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提升的方向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简历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每个人的简历都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技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会更有助于写出一份个性化的简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读书笔记的正确格式篇一
我把沈石溪的著名动物小说《狼王梦》看完了。没看之前,我一直觉得狼是一个凶恶的令人讨厌的动物,我一直都很讨厌它。可是当我看完了这本书,我才知道生命的伟大,狼也是有爱和梦想的,对命运的不屈服。
在辽阔的草原上,有一个母狼叫紫岚,她在猎狗的攻击下,艰难地产下五只狼崽,她一心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狼王,可是命运和她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天大的玩笑,她相继失去自己的孩子。然而,幸运之神就是没有眷顾到她的头上。最后,她绝望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狼孙上。可是不幸又悄然来临,她为了保护狼孙的安全,在生命的最后与金雕同归于尽。当上狼王,是狼的梦想,紫岚为这个梦想,付出一生的努力来完成狼的梦想。紫岚对孩子的母爱是潜藏在心里的。
母狼紫岚为了自己的儿女可以付出一切,在必要的时刻甚至可以食子、杀子。这种心理和我们的妈妈是一样的,她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为了保护我们,她们甚至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我们是否珍惜过妈妈对我们的爱呢?有时候,她会打你,骂你几句,这都是妈妈对我们的爱,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去理解,去体会就会懂。
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命中残酷的竞争,顽强的生存和追求辉煌是永远不会变的,梦想的成败不在于困难,而在于坚强与拼搏。
写读书笔记的正确格式篇二
快过年了,大麦地的学校准备了节目。也是因为过年,奶奶又妈妈当年结婚的花棉袄修改了一下,给葵花当新衣服穿。葵花不舍得脱下,并要去排练的时候穿上它。当葵花来到学校时,同学们都用眼睛睁着大大地看着。
刘老师觉得加一条银项链会更好看。正好,有个小女孩有条银项链,刘老师问她借,她答应了。可是排练完后,这个女孩又后悔了,不愿意借给葵花。葵花只好还给了她。再过几天就是表演的时候了,葵花要报幕。青铜左思右想,他走出屋子,呆呆地望着结在屋檐上的冰。过了半天,他站了起来,把冰摘了下来,一摘就是好几根。他拿着芦花杆轻轻地吹着,慢慢的,冰上出现了一个小孔。吹一个冰孔需要5至6分钟。吹完后,他的腮帮子都发痛。
他用红绳把冰串起来,用东西轻轻地盖起来。等到演出要开始了,青铜才急急忙忙地托起冰项链,跑到葵花面前拿给她看。葵花琢磨了一下,带上了。当她走到舞台上时,所有的人都怔住了。许久,慢慢有人鼓掌了。这美丽的冰项链可能是大麦地最漂亮的项链,这冰项链是兄妹之间最亲密的东西。
写读书笔记的正确格式篇三
写读书笔记是人类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法,写好读书笔记有利于提高读书效率、提高写作能力及强化读书效果。文章结合中学生不写读书笔记、不会做读书笔记导致阅读效率低、阅读效果差的现状,提出对策,并阐明读书笔记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中学语文 读书笔记 问题对策
读书笔记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时,随时用文字记录自己的阅读所得,而又因每个人的知识量不一样,对于同一读物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所以笔记的内容也就丰富多样。而不同的内容采用的笔记形式不相同,故读书笔记的异彩纷呈就决定了其相当自由的性质,为学生的自由阅读与自由写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读书笔记仅有一种形式
翻看中学生的读书笔记,形式千篇一律,仅是好词、好句、好段的摘录,没有他们自己对摘录文字的理解与思考,这是现今中学生读书笔记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得到巩固与普及,但离开课堂,他们在课外学习中的自主性、探究性精神还剩多少呢?从学生仅有一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中可见一二。
中学生对读书笔记的认识大部分源于小学老师第一次布置读书笔记时提出的要求,即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而他们在上了初中、高中后遇到读书笔记作业就条件反射地认为是摘抄文章,可看出他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已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导致中学生就“读书笔记该如何做”这一问题认知的盲区。而某些中学语文老师对收交过来的一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也习以为常,没有由这一现象产生问题意识,因而读书笔记仅有一种形式。
(二)读书笔记成了一种形式
教师与学生都流于读书笔记的形式,而未深入其中,共同把握读书笔记的意义所在。
中学生写读书笔记的现状不容乐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书是看不完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教给学生读书看报的技能。”[2]所以,结合相关原因,要解决当前中学生读书笔记的问题应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着手,分别采取对策。
(一)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测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阅读……”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时应鼓励学生多角度阅读,多形式写读书笔记,注重多样化及有效性。
1.教会学生正确做笔记的方法
教师在布置读书笔记作业前应告知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多种方法及意义所在,使学生“闻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具体方法有:
(1)摘要式
即读书时摘录阅读中的精彩词句、段落或名人名言等,进行语言积累。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摘录时忠于原文,注明摘录文字的出处如文章的标题、作者等,方便日后使用时查找。
大部分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被动的,他们找本好词好句好段的参考书进行摘抄应付了事,所以老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应力求落到实处,如让学生每天摘抄不得少于350字,且标明文章题目、作者及写明摘抄该段文字的原因。
(2)提纲提要式
