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绵羊读后感篇一
先用旧的我来回答以上的几个问题。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就是去学校读书,学一些知识点。为什么要读大学?做一个有学历的青年,能在社会里谋得一份好一些的工作。大学如何帮我找自我,如何教我独立思考,如何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这几个问题,直至大学毕业都根本没想过,只是在不停接受听到看到的观点,但是没有思辨能力。只想有一份工作让自己能体面一点的活在这片土地上。我的大学,在谈恋爱,在看港剧,在逃课,在考前临时抱佛脚,没有深度阅读,没有思考过那些宏大的、哲学的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大四的时候,有一天听到同学说,大学是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与人格的关键时期,如雷贯耳,为什么没有早点知道,可现在已经晚了。“晚了”,便让它成为了众多听过的道理的其中一句。
我的大学,充斥着肤浅的快乐与肤浅的焦虑。
其实,永远都不晚。现在的我,来尝试回答以上问题。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全人,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然后是有技能的,有教养的世界公民。读大学,一方面是作为社会人的需求,但是更重要的是,对于知识的渴望,在未成年以前,很多书和道理还看不懂;而大学的几年,正是从一个孩子过渡到成人的时期,可以有集中的不被打扰的纯粹的时间去阅读,去理解,去尝试,去发掘自己喜欢什么,去构造自己的三观体系。
教育,是要培养我们交流思想的'能力,首先要有可以交流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从哪里来,要从广泛的阅读里,从生活的体验里来,读各科各家观点,塑造自己的认知,不仅有交流思想的能力,也能有分辨价值与做出判断的能力。
如果是要准备见大姐,见西西,见樱桃姐,我更在意的是自己的穿着吗?不,没有可以与她们对等交流的思想,才让我相见形拙。我们的大学招生录取标准支撑起了整个教育系统,或者说教育围绕着招生而运转。我们常说高考这个指挥棒,其实它只是为我们的教育体制设计背上了荆条,关键的还是大学需要录取什么样的人。
中国的高等教育因为在20世纪中叶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实用主义,到今天都还是技能培训或者专业优先的现状,它要求筛选的就是学习成绩好的人。虽然不乏有北大清华复旦中大等高校在探索通识教育,但毕竟还不成熟,范围还很小,而且在高校中全面普及暂时还是不现实的,甚至有专家认为只要一流大学培养好全人即可,对此我保持怀疑态度。
广大的家长和学生,还是要在“国内教育”与“出国”两条路上选定一条,然后在各自的框架下去“培养”孩子符合他们的招收标准。国内教育,就意味着学业压力下的应试教育;出国,意味着各种项目与活动压力下的应试教育。
我们今天对孩子所做的一切,以后都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
小绵羊读后感篇二
要我概括我之前的大学生活,那可不像我小时候设想的那么多彩、丰富,我生活的重心一直都放在了学习和娱乐上,这哪里像人们描述的大学生活嘛。不过还好我高中就做了准备,知道大学学习压力会比高中更大,所以在刚开始时还是有些自律的,成绩也没落下,似乎我做的很对嘛,成绩挺不错,符合大家的认知,瞧人家那小孩,成绩多好,学着点。
到了大学,我们该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而活了,我的梦想,在之前只会出现在作文里,要不然就是所谓的大学梦。我们对于整个人生的思考都是那么的缺乏,连个追求都没有,像个机器人。出发了太久,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我们努力地满足父母的预期,可当你做的已经够好的时候,他们还在说:“加油,你还能做的更好!”这是在搞什么?真的对你好吗,我们父母真的在教育孩子吗?还是在教育一个不断学习的动物?父母真的在关注他们孩子的人格培养,还是努力地骗自己只要成绩好一切问题都能掩盖过去呢?那最后会不会崩溃呢?在这里,一切都显着被别人裹挟,他们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如果没跟着大家走,就会受到别样目光的看待,我们就像一群绵羊,被牧羊犬给看着,有时候它们明明没我们体格大,可我们还是不敢越界,有时候甚至因为别人的言行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好好想想为什么而活,好好想想怎么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优秀的绵羊》一书,我推荐所有的大学生读读,不要荒废了自己的人生,不要因为“现实”而不敢迈出自己的步子,别软弱地过一生。
小绵羊读后感篇三
初读《优秀的绵羊》就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读大学,到底读什么?当时这篇文章对我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在大学中应该怎样度过,怎样在大学期间充实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有用的人。而《优秀的绵羊》一书在第五章在大学的使命中说,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如果你在大学毕业时还没学会真正的思考,那么毕业之后成功概率就更低了。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美国大学的精英教育体制的弊端,一些学生会被培养为“优秀的绵羊”,即按照被安排好的步骤一步一步向前走,却不知为何这么做,名校的光环反而让学生不敢冒险,束缚了对自我的追寻。接着层层递进,提出应该找到自我,应该在大学做什么,社会应该做什么?
