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红星照耀中国去红都的道路读后感篇一
《塘约道路》的故事是从村支部书记左二牛、村委会主任彭远科、时任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写起的。一场百年未遇的大洪水,使三位基层干部不期而遇地集中在一个画面里,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什么叫赴汤蹈火义不容辞,什么叫主心骨、定盘星、压舱石、顶梁柱,什么叫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塘约村穷则思变,说变就变。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农村脱贫攻坚的道路,一条实现富裕幸福梦想的道路,一条具有农村发展典型意义的道路,《塘约道路》让我们看到,实现农村脱贫、全面建成小康、复兴民族伟业,领导力量在党,骨干力量在党员,依靠力量在人民。塘约道路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新的经验;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为三农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为农村未来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路标。
我作为“访惠聚”工作队成员,看了《塘约道路》后,感触很深,在贵州山区的塘约村,在百年不遇的洪水洗劫后更加贫困,他们成立“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全体村民自愿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新成立的合作社里,进而做到“七权同确”,极大地巩固了集体所有制。全村重新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走集体化的道路,变化和成效都令人惊叹。驻村后我认为我们所驻的村是一个放心村。一切工作都还不错,通过读了《塘约道路》,我深深感觉到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没有做好,结合我村实际,我们村怎么才能做得更好?这是值得我们五支力量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怎么才能够将班子成员具有凝聚力。首先要巩固村集体所有制和加强了党支部在农村中的领导作用。塘约村他们能做好“党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做好村民自治。我们也要学,也要按照村规民约开展工作,真正做到“四议两公开”,开好“三会一课”。我们要加强学习,认真学习,塘约村的做法是我们各支力量学习的榜样。一句话,《塘约道路》让我们看到,实现农村脱贫、全面建成小康、复兴民族伟业,领导力量在党,骨干力量在党员,依靠力量在人民。读了《塘约道路》,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有上级党委坚强的领导和支持。二是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要在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进一步加强统的力量,壮大“村集体+合作社”,更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发展,发展特此养殖业,走集体化集约化道路。四是要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红星照耀中国去红都的道路读后感篇二
今天看了一半王石的一本新书——《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感觉不错。这是一本记录万科老总王石几十年经历的一本书,朋友说这种书往往都是写手写的,但不管如何,以我感觉,这本书以第一人称角度,语言虽平实,但读之能够身入其境,体会作者诸般心境,可谓好书。
这本书分为好几部分,第一部分,红与黑,讲述了企业开始时候的一些故事。那时,什么都做,什么挣钱就做什么,很多都是暴利,但随着市场的调节,很多暴发者,又重新把钱赔上了,万科能够走到今天,是经历了不少风雨的,或许是实力,或许是运气。但我觉得很多时候能够帮助度过困难的,却往往是一种信念。“简单、透明、规范与均好”或许才是万科成长的一个指南针。我想如果人云亦云,而不是向着正确的方向来做事,即使能够暂时过关、甚至成功,但最终也难免阴沟翻船。对于我们软件一行也是这样,我觉得,客户虽林林总总,各有不同,但建立一个简单的关系,那就是双赢的关系,那才是根本。不要想去蒙骗,透明的沟通才是关键,客户知道我们的情况,我们也知道他们的需求。规范的运作将给客户和自己信心,我想我们贯彻cmm,()其实就是规范来做事,如何用一些比较好的流程来进行开发。现在我们往往有些矫枉过正,导致方向偏颇,所以cmm执行不好,也就不难理解了。
王石提出:利润超过25%的项目不做。这似乎有些难以想象,但王石告诉我们,如果你一直做这样的项目,那你又如何能够静下心来,把内功做好,把事情方方面面做好。当行业竞争加剧的时候(这是一定会到来的.),那你就往往难于应付。或许万科做过很多50%、甚至100%、几百的项目,但公司能够始终有这种忧患意识,的确难能可贵。
令我迷惑的是,王石说,一些曾经和他在一起的人,都先后逃亡海外,这些人往往都腰缠万贯,甚至是不错的好人,但为何还要铤而走险,或许成王败寇,或许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但对于我这种没钱的人是很难想象的,为何都那么有钱了,还要想要更多。令我感动的是,在起步的时候,王石会给那些员工来进行培训,因为他们很多才初中毕业。联想到我们公司的情况,或许大家学历没有太大问题,但还不足够优秀。可我想如果用心培养,是将能堪大用的。
