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技能篇一
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余音未绝的情景下,提高学生的成绩依然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中之重。而高考则是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试金石,我们的政治教学工作成效怎样样,较终要理解高考的检验,所以要想使高中政治教学有成效,教师首先必须对当年高考考试大纲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因为《考试大纲》明确界定了高考命题的范围,具体到了所有要考查的知识点,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有具体要求,同时对本事测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仅有研究了高考考试大纲才能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高考考什么?怎样考?才能把握好高中政治教学的重点,才能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少走弯路、错路,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次,教师不仅仅要研究当年的高考大纲,还要研究历年高考大纲,尤其是比较历年高考大纲的新变化,这样便于教师从宏观上把握高考命题趋势,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也进取的做出调整以适应高考考纲的变化。再次,教师要研究考试大纲与现行高中政治教材一致之处、不合之处,要进取思考如何弥补现行教材中的空白之处。研究学生与考纲的要求还有哪些距离?怎样弥补?研究教学与考纲的要求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怎样补救等。仅有这样才能使高中政治教学工作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我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是几桶水。高中政治教师要想上好政治课,自我必须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必须能熟练掌握教材。一方面,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掌握每节中考试的重点、难点,要熟悉所教授的每一课的资料;另一方面还要熟悉教材的整体构架,即这册教材是怎样样编写的,它是以怎样样的脉络为主线的,主要资料有哪些,分为几大版块,每个版块有又具体的哪些资料构成。了解了这些以后,还要更深地拷问一下,编者为什么要这样编写,他是为了体现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到达什么样的教育结果,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等。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上好教材,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熟悉新的课程标准。如果说新教材是我们的兵马粮草的话,那么,新课程标准就是这三军的统帅,是指挥官。仅有了解熟悉了指挥官,熟悉他的指挥思想,熟悉他的作战方法,我们才能有效地理解他是如何调动三军作战的。才能理解胜仗是如何取得的。所以,认真学习理解、熟悉新课程标准,对于我们教授好政治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是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学效果怎样不仅仅与教师的教有关也与学生学有关,所以我们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强调教师教好的同时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学。对于许多同学来说,政治学科的理论性强,知识资料集中且枯燥乏味。许多同学是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的驱使下被迫学习,缺乏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这样使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1.联系实际学习理论知识。我们讲政治不能只讲理论知识,不能只给学生灌输条条框框。如果只讲这些东西,政治课就失去了趣味性,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这样的政治课同学们是不喜欢的,甚至课后也不愿意多翻政治课本,导致政治教学效果不梦想。我们应当在讲理论的同时结合实际,把理论知识与同学们身边的实际情景和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进取地引导同学们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同学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使政治课变得生动活泼,使政治理论变成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使同学们深切的感受到学政治不仅仅趣味并且有用,仅有这样同学们学政治才能由被动变主动。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在我国目前的教学理论研究中,存在重“教”轻“学”的研究倾向;教学实践中又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致使学生的主体性仍然发挥不够。不重视学生的教学,必然效果不佳,所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我的智慧进取探索问题,总结知识,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运用多媒体增加趣味性。多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影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富趣味味性、启发性、交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较好的教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融合为一体,声情并茂地全方位地表达教学信息,这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直接,更有效,更能吸引学生进入主角,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变被为主动,提高课堂效率,增加政治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许多人认为高中政治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其实不然。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它,首先必须要记忆它的较基本的理论知识,记忆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政治也是一样。但光靠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是学不好政治课的。高中政治的知识点既繁又杂,要把这么多知识点经过死记硬背放在头脑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背下来了,在应运相关知识解答问题时也很难及时从头脑中又翻又杂的知识库中提取出相应的知识点。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下政治课的知识点,并做到在解答问题时运用自如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忙学生梳知识,建体系。教师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全面、细致地掌握考点知识,又要求学生构建和领悟学科知识体系,同时教师也要恰当地确定核心概念,做好概念分级工作,研究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规律,把握原理,梳理观点,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每一课、每一单元、每册教材教师都要按照政治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出相应的知识框架,把看似散乱的知识点用知识间的'逻辑线串起来构成政治知识的框架体系。这样不管是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识记还是对知识的提取应运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技能篇二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到教学与教师的关系,犹如空气、水与人的关系一样,须臾不可分离。思想政治课教学,它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渐领悟到教师的高素质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性因素。在我看来,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素质应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学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增强自身素质的体会。
一、思想品德素质――献身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动力
政治教师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工作出现偏差,整个道德体系就改变了前提和基矗我认为,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既把握着方向,又提供着动力。
