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安全教育实施方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2、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对鼠疫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引题:初步认识旱獭
出示"旱獭"图片。
——你看到的小动物是谁?(旱獭)还叫土拨鼠,属于鼠类,它的皮毛非常珍贵,肉可以食用,非常肥美。
——旱獭生活在草原地区,在我们玉门的山里人们经常放羊的地方就有旱獭。
别看它那么可爱,它会给我们带来可怕的疾病——"鼠疫"。
二、鼠疫从哪里来
1、可怕的鼠疫传染病
——出示患有鼠疫疾病的病人图片。
——说说看完图片后的感想。
——患有鼠疫疾病的人大多都会死亡,后果很严重。
2、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甲类传染病,俗称为"哈拉病"。人与患有或死于鼠疫的野生动物接触才有可能得病,通过跳蚤叮咬也可得病,肺鼠疫病人也可称为传染源。玉门地区发生的鼠疫就属于肺鼠疫。
三、怎样预防鼠疫:
1、鼠疫的携带者主要是跳蚤和旱獭。
2、鼠疫的传播途径:一是从动物——跳蚤——人的传播;二是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造成肺鼠疫;三是通过剥食患有鼠疫病死动物时,鼠疫菌直接进入创口感染,引起腺鼠疫、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
3、小朋友怎样预防
——不跟成人去可以接触到旱獭或者跳蚤的地方玩耍。
——不吃旱獭肉,或者有鼠疫携带嫌疑的食物。
——不接近有鼠疫嫌疑的病人。
——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护理或吊丧。
四、小结。
大班安全教育实施方案篇二
1、了解流行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幻灯片、白板、胸卡
一、情景活动导入。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
二、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及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组织孩子们讨论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3、教师提问: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孩子们回答后教师总结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4、教师随便说出一种病请孩子们判断它是否是传染病?加深孩子对传染病的认识和理解。
三、讨论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2、孩子们讨论后回答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3、出示幻灯片浏览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4、讨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四、玩游戏"智力大闯关"巩固所学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大班安全教育实施方案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幻灯片、白板、胸卡
活动过程:
一、情景活动导入。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
二、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及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组织孩子们讨论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3、教师提问: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孩子们回答后教师总结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4、教师随便说出一种病请孩子们判断它是否是传染病?加深孩子对传染病的认识和理解。
三、讨论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2、孩子们讨论后回答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3、出示幻灯片浏览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4、讨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四、玩游戏"智力大闯关"巩固所学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大班安全教育实施方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分析标记图的图案,了解这些标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安全标记,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和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3、在制作安全标记的过程中,加强对安全标记的认识,培养一定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常见的安全标记图;红、绿灯,禁止吸烟,禁止攀爬,禁止通行等,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红、绿灯的安全标记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标记?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什么?然后分别出示其它标记,引导幼儿认识具体方法同上。
2、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扩大对各种标记的认识。
提问: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什么标记?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用笔画下来。
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小组讲述的标记,全班交流小朋友见过的标记。
3、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读一读书上的安全标记,请幼儿在幼儿用书的两个框子中自己设计或见过的两个安全标记。
4、讨论:
生活中,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标记?标记有什么用?
想一想,在我们班上、在我们幼儿园,那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标记呢?
5、小组制作标记。
每组选择一个标记主题,自由分配任务,合作完成。
6、活动结束
把所有物品都整理妥当
大班安全教育实施方案篇五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懂得安全乘坐自行车的重要意义。
2、学习乘坐自行车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师自绘《南南的脚受伤了》图片(一)、(二)。
2、自行车一辆、放在自行车上用的儿童座椅两张。(一张是放在前杠上的,一张是放在后架上的)。
活动过程:
1、看图片,讨论南南的脚受伤的原因。
(1)、小朋友,你们每天坐什么车来上幼儿园?
(2)、有一位小朋友叫南南,他也是坐妈妈的自行车上幼儿园的。可是有一天他却没有到幼儿园,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指导幼儿看图片)
(3)、看图片(一):南南的脚怎么了?
看图片(二):为什么会被轮子卡住?脚受伤了会给自己带来哪些不便?
