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技术考核方案篇一
今年3月9日至16日,我有幸在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参加了为期8天的“20xx年海南省边远农村初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集中培训。教育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等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8天培训,我受益匪浅。
建立了新的教育观。培训之前对于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教育信息化、以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认识较为模糊,培训学习后深刻体会到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授课的关键在于帮助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采集、加工、处理信息的意识、方法和能力。更新理念,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用以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多接触新的事物和学习新的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能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能更好地有效地实施学生的主体作用,该种结合在课堂中能营造一种活跃的学习氛围,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提高了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这次培训,我们重点学习了“多媒体课件开发”、“菜单式”个性化网络研修介绍、教育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设计、教育技术下语文教学组织与管理等九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我提高了课件制作的能力,学到了集成和开发教学资源的方法以及传输和管理教学资源的方法;提高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的整合能力。这对我今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有了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培训,我的信息技术有所提高,特别是课件制作和思维导图的运用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应积极主动学习当今的新技术,并致力把它们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
技术考核方案篇二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及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特点——实践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每节课都会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评价采取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充分展示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及技巧。
一、日常性评价内容及形式(占70%分值):
(一)、自学情况,占20%分值。
信息技术课着重突出学生的探究精神,每节课会让学生通过课件、教材、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学习,通过课上的检测来考核学生的自学情况,从而对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有效性学习进行评价。
(二)、合作学习,占20%的分值。
合作学习考核主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具体有合作讲评、作品展示、作品评价等形式,从而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作品展评,占30%的分值。
每节课学生都要通过展示完成作品(任务)的情况进行学习情况的总体把握。在评价时,让学生自己评、小组评、教师评三种评价方法。学生完成作品后自己说创作说明(五六年级要打出来;三四年级要口述)。
二、期末考核评价内容及形式(分年级)(占30%分值)。
(一)三年级:计算机文字输入
期末测试内容:计算机小能手英文输入大赛
题目:使用“金山打字通”软件,按规定时间输入完成指定英文短文内容。要求:
1、用正确的指法进行输入;
2、输入的正确率最低应在80%以上。标准:
1、指法占10%;
2、速度和正确率占90%。
(二)四年级:windows的操作期末测试内容:windows操作小能手
题目:使用计算机windowsxp操作系统,按规定时间完成指定的操作内容。要求:
1、正确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操作
2、用正确操作步骤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操作内容标准:
1、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占40%;
2、正确快速的完成操作,占60%。
(三)五年级:幻灯片的制作期末测试内容:独立制作幻灯片
题目:《我喜欢的一本书》要求:
1、制作不少于10页的幻灯片
2、图、文、动相结合标准:
1、掌握基本操作,占40%;
2、图文动并茂,占60%。
(四)六年级:flash动画制作期末测试内容:简单flash动画的制作题目:《可爱的小鸟》要求:
1、使用正确的工具进行作品的绘制;
2、做到美观大方,动画效果好。标准:
1、作品绘制完整,占50%;
2、动画效果,占50%。
三、考核等级评定
考核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因此,将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结合后,考核等级分为:
1、优等:85—100分
2、良好:75—84分
3、合格:60—74分
4、待提高:60分以下。
中方园双语学校计算机教研组
2013年1月
技术考核方案篇三
一、本项考核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由教学研训室组织考核小组对音体美信息技术教师集中听课(课堂实际效果包括教师和学生两部分),最后取小组成员分的平均分。(此项占总合计的60%)
2、由各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学科组长组成临时考核小组提前进行听课考核打分,取小组平均分。(此项占总合计的40%)
注:1项中所得百分制的分x0.7为课堂教学得分,也可单独得分(由小组再次听课得分)。
二、本项考核中所涉及扣分项目。
1、音体美各科未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所布置的各项任务及活动的扣5分,(未完成记录,扣1分;未完成任务,扣3分;未按时上交任务,扣1分)。本项可查记录及校务日志。
2、信息技术教师扣分项目包括:
(1)远程教育资源下载(以中央、河北为主),查看电脑资源。不全的少一期扣0.5分,未及时下达通知教务处或老师的少一期扣0.5分。此项查记录及各期通知单。
(2)上级教育部门及学校组织的各项电脑大赛等相关活动,未完成记录,扣1分;未完成任务,扣3分;未按时上交任务,扣1分。
三、考核中的加分项目。
1、由主管领导(负责人)认定工作量超标的加2分。
2、由教育主管部门直接认定工作量超标或工作上有突出贡献的,加3分。
技术考核方案篇四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及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特点——实践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每节课都会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评价采取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充分展示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及技巧。
一、日常性评价内容及形式(占70%分值):
(一)、自学情况,占20%分值。
信息技术课着重突出学生的探究精神,每节课会让学生通过课件、教材、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学习,通过课上的检测来考核学生的自学情况,从而对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有效性学习进行评价。
(二)、合作学习,占20%的分值。
合作学习考核主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具体有合作讲评、作品展示、作品评价等形式,从而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作品展评,占30%的分值。
每节课学生都要通过展示完成作品(任务)的情况进行学习情况的总体把握。在评价时,让学生自己评、小组评、教师评三种评价方法。学生完成作品后自己说创作说明。
二、期末考核评价内容及形式(占30%分值):计算机文字输入
期末测试内容:计算机小能手英文输入大赛
题目:使用“金山打字通”软件,按规定时间输入完成指定英文短文内容。
要求:
1、用正确的指法进行输入;
2、两分钟输入的字数30—50;
3、输入的正确率最低应在80%以上。
标准:
1、指法占10%;
(符合指法习惯——比较符合部分符合不符合)
2、速度和正确率占90%。
三、考核等级评定
考核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因此,将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结合后,考核等级分为:
1、优等:85—100分
2、良好:75—84分
3、合格:60—74分
4、待提高:60分以下。
技术考核方案篇五
信息技术课较其他学科而言更具科学性、实践性,其教学的效果有时并不能马上在课上显现,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注意评价的多元化。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即自我评价,他评包括生评、师评。我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组分发“课堂评价表”,下课前五分钟请学生对上课的态度、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进行自评、互评、小组评,课后我再对小组及个人作评价。由于我面对几十个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的评价是针对个别表现突出的学生的。至于其他学生呢,我主要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来广泛了解,以确定以后关注的对象。这样的评价方式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有约束力,也更公平、公正。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有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但是他们勤能补拙,能利用课余继续实践、探索,这一点是很值得肯定的。很多时候,我允许学生课后将课堂作业进一步完善后再交给我打分。我常常发现他们不仅能熟练运用所教的知识,还触类旁通,习得了许多相关的内容,所以作业的质量更高。这样的评价方式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束缚,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更好地完成作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课堂实践的课外延伸。
三、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期末测试是对一学期来学习情况的检测,但仅凭一次成绩来评价一个学期似乎是不合理的。我将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结合起来,各占百分之五十。平时成绩根据“课堂评价表”和作业情况来评定。这样的评价综合了学生的上课情况、作业情况、考试情况,相对较全面。总而言之,不管是怎样的评价方式,每一个老师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