(1)政治定位。政治教师的任务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这一任务决定了我们在教学和教研中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即要求政治教师在大是大非、事关方向、原则和大局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教育人,塑造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们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增强,参与意识提高。他们不仅注意对书本知识的吸收掌握,而且特别关注社会问题,如现在搞市场经济还要不要雷锋精神?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还存在腐败现象?国有企业不景气的原因何在?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选择私有制?等等。如何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支持还是阻止,这涉及到政治立场问题。如果我们回避甚至拒绝回答这些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育功能就无从谈起。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没有鲜明的观点和态度,而是对学生的种种提问一味敷衍塞责,含糊其辞,那便是玷污了政治教师的称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要敢于迎着热点问题上,善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自觉教书育人。
(2)事业定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如果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那么它仅仅是人们得以谋生的一项工作;而作为事业,它则是一个人精神的寄托,是人们一生执著追求并甘愿为之献身的目标。时下,教师待遇较低,加之社会上一些人对教育还存在某些偏见,对教师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因此,部分教师只把教育工作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谋生手段。这样必然对教育爱不起来,提高教学效果随之成为一句空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的教育事业兴旺与否,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能否继往开来的大事。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应时刻提醒自己:要把教师这一职业当做事业去追求,达到职业与事业的一致。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热爱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才能真正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职业使人能够生活,安身立命;而事业则使人生活得有意义,安心立命。
(3)人格定位。人格魅力是人们自身构建在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基础上,源自于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一种特别能吸引人的力量。红军长征途中,某部路过云中山时,一位同志穿着单衣冻死在一棵大树下,有的同志愤怒地要找军需处长,站在周围的同志们含泪相告,这位冻死的同志就是我们的军需处长。他把能发的东西都发给了大家,却没有给自己留下应得的一份。这是何等撼人心魄的人格力量!
那么,我们应以怎样的人格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呢?教师不仅是“授业解惑”者,而且更应是“传道”者。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对人还是对事,教师的处世原则、治学态度、工作作风、个人涵养都将被学生奉为楷模。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加强个人的师德修养,才能提高教育者的威信,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感染并影响学生。
二、科学文化素质――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础
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事业是伟大光荣而艰巨的。若想承担起责任,要求我们必须付出长期的努力:苦练内功,完善自我,增强实力,构筑起立体化的知识结构。
(1)要高屋建瓴,时刻站在时代高度。当前,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实践需要。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年代,信息革命的浪潮猛烈冲击着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怎样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驱使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站到时代的高度上去研究,去思考。如若不然,定会被时代的高速列车所抛弃,教学工作必然会脱离社会实际,必然走入歧途。
(2)要“身怀绝技”,具有一定业务专长。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绝不是一件件能够填满东西的容器。所以,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的本领上,更体现在学生被唤醒和被激励的程度上。教师的专业水平高、功底厚,对教材烂熟于胸,运用教学方法得心应手,讲解时洒脱自如,效果自然会好。而要想达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边教、边研、边学,努力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美学等最新的知识动态吸收进来,夯实学科的“知识根基”,否则,要想征服学生,使教学受学生的欢迎,就是一句空话。
(3)要兼收并蓄,拓宽知识面。赞可夫说得好,大范围“扩充教师的科学知识量,几乎成了提高学生知识质量和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的最重要的条件”。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单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必须有长流水。那么,如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我想关键在于一个“勤”字:勤读书、勤看报、勤学现代新知识、勤写读书笔记、勤做资料卡片。一个“勤”字将引来源源不断的“知识之活水”。
(4)要刻苦钻研,掌握精深的教育理论。一个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得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教学对象、教材、教学方法等。而研究教学对象就不能不学点青年心理学;研究教材就必须要懂得教材教法知识;研究教学方法,就得学习教育学理论。我们只有掌握了精湛的教育理论,才能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实践的自觉性,才能在教学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朴素的教学认识得以深化。总之,要达到成功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雄厚的知识实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肩负起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伟大重任。
三、教学能力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育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我不愿仅做一个教书匠,而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基于这种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品位。
(1)真品,即当一名合格教师,力求不出伪劣产品。走上教育岗位后,我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努力对所教学科知识有较为系统的把握。上课内容求充实,基础知识讲落实,习题训练求扎实。由于我教学工作踏实,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1984年,我所带的班被评为江苏省先进集体,我也被评为张家港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2)精品,即当学者型教师。这正是我为之努力的。学者型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所教学科知识有相当的造诣,且已形成自己的知识观和教学思路,并能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学艺术渐入佳境,授课条理清楚,语言简洁,富有美感。
(3)神品,即当教育艺术家。这是我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教育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特色。对所教学科知识有独到的见解,对整体知识能娴熟把握,并可出神入化地带领学习者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在教学中能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将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科学的授课方法融为一体;有一定美学的理论造诣,有高格调的艺术修养。
我并非已成为学者型教师或教育艺术家,但我不愿安于做一名“教书匠”。在教学实践中,我要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这是我坚定不移的信念,也是我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投身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条件
教学工作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其付出的精力和体力是巨大的。因此,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境。