提纲式即读懂文章,抓住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条理,用提纲的形式把文章的观点或相关内容记录下来。提要式则指纵观全文,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或全书内容。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初中、高中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可通过要求他们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下所读书物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培养清晰的逻辑思维。
(3)仿写式
即根据摘抄的句子、段落等进行仿写,或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此方法适用于各种文体的阅读。
记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促进有效阅读,而阅读的目的之一是积累后能化为己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化为自己的血肉。”故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被激发后,教师应一鼓作气,让学生根据自己摘录的句子、段落或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丰厚的语言知识,又让他们有意识地通过阅读培养了写作能力。
(4)心得体会式
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受到的启发或者收获,此方法适用于阅读任何文体。
学生阅读后,以该笔记方法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而这必然是在他们已读懂文章的前提下,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运用该方法做读书笔记时切忌空泛议论、无病呻吟。因为写心得的过程建立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再次创作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评能力等会逐渐提高,而创作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2.认真点评学生的读书笔记
(1)及时检查
教师应按时、及时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起到督促作用,让流于“形式”的读书笔记从源头上“终结”。
(2)认真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与自我需要紧密联系后,只有这种“需要”被转移成愿望,才能迸发出强烈的内驱力,形成积极的追求,而自我需要是建立在被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应及时对他们的读书笔记进行认真的批改与有效的评价,如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指出笔记的不足,以及谈谈自己对同样读物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选择合适时机让学生与大家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收获。这样学生的自我需求得到满足,读书笔记会写得更加认真,阅读也会变得更加主动,阅读效果也显而易见。
3.鼓励读书笔记与作文相结合
教师在学生会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可鼓励学生将写读书笔记与作文相结合。正如宋代陈辅所言:“万卷书谁不读,下笔未必有神。”这说明了阅读和写作不能同步的现象。这种现象目前在广大中学生中仍普遍存在,许多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较多,对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情节都很熟悉,但就是因为懒于动笔,阅读所得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所以阅读的成果就无法转化为写作能力,结果造成眼高手低的局面。
而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对文本有了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体悟,这必然推动学生发现“写然后知不足”,教师此时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和思考,形成读、写、思的良性循环,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益处。
(二)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所以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而言,对读书笔记有正确的认识,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采取有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
1.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
大部分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猎取知识,扩大知识面,所以他们在读书时更多的只是注意写了什么,而不关心作者是怎么写的及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因此很难从读物中受益,也很难从读物中发掘到值得做读书笔记的材料,而阅读水平也很难得到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大部分学生应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保持对阅读本身的积极性,做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2.用有效的方法做读书笔记
部分同学有做读书笔记,但更多的还“只是积累一些好词佳句或摘录作品简介,少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恐怕更多的受小学阶段读书笔记的要求影响,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得渐多,积累渐丰,阅读的层次也应逐渐提高,因此中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可根据教师的指导采取有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以逐渐提高自己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而不能阅读时只停留在对语句的表层理解上,对语句的话外音应深入品味、咀嚼,对作品的解读还应力争达到多元化,形成立体感。
做好读书笔记不仅有益于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在中学生阅读过程中善导,中学生在写读书笔记时乐学,做到古人一直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像韩愈那样“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寡言者必钩其玄”[3]。只有勤于做读书笔记,将写读书笔记当做读、写结合的一种最佳方式,才能打破中学生读书时眉头紧锁、作文时冥思苦想的困境,不吝笔墨,做好读书笔记。
[1]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9:140.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
[3]潘新和.高等学校写作三能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534.