看来,以后如果有机会多做一些事情,我想我也要为大家的幸福和前途,多想想办法,虽不能鞠躬尽瘁,但也须尽力而为,大家好才是正道。现在的环境或许不够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往往充满了浮躁,甚至欺骗,但从长远来看,真正的道理将不会改变,公道自在人心。
红星照耀中国去红都的道路读后感篇三
《塘约道路》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农村发展是可以借鉴的,特别是对于当下党建统领全局和脱贫攻坚,能提供很多宝贵经验。
启示之一:在《塘约道路》这本书中,建立农村合作社进行土地确权流转的实践经验,为农村党组织重新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党员重新成为农村发展核心提供了一个成功典范。而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等一系列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党支部+合作社+农民是农村生产方式转变的趋势,广大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共富的致富发挥作用更大。
启示之二:只有通力协作,才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前,各地脱贫攻坚正在进行。攻城拔寨、脱贫摘帽,往往越是到最后越是艰难。面对“硬骨头”,也有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畏难情绪,甚至有的对困难和问题无计可施、一筹莫展。到底如何才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各地都在结合不同实际探索路径、寻找答案。应该说,塘约村穷则思变,仅仅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带领全村跃入小康村行列的成功做法,为农村的脱贫致富蹚出了一条新路,为各地扶贫攻坚做出了示范。塘约村之所以能够攻破碉堡,实现了从省级二级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跨越,其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以党的建设为抓手,干群齐心、同心协力,从而一举拔掉了“穷根”、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是在中国社会最基层重建乡村规范和重建良好民风,以此来优化协同共治、引领基层发展。这也正体现了村民共治的精神内涵:村民共治是对村民自治的演化和进步,通过真正讲求人民民主,即实现村民自治,也实现村民共治共享。
启示之三:基层党组织成为落实党的组织制度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致富的火车头,强的基层组织才能带好队伍。
塘约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生机勃勃、坚强有力,才能在各种严峻形势面前,经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固若磐石。左文学还提到了“四个好”:选好一个路子,建好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用好一套政策,在村党支部建设层面理解的话就是首先确定符合实际、大胆创新的发展理念和坚持原则底线的政治路线;发挥干部决定性因素的作用,选好村级发展和执行上级决定的领头羊,配强配全支村两委班子;严格规范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在村务、党务、财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和先进的发展理念,活学活用,做到既坚持原则不变通,又灵活掌握促进和谐发展。
总之,品读《塘约道路》,更要读懂其给我们带来的“搞好农村工作启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和总结、从一些典型事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就一定能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上来。
红星照耀中国去红都的道路读后感篇四
《塘约道路》让我们看到,实现农村脱贫、全面建成小康、复兴民族伟业,领导力量在党,骨干力量在党员,依靠力量在人民。塘约道路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新的经验;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为三农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为农村未来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路标。
《塘约道路》的成功经验虽热不可以复制,但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新的经验,这本书篇幅不长,但文笔朴实、寓意深刻,读后发人深省。作为一名村官,读罢此文感触尤深。
