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蔬菜产业工作总结篇一
2、依靠科技,强化服务
3、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在抓无公害蔬菜生产、社员增收的同时,始终从政策等方面对专业社科技示范户进行培养和培训,以点带面,促进无公害蔬菜全面发展。锦屏村科技示范户刘通培、安乐村范树成、松花村周龙贵、东平村叶启富,今年实行东育春苗蔬菜新品种达150万株,改变了我镇长期依靠×××、×××等县市供应菜苗,仅此一项入社社员、农户可节约差旅费6万元。
4、当好联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
我国于xx年11月正式加入“wto”国际贸易组织,因此国际国内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必将增大,实现公司+专业社+基地的文章大有可做。xx年协助镇党委、政府引进了东海食品公司、齐宴居蔬菜公司共投资xxx元落户略坪,开创了我镇无蔬菜加工企业的历史新纪元。
5、搞活流通,解决农产品销售难
销售是制约无公害蔬菜发展,社员增收的关键。专业社成立了xxx的营销队伍,负责销售、运输、搜集信息,编成信息,免费提供给社员为准确定位、定向、定量,组织生产和销售提供决策依据。引导社员关注市场,搞好外销,为全镇无公害蔬菜发展创造好环境条件。1―12月召开营销大会xxxx。同时邀请外地客商、厂商进行座谈,主要是总结经验,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为外地客商、厂商创造良好外销环境,吸引他们来我镇投资合作和开发,同时要求营销人员坚持为三农服务,收购上按质论价,切实做到诚信守信。先后与×××、什邡、×××、×××等地蔬菜加工厂和×××、成都、绵阳、西安等地营销商签订豇豆1000吨、生姜800吨、青椒500吨销售合同,实际销售蔬菜2350吨。
以上是我社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专合社发展所作的一些工作,这些离上级主管部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xx年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知难而上,在上规模、上档次上下功夫,加大科学种菜力度,进一步提高我镇无公害蔬菜在市场占有率,增加入社社员的收入。
蔬菜产业工作总结篇二
x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农林委把蔬菜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抓紧抓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县情制定生产计划,稳定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落实市新增蔬菜小区奖补政策和《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全县蔬菜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据调查统计,到xx年6月底,全县瓜菜种植面积万亩,较上年新增。其中节能温室蔬菜万亩,日光大中棚蔬菜万亩,小拱棚蔬菜万亩,西甜瓜万亩,露地蔬菜万亩。全县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万m2,其中双孢蘑菇万m2,平菇万m2,杏鲍菇万m2。全县蔬菜销售量达万吨,销售总额亿元,农民来自蔬菜产业收入人均达1080元。
全县的蔬菜产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1、注重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县农林委组织引进番茄、辣椒、藕、黄瓜、丝瓜、韭菜等新品种40多个,在五铺农场生态示范园,镇村、村、村,村镇村村等蔬菜基地示范种植,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同时,在镇、镇、镇、乡等瓜菜基地推广生物解盐菌应用等新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3、发展特色生产。全县依据传统种植习惯,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如镇村日光温室精细菜、村镇小湖村莲藕、镇道口村的无籽西瓜、双堆集镇芦沟村早春甜瓜、乡颜道口村粮菜瓜立体种植等。
4、设施栽培早上市。农民充分利用日光大棚、半地下式节能温室,采取保温防冻、加温保苗等技术措施,开展早春提前和秋延迟反季节生产,选用早熟品种,尽可能适时早播,创造蔬菜产品早上市的适宜环境,打市场时间差,提高蔬菜种植效益。
“丰富市民的菜篮子,装满农民的口袋子,城乡居民生活优质化”是菜篮子工作的总体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上半年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实施蔬菜产业发展计划和蔬菜科技入户实施方案。
在调查全县蔬菜产销状况、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制定xx年蔬菜生产计划,提出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和具体落实目标任务的措施。同时,突出蔬菜科技入户,强化蔬菜生产技术措施落实,提高农民种菜效益。各乡镇对近两年蔬菜产业效益较高的势头,认真总结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农民发展蔬菜生产,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
2、强化基地建设,扩大蔬菜种植面积。
以落实《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为切入点,鼓励农民发展设施蔬菜生产,重点抓好蔬菜生产专业村和瓜菜协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以、村、等村和县昊龙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县盛世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镇喜耕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乡五铺颜道口西瓜种植协会、镇张庄村瓜果菜(菌)产销技术服务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为重点,强化宣传,引导农民发展蔬菜生产,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模。据统计,全县xx年上半年瓜菜面积新增14200亩,其中,设施栽培蔬菜新增8970亩。
3、实施民生工程,搞好信息、技术宣传、培训。
蔬菜产业工作总结篇三
根据省、市、县蔬菜产业振兴规划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按照所承担的任务目标,突出抓好蔬菜、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大力加强科技推广与培训,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优势蔬菜标准化基地取得新进展
围绕韭菜等蔬菜基地完善管理和品牌打造。1月份我县新增加无公害蔬菜基地16470亩,积极申报了无公害认证,并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了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在镇、镇、镇、镇新规划了4处市级蔬菜标准园,示范园的建设将对我县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食用菌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发展食用菌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季季润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镇草埠一村已建成一个全市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高的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企业。从培养料预发酵、拌料、装袋、高压灭菌等环节实行机械化生产,菌包培养房、出菇房采用“微电脑智能调温控湿”技术,现在已开始制袋生产。
