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可以带给参与者一种身份认同感和荣誉感,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团结和共同关心的力量。在典礼中,可以加入一些特别的仪式或仪表,增加仪式感和庄重程度。以下是一些令人感动和深思的典礼总结段落,希望能够触动你们的心灵和思考。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书写三个。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放歌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请学生讲讲《宝莲灯》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
三、学习第一、二段
1、指读第一段。
2、听了他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
3、自由读读第二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指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3)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
4、(板书:了解真情)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
(1)投影:沉香听了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2)指读,齐读。
5、俗话说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
(1)投影:二郎神心狠手辣……
(2)小声读读爸爸的话。
(3)想想看,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
(1)板书:决心救母
(2)小结。
四、学习第三段
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1)板书:拜师学艺
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
3、讨论: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
(1)说说你令感动的原因。
(2)点出三个词语,理解意思。
(3)朗读练习。
#有时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2)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
(3)点出:一……就……
(4)小结。板书:刻苦练功
(5)此时,小朋友,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
(6)功夫不负有有心人。几年的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5)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四段来读读。
(6)小沉香又是怎样去救母亲的呢?下节课再学习
五、学习生字
1、出示:叹泪付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课文,练习朗读。
2、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3、完成书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说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
2、沉香是怎么刻苦练功的?
4、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描红,临写。
三、完成书后练习
1、朗读词语。
2、在生活中,小朋友肯定有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1)说话练习:我一看到动画片,就。
我一闻到肯得基的味道,就。
一就。
(2)学生练说,评议。
3、完成练习册。
[沉香救母(一)]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篇二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二、三、四节,明白沉香在救母过程中吃了许多苦,感悟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沉香所受的许多苦,及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
我们把勇敢的沉香请出来,一起读第一小节。
二、合作探究,感悟学习
(一)过渡:沉香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现在,就让我们也跟着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吧。
1.自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张开想象的翅膀。
3.集体讨论,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饿了的沉香……;渴了的沉香……)
板书:饿了……
渴了…….
4.师:那累了……摔倒了……呢?还可能吃什么苦呢?板书:苦
6.为了救母亲沉香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看着这位勇士,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
7.谁能怀着对沉香的敬佩之情读好这一段呢?(指名)
8.师生评价。
(二)1.大声朗读第三小节,想想沉香为什么能得到仙人的'帮助?
(勇敢、孝心、对妈妈的爱感动了仙人)板书:爱
2.师引读。
(三)1.和同桌读第四小节
3.生读,师评。
4.想象一下,他们见到了会说些什么呢?给这个动人的画面配配对话吧!
(四人小组讨论)
5.汇报,交流,评价。
6.老师也被这画面感染了,我想通过朗读来表达我此时的激动,行吗?(师范读第四小节。)
7.生齐读。
三、总结提升
沉香救母的故事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那这个故事留给各位小朋友一些什么呢?
四、课外作业:
1.链接生活: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实践探索:收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五、板书设计:
饿了……
渴了……
(太)苦累了……爱
摔倒了……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篇三
沉香救母(一)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沉香,一直跟着爸爸过日子,却从来没有见过妈妈。
一天,沉香问爸爸:“我怎么没有妈妈呢?”爸爸叹了一口气,没有回答。沉香再三追问,爸爸才含着眼泪说出了真情。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朗神压在了华山脚下。沉香听了,心里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便说:“二朗神心狠手辣,神通广大,你才是个8岁的孩子,怎么能对付得了他呢?”沉香望着苍老的爸爸,默默地攥紧了拳头。
不久,沉香就告别了爸爸,上山拜师学艺。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有时累得腰酸背疼,很想松口气,但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
几年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沉香救母(二)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沉香15岁了。他救母心切,便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他打败了凶恶的二朗神,来到了华山脚下。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篇四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二、三、四节,明白沉香在救母过程中吃了许多苦,感悟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沉香所受的许多苦,及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准备:
黑板上简笔画崇山峻岭、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
我们把勇敢的沉香请出来,一起读第一小节。
二、合作探究,感悟学习
(一)过渡:沉香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现在,就让我们也跟着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吧。
1.自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张开想象的翅膀。
3.集体讨论,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饿了的沉香……;渴了的沉香……)
板书:饿了……
渴了…….
