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一种美丽的品质,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增进友谊。感恩是一种文化,需要我们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下面是一些感恩的小窍门,让我们一起来尝试把它们运用到生活中吧。
历史说课稿篇一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破解生命起源之谜》是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第二课的内容,在进化论提出前,关于生命起源问题上主要有“神创造世界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说”两种不同的观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则打破了传统的封建神学世观,揭示了生命起源之谜,推动了近代世界科学的进程,在生物学、社会学、思想界、宗教界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本课教材无论在本章还是整个世界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中外对比联系加以突破)
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通过史实结合进行突破)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神创说、上帝创世说;细胞和细胞学说,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859年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及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
能力目标:1、结合当时情况分析神创说和上帝创世说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德育目标:1、使学生明白迷信、愚昧阻碍社会进步,社会落后滋生愚昧、迷信,进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通过进化论的创立,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有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才赢得了科学的进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吃苦精神和毅力品质的目的。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启发式教学。)
2、针对学生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背景和意义的内容不易综合,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运用浅化机制和问题——发现教学法原理,采取“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及材料——分析理解——得出结论”的方法。由浅入深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史料,“论从史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一步一步进入其历史活动的最佳状态。
学法:
高二学生已具备相当水平的文科知识和自学能力,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在生物学中已有所学习,感性认识较强,但发散思维、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不够。
在学法上加强指导:学生先带问题预习,老师指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程序
1、用问题引入新课:地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目前已发现的生物中有10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10多万种微生物,那么这些生物的来源是什么呢?然后由学生讨论并阐述一些观点。接着再由教师进行总结:人类社会一直在探讨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的观点很多,主要有“神创造世界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说”和进化说。
2、再用问题引入第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会有“神创造世界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说”?这些说法科学吗?它们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让学生结合当时情况分析神创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说长期盛行的原因并结合教材和对神创说作出评价。
(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世界能力受很大限制,于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象征手法叙述人类的起源;影响:阻碍了生物学的发展,)
3、神创说并不能解释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在今天人们更多支持的是进化说。由此引出第二部分的内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基础,达尔文为什么能创立进化论?由此引出达尔文的进话论产生的背景,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理论基础和达尔文个人因素五个方面结合教材、阅读材料并联系当时特定的社会情况去分析、概括。(其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概括;理论基础反面结合课文和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进行概括;达尔文个人因素方面结合历史材料和自己的了解进行概括)
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到迅速发展;
政治基础:欧洲大陆通过不同方式建立代议制度,打击了封建势力和教会的力量
理论基础: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创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
达尔文个人因素:对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注重实地考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2)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主要观点又是什么?(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
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
观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
(3)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引导学生从它对欧洲思想界、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中国思想界产生的影响去分析。
对欧洲思想界——冲击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生命界
对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和激烈争论,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对中国思想界——宣传进化论,促进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
四、说板书设计和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
一、谁是万物的创造者:
1、世界神创说(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世界能力受很大限制,于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象征手法叙述人类的起源;内容:信仰至高无上的创世神,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神创造的)
2、上帝创世说(原因:同上。内容: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用泥土按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影响:阻碍了生物学的发展。)
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进化论诞生的条件和原因: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到迅速发展;
政治基础:欧洲大陆通过不同方式建立代议制度,打击了封建势力和教会的力量
理论基础: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创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
达尔文个人因素:对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注重实地考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2、进化论诞生的标志和内容:
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
内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
对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对中国思想界——宣传进化论,促进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
历史说课稿篇二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中的重点课,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促进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的发展。汉武帝时期两度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长生了深远影响,从世界范围来说,它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可以与欧洲开辟新航路之举齐名并重,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收集从西域传来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了解西域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课重点是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难点:张骞出使西域。
四、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分析讨论,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组织课堂教学,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优化教学的的目的。
五、说学法
本课讲授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事物缺乏理性的认识,但他们对许多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此在教学中就要克服简单的说教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故事、视频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分析讨论变消极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大汉天子》中与匈奴战争的片段,并提问质疑,导入新课。用视频片段导入,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学习,进入新课:
一、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首先出示战国时期匈奴王冠图片,让学生了解匈奴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古老游牧民族,然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一目填写《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表》,并思考决定和还是战的关键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填写表格,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材料:
通过阅读史料让学生了解两种方法都没有获得长久的成功,所以汉武帝时在外交政策上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昭告天下招募大汉使者联合西域夹击匈奴从而过渡到第二目张骞出使西域。
二、张骞出使西域
1、首先出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找出阳关、玉门关、和大月氏的位置,了解西域的含义,然后结合课文思考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
2、播放视频《张骞出使西域》片段,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大致情况。(增强教学直观性,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3、看视频后让学生说出张骞出使西域的具体路线,教师动态演示路线图。
4、接着小组合作探究一下三个问题:
(1)张骞此行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2)假设你们生活在那个年代,面对这么多的困难你会像张骞那样做吗?
