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篇一
这两天,我读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本书。讲述了作者看到了中国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表现出的英雄事迹。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和对朝鲜人民的热爱,展现在我的面前。
有一个朝鲜小姑娘,她的家人都别被敌人炸死了,她孤苦伶仃,这时她正好遇见了志愿军战士,他们细心照顾她,她非常舍不得离开志愿军战士,想要跟着他们一起去打仗。在小姑娘心中,志愿军战士就是她唯一的亲人。
书中最令我感动的一段是:松骨峰战斗。在松骨峰战役中,我们的先头部队全部阵亡。他们为了阻挡敌军逃跑,和敌军展开殊死搏斗,然而敌军为了逃命,动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体攻击。面对敌人强大的进攻,我们志愿军战士毫不退缩。敌人不断的向我军投汽油弹,但是英雄的志愿军直到自己的身体被烧得直冒火苗,也没有屈服,而是冲出阵地扑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当时,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都一定要胜利。这种不畏牺牲、奋勇杀敌的精神和勇气是多少人都没有的啊!
虽然现在没有战争了,但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英雄的志愿军战士,他们淳朴可爱、他们无私奉献、他们英勇无畏,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我们要加倍珍惜。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篇二
国庆长假,我在家读了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讲的是志愿军战士在朝鲜的故事。
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在二次战役的时候,一支志愿军部队碰到了美国兵,一场壮烈的搏斗开始了,他们打死的敌人堆成了山,牺牲的战士也堆成了山。
志愿军战士对待朝鲜人民就像自己的亲人。一个青年战士看见敌机袭过来有朝鲜人的房子着火了,听见小孩哭,就钻进门,救出了小孩子。
读完文章,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虽然现在我们不打仗了,但是解放军战士仍然是最可爱的人。就像雅安地震一样,许多解放军战士帮助灾区人民抢险救灾。我们遇到火灾等危险的时候总是会想到消防员。我也要学习战士们的品质,勇敢顽强、不怕困难,不轻易放弃。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篇三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朝韩局势因美韩预谋已久的南海军事演习最终拉开序幕而进一步紧张化的微妙时刻,我开始阅读这本令人期待《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书,能说这仅仅是一次偶然吗?无论是对于远赴重洋的美军,还是交战各方的官兵来说,那是一个朝鲜历史上一百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天,我不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美国政府共计派遣过多少次这样被冠冕堂皇地谓之为“维持和平”的部队,更无法考证为了这种所谓的维持和平的目的所挂掉的普通的美国士兵。
使无以计数的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成为政治与利益的牺牲品,这是一个美国愈演愈烈的政治与文化特征。“充斥着见利忘义的两面派的国内政治;回荡着勇气和激情的战地前线”,这鲜明的对比已经赤裸裸地证明了这一本质。对于始终企图在全球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美国来说,虽然一次又一次以自我标榜绝对“胜利”而告终的战争都如朝鲜战争一样,很快被新一轮载着“维持和平使命”的战争掀起的硝烟所覆盖,很快被国会、两院、媒体和视焦所遗忘,可是在那些被“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里,在那些身经百战交付或幸存的老兵们困厄的心中,都是无法泯灭的伤痛。这里我用了困厄两个字,是因为亲口号召美军奔赴朝鲜战场,再把他们送上战场的杜鲁门总统,随后即在白宫接见记者,表明驻韩美军充其量只是维持和平的警察而已。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篇四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安安静静地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时,当你舒坦地坐在食堂里吃饭时,当你舒展四肢躺在床上懒懒地打了个呵欠时,你有没有觉得这是一种幸福?或许你会漫不经心地说:“天天都这么过,多单调!”