写读书笔记的正确格式篇四
读书笔记可以帮助记忆。知识越丰富越好。知识的丰富是由积累而形成的;读了就忘,知识是丰富不起来的。必须记住,读书笔记便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就说明记笔记能帮助记忆。
记笔记也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式。古人说:就是说,阅读时必须记笔记,才能积累知识。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就是一部读书笔记式的作品。另外,记读书笔记还能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手脑并用、阅读和写作结合的综合训练。
从以上三点看,都应重视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的正确格式篇五
近几中考试题都体现了“立足基础、考查能力、加强应用”的中考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实有序的开展复习工作,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下面就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有关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是总复习的重点。
一、在这一阶段复习中要充分体现“习、练、透”。
1.习,即温习。在每单元的复习之前,让学生事先依据要求进行温习,例如:要求他们根据考试大纲,温习所学过的知识,整理复习提纲,编写复习资料,各自编写单元或综合试题,互相考查,互相研究解题答卷的技巧,互评试卷的优劣性等等。同时,运用“讲演法”,让学生对现阶段复习进行回顾、思考及提高,以便指导下阶段的复习。所谓的“讲演法”不只是用语言表述,更主要是对复习的总结。
2.练,就是在复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讲解,在每一个单元设计一些针对性强,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练习,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形成严格又精确的思维习惯。运用数字化的处理方式,进行建模训练,学会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抓住事物表象之下的数量关系,提出带普遍意义的数学问题,达到强化、巩固复习效果。
二、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实效
(一)练在讲之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二)精讲典型例题,善于举一反三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学业标准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时,要注意例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可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图多用来进行讲解,这样串起来的题目比较多。纵向、横向联系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比较系统、全面。实现复习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三)用好课本,用活课本
第二轮复习: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侧重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第一轮复习的延伸和提高。这一轮采取专题讲座、综合训练等形式。
分类复习,一一击破
分类复习的依据为内容分类和题型分类两种形式。根据不同要求,对相关内容分门别类的进行综合比较讲解等。下面谈谈题型分类复习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概括,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在复习课中,特别是在解题教学中,很多内容含有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有意识地加以概括,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分析一道综合题推理运算论证时,有意识展示数学思想方法的优越性,在哪里体现了数形结合,使问题得到转化,哪里体现方程思想,使运算过程简化,有哪些地方的问题需要分类讨论等等,引导学生不断使用这些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注重解题方法的学习和指导,提高解题速度。根据题目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解题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例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可运用下面的口诀:“方程解题应分析,先试分解后公式,b为零时开方做,c为零时化为积”。使学生能准确快捷地找到相关题目的解法,有效地提高解题速度。
3.加强专题练习,特别是“六板块”的复习,设计题组,练为主,精讲精练,并充分利用递进关系的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取得成功的愿望。
例如通过练习,代替抽象的理论概括,从而达到掌握和发展思维的目的。
4.安排难易适中的开放型习题,发散思维。适当选编一些开放型的习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让学生从变化的角度观察图形,从运动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使思维的发展得到锤炼。
第三轮复习:考前训练,综合模拟复习。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可以从市、县调研试卷、综合练习、自编试卷中精选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评讲。以便把学生最佳竞技状态带进考场。综合模拟复习。
试卷讲评课技巧
讲评前要做到:课前要做好考试试卷的“一统”、“五查”、“三归纳”.“一统”:统计
写读书笔记的正确格式篇六
摘要:写读书笔记是人类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法,写好读书笔记有利于提高读书效率、提高写作能力及强化读书效果。文章结合中学生不写读书笔记、不会做读书笔记导致阅读效率低、阅读效果差的现状,提出对策,并阐明读书笔记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读书笔记问题对策