(3)张骞的此行目的达到了吗?(通过探究问题学习张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辱使命的精神,同时也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5、最后我通过展示三则图文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样的成果。
材料一: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成果一:加强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
材料二:秦朝的疆域和汉朝疆域图的对比图
通过观察学生得出结论,西汉的疆域向西延伸了一部分,自然得出
成果二:为西域归属中央奠定基础。
材料三:“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两幅图片
让学生观察两幅图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在观察中得出
成果三: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展示三则图文材料,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得出答案,改变学生机械的接受知识到主动的学习知识,从而突破难点)
过渡语: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张骞用他的毅力、勇气和非凡的胆识踏出了一条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交往之路,从此一条横穿欧亚的路上通道产生了,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丝绸之路。(导入下一目)
三、丝绸之路
首先给出丝绸之路示意图,请学生说说这条道路得名的原因,然后自主探究并说出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随后屏幕打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说出屏幕中的东西哪些是从东方传入西方,哪些是从西方传入东方?除过图中的物品外,他们还知道其他哪些通过这条东西方商道交流的物品或艺术?,通过这个环节加深学生对丝绸之路起到桥梁纽带作用的理解。然后屏幕再打出丝绸之路上出土发现的丝织品和外国货币两张幻灯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丝绸之路确实存在而且当年是那么的辉煌,最后通过一张设计好的幻灯片形象直观并顺理成章的得出丝绸之路是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这个观点。
在讲完这个目录后教师加以引伸以“古老的丝绸之路今天是否还有开发的价值?如果有怎么开发”这个问题来达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设计进行小结: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使天山南北第一次同中原地区连成一体,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在此基础上经过西汉的努力形成了贯穿东西的交通线——丝绸之路,它的开通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桥梁。
(四)“智力闯关小结反馈”,本环节将本课的一些基础知识制作成竞赛题的形式,进行小组抢答、竞赛,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做一评价。
历史说课稿篇三
教材地位: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也是学生进入高中所学的第一课.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经过.前两个问题是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和对外扩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和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开始,扩大和结束;中国军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思想目标: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留给我们的教训,使学生树立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的理想和目标.
能力目标: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通过对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教学难点:运用史实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问题—阅读—共析式,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通过由浅入深的思考,逐步理解和剖析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按照鸦片战争的发生原因,发展进程,结果及影响理清知识线索,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处理史料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学习侧重点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
教学程序:
2,指导学生概括引言的知识线索.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社会状况如何
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发展状况如何
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是否会发动战争
你怎样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指图简述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
结合史实分析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
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对外政策,军事等四个方面比较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认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解决1,2题.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要求学生简单理解出超和入超的概念.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进行分析.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通过上一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分析出禁烟的原因;简单分析禁烟措施;通过原因和措施的分析,理解禁烟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加深对林则徐是民族英雄的认识.
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第四个问题,帮助学生全面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而认识鸦片战争的性质.
鸦片战争的经过
指导学生读图《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地图,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理清英军的侵略路线和中国军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线索.
课堂小结:1,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引导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思考,具体从战前力量对比,战争中双方的准备,两国制度的优劣入手比较.