当然,在没读过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伟大著作前,我也会口无遮拦地这样说,但读过了这著作,我的幸福感陡然上升了十倍,当然还有自豪感。
“谁是最可爱的人”七个富有感情的字,吸引着我去阅读全文:文章写的是作者在与士兵们接触的故事,表现的是这些平凡的战士们纯洁高尚的品质、坚韧刚强的性格、淳朴谦逊的品质和美丽宽广的胸怀——甚至于我无力于用语言描述文章的精彩。
在松鼓峰战役里,三连勇士为了阻击敌人,与之激战八小时,当勇士们的子弹用光,浑身着了火时,他们没有选择逃跑,而是与一个个敌人们环抱在一起同归于尽——当掩埋烈士遗体时,由于他们把敌人抱得太紧,手指都断裂了,怎么也不能把他们和敌人分开——那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气概呀——他们为了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不被侵略,身上还流着青春热血就这么过早地长眠于异国他乡!他们可爱,他们无悔。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在一个豁亮的小屋子里,吹着空调,捧着杯茶,想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的时候;当你行走在光亮亮的马路上,想骑车就骑车,亦或边走边说话有时候,请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这种幸福是建立在千千万万个英雄的痛苦之上的,是建立在千千万万个驻守边陲的可爱的战士辛苦操练之上的!朋友,请在享受幸福的同时,深深爱着我们可爱的战士吧!他们确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篇五
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有人会说是为抗击疫情夜以继日的白衣天使;也有人会说是为搏金牌流血流汗的体育健儿;还有人会说是为培育祖国未来兢兢业业的园丁,而我觉得,为了人们生命财产默默无闻,不顾生死,与洪水作斗争的士兵们也是最可爱的。
2021年7月20日,郑州暴雨,这是郑州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大量房屋、农田被洪水淹没,交通瘫痪,很多人被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时一车又一车的人民子弟兵,如“神兵”天降,义无反顾地冲进灾区,冲进水灾最严重的地方。于是,我们看到了这群最可爱的人又在危险重重中上演了力挽狂澜的一幕幕:一个女孩被水冲走时一只强有力的大手立即把她拉了回来;一对母女被水冲倒时四五个士兵筑起人墙,迎着湍急的水流把他们拉回安全地方;一位老大爷被大水冲到深水中央,只见风雨中人影一闪,一名士兵早已奔了过去,背起大爷趟向安全区域,老人老泪纵横,万分感激。所有的士兵都奔波在风雨中,用心守护这座本站城和城里的人民,他们的背影让人心安。
几天几夜的奋战,群众撤离后,士兵们才就地而坐,席地而躺。看着躺在地上休息的士兵,他们手脚都被泡得发白、发胖,疲惫的身心让人心疼,他们哪里是“神兵”,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会累会痛,他们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妻儿的主心骨,有牵挂有不舍。然而,危急关头,他们选择了挺身而出,舍己为人!
人不是因为无敌才可爱,而是因为无私才可爱!白衣天使,体育健儿,敬业园丁,人民子弟兵……职业有所不同,精神何其相似,原来每一个平凡的你我,都可以在无私的加持之下,在祖国的号召之中,在自我的奋斗之下,成为最可爱的人。
洪水无情,人有情。疫情反复,人坚贞。大家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万众一心,共同打胜灾害战役。向救灾抗洪的人民子弟兵致敬!向抗疫防病的白衣天使致敬!向无私无畏的每一个奋斗者奉献者致敬!你们辛苦了,正因为有了你们,才有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篇六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民族的脊梁!
疫情不易走动,宅在工作室除了写画,就是阅读。近日,读了小学曾学习过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一直被朝鲜战场志愿军战士英雄的故事感动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在平时听起来像心灵鸡汤,这时候才知道,“负重前行”有时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这句话平日里听起来似乎很矫情,这时候才知道,有人不仅把这种“清澈的爱”写进日记里,更用血肉和生命去践行。那张开的双臂、那些行走的界碑,让我们热泪盈眶。
从传统媒体到社交网络,大家都沉浸在对戍边英雄的致敬、痛惜和关心中。人们痛心于他们为国捐躯,“他们是为我而死”-这句被顶上“热搜”的话,代表了很多中国人对英雄的告白。我们骄傲于他们以一敌十、不辱使命,愤怒于个别败类侮辱祖国的英雄。
这种对英雄的致敬,代表的是这个社会对英雄的珍惜和珍爱。特别是年轻人,“90后”“00后”,他们虽然生长在岁月静好的和平与阳光下,似乎很少感受到惊涛骇浪,平常也很少谈到英雄,但他们从来没有失去对英雄的敬意,没有失去对成为英雄的追求。
常有人感慨,这一代青年中有不少人只知道追娱乐明星,不珍惜祖国的英雄,“热搜”上多是娱乐话题。但这几年,年轻人通过“热搜”都关注英雄”,表明自己对英雄的态度,表达了一代人的英雄观。这不是对英雄无感的一代,他们的内心从来没有失去对英雄的崇拜。平时的娱乐,平时的“小确幸”,平时的风花雪月,跟在这种时候把守护国家安全、守护岁月静好的英雄捧在手心,一点儿都不矛盾。实际上,英雄们的努力,正是为了能让普通人去享受自已的“小确幸”式的生活。
很多年轻人都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很多年前那篇脍炙人口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不仅转发,更在内心吟唱,一边吟唱,一边向今天那些最可爱的人致敬。这篇文章曾激励了一代人,今天的英雄续写英雄故事,继续激励着新一代年轻人。年轻人的内心是广阔的,而这广阔胸怀的最高位置,永远为这样的英雄而留,永远放着这样的英雄。这种对祖国、对英雄清澈的爱,不只是崇拜英雄,更是想在关键时候也成为这样的英雄。