小结:
南南是因为两手没有抓住扶把,两脚没有踩住踏板,坐在车上乱动才把脚卡在轮子里受伤了。脚受伤了就不能走路、不能做操、也不能玩游戏了。
2、请幼儿看挂图《南南的脚受伤了》,并进行讨论。让幼儿学习如何安全地坐自行车,并教会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推出自行车,取出两个座椅装好。
小结:
当我们坐自行车时,应把脚放在踏板上,两手抓住扶把,身体不能来回的转动或摇晃,不在车上睡觉,不坐在前杠上,这样坐车就不会有危险了。
活动反思:
通过让孩子们观看课件,告诉幼儿在放学回家时要注意什么,我们在马路上应该怎样做,并以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加深印象,并可以带孩子认识各种交通标志,并告知幼儿放学后腰抓紧时间回家。
大班安全教育实施方案篇六
活动目标:
1.了解发生危险时,所应采取的措施。
2.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活动前的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引入: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有坏人来我们幼儿园吗?(防暴演习活动)今天老师带来了有关坏人的故事与小朋友分享。
(1)有一天,有陌生人要进入家里,可是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就只有一个小朋友,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引导)
(2)有一天,坏人突然闯进了幼儿园,拿着刀要挟我们,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引导)
2.基本部分:
(1)刚刚这样对不对呢?如果小朋友遇到了这种情况怎么办?
_教师总结:如果有陌生人敲门,而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们不能开门,并且要拨打110求救。
(2)如果有陌生人,坏人闯进幼儿园,我么要安静得想办法。不能就站在那哭,可以跑向人多的地方或者躲起来。(在跑的时候东西掉了或者鞋掉了不能跑回去捡,躲的时候不出声,并且躲到隐蔽的地方,如:床下,桌下,钢琴下等。)可打电话求救(110)。
3.结束部分:
根据老师及幼儿的总结,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示范。(不对的及时纠正)。
幼儿园大班安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一些简单的消防知识,知道着火要打电话"119"、碰到劫匪打电话"110"、有人生病打电话"120"。
2、让幼儿知道一人在家不能玩火。
3、 让幼儿知道如发生火灾等事件该如何逃离。
活动准备:
魔术箱、各种汽车图片、儿歌、图片。
活动过程:
1、用变魔术的方法出示图片,并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带来了一个魔术箱,让我来变一个魔术,看看变出来些什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教师小结:公共汽车是座人的,警车是抓人的,救护车是救人的,消防车是灭火的。
2、通过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一人在家不能玩火。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一人在家不能玩火,万一着火的话要拨打电话"119",记住要说清楚你的家庭住址,住在那一条路,几幢几号。(110、120同上)3、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防火措施。
(1) 家中着火a棉被b绳子c打结的绳子d跳窗(2) 公共场所着火a爬出去b毛巾和水c冲出去d跳窗(3)高层住宅着火a冲上顶楼b棉被c绳子d跳窗(4) 办公室着火a做电梯b走楼梯c跳窗d打电话4、教师小结评价。
教师:我们现在都是大孩子了,都知道一人在家要注意安全,那我们的小弟弟小妹妹们都不知道这些知识,我们以后要常常提醒他们,去关心他们,做一个小弟弟小妹妹们都喜欢的大姐姐大哥哥。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了一些简单的消防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也非常的积极,比较活跃,特别是一些中大班的幼儿,在回答问题以及表演节目的时候,都非常的踊跃,在此可以发现幼儿是非常喜欢搞这些活动的,在以后的学期里我们还可以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让幼儿多懂得一些生活知识、科学知识,丰富幼儿的知识面。
大班安全教育实施方案篇七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按颜色、形状规律进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谱a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三角形。b、颜色不同的半圆和正方形
2、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题
师:图形王国请六位小朋友做车到它们哪里去玩,请女孩子坐贴有红色圆圈的椅子,男孩子坐贴有黄色圆圈的椅子。
引导幼儿观察:仔细看看坐车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小朋友们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有规律地间隔坐的。)
二、初步感知图形ab排序的规律。
1、出示图谱(一)颜色不同、图形相同的三角形。
提问:上面是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三角形,颜色不同)
请你仔细看看上面的三角形,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出图形排队的规律。)
教师小结:三角形一个绿一个红,一个绿一个红排队的方法叫排序。
2、出示图谱(二)颜色相同、图形不同
提问:请你们告诉我,它们是按怎么规律排队的?