2,学生论述本节要点
布置作业:鸦片战争的原因
历史说课稿篇四
说课人:---
[课题说明]
本课课题来源于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七的第二节,适用于高中一年级。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综合国力强大。但对于真正的美国主流精英人士来说,他们的国家最值得为之骄傲的不是其庞大的物质财富、世界的科技和教育、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而是创造这一切的机制。这种机制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治国之道。而这种机制的建立则源于1787年宪法。
1787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将启蒙思想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它不仅为美国2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了解:宪法出台的背景
知道:1787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作用
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2)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结合1787宪法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了解美国联邦制的结构特点。
2.对比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在权利结构、有无君主、总统与首相的产生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
2.采用探讨式,探讨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运用比较法、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去研究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787年宪法所蕴涵的大量民主因素都是与美国人民、民主派人士的斗争分不开的。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为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2.要辨证全面地分析1787年宪法,要认识其局限性。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如何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是“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这会涉及独立之初美利坚合众国复杂交错的矛盾斗争和阶级关系,因此需要大量的材料和教师的总括引导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
突破方案:“为什么要制约权力?”---自由
怎样来制约权力?----理论来源
现实是否接受?-----平衡各方利益
2、比较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的政治常识比较匮乏,讲解时要深入浅出
突破方案:“北美可以说是英国的儿子”来比较两者的异同
二、教法的运用及依据
(一)依据
学生对美国的历史及现状都是挺感兴趣的,特别是高一的学生,感性的思维要多于理性的思维。但经过了一段时间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教师课前准备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搜集相关课件制作资料(美国“白宫”、“国会”、“联邦法院”的外观图片等),力争再现历史,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编写得较详细的内容,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情境诱思法、问题诱思法和角色扮演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自由女神像
2、学生活动:为年轻的美国看病,开药房
3、师生共同学习:美国开国者们的方案
引用史料,教师站在各方立场上提出问题,请学生根据书本来回答并理解。
引导学生列表来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5、小结巩固(课堂练习)
6、作业布置
四、板书设计
一、年轻美国的窘境
1.经济问题
2.债务问题
3.国家安全问题
4.劳动人民的反抗问题
二、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1.联邦制的确立
2.“三权分立”原则
3.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三、从“邦联”到“联邦”
1.进步性
2.局限性
历史说课稿篇五
自新一轮课改开展以来,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走入课堂,本次说课就以这一理念为基,以学生为先,以问题为导向来展开。
过渡:教材分析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基本保证,对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选自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包括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三部分。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各国的变法及兴修水利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适应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需要。而商鞅变法也使秦国更加强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最终秦国在战争中取得优势,统一全国。这一时期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秦朝统一莫定基础,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掌握浅、理解能力不强,同时其情感价值易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但是他们对历史充满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过渡: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把握,我精心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掌握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2.通过分析《战国形势图》与相关史料,掌握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
3.体会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为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难点为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过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我采用了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过渡: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我会通过复习导入,回顾“春秋”的由来,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战国”名称的由来。引起学生探究兴趣,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导入中设计启发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疑惑中进入新课,在新课中探寻答案。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战国七雄
首先,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讲解,补充“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相关知识,最后引出“战国七雄”。
对于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我会播放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请学生观看视频并扮演战地小记者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进行播报。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的不同,我会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比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思考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我会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进行总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和图片,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二)商鞅变法
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我会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总结: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为适应这一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发展封建经济,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秦国也不得不实行变法。于是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我会出示表格,引导学生用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理解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内容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我会在学生讨论时进行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并对他们回答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和完善。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政治方面:1.确立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废除旧贵族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掌权;3.编定户籍、严明法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经济方面:1.废井田,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军事方面:奖励军功,有利于新兴地主通过军功途径参政,也壮大了秦国的军事力量。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国力基础,也为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之后我将进一步总结:各国也通过变法废除旧制度,新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战国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从而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我会播放关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的视频,出示《都江堰示意图》,请学生扮演导游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感受到都江堰的巨大作用,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我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