其实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大学并没有很好的规划,似乎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在经历高考的压抑之后,很多学生似乎把大学视为自己解脱和释放的乐园。于是喝酒、k歌、约会、游戏、睡觉、玩手机成为很多大学生的代名词。当然也有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披着名校的光环在其他一般学校学生面前趾高气扬的炫耀,想想我们的大学生是多么的可怕,可悲。
《优秀的绵羊》无疑让我们每个人刺痛的反省,本书的作者的观点也是居安思危的提醒,名校带给学生的好处和他所列举的坏处孰重孰轻,他没有说;即使是有很多弊端,体制是死的,人是活的,提线木偶型学生是多数还是少数,尚未可知。但既然有他说的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曾经某学者在随笔中提过“政治正确”,一个疯子的政治正确的说法是“在另一层面达到了平衡”,很迷幻的说法。那么就来一个“态度正确”,纯个人的说法。一种(不唯一)“态度正确”的生活方式是:“一生耿直,刚正不阿,没做任何恶心的事情,没有做任何对别人造成伤害的事情,一辈子拼了老命勉强把老婆、孩子、老娘,把身边的这些人照顾好了,没有成名,没有发财,没有成就伟大的事业,一生正直,最后梗着脖子到了七八十岁死掉了,你这一生是不是没有改变世界?你还是改变世界了,你把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了一点点。因为你,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好人。”
而在我们大学生活中,除了我们自身的原因外,教育体制可能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也有人说:“现在的大学老师不好好教学生,在学术上造假,做项目挣钱,课堂上蜻蜓点水,生活上没有交集,似乎老师和学生之间只有在上课才有交集”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的学生不仅在学识上浅薄,还道德下滑。那么在大学,我们到底读什么?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教育之本质在于知育、情育、意育,教人做到不惑、不忧、不惧。他鼓励青年,用意志战胜欲望,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这才是我们应该在大学期间追求的东西,而不是读书就是为了挣钱、买房子、娶媳妇、买车、考公务员等,这些都是很俗的东西现在成为我们每个人奋斗的目标而背离了教育真正的初衷。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现在讲的智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教育家教育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这也是梁启超引用孔子的话来阐述教育的目的,现在的大学我们很难在找到传统教学的味道,把学生培养成冷冰冰的势力者。
“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许沉浸在口号式政治理念的宣传或人与人之间客套的甜言蜜语之中,它们构成并包围了我们的生活。”“我越来越深信,人类在这世界上所成就的最伟大事业,是以最朴素简要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所见。在上百人的大会谈天说地的人中,也许只有一人会思考;在上千个会思考的人中,也许只有一人能洞察。”相比较而言,非顶尖学府的学生更有趣,更有好奇心,更加开放,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更具有感恩之心。同时,他们不会那么咄咄逼人或自命不凡。
从德雷谢维奇的文字中,一种撕破华丽外衣的内省和平民感扑面而来,仿佛也带着陈独秀、崔健们“永远的反对者”的文化标签。作者从美国名校毕业,也在名校任教多年,拥有挑不出刺的天然发言权,却跳出了这个精英圈子,站在了他认为的大多数那一边。公平,从一个既得利益者口中说出来,难能可贵。
大学生应只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毕业后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得。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得失可忧呢?总而言之,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会“无人而不自得”。他的生活,纯然是趣味化艺术化。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礼记.大学》一文中明确诠释了什么是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能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直至而后意诚;以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为之者否矣,其所后者薄,而其所薄者,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这里所学的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
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历来圣贤屈指可数,所以大学不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圣贤,而是让我们去向圣贤学习,去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讲的是成年人应该学会的东西。可是在当今社会上,由于百家讲坛上某个专家的一句“伪君子不如真小人”之后,这句话就在中国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小人只要在为非作歹之后,说句“我是真小人,不像某些人表里不一,虚伪”然后就将做坏事推到了光明磊落的耀眼处。好像他自己做了一件伟大崇高且神圣的事情。就这样,明知道一件事情是不正确的时候,还偏偏去做的真小人倒成了当代人膜拜的对象,在我看来,这正是非明德的表现,一个连是非曲直都分不清楚的人值得现在大家的崇拜么?这就成了明恶德,这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学习的德行么?再来说这伪君子,何为伪君子?就是那些知道是非功过的人,但是心里却闪过一些阴暗念头的人。人皆有七情六欲,有恶念很正常,如果没有恶念,那也不需要圣人明明德了,因为那已经超脱了人的范畴。清朝的曾国藩,被誉为是中国的最后一位圣人,他每天通过日记不断的反思自己,去批判自己,连一些不容于世的思想都记录下来批判,就这样下来,最后的曾国藩几乎成为了一个完人,但是他却失去了做人的感觉。很多研究他的学者都说,曾国藩最终成为了一块石头,因为他强烈压制住了七情六欲。这种人我想并不是孔子所主张的完人,因为孔子自己也有欲望。
