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突发事件应对》:针对地震、火灾、洪水等突发事件,教授学生相应的应对技能和逃生方法。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一
高中数学趣味竞赛题(共10题)
5个高中生有,她们面对学校的新闻采访说了如下的话:
爱:“我还没有谈过恋爱。”静香:“爱撒谎了。”
玛丽:“我曾经去过昆明。”惠美:“玛丽在撒谎。”
千叶子:“玛丽和惠美都在撒谎。”那么,这5个人之中到底有几个人在撒谎呢?
有天使、恶魔、人三者,天使时刻都说真话,恶魔时时刻刻都说假话,人呢,有时候说真话,有时候说假话。
听说祖父家的波斯猫生了好多小猫,喜欢猫的我兴高采烈地来到祖父家。可是,只剩下1只小猫了。
一只爱吃墨水的虫子把下图的算式中的数字全部吃掉了。当然,没有数字的部分它没有吃(因为没有墨水)。
那么,请问原来的算式是什么样子的呢?
用16根火柴摆成5个正方形。请移动2根火柴,
使
正形变成4。
把正三角形的纸如图那样折过来时,角?的度数是多少度?
求星形尖端的角度之和。
丈夫临死前,给有身孕的妻子留下遗言说,生的是男孩就给他财产的2/3、如果生的是女孩就给他财产的2/5、剩下的给妻子。
结果,生出来的是孪生兄妹——双胞胎。这可难坏了妻子,3个人怎么分财产好呢?
用折纸做成45度很简单是吧。那么,请折成15度,你会吗?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掌握运用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或用圆与圆交点个数来确定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方法。
(2)了解切线、割线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探索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数量关系揭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难点:利用圆与圆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三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掌握运用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或用圆与圆交点个数来确定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方法。
(2)了解切线、割线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探索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数量关系揭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难点:利用圆与圆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的设计情境创设设疑启发引导交流探索创新
学法的设计观察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创新
1.情境引入
2.合作探究
3.得出结论
4.巩固新知
5综合拓展
6布置作业
1、情境引入
同学们会各抒己见,老师不要过早的下结论,而是让同学们在下一环节继续探究。
2、合作探究
在这一环节我让同学们拿出事先做好的圆,让他们小组合作探究圆和圆之间到底有几种位置关系。
老师巡回指导
3、得出结论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在这里我又引导同学们从焦点个数对两圆位置关系进行分类。
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圆心之间的距离在五中位置关系中和两圆半径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我在这里设计了五种动画课件,教师演示让同学们进行归纳。
4、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以上知识,我在这里设计了三个简单的练习题,只是简单的应用五种位置关系中圆心和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
为了提高同学的能力,只是简单应用还不够,于是我又设计了例题。因为例题有难度所以需要师生共同完成。
5、综合拓展
为了巩固以上学习的内容我在这里设计一个练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完成。
为了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环节,争当小小设计师。这一环节既能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提高同学们的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同时课堂变的丰富多彩让同学们能够学着乐乐着学。
6、布置作业
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我的说课到此就结束了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四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掌握运用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或用圆与圆交点个数来确定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方法。
(2)了解切线、割线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探索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数量关系揭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难点:利用圆与圆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的'设计情境创设设疑启发引导交流探索创新
学法的设计观察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创新
1.情境引入
2.合作探究
3.得出结论
4.巩固新知
5综合拓展
6布置作业
1.情境引入
同学们会各抒己见,老师不要过早的下结论,而是让同学们在下一环节继续探究。
2.合作探究
在这一环节我让同学们拿出事先做好的圆,让他们小组合作探究圆和圆之间到底有几种位置关系。
老师巡回指导
3.得出结论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在这里我又引导同学们从焦点个数对两圆位置关系进行分类。
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圆心之间的距离在五中位置关系中和两圆半径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我在这里设计了五种动画课件,教师演示让同学们进行归纳。
4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以上知识,我在这里设计了三个简单的练习题,只是简单的应用五种位置关系中圆心和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
为了提高同学的能力,只是简单应用还不够,于是我又设计了例题。因为例题有难度所以需要师生共同完成。
5综合拓展
为了巩固以上学习的内容我在这里设计一个练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完成。
为了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环节,争当小小设计师。这一环节既能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提高同学们的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同时课堂变的丰富多彩让同学们能够学着乐乐着学。
6布置作业
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我的说课到此就结束了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五
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约分和分数加法计算。学生可以利用分数加法来推导出分数乘整数时只需把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学生在刚学习分数乘法时,可能会有时想不到先约分,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加以强调。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六
1、幼儿入小学前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实施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4、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20xx年4月2日下午2:30
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家长邀请函、签到表、相机、班主任代表准备发言稿。
1、大班级部主任张新芳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纪金梅准备家长签到表;
2、副园长李真负责家长邀请函。
3、大班教师孙海英准备发言稿
4、王爱新负责家长会ppt的制作,李园长负责音乐的准备
徐园长主持幼小衔接家长会;
5、大班教师负责家长接待、签到和拍照;
6、大班教师提前一天布置会场及会场卫生;
1、大班教师负责会场接待家长签到。
2、会前播放音乐等待家长。
3、大班班主任负责安排家长按规定的顺序入座。
4、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讲座。
