且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小鸟的身上,小鸟此时对看到的一切就是如此的好奇,从而带着自己的亲身体验朗读好小鸟的问话,读出好奇的语气,从而有助于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读,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感受小树与小鸟之间那美好的交往时,我让学生通过读、体会,找出重点词语来朗读,学生通过读课文,从“好一会儿、送、天天、许多、有趣”等词语中体会出小树对小鸟的喜爱、关心。我引导学生从“当然可以。来吧!”这句话中体会小树答应得多么爽快、干脆和热情。。又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叫、激动、”来体会、朗读之外,我还抓住标点符号(3个“!”)来指导学生朗读,产生了不错的效果,学生久而久之对标点符号就会很敏感,能根据它来体会角色的感情,读出作者的感情。
这节课中,我还安排了好几处说话训练,如“小树陪着小鸟来到( ),看到(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来感受小树和小鸟之间相处得十分快乐、融洽。从而读出这种感觉。又如“小鸟和小树告别了,会说些什么呢?”通过师生的角色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小鸟和小树之间那恋恋不舍的告别之情和深厚的友谊,感受到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友谊,为理解全文,朗读全文,打下感情基调。课文最后有补白的地方“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他门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学生续编下去。不仅在这样的说话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对全文要传递的“情”的主题更加升华了。
“语文教学应充满情感”,通过学生喜欢的图片,激发学习的兴趣;在自主合作交流中读书,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把初读真正落到实处。本课的生字难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视书写指导;课后选择性作业,一是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二是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朗读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赛读中培养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想像的说话训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美读全文,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小鸟与小鹿之间的快乐与和谐,感受大自然的美;课文的结尾给学生们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续编故事中,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
美丽的小驯鹿带者小鸟回家,小鸟看见小驯鹿的爸爸,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们的想像翅膀,看谁的故事编的最生动、有趣。
(1)小鸟来到了小驯鹿的家,小驯鹿的爸爸会怎样热情的接待?
(2)小鸟会怎样感激驯鹿爸爸
2、请小朋友们带者感情再美美地读一遍课文。
3、指名登台表演将续编故事。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
《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深厚的友谊。这是个极有情趣的故事,从字里行间、文字背后都能读出各种有趣、生动的画面。
我的总体设计贯穿一个“读”,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通过这个故事读出两个小动物之间纯洁、美好的友谊。
在教学一开始,我就设计一个疑问:小鸟为什么会认为驯鹿是一棵会走路的小树呢?抓住这个疑问我和同学们一起来仔细学习课文,这样一下子勾起了学生的好奇之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走入了情境。并且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小鸟的身上,小鸟此时对看到的一切就是如此的好奇,从而带着自己的亲身体验朗读好小鸟的问话,读出好奇的语气,从而有助于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又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叫、激动、”来体会,并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分角色来读一读,孩子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小鹿认出小鸟时的惊喜、开心与激动。
这节课中,我还安排了好几处说话训练,如“小树带着小鸟来到------,看到------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来感受小树和小鸟之间相处得十分快乐、融洽。从而读出这种感觉。最后,我总结课文内容后,我还向学生推荐了三本关于动物之间友谊深厚的童话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但是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整节课学生朗读很到位了,所以不必花太多时间一直读,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今后我自己一定要在说话这方面多下工夫,为以后的写作做好铺垫。
会走路的树教案篇四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蕴涵丰富的童话故事,跟随作者的文字,你会走进一个和谐相处、充满无限情谊的自然界的角落。题目本身就能引起人们很多的联想,生活的经验和文本产生的碰撞激起求知的欲望。
课文分两部分,一根情线紧紧贯穿全文。第一部分是春天的早晨,小鸟和小树的初遇。在小鸟看来,那小树是金色的,又回走来走去,便产生了好奇,而小树则表现了出乎小鸟意料的关爱之情,不但同意了小鸟的要求,还带着它去过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小鸟和小树的重逢。不过与前次不同的是小鸟长成了大鸟,它能感到出现在面前的不是金色的小树而是美丽的小鹿,不是树的枝杈而是金色的`鹿角。小树也变了,它是原来的大鹿的儿子。按理说,它们也是初识,但会走路的树则勾起了他们的旧情,你也是、你大概就是这些话表现了他们隐藏在心中的怀念之情。接下来他们有一段对话,其中叫起来、激动起来,是感情的喷薄而出。完全可以想象,到了小鹿的家里,重叙旧情,再生新情是必然的。本人通过上课发现了有如下反思之处:
一、问题牵引课堂