根据顺序,请个别幼儿来排,如中途排错了,纠正好再排。
三、幼儿动手操作,尝试图形ab间隔模式的排序。
1、教师出示汽车票,引导幼儿观察,票中图形是怎么排的。
2、制作汽车票。请幼儿按图形ab间隔模式的排序制做汽车票。
3、说说出自己票中图形的排列规律。
4、教师小结。
四、延伸活动。不受颜色干扰进行ab排序的规律。
1、幼儿自由选择二种颜色进行ab、ab规律排序。
2、自由交流。
大班安全教育实施方案篇八
量的守恒教育应在认识了相应的量的基础上进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中,大班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有初步的长度守恒、容量守恒的观念”,其内容要求明确指出“提供长度的、容量的各种变式材料,让幼儿观察、判断并验证其长度是否相等或容积是否相等;在户外活动时,引导他们对等长的距离进行判断和验证,在玩沙玩水活动中有意识地提供各种容器让幼儿去思考容量守恒的问题。”大班量的守恒教学中,长度守恒是幼儿最先接触的守恒问题,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正是有关长度守恒的大班数学活动:小兔子回家。
[活动目标的设立及其依据]
在新《纲要》的科学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了以下的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获得长度守恒的感性经验,在多种变式和干扰因素下做到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认识到量的不变性。
2、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长度守恒问题。
3、乐意参加讨论和交流,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并学习应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设计构想]
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而数学学习更是应该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来产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亲自实践,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长度守恒的内容如何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并激发幼儿动手探究问题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呢?我设计了“小兔子回家”这样一个游戏活动。首先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历险森林魔幻城堡》来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身临其境,活跃思维;然后带领幼儿置身游戏场景,应用各种感官探究解决问题;最后组织幼儿表达交流探究过程与结果,建立长度守恒的感性认识。
在这个活动构思中最重要的就是“森林魔幻城堡”的设计以及为幼儿提供动手探究的材料准备,本活动的重点、难点就溶入其中。
教幼儿学习量的守恒有几种方法:
1、可以运用各种量的多种变式,添入干扰因素,使幼儿做到不受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而认识到量的不变性。因此在游戏中我应用了绳子长度变式、纸板长度变式、火柴棍长度变式。
2、用同等量的两份物体作守恒判断。如在第一关的难题中,先出现平行放置的两根等长小棍,在幼儿比较确认它们是一样长后再将其中一根向右或左错开,提出问题:“现在这两根小棍是一样长吗?”
3、用数量表示量的守恒。如在最后一关思考哪条路更长更短的问题时,有的幼儿就会数数两条路各是由几条正方形的边组成。
4、渗透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思想。如在第三关的难题中,5个小正方形纸板的长度连起来是和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长度等量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大班安全教育实施方案篇九
目标:在观察活动中寻找不同特征学习6的组成,初步了解交换律。
准备:不同特点的积木共六块、数字若干
过程:
1.寻找
通过观察积木,寻找积木中的不同特点来学习6以内的组成
学习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看到的
2.讲述
幼儿将自己发现的积木不同特点,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讲述。例如:六块积木中有2块是红色的,4块是黄色的,6分成2和4,2和4合起来是6。(幼儿讲述,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总结和归纳)
3.操作
幼儿在练习纸上,对6的组成进行归纳、总结,填空
大班安全教育实施方案篇十
活动名称:认识数字“2”
活动目标:
1、感知2以内的数量,知道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小篮子(内盛1个苹果、1个梨、1支彩笔、2个雪花片、2个皮球、2个桃子)
2、印章、贴有数字的纸每人各一
3、数字卡片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操作探索
教师提问幼儿前面篮子里各种物体的数量是多少,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同时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并观察1、2的字形。
教师小结:凡是1个的东西如1个皮球、1本书……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凡是2的东西如2个苹果、2只小猫、2桶水……都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
2、寻找游戏
请幼儿找一找活动室里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有什么东西用数字2来表示。
3、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用印章印出同自己面前纸上数字相同数量的图案。
4、游戏《开飞机》
请幼儿手拿数字卡片,听老师口令游戏,教师说1号飞机要起飞了,手拿1号数字卡片的幼儿就学开飞机,教师说2号飞机要起飞了,手拿2号数字卡片的幼儿就学开飞机,教师和幼儿反复做游戏。
5、结束活动
请幼儿听音乐学开飞机飞出教师户外自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