第一个体会:“塘约”实质上是一个与群众签订的,由党组织领导、共产党员带头、群众响应,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砥砺前行谋求发展的约定。在《塘约道路》这本书中,建立农村合作社进行土地确权流转的实践经验,为农村党组织重新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党员重新成为农村发展核心提供了一个成功典范。塘约村行政的六大机构的一把手全部都是党员,而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等一系列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广大基层党组织能不能担当历史重任,整合资源、团结人心、统筹各方,带领群众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是对我们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实实在在的考验。
第二个体会:“道路”是在实践中走出来的,农村基层民主之路的本质应该以村民为主体,突出两委主导作用和上级党组织保驾护航作用,以村规民约促成村级协同共治。在新常态背景下,“基层发展、村级事务管理、民生服务”对基层管理、治理提出了新需求,推进协同共治很必要、很重要。村规民约,作为一村中全体村民共同制订、共同遵守的自治性行为规范,它是一种集体契约,是一种集体意志的明文化、规范化,是推动协同共治的有力抓手。
第三个体会:基层党组织既是深化改革的“先锋官”,也是保持稳定的“稳压器”。越是在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越是需要基层党组织成为落实党的组织制度的“战斗堡垒”,坚守底线、化解矛盾、促进发展。过去我们在扶贫工作中为了追求扶贫资金的经济效益,往往忽略了农民的真实需求,这就违背了扶贫工作的初衷。扶贫工作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
“什么力量大,人民力量大,什么资源好,人民资源好”,左文学曾深有体会地说。人皆有内生动力,问题是能不能发挥出来,一旦在集体中发挥出来形成规模力量,人口就不是负担,而是最好的资源。回顾塘约道路一书,收获到的是对塘约精神的理解,是对“党建也是生产力”的觉悟。今后,我将以更大的精力,更好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着力加强黄蒿洼村党建促产业发展,为全村脱贫攻坚事业贡献自已的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去红都的道路读后感篇五
上个月中旬,我在深圳联合广场等人,在无聊之极便逛了底层一间很小的书店,看到了深圳万科董事长王石先生的自传《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二十年》,翻开看了看,决定买,36元/本,没有折扣。
结果我这半个月来,这本书随我到处游走,枕边、洗手间、书桌、办公桌、车座,我在工作之余将这本300多页的书看完,王石和他的《万科周刊》编辑缪川的文笔很好,我很少这样看自传书,也许感觉深圳人写奋斗史,有种亲切感吧,书中很多内容我都很熟悉,自己也有朋友在万科工作!
首先感觉王石是一个很真切的人,他的前期成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无法借鉴和复制!如果说他前期的成功的话,就是天生对生意的敏感和自律、自学的精神,以及他推己及人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水准!
万科成立后,王石对经营观念的坚守,对各类管理事例的反省和总结,对万科透明文化的坚持,在现代社会,非常难得。他在张扬自己,其实也在张扬万科的文化,作为万科的创始人,他成功的脱离了日常事物,他可以去全球各地玩7+2,他塑造了中国企业家一个不可逾越的颠峰!万科也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领头羊!
以下是他的'`一些思想和做法,原文摘抄:
1、自来深圳那一天起我就想:如果我能掌管一家企业,就要给年轻人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不要像我那样经历委屈求全、十年媳妇熬成婆;要尊重年轻人的选择,机会均等,尊重个人隐私。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人应该享有有尊严、荣誉、责任、理想的工作生活。
2、“我们最初靠贸易起家,在开放之初的深圳,搞贸易往往需要搞关系、倒批文,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公司要发展,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再走老路,从现在开始就要规范。中国要进入市场经济,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我们力图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惯例来做。从谋求股份制改造开始,我们就需要把规范化放在核心的地位。要做中国最规范的企业。”
3、万科企业愿景:
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领跑者
要实现这个愿景,我们需要做到:
不断钻研专业技术,提高国人的居住水平。
永远向客户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住宅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
展现“追求完美”之人文精神,成为实现理想生活的代表。
快速稳健发展我们的业务,实现规模效应。
提高效率,实现业内一流的盈利水准。
树立品牌,成为房地产行业最知名和最受信赖的企业。
拥有业内最出色的专业和管理人员,并为其提供最好的发展空间和最富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以诚信理性的经营行为树立优秀新兴企业的形象。
为投资者提供理想的回报。
万科的东西值得nep公司和我现在服务的公司高管层好好学学!可惜王石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