三、“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镇韭菜、芹菜、洋葱、大蒜,镇佛手瓜等10个蔬菜品种,全部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通过申报无公害认证,目前已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绿色食品佛手瓜、黄瓜新认证申报工作已全部完成,近期将颁发绿色食品证书。西长旺藕和芹菜今年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现在正着手认证前期准备工作。“沂蒙山”牌蔬菜商标申报山东省著名商标工作正在进行中。
四、积极开展品牌宣传带动工作
1月6日—7日,中国·淄博第三届名优蔬菜展销推介会在淄博盛乡源农贸市场隆重举行。我局组织蔬菜基地、蔬菜加工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超市等10家单位参加了展销推介。我县设立了5个展位,集中展示了获得有机、绿色、地理标志认证和淄博名优蔬菜称号的蔬菜及蔬菜加工产品近50个品种,我县独特的产品品质和有机的质量品牌以及较好的布展效果,吸引了参会者和当地市民,其中有机韭菜、芹菜、白莲藕、食用菌和奥运果、世博果更是成为了本次展会的最大亮点。展会期间,我县展位前各级领导和参观者,对展示的产品赞不绝口,对我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实施品牌惠农政策和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采取的`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标准化生产基地、检测站和速测点建设的组织领导,县蔬菜局设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政策制定、督促检查等工作;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基地规划和生产技术规程,提供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搞好产品质量检测,指导好配送中心、专卖点、速测点的工作。
2、强化科技培训,搞好技术指导
一是在蔬菜生产关键时期邀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来我县举办培训班,重点对蔬菜技术骨干、科技带头户进行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二是经常组织市、县蔬菜技术骨干对主要基地内的菜农进行全面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菜水平;三是多向菜农、食用菌栽培户发放技术规程、明白纸、光盘、书籍等,为菜农、食用菌栽培户尽快掌握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科学资料。截至目前,已举办和组织菜农参加各类培训班、讲座、考察学习活动5期(次),培训人员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取得了显著效果。
蔬菜产业工作总结篇四
(一)经营理念:科技兴农作能人,争当第一做强人,共同发展做富人。
(二)主要目标:
1、建立xx无公害蔬菜新品种示范基地,引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并施用生物菌肥和使用频率杀虫灯。
2、继续加强与东海食品公司和齐宴居食品公司的合作,发展专业社蔬菜基地50xxxx。
4、积极创建加工实体,由专业社发起,由入社社员入股,组建×××安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配送中心,拓宽蔬菜销售渠道。
5、加大对先进社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奖励力度,同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同时,我们殷切期望上级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一如既往的给予大力支持,关心我们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我们一定会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遵守专业社《章程》,积极发挥专业社的作用,更好地为入社社员和未入社农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蔬菜产业工作总结篇五
蔬菜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长的重要食品。发展蔬菜产业对满足市场需求,丰富城乡居民“菜蓝子”以及调整农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为了加快发展步伐,促进我县蔬菜生产实现新突破,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通过更新优良品种、强化科技服务、发展订单生产等一系列措施,使蔬菜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全县蔬菜面积2.51万亩,其中精细菜1000亩、菜用型洋芋0.86万亩、萝卜白菜等大路菜1.66万亩,年产鲜菜9700吨,产值425万元。
设施蔬菜以城郊为主,建设日光温室33座,年搭建中小拱棚300多个,设施面积约240亩。种植品种涉及12类40多个。年产精细菜约3000吨,占市场销售量的37.5%,比上升22.5个百分点。设施蔬菜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经营水平的提高,涌现出了一批蔬菜生产大户,年收入超万元的有20多户。
客观评价,蔬菜生产有发展,但仍处于松散式、低水平的.绶慢发展。其生产能力与城乡蔬菜消费日益增长的客观需求极不适应、与适宜的自然资源条件不吻合、与全省全市总体水平相比差距日益拉大。突出存在种植分散,生产规模小;淡旺季明显,结构性、季节性供需矛盾突出;劳动力素质差,生产方式落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的发展步伐。
二、发展前景分析
(一)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1、有利条件:一是区位、土地条件及温度、降水等气候资源适应多种蔬菜的生长发育要求;二是境内少有工业,无污染源,生态环境适宜无公害蔬菜生产;三是科技服务水平较高,发展蔬菜产业的技术支撑条件有保证。
2、制约因素:除了农业劳动力不足、农田水利及农电基础设施落后等客观原因外,群众对发展蔬菜产业的信心不足,墨守种粮把稳老观念,思想保守,只图省事简单,吃苦创业精神差;科技意识、市场意识不强,怕担风险,不求进取;缺少过硬的组织、协调等行政手段,资金扶持乏力,行政推动力度不够。
(二)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国内外大市场蔬菜消费发生重大转折。反季节超时令蔬菜的需求量持续增长,由大宗菜转向多样化和特需化,消费由大众化转向多元化、高档化,质量要求由一般化转向优质化、营养无害化。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安全、多样化的蔬菜产品需求量与日剧增,放手发展蔬菜生产面临新机遇。
第二,蔬菜生产周期短、效益高,投入产出比是种植最高的作物之一。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步伐的重要选择。省内外不少地区把蔬菜生产当作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发展迅速,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县内市场需求旺盛,实施蔬菜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据调查测算,全县城乡居民年蔬菜消费量1.6万吨,其中精细菜约0.8万吨。而目前的生产水平不足1万吨,精细菜仅0.3万吨,缺口高达0.5万吨。特别是消费旺季时值生产淡季,精细菜基本依赖外调。扩大设施菜田,提高生产能力,才能绶解季节性供需矛盾,逐步扭转城乡居民“吃菜难、买菜贵”的被动局面。
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来自本网-,仅供学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