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它们的作用都是我想来导入下面的课文,让学生去读课文。其实这些问题有的小朋友在读过一遍课文后就已经能回答了,而我还在这里却作为课文研究的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找答案。课堂上看似热闹了,但多是浅层次的碎问碎答,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得不到锻炼,只会是高耗低效。不仅如此,仔细研究我的问题,发现有的问题意思都一样的,而我还在课上要求了一遍又一遍。我的课堂已进入了专家们所说的新课程教学课堂误区之一:以问题牵引全文。经过陈校长的评课点拨,我觉得我以后上课还是要多注意,尽量不要用问题来引入下文。其实有些问题完全可以换一种说话的方式,也可以达到引入下文的效果。问题上课并不是不需要,要善于设置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提问应该能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应该具有挑战性,激起学生思维风暴:或豁然开朗,或浮想联翩、或悠然心会,或怦然心动,或各抒己见,或敏于发现从而培养它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开启学生的心智。
二、说话设计脱离生活实际。
语文是生活的形式,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学习、享受生活,交流、记录、表达生活。我在课堂中为体现这一理念,在教学小鸟跟着小树到了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这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训练:小鸟跟着小树到了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想象,把他们的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通过文字来表述出来。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为降低难度我出示了一幅大海的图画,让他们看着画面说一说。备课时只顾重视自己的设计与理念相匹配,而忘了最根本的与生活实际相符合。驯鹿和小鸟生活在树林里,而且它们当时又那么小,它们的生活范围只可能是在那一片树林,它们到达的地方也只有可能的树林里的小溪边,可能看到小熊、小猴等而我却出示了一幅它们不可能达到的地方:大海,从而给学生以一个错误的导向,接下来有的学生说它们来到了草原,来到了沙漠等,这些都是错误的,脱离了生活的实际。
而我也在错误中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在课上说的每句话,每个词,出示的每一样东西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因为这些都有可能影响我们孩子的一生。
三、教学设计偏离重点
一次公开课,让我发现了我许多不足,也学到了很多很多。上课的过程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会走路的树教案篇五
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小鸟看见了,好奇地问:“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当然可以。来吧!”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
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终天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
第二年春天,小鸟又回来了。一头美丽的小鹿走了过来,金色的角在阳光下显得特别好看。
“你也是一棵会走路的树吗?”小鸟问。
“对呀,人们都叫我驯鹿。”小驯鹿抬起头来,“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
“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小鸟叫起来。
“是的!是的!”小驯鹿也激动起来。他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
1、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角色的思想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好。
光盘、卡片、头饰
3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树。齐读
2、你们知道有哪些树呢?
3、你们知道这种树吗?(板书:会走路的树)
交流: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是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啊!它就在我们的语文书上,让我们再来看看书,自己读读。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2)画出词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想象字义。
2、同桌合作,互读互评:一读的时候是否注意到了生字的字音,二是否把句子读通顺了。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交流:这个故事写了几年的事?讲了哪几个小动物?
2、可以把课文分成两部分。选出举手最多的小组读第一部分。
3、精读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写了什么?
(3)合上书本,交流讨论结果。
(4)从这第一天的交往中,小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为什么?
(5)带着理解,用美妙的朗读来表现小鸟和小树的对话。
(6)过渡:驯鹿不光是第一天对小鸟这么友好、亲切,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还天天陪小鸟呢!
(7)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9)交流
4、小结:小朋友设想的真好。是啊,这只刚出生的小鸟和这棵友好的小树,玩了许多的地方,见识了各种有趣的东西,它们相处的多好呀!后来发生什么事了呢?下节课我们再学。
课时目标: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过渡: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小鸟和这棵树不得不分开,因为小鸟要——飞往远方过冬。于是,小鸟和这棵树告别,你们猜猜看,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以同桌为单位,互相演一演。
1、学生上台表演,学生、老师相机点评、引导
3、结合小鸟当时的心情,指导训练第六自然段小鸟的问话。
4、这棵会走路的树又是怎么说的呢?齐读第七自然段。
5、从小训鹿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鸟听了恍然大悟,而且他还非常——激动、兴奋。谁来当当这只激动的小鸟?