2.作业:课下搜集资料,查一查哪些成语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加深对本课的认识。
我的板书秉承着简洁明了的原则,设计如下:略
历史说课稿篇六
1,微课是不是就等于录像课
2,微课是不是等于微课程
专家的观点:微课程属于课程序列,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大范畴;微课是微型课,是微课程的配套资源,包含于微课程体系之中。
3,翻转课堂和微课的区别与联系
4,微课是教学片断还是片断的教学
我的观点:片断的教学,更侧重于知识点的分解,而非教学流程的分解
5,微课的时长控制
我的观点:不要过多的强调时长,只要是就一个问题而非一整节课的讲授,都应该视为微课(30分钟以下)
2,微课如何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
我的观点:只能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至少目前如此)
1,微课在必修课堂上的应用
2,微课在选修课堂上的应用
(1)选修ib模块教学:连播形式、分段录制,通过班级qq群、移动存储设备由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案例:毛泽东与蒋介石)
3,微课在学校个性化辅导中的应用
(1)作业点评(案例:二战的线索)
(2)习题讲解
3,微课录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须注重实用高效,少追求过度的技术包装
总的原则:录制一段微课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限制在微课时长的3倍左右
2,须注意“虚拟互动”运用,做到“不是在上课却胜似在上课”
要求录制现场虽无学生,却时刻把学生“放在心头”,“挂在嘴边”
——可以是多一些自问自答式的碎碎念、假肯定。例:这个问题同学们怎么看?(停顿几秒)说得太对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揭晓答案)
——可以是黄婆卖瓜式的自我营销。例:重要问题说三遍,下面是我独门研制的解题宝典
—可以是虚实结合的课堂批评例如:小明,你不要走神,认真听课!
3,须有足够吸引学生长时间关注的地方
历史说课稿篇七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明清时期,皇权的不断加强,它上承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内容与本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内容,同属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重要内容,学习本课不但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过程及规律,而且还有利于认识这一制度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国情、关注民生,激发他们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另外,通过学习明清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史实,认识我们今天的民主生活的来之不易,要更加珍惜民主。
因此,学习本课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课标是: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
(1)基础知识:清朝的军机处
(2)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依据史实评价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形成归纳、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1)通过设问、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促使学生思考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提问和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结构
形成学科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方面:
(2)通过学习本课,明清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史实,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政治的多样性,认识到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专制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增强对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认识我们今天的民主生活的来之不易,要更加珍惜。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及影响。
难点: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过程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本课的一部分内容,看过少明清时期的历史剧,对明清史也有一些了解。但认识比较肤浅片面,侧重对历史现象的感性认识,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条理,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广度和深度。所以,上课时,把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件,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历史图片,补充材料等方式,使之更生动形象,以增加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帮助他们系统深入地学习。
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提问式,谈话法、阅读指导法和直观演示法等进行教学。通过这些教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掌握清朝的设立军机处史实。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师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制的教学课件。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通过网络下载有关历史图片,初步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
2、思考课后的知识链接。
(二)导入新课
情境营造: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和展示图片,最后引入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军机处的设立(设计意图: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展示课标及本课具体教学目标
(三)新课的学习
清军机处的设立:
清初的中枢权力机构
军机处的设立:原因、职能特点、作用
总结: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师补充)
(四)课堂总结
清明的军机处重处在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等机要政务,但轻处在于“跪奏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因此,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五)达标测试,巩固练习
例题2、清朝初期,对皇权构成重大威胁的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
c、六部
d、南书房
(六)布置作业:p18
军机处的设立
1、军机处设立的过程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2、原因:
议政王大臣会议严重影响了皇权集中。
3、职能:
4、意义:
历史说课稿篇八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xx第三课时
主要内容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以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以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应如何应对。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既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又将成为新的世界格局的基础,她是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阻挡。因此,本课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主题起到了总结的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又可以使他们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1、知识目标:知道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主要原因及具体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中国应对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前自主预习题、课中探究题、最后的课堂总结等问题的设置,使学生体念参与整课学习的快乐,使课堂达到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使学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意识,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新课学习:通过设置6多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学习课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学生既体验合作学习,有解决本课难点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通过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感受经济全球化趋势,从而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教师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就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通过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让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教师提问:我们当前的生活中时时处处体现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指导学生根据课本第一个子目“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正文和小字部分,提取有效信息,找出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1)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客观环境;
(2)各国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ppt补充资料的得出。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通过收集和整理出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增强论从史出的能力,突出重点。)教师出示三则材料,理解内容。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课堂小结:当今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在国际利益的博弈中是自强还是退却,国人已经找到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答案:那就是在风浪中与全球共同搏击,建立和谐世界,谋求共同发展!