致以良知,行以明德,最终止于至善。有些人会说有至善么?答案是没有的,因为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既然没有那为什么还要去追求呢?这也是大学要教给当代人的一个常识,就是——人不应该停下追求完美的脚步。有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不存在,因为共产社会太完美了,所以对社会主义抱有怀疑的态度,这都是同样的问题。我就有疑问了,人是不能长生不老的,人总要死的,那为什么现在我们都愿意活着?为什么不停止呢?一个道理,我们达不到不代表我们不出发。至善很难达到,但是我们也不会放弃去追求真善美的脚步。康德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两样都很难达到,但是都很美丽,所以才能震撼人心。希望大学之道,砥砺整个社会,虽然这不可能,仅仅希望还不够。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德雷谢维奇讲的是美国的事儿,却很容易联想到中国。据我粗浅的认识,现在一个名校毕业生如果不想浪费天之骄子的资本,想找到更光鲜的工作,就得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重视gpa,与教授搞好关系好写推荐信,积极参与社团获得领导经验,打通人脉获得名企的实习机会,这样,申请出国和找工作的时候,一份金光灿灿的简历就呼之欲出了。实际上,这些规则,与应试教育的规则,与流行的社会规则,并没有什么不同。一些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可以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让子女在所谓的起跑线上远远领先。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却越来越少。记得我曾经看过一部nhk拍摄的纪录片,可能名字叫《激流中国》,一位某二代通过一个各种二代汇集的饭局获得了股票涨跌的关键情报后,对着记者志得意满地说道:像我们这样的人,就是适应社会。
作者还提到了人文艺术知识的重要性。“而艺术的力量,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言,就是让灵魂惊醒过来。”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全面地看待事物,让生活多一些乐趣,而不“只”是用来让自我感觉与众不同,去看看浩如烟海的图书馆就顿觉自己的渺小。但抖机灵而论,一个读过一些人文艺术书籍的理工男,比一个只有专业技术知识的理工男,起码在追求女性方面,还是要更胜一筹的吧。
《优秀的绵羊》给我们很多反思的东西,这种反思是深刻的,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那么读大学,到底读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应该是每个大学生反思的一个问题。张载有一句话说的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这应该是我们大学生或者每一个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文勤)
小绵羊读后感篇四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叫《优秀的绵羊》,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将书名叫成沉默的绵羊。呵呵哒!这本书是一位毕业于美国名校,并在耶鲁任教10年之久的一位老师所著。书的宗旨是在讲述美国当前的精英教育的弊端。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来看,我貌似也是处在这样的循坏当中。不停的学习、看书、背书、学英语,获得各种奖项、奖学金。首先来看大学本科四年毕业后我收获了什么,第一当然是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那么除此以外呢?考了那么多高分,但最终自己又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当时奋力去背书的目的又是什么?能够证明自己优秀的也只是一个个的可量化的目标。
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教育就是当你忘记所学一切之后所留存下来的东西。那我所受的教育呢?惊奇的发现经过相当优秀的本科经历后,可笑的发现自己原有的那个圈子是多么的狭小,但可悲的是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我养成了一种坏习惯,我的自信是一个需要他人源源不断充气的气球。自信更多的不是自我的肯定,而是要透过他人的评价来肯定自己。这样的我不能经历一丁点的否定,这未免也太脆弱了。
书中阐明了这种精英教育的根源,其实就是利益的自我循环。优秀的父辈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偏离这样的圈子,而其他阶层的孩子要想进入是难上加上。这种循环的结果就是要告诉我们,一定要上好大学,因为在这里你会接触到拥有良好背景的同学,在这里你会拥有其他一般学校所没有的特权。教育改变命运的确是真的,但基础是你必须有资格进入这个圈子。