三个小朋友为一组,自由结合,分角色朗读表演第五至第九自然段。
三个学生到前面表演,其余小朋友观看、评判。
三、续讲故事,激发潜能
1、小驯鹿让小鸟停在它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里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想一想,看谁编的故事最吸引人。
2、续讲故事
课时目标:
学习剩下的生字,能复述课文。
完成《习字册》
一、故事交流大会
2、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自己续编的故事,并推选出一位讲的的。
3、交流
二、识写比赛
1、出示:“晨、奇、陪、趣、丽、角、概、激。”(认读)
2、描笔顺,边描边想
3、集体交流,1分钟快速记忆。
4、简单检查,比比谁记得最快、最准。
5、《习字册》描红、仿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深厚的友谊。这是个极有情趣的故事,从字里行间、文字背后都能读出各种有趣、生动的画面。
正好我中心校要验收教师对24字模式的进展情况,于是我选择我的孩子们共同学习这篇文章。我的总体设计贯穿一个“读”,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通过这个故事读出两个小动物之间纯洁、美好的友谊。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情境:现在老师已经变成了魔术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和老师说“我变变变”,知道你现在变成什么了吗?同学们有的.说变成了美丽的小树,有的说变成了小驯鹿,有的说变成了小驯鹿的爸爸。抓住这个挈机我让他们读课文1至4段,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小动物的距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走入了情境。我让学生一边读着“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这句话,一边质疑,学生带着疑问,提出问题:“小树怎么会走来走去?小树怎么是金色的?小树怎么不长树叶?”勾起了学生的好奇之情,并且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小鸟的身上,小鸟此时对看到的一切就是如此的好奇,从而带着自己的亲身体验朗读好小鸟的问话,读出好奇的语气,从而有助于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又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叫、激动、”来体会、朗读之外,我还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演一演,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另人难以置信,他们不仅加上了自己的动作,还把文中的话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产生了不错的效果,感受到小鹿认出小鸟时的惊喜、开心与激动。
这节课中,我还安排了好几处说话训练,如“小树带着小鸟来到————,看到————。”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来感受小树和小鸟之间相处得十分快乐、融洽。从而读出这种感觉。课文最后“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引导学生想象他门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学生续编下去。不仅在这样的说话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但是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整节课学生朗读很到位了,所以不必花太多时间一直读,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写字指导,今后我自己一定要在写字这方面多下功夫。
会走路的树教案篇六
教师时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下面是关于《会走路的树》教后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歌颂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课文语言浅显流畅,生动活泼,有情有趣。 在整个阅读教学中读属于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充分地读,才能让学生从中整体感知,从中有所感悟,从中培养语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学习第一部分时,让学生通过体会,找重点词语朗读,学生通过读好“好一会儿、天天、许多、有趣”等词体会出小树对小鸟的热情关心,他们相处时的快乐与友好。又如,在学第二部分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叫、激动、几个感叹号”来体会,指导学生朗读,也使学生学会对标点符号的读、悟。
备课时我觉得本课教学总显得按部就班,品淡无味,没有一根能引人入境的线索牵引全文,后经同年级老师的指点,把已蕴藏在设计中的小鸟与驯鹿相遇时的一见如故,相识时的形影不离,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及小鸟与小驯鹿重逢时无比激动的感情线索通过送词的方式进行提炼,层层深入,以体会小鸟与驯鹿一家的纯真友谊,在此基础上读好小鸟与老驯鹿何小驯鹿之间的对话,培养语感,内化语言。 教学中我还试着根据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想象丰富的特点,设计了“小鸟跟着小树去了( ),看到了( );去了( ),看到了( );还去了( ),看到了( )。”这一说话训练,扎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教学中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试教时导入过于繁索,花时过多,与后文又有所重复。问题预设时由于总担心预设过多而显拘谨,因此又过于宽泛,当学生一时达不到要点时,在引导方面便急功近利,教学中描述语言显得欠规范。由于备课时对学生一头估量不够充分,说话训练的层次性把握不是最到位,因此正式上课时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回答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我也引导得不够到位,在课堂教学这片园地里,今后还要向同行多多讨教宝贵的经验。