历史说课稿篇九
自新一轮课改开展以来,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走入课堂,本次说课就以这一理念为基,以学生为先,以问题为导向来展开。
过渡:教材分析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基本保证,对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选自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包括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三部分。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各国的变法及兴修水利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适应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需要。而商鞅变法也使秦国更加强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最终秦国在战争中取得优势,统一全国。这一时期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秦朝统一莫定基础,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掌握浅、理解能力不强,同时其情感价值易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但是他们对历史充满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过渡: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把握,我精心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掌握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2.通过分析《战国形势图》与相关史料,掌握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
3.体会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为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难点为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过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我采用了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过渡: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我会通过复习导入,回顾“春秋”的由来,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战国”名称的由来。引起学生探究兴趣,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导入中设计启发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疑惑中进入新课,在新课中探寻答案。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战国七雄
首先,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讲解,补充“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相关知识,最后引出“战国七雄”。
对于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我会播放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请学生观看视频并扮演战地小记者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进行播报。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的不同,我会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比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思考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我会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进行总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和图片,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二)商鞅变法
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我会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总结: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为适应这一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发展封建经济,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秦国也不得不实行变法。于是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我会出示表格,引导学生用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理解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内容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我会在学生讨论时进行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并对他们回答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和完善。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政治方面:1.确立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废除旧贵族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掌权;3.编定户籍、严明法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经济方面:1.废井田,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军事方面:奖励军功,有利于新兴地主通过军功途径参政,也壮大了秦国的军事力量。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国力基础,也为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之后我将进一步总结:各国也通过变法废除旧制度,新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战国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从而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我会播放关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的视频,出示《都江堰示意图》,请学生扮演导游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感受到都江堰的巨大作用,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我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
2.作业:课下搜集资料,查一查哪些成语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加深对本课的认识。
我的板书秉承着简洁明了的原则,设计如下:略
undefined
历史说课稿篇十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的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有着重要影响。本节课分三个部分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产生、内容特点和影响进行了阐述。此外,教材还通过“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等栏目,对学生理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提供了一些详细史料。
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知道它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2)掌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它对西—盛和衰落的影响。
(3)理解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探究它对中国社会深远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辩论赛和历史短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味历史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古人高超的政治智慧,进一步确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
4、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是: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高一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要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先向评委介绍我的教法。教学时主要采用3个方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创设情境,设疑引思。通过图表和资料,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
“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因此我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建议学生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收获自主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
历史说课稿篇十一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美国经济的发展》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的内容,本课从“战后的繁荣”“危机和经济调整”以及“新经济的出现”三阶段介绍了二战后50、6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及主要原因。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典型代表,战后美国的经济也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分析原因和特点,对研究西欧、日本,直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过渡语: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本课授课对象是九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进行一些抽象的思考,但是对经济属于比较陌生,尤其是本课涉及一些经济术语,比如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信息化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会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史实,精简抽象理论,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过渡语: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概述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图”“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等图表的分析,学会运用图表数据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感受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碰撞,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过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原因。