(1)健康的身体是其他素质的载体。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素质再好也会因健康原因而不能很好地工作,不能发挥其作用。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体育锻炼,才会有健康的体魄,才会为教学和教研注入充沛的活力,才能体会到教书育人真是“苦中有甜,乐在其中”。
(2)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具有两极性。从心理引起积极状态还是消极状态、是提高还是降低人们的活动能力看,表现为增加与减少的两极。积极心理如乐观的情绪、良好的心境,能提高人的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能量,对教学与教研有增力功能;消极的不良的心理,抑郁自卑的心理,则抑制人的能力的发挥,对教学与教研有减力功能。一个人应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境:在感到“活得真累”的时候,想到“重任在肩”;在步入“心理误区”的瞬间,善于“蓦然回首”。我深深体会到,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使在教育工作中遇到困难或挫折,甚至失败,也不会气馁,依然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
祖国的教育事业正在飞速发展,伟大的时代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政治教师,需要更多的学者型、专家型的政治教师。我决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在这块充满希望的教育园地里,继续辛勤耕耘,向祖国、向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成果。
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技能篇三
自9月秋季学期开始,全国高校普遍实行了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同时全国统一使用新的教材体系。一切教改问题的关键是教员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和效果,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素质。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曾指出:“要认真抓好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问题,真正让懂马列、信马列、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来教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可以视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标准。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如果对自己讲授的课程缺乏热情,缺少起码的业务素养,是不可能讲好的。在这一点上,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眼睛是雪亮的。哪个教师真信马列,讲的道理就理直气壮,就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就受到学生的尊重和欢迎,就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与“98方案”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程体系的高度整合性对原有教师队伍的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教材体系内容的综合性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新的思想特点对教师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化的各种趋向,加重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必要性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带有根本性的工作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学科的建设,加强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断提升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任课教师应该带头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马克思主义新成果。要养成注重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习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弄懂,把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联系起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现实社会问题。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功。
第二,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学科领域,应该有相应的科研成果。要适应新的教学方案,要在新的形势下把理论问题讲活,教师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积累较多的科学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挑战,才能在较深的层次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三,任课教师要注重研究青年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思潮。青年大学生的社会思潮是社会环境的反映,是各种社会矛盾促成的思想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最鲜活的素材,是联系大学生思想的最直接的途径。对社会思潮的研究,应该连续、持久、稳定地进行,坚持数年,就会有明显的理论水平的提高,就会提高适应当代青年思想实际的能力。
第四,任课教师要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开阔理论研究的视野。任课教师应该经常深入各个不同领域的社会实际,了解城乡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懂得人民大众的生活疾苦,在社会实际之中不断寻找新的理论研究的课题。
只要任课教师认识到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和光荣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方面矢志不渝,就会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技能篇四
大多数人都认为,高中政治的学法就是以背为主,其实这是对政治课的极大不公,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际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只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本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学生不能真正体会。教师能够用恰当的“效果”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问”,发生新奇感和探求感,使思想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开展。当然,教师的“效果”要提得准确,有必须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味。
同时,要想改变对政治课的以”背”为主的误区,作为政治教师还必须在政治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教师教学要有活力,仅有有了活力的教师,才能有生活的课堂。教师必须有亲和力。教学不拘泥教材。更应当高于教材。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本事,采取多种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文档为doc格式
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技能篇五
“素质教育”这个热门话题,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已是那么熟悉,大会、小会都说素质教育,计划、总结也把它放在重要位置。但是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开展素质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呢?有很多人的认识还是很片面的。有的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搞一些图、音、体;多几个兴趣小组;多搞一些课外活动。总是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认为要搞素质教育就得取消考试,不取消考试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出现以上种种认识,都说明目前我们很多教师包括校长在内对素质教育理解的表面化,肤浅化。基于这些认识,出现了有的学校课外活动搞得较为热闹;图、音、体有声有色;有的主科课时减少,搞起了ww学科活动课等等。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流于形式,弄虚作假的现象。有的学校开设了几十个小组,每周一次活动,除几个专业教师外,其它教师可以说是牵牛上树,赶鸭子上架,用广州话说就是“顶硬上”。例如,要一个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的老师去辅导朗读小组;要一个不懂书法的老师去辅导学生练书法等等,岂不是误人子弟,浪费时间。[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