书中提倡博雅教育,即重视个体思辨能力的培养。对比我自己,真的发现思考的太少太少。学而不思这是我目前最大的问题。不仅表现在我之前的考试当中,还表现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面对生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最重要的。反观我自己的决定,我认为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是第二的,最重要的我是要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毕竟学了那么多年的专业,放弃了四年已经是很可惜的事情了。
之所以成为优秀的绵羊,除了周遭的人都这样做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是绵羊们不敢于挑战不可能。他们不愿意去做自己所不擅长的事情,因为这样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失败,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失败。一丁点都不可以。拒绝可能性的同时也拒绝了成功。
目前来看,至少我还不是一只完全意义上的优秀的绵羊,第一因为我本身并不优秀,第二在于我起码还是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通往前方的路上,我需要更多的思考。
小绵羊读后感篇五
一本书凝聚着作者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耗一番心血,成一家之言。作为读者,角度不同、认知不同,读后感悟也不尽相同,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近日品读威廉·德雷谢维奇所著《优秀的绵羊》,作者从美国高校教育切入,对教育内在的本质、人生应有的追求、社会发展的问题等进行剖析反思,列举了大量事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值得思考的观点。阅完小思,有这么几点感悟。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教育是社会表达价值观的一种方式,也是社会传递其价值观的方式","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出思辨的习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大学的意义是帮助我们生活得更警觉,更有责任感,更有自由度并更加完整"同时,作者也指出,目前的教育"虽然培养了不少高智商、有成就的年轻人,但却没有教会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创造自己的道路"作者写的是美国的教育,反观我们国家,何尝不是如此,教育产业化带了教学功利化,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弱化,学校某种程度上成了生产"工业产品"的流水线。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不应当仅仅以分数为衡量指标,也不应当单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是制造"考试机器",也不是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知世界、认知社会,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探索创新精神。
其次,人生的追求是什么?
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究竟学什么、为什么而学?作者在中提到"整个教育系统在一代人身上催生了可怕的世俗态度:盲目的野心,对风险习惯性的回避,霍布斯式的物质唯上的野蛮性竞争""学生们之所以会参加体育、艺术或者领导能力的活动,其动力并非自内心对这些精神的信仰,而是因为这是通向名校的必经之路。这些活动原本是有意义的,但是现在被简化成一种手段:体育竞技讲究的是体能训练;音乐不过是技术上的娴熟;服务他人等同于做慈善;领导能力无非就是追求位高权重"看,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东、西方面临同样的问题,青少年时期为了分数、为了能上一个好的大学(在中国可能是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在美国是以常春藤名校为代表的),上了大学又为了将更好的就业,都在你追我赶,以能直接满足现实需要为标准,为了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余活动等等,而这些牺牲恰恰又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基石。一直在路上拼命的跑着,唯恐自己落后于他人,但是自己的目标究竟在哪里却不得而知,忽视了对内心的探寻、对人生的审视。
再者,教育该如何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由人推动的,人是要靠教育培养的,从这个角度看,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但教育系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既受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作者在中谈到美国的常春藤名校主要面向精英阶层,通过设置教师推荐信、校友面试等录取环节,以及偏好运动员或者有"领导特质"学生等等,基本上将普通大众的孩子排除在外。"普通大众确实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孩子的未担忧,社会流动性停滞不前,竞争已经全球化,中产阶层艰难生存,资本阶层变得越越遥不可及。在这样一个"赢家通吃"的社会环境之下,唯一可靠地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赢家之一""要么你是‘最棒的’,要么你什么都不是,没有其他选择"一方面,所有人都渴望接受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优质的教育资只针对少数人开放,这是社会阶层固化对教育的影响,反过这种教育模式又进一步加深社会的焦虑与隔阂。回归教育本质,建立更加公平、更加普惠的教育,以此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应当是今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