我们国家不缺英雄,也不缺对英雄的敬重和珍惜,这是强国一代的精神之钙。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英雄基因,就这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篇七
近日从新闻中获悉,烈士回家了,心情既钦佩又感慨,心想这些英烈无愧是最可爱的人。
这又勾起了我的怀旧之心,于是翻出我珍藏多年的初中语文课本,找到了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一口气读了两遍。我被志愿军的革命精神彻底俘虏了。这篇散文仅用了三个典型故事,把志愿军战士为什么可爱,阐释的清清楚楚,读后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三个故事:一是松骨峰(或称“书堂站”)战斗,重点描写了志愿军不惧死神,英勇杀敌的大无畏精神,这场战争打的极为惨烈,最后子弹打光了,志愿军战士就把枪拆的七零八落,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他们的死状也千奇百怪,好像我也目睹了这场战争一样。二是一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叫马玉祥,冒着熊熊烈火救出朝鲜小孩。他面对记者说:在祖国遇到这种情况我可以进去,在朝鲜我就不进去吗?体现了志愿军的国际主义精神。三是志愿军防空洞吃雪。一个战士在防空洞吃一口干炒面,就一口地上的雪。当记者问他苦不苦时,他说怎么不苦,正是因为我们在这里蹲防空洞,可以换来祖国人民不蹲防空洞,只有我们在这里吃雪可以换来祖国人民不吃雪。当记者问他回国后有啥要求吗?这位战士说:就想朝鲜战争胜利后,胸前戴一枚朝鲜解放纪念章。这就代表了当时志愿军最大的要求和愿望。在他们看来,这样就已经很奢侈了。这就是中国军人朴素的理想。战争年代的军人如此,和平年代的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英烈们,你们离开可爱祖国的时间太久了,六十余年来你们长眠在异国他乡,用你们的骸骨见证和维系着中朝两国友谊,如今你们荣归故里,祖国把你们接回了家,一路多有劳顿,请你们在祖国的大地上好好安息吧!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篇八
《谁是最可爱的人》当年不仅仅出现在我的课本中,也出现在我的考卷中,是我可以流利背诵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很传神地描写了当年志愿军浴血奋战的场景,是感动了好几代人的作品,也给我们提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概念。在上世纪50年代,这篇作品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但是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毕竟建国初期和现在有了很长的距离,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魏巍那个年代的那种看待事物的透明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清澈的心灵现在不多了。
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大了,商业化气氛太浓,人的心灵已经变得很复杂了,很难找到当时的那种透彻了,但是那个年代毕竟还是有那个年代的局限性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魏巍的这篇文章是具有历史坐标意义的。老一代作家的离开可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慢慢结束,但是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作品了,但是这个作品所描写的事情都是真实的。尽管隔了几代人,但是文章中的文字是可以让现在的人体会到令人鼓舞的情绪的,会让现在的人明白我们所享受的平凡而安宁的生活是因为有国防保卫的,可以说它现在仍然可以让人们珍惜身边平凡的幸福。
听到魏巍去世的消息,我有一种感觉,觉得属于魏巍他们的那个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我相信那个时代留下来的精神会一直在。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篇九
你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吗?小红帽?小灰灰?还是懒羊羊呢?哈哈!都不是,我这里要说的最可爱的人是。.。…他们就是城市的美化师,一位位勤劳的清洁工人。
他们每天起大早,在人们上班、上学、办事以前就把小区、弄堂、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让大家都有一个好的环境,好的心情去开始新的一天。要是过年过节,他们就别说休息,陪家人了,而是更加地忙碌。大年三十那天,从下午就一直陆陆续续地有人放炮,到新年钟声响起时的大家一齐放炮,炮声震耳欲聋,炮屑到处飞扬,大家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在睡梦中又被炮声吵醒,来到窗口一看,哇!发现路上,草坪上都铺上了一层红红的炮纸、炮屑,清洁工人正在埋头打扫,他旁边的小推车已经装了满满一车的炮纸垃圾了。而还有睡懒觉的人在陆陆续续的起床放炮,看来,大家在其乐融融地过新年时,我们的清洁工人却还在默默的为大家服务着。在这寒冷的冬天,他们已打扫地脱去了外套,望着这满地的“红”垃圾,他们没半句怨言,碰到人还不忘说声新年好!多么可爱的人啊!看到这情景,还让我想起了前几天清洁工人为了迎接新年,还在给一个个垃圾桶“洗澡”,那天天非常冷,北风呼呼地刮着,人们都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连手都不敢伸出来,而清洁工人却在一遍一遍地擦洗着垃圾桶,,我发现他的手上,耳朵上都长着芸豆般大小的冻疮,这都是每天在寒风中劳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