本课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全文语言流畅,生动活泼,文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在教学中,我就题设疑:树怎么会走路呢?“会走路的树”究竟是指什么?以次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走进文本。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
课文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安排了几处说话训练,如“小树带着小鸟去了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那么,会去哪些地方,会看到哪些有趣的东西呢?我让学生尽情联想,只要有一定的合理性,我都给予鼓励。又如“小鸟和小树告别了,会说些什么呢?”通过角色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小鸟和小树之间那恋恋不舍的告别之情和深厚的友谊,为理解全文,朗读全文,打下感情基调。课文最后 “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引导学生想象小鸟见到小驯鹿的爸爸,又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充分想象,续编下去,在这样的说话训练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提升。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蕴涵丰富的童话故事,跟随作者的文字,你会走进一个和谐相处、充满无限情谊的自然界的角落。题目本身就能引起人们很多的联想,生活的经验和文本产生的碰撞激起求知的欲望。
课文分两部分,一根“情”线紧紧贯穿全文。第一部分是春天的早晨,小鸟和小树的初遇。在小鸟看来,那“小树”是金色的,又回“走来走去”,便产生了好奇,而小树则表现了出乎小鸟意料的关爱之情,不但同意了小鸟的要求,还带着它去过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小鸟和小树的重逢。不过与前次不同的是小鸟长成了大鸟,它能感到出现在面前的不是金色的小树而是美丽的小鹿,不是树的枝杈而是金色的鹿角。小树也变了,它是原来的大鹿的儿子。按理说,它们也是初识,但“会走路的树”则勾起了他们的旧情,“你也是”、“你大概就是”这些话表现了他们隐藏在心中的怀念之情。接下来他们有一段对话,其中“叫起来”、“激动起来”,是感情的喷薄而出。完全可以想象,到了小鹿的家里,重叙旧情,再生新情是必然的。本人通过上课发现了有如下反思之处:
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它们的作用都是我想来导入下面的课文,让学生去读课文。其实这些问题有的小朋友在读过一遍课文后就已经能回答了,而我还在这里却作为课文研究的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找答案。课堂上看似热闹了,但多是浅层次的“碎问碎答”,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得不到锻炼,只会是高耗低效。不仅如此,仔细研究我的问题,发现有的问题意思都一样的,而我还在课上要求了一遍又一遍。我的课堂已进入了专家们所说的新课程教学课堂误区之一:以问题牵引全文。经过陈校长的评课点拨,我觉得我以后上课还是要多注意,尽量不要用问题来引入下文。其实有些问题完全可以换一种说话的方式,也可以达到引入下文的效果。问题上课并不是不需要,要善于设置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提问应该能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应该具有挑战性,激起学生思维风暴:或豁然开朗,或浮想联翩、或悠然心会,或怦然心动,或各抒己见,或敏于发现……从而培养它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开启学生的心智。
语文是生活的形式,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学习、享受生活,交流、记录、表达生活。我在课堂中为体现这一理念,在教学“小鸟跟着小树到了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这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训练:小鸟跟着小树到了_____,看到_____。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想象,把他们的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通过文字来表述出来。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为降低难度我出示了一幅大海的图画,让他们看着画面说一说。备课时只顾重视自己的设计与理念相匹配,而忘了最根本的与生活实际相符合。驯鹿和小鸟生活在树林里,而且它们当时又那么小,它们的生活范围只可能是在那一片树林,它们到达的地方也只有可能的树林里的小溪边,可能看到小熊、小猴等……而我却出示了一幅它们不可能达到的地方:大海,从而给学生以一个错误的导向,接下来有的学生说它们来到了草原,来到了沙漠等,这些都是错误的,脱离了生活的实际。
而我也在错误中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在课上说的每句话,每个词,出示的每一样东西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因为这些都有可能影响我们孩子的一生。
一次公开课,让我发现了我许多不足,也学到了很多很多。上课的过程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