【难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对美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过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史料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过渡语: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节一: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美国后,我将进一步追问:我们每天都在享受这美国经济带来的益处,那同学们知道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吗?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商标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欲望,又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
环节二:新课教学
学生通过初步阅读教材和观看图表可以得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最后我会在ppt上总结展示:
学生了解了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后,我会进一步提问:那为什么战后美国经济呈现截然不同的三个阶段呢?进而带领学生一起去探讨每一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战后的繁荣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来到五六十年代,在ppt上展示图片—“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美国学生在使用计算机”和“从月亮上看地球”,请学生结合图片和教材49页的材料“工业生产极大发展”思考战后美国经济的原因。
学生回答后,我会进一步明确:这一时期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展示图表和图片来总结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能够提高学生分析、解读图表的能力,同时直观的图片和图表也避免了材料的数字化,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
2.危机和经济调整
繁荣过后是危机,接下来,我会请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字“经济危机”和“债务增加”,深刻理解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受限的原因。本阶段中学生会接触到通货膨胀等专业经济术语,这时我会用生活中通俗的`例子给大家解释,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货膨胀的基本含义就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表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史料教学法,从史料中分析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同时提高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新经济的出现
新经济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我将对这个概念加以介绍,引导学生认识到新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并且我会适时展示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接下来我会请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字,了解这一时期美国经济之所以能进入新经济的原因是改革社会经济和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自由发言,其他小组可做补充,最后我会针对学生发言进一步总结,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在小结环节,我会让带领学生以板书为线索,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
作业:课堂的最后,我会请学生课下搜集福特公司的发展历史,从福特公司的发展历程中了解美国经济的发展。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小结的方式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开放式的作业设计,更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我的板书设计以直观、简洁为原则,以下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历史说课稿篇十二
1、教材地位:
本课在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对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皇帝制度中的世袭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度。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
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
难点: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能力。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增强,但是在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本单元的重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课的重点难点就要围绕中央集权制度来设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性思考。评价秦始皇和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在初中已经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所以本课不在列为重难点,避免与初中的知识点重复,提高学习效率。
1、问题探究互动教学,通过设置探究性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服务于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有关史料图片呈现给学生。
1、课前准备
提炼教材信息:(本环节约8~10分钟)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炼本课的主要信息,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奠定基础。大部分知识点初中已学过,避免占用大量时间。
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问题探究讨论:(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目的: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探究,践行"教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的新课程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探究(一):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特点?(突破重点1)
中央集权制度,要联系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理论,实现知识的前后贯通;对于这一概念,只要学生能看到中央集权是与地方分权相对立这一点,就可以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三个方面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避免与环节二简单重复。
探究(二):秦朝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度?(突破重点2)
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大臣对实行分封和郡县讨论文字(文字详见课本第17页),引导学生从这段史实中获取有效信息,概括王绾,李斯和秦始皇以及淳于越的不同观点,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和利弊,认识秦朝实行郡县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郡县只能服从中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具有进步意义。
探究(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突破难点)
(1)对秦朝当时:正由于有一个统一集中的中央政权,秦王朝才能积极开拓疆域,北拒匈奴,南吞百越,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发展;正是有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才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才开驿道、修灵渠,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
(2)对后世: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建立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完善与发展。对我国此后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消极影响:正是由于秦始皇专权,进行残酷的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统一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其暴政也成为历代的重要的史鉴之一。
引导学生将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不仅要考虑其进步意义,还要考虑其消极影响,不仅看到对当时的影响,还要看到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学习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
(4)问题延伸:
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课堂小结
(约1~2分钟)
秦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在历史上不断上演,专制的皇权也越来越强化,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课堂小节不仅仅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知识能前后引申,让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约5~6分钟)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
(一)说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二)用稿纸写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本环节设置突出对本节课主题的测评,测评
(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测评,所提出的问题课下或下节课有针对性地解决。
5、布置作业
课下小论文撰写:
以史为鉴是中国传统,依靠强大的力量建立起来的秦帝国短短十一年历二世而亡,成为后世重要的史鉴之一:唐朝柳宗元认为: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结合课文,你同意柳宗元的说法?请说说你的理由,200字左右。
本环节要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所学,归纳整理思路,训练书面表达能力,能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述完整,思路清晰即可,本题目属于课后"思考与探究"栏目问题,考虑到课上时间紧无法完成,所以安排到课下完成。要求学生当天完成收齐,并检查评分,选出优秀小论文下节课课堂表扬,做到有布置有检查,避免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