6、班主任代表发言。
7、徐园长精彩讲座。
8、与家长交流(互动)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七
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变魔术,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
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谁看出了其中的秘密?为什么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因为它们有一条公用边,它叫“公用边”)
、教师启发幼儿用火柴棍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请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两个三角形。(个别幼儿示范)
请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个别幼儿示范)
请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个别幼儿示范)
幼儿操作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出示记录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个正方形。
将你搭出的图形画出来。
记录你所用的火柴棒的数量。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指导。
活动评价。
请小朋友回班级进入区域继续利用我们的棒来继续变魔术,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个三角形。
《有趣的拼搭》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上的数学的实践活动课。这堂课学生学得很开心。在我的指导、组织下,学生们分组活动。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教材先安排学生用相同的立体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组合图形,再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拼搭出又高又稳的组合图形,其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二是在“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这个环节里,我首先引导学生读题和看图意,并提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和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你想怎样搭呢?”让学生先思考搭一搭的策略,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搭的游戏。
在搭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难以把球放稳,于是问:“小朋友,你们在搭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当学生提出很难把球放稳时,我抓住时机,让成功了的小组介绍经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使其他学生在倾听、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然后让学生再次尝试,以验证方法。最后向学生提出:“有什么办法能知道谁搭得高?”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两种搭法的差异,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在“搭一搭”的环节中,由于之前我没有向学生明确要求,且学生一看到了那些积木,就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都争着、抢着来玩,根本不受控制。在每一次操作活动前,要向学生明确每一个操作活动的要求,且在交代要求时,必须让学生注意聆听,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想尽一切办法调控好课堂纪律,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八
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1.计算下面各题
2.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回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会更简便。(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
3.教师导语: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
(一)阅读理解
1.出示呈现例5情境图(数学信息),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选择问题板书。)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1.自主解答
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能计算出来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板书:,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请不同做法的学生板演。)
2.交流探讨,体会不同算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再全班交流,一一展示,分析出现的不同计算方法。
(1)可以把2.1化成分数,再跟相乘,结果是,化成带分数。
(dm)
(2)可以把化成小数0.75,再跟2.1相乘,结果是1.575。
2.1×=2.1×0.75=1.575(dm)
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这道分数乘小数的题目我们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计算,既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这两种方法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分数乘分数和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1.自主解答
刚才例5第(1)题大家完成得很不错,下面第(2)题有没有信心做对呢?(出示课件,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交流反馈
(1)可以把2.4化成分数,再跟相乘,结果是。
(dm)
(2)可以把化成小数0.75,再跟2.4相乘,结果是1.8。
2.4×=2.4×0.75=1.8(dm)
3.自学课本
(1)除了上面两种计算方法,这道题还有另一种算法。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页,看一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看书自学。)
(2)这种算法你看懂了吗?引导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逐步出示第三种算法。)
小数2.4和分数的分母先约分得到0.6,0.6再跟分子3相乘,结果是1.8。
4.对比思考。
为什么可以这样约分?你觉得这样约分计算简便吗?
1.既然先约分再计算这种方法这么简便,为什么第(1)题没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呢?
2.师小结:先约分再计算虽然简便,但只在小数与分数分母有共同因数的情况下适用,如果小数与分数分母没有共同的因数,就不能直接约分,只能采用把小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的方法。所以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算式中小数与分数分母的特征,明确小数与分数分母是否有共同的因数,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一)对比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计算时你更喜欢哪种算法?
(二)基本练习
教材第8页做一做
1.学生先观察每一道题的特征,思考:每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做?哪种方法更简便?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反馈交流时提问:哪几题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吗?
(三)提高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
2.反馈计算过程,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并适时补充我国的水资源知识,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四)拓展练习(多余条件)(机动)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3.教师点拨:在解决含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时,要先弄清楚题意,看问题所需的条件是什么,选择恰当的条件,找出多余条件,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最后检验结果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