读书笔记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时,随时用文字记录自己的阅读所得,而又因每个人的知识量不一样,对于同一读物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所以笔记的内容也就丰富多样。而不同的内容采用的笔记形式不相同,故读书笔记的异彩纷呈就决定了其相当自由的性质,为学生的自由阅读与自由写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中学生读书笔记的问题
(一)读书笔记仅有一种形式
翻看中学生的读书笔记,形式千篇一律,仅是好词、好句、好段的摘录,没有他们自己对摘录文字的理解与思考,这是现今中学生读书笔记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得到巩固与普及,但离开课堂,他们在课外学习中的自主性、探究性精神还剩多少呢?从学生仅有一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中可见一二。
中学生对读书笔记的认识大部分源于小学老师第一次布置读书笔记时提出的要求,即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而他们在上了初中、高中后遇到读书笔记作业就条件反射地认为是摘抄文章,可看出他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已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导致中学生就“读书笔记该如何做”这一问题认知的盲区。而某些中学语文老师对收交过来的一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也习以为常,没有由这一现象产生问题意识,因而读书笔记仅有一种形式。
(二)读书笔记成了一种形式
教师与学生都流于读书笔记的形式,而未深入其中,共同把握读书笔记的意义所在。
二、解决中学生读书笔记问题的对策
中学生写读书笔记的现状不容乐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书是看不完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教给学生读书看报的技能。”[2]所以,结合相关原因,要解决当前中学生读书笔记的问题应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着手,分别采取对策。
(一)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测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阅读……”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时应鼓励学生多角度阅读,多形式写读书笔记,注重多样化及有效性。
1.教会学生正确做笔记的方法
教师在布置读书笔记作业前应告知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多种方法及意义所在,使学生“闻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具体方法有:
(1)摘要式
即读书时摘录阅读中的精彩词句、段落或名人名言等,进行语言积累。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摘录时忠于原文,注明摘录文字的出处如文章的标题、作者等,方便日后使用时查找。
大部分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被动的,他们找本好词好句好段的参考书进行摘抄应付了事,所以老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应力求落到实处,如让学生每天摘抄不得少于350字,且标明文章题目、作者及写明摘抄该段文字的原因。
(2)提纲提要式
提纲式即读懂文章,抓住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条理,用提纲的形式把文章的观点或相关内容记录下来。提要式则指纵观全文,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或全书内容。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初中、高中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可通过要求他们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下所读书物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培养清晰的逻辑思维。
(3)仿写式
即根据摘抄的句子、段落等进行仿写,或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此方法适用于各种文体的阅读。
记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促进有效阅读,而阅读的目的之一是积累后能化为己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化为自己的血肉。”故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被激发后,教师应一鼓作气,让学生根据自己摘录的句子、段落或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丰厚的语言知识,又让他们有意识地通过阅读培养了写作能力。
(4)心得体会式
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受到的启发或者收获,此方法适用于阅读任何文体。
学生阅读后,以该笔记方法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而这必然是在他们已读懂文章的前提下,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运用该方法做读书笔记时切忌空泛议论、无病呻吟。因为写心得的过程建立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再次创作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评能力等会逐渐提高,而创作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2.认真点评学生的读书笔记
(1)及时检查
教师应按时、及时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起到督促作用,让流于“形式”的读书笔记从源头上“终结”。
(2)认真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与自我需要紧密联系后,只有这种“需要”被转移成愿望,才能迸发出强烈的内驱力,形成积极的追求,而自我需要是建立在被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应及时对他们的读书笔记进行认真的批改与有效的评价,如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指出笔记的不足,以及谈谈自己对同样读物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选择合适时机让学生与大家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收获。这样学生的自我需求得到满足,读书笔记会写得更加认真,阅读也会变得更加主动,阅读效果也显而易见。
3.鼓励读书笔记与作文相结合
教师在学生会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可鼓励学生将写读书笔记与作文相结合。正如宋代陈辅所言:“万卷书谁不读,下笔未必有神。”这说明了阅读和写作不能同步的现象。这种现象目前在广大中学生中仍普遍存在,许多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较多,对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情节都很熟悉,但就是因为懒于动笔,阅读所得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所以阅读的成果就无法转化为写作能力,结果造成眼高手低的局面。
而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对文本有了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体悟,这必然推动学生发现“写然后知不足”,教师此时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和思考,形成读、写、思的良性循环,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益处。
(二)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所以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而言,对读书笔记有正确的认识,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采取有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
1.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
大部分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猎取知识,扩大知识面,所以他们在读书时更多的只是注意写了什么,而不关心作者是怎么写的及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因此很难从读物中受益,也很难从读物中发掘到值得做读书笔记的材料,而阅读水平也很难得到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大部分学生应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保持对阅读本身的积极性,做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2.用有效的方法做读书笔记
部分同学有做读书笔记,但更多的还“只是积累一些好词佳句或摘录作品简介,少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恐怕更多的受小学阶段读书笔记的要求影响,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得渐多,积累渐丰,阅读的层次也应逐渐提高,因此中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可根据教师的指导采取有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以逐渐提高自己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而不能阅读时只停留在对语句的表层理解上,对语句的话外音应深入品味、咀嚼,对作品的解读还应力争达到多元化,形成立体感。
三、结语
做好读书笔记不仅有益于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在中学生阅读过程中善导,中学生在写读书笔记时乐学,做到古人一直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像韩愈那样“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寡言者必钩其玄”[3]。只有勤于做读书笔记,将写读书笔记当做读、写结合的一种最佳方式,才能打破中学生读书时眉头紧锁、作文时冥思苦想的困境,不吝笔墨,做好读书笔记。
参考文献:
[1]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m].北京:开明出版社,20xx:140.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
[3]潘新和.高等学校写作三能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534.
写读书笔记的正确格式篇七
这个星期我读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本书爱的教育。这本书通过对生活朴素的描写,使我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我认为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封父亲的信《要学会爱人》,主要内容是讲,安利柯的父亲看见安利柯走路时不小心撞了一个妇人,连对不起也没说就走了,感到非常生气,并告诉他今后应该怎样尊敬别人,培养好的品德。
今后,我要学会关爱他人。如果看见有小同学摔倒了,就连忙扶起来;看见有人遇到困难,要及时帮助;包括给老人让路、给盲人引路、见穷人施舍、见伤员施救这都是文明的表现,这都是爱的表现。
我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满爱心呀!
写读书笔记的正确格式篇八
思想是带领我们走向梦幻王国的天使。
走到床前,一阵冷风吹过,让我不禁想起那让人毛骨耸立的《聊斋志异》。翻开书,打开铺满灰尘的第一页,那记载着岁月的灰尘更把我拉进一个阴森恐怖的境界。我蜷缩在床的一角,发现这里是多么的静。直立在街头的路灯这是也一闪一闪的,我把被子盖过肩头,带着既兴奋又害怕的感觉开始用眼睛从书本上扫过。“她把门窗轻轻地拢上,拂起那长长的袖子走到郎君的身旁,用她那带着香味的手绢拭去他头上那豆大的汗珠。忽然,一个黑影在轻薄的窗前来回踱步……”我的心悬到喉咙。各种奇形怪状的画面在脑海中陆续放映。这时,手心里已满是那湿漉漉的汗。原来这些情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可是作者却以生动形象的手法将他们一一列举出来,让人感到悬殊、紧张与恐惧,怪不得使它成为人们喜爱的书之一。“乔郎,我们生生世世永不分离!”最后又以温馨、激昂的语句将文章结尾。这真让我感受到想象力的无穷力量。
生活中处处有想象,就像是在大街上,你也会想到人们的摩肩接踵;在湖边,想到鱼儿在水中欢快的玩耍;天空中的白云在和小鸟谈话……我更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我在黑暗的小巷我会想到有一只青面獠牙的魔鬼向我伸出长长的手,在小草丛生的草地上与小草交谈,这些便是我在写作上充满灵感,使文章更生动。谁说想象力不重要?就是想象力使《聊斋志异》成为中学生必读的书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