4.师:那累了……摔倒了……呢?还可能吃什么苦呢?板书:苦
6.为了救母亲沉香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看着这位勇士,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
7.谁能怀着对沉香的敬佩之情读好这一段呢?(指名)
8.师生评价。
(二)1.大声朗读第三小节,想想沉香为什么能得到仙人的帮助?
(勇敢、孝心、对妈妈的爱感动了仙人)板书:爱
2.师引读。
(三)1.和同桌读第四小节
3.生读,师评。
4.想象一下,他们见到了会说些什么呢?给这个动人的画面配配对话吧!
(四人小组讨论)
5.汇报,交流,评价。
6.老师也被这画面感染了,我想通过朗读来表达我此时的激动,行吗?(师范读第四小节。)
7.生齐读。
三、总结提升
沉香救母的故事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那这个故事留给各位小朋友一些什么呢?
四、课外作业:
1.链接生活: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实践探索:收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五、板书设计:
饿了……
渴了……
(太)
苦
累了……
爱
摔倒了……
……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篇五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地进行字词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还能帮助学生深入课文,与文本对话。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抓住“再三、含着眼泪、恨不得、马上”等关键词来引导学生体会藏在父亲心中很久的苦痛和小沉香知道真相后又难过又气愤的心情。为了让学生深入文本,深刻体会人物的内心,我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沉香,而我则扮演爸爸,表演沉香的再三追问。一个学生先问:“爸爸,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妈妈呢,我的妈妈呢?”“爸爸”叹了口气,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沉香”又问,“爸爸,我都那么大了,究竟我的妈妈在哪里?你告诉我呀!”“爸爸”看了看沉香:“哎,这事情说来话长呀。你小孩子家是不懂的。”又过了一会儿,“沉香”又着急地问:“爸爸,你快说呀,我这么大了,人家都有妈妈,为什么我没有?我到底有没有妈妈,您告诉我呀!”“爸爸”无奈地摇摇头:“你这孩子怎么那么烦人呀?”“我就这样,你告诉我,我就不烦你了!”爸爸说:“孩子,你妈妈是个善良美丽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你可恶的舅舅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让我们今生不得团聚呀!”经过了这样的表演,学生对“再三追问”这个词语有了深刻的印象,也更能体会到沉香的气愤和解救妈妈的决心了。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的恩情》、《陈毅探母》等课文引出课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然后要求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指名逐段读课文,及时正音,通过朗读回答提出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刀”。学会用“帮助”造句。
2.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3.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教学难点: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
1、指名说说沉香刻苦学武艺的故事
2、引读:话说沉香知道母亲被二狼神压在华山脚下后,为了早日救出自己的妈妈,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练习武功,.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沉香15岁了。看,他长大了!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当年的小沉香如今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此时他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
1、我们把勇敢的沉香请出来吧,请小朋友打开书60页,一起读第一小节。
2、沉香八岁开始习武练功,现在已经15岁了,这一练就是(七年)。在这七年里,沉香每天都想着早点救出妈妈,书中哪个词语表现出沉香这种心情。
3、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救母心切?怎么不用“走”?
这么着急想救母,还有哪些表示急切心情的词语呢?
积累:迫不及待心急如火刻不容缓焦急万分
我们可以把读书时想到的词句,写在句子旁边,这就叫批注
4、是呀,小沉香的内心只有一个声音:一定要尽快救出自己的妈妈,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
(二)、教学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张开想象的翅膀。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适当做批注)
3、沉香遇到了哪些困难?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1、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看,(出示图:群山、深涧)
出示:1、他翻过几座高山,跨过几座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2)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不由地想起了一个人——大禹,想起了这样的句子
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察看水流和地形。
“多少座高山”、“多少道深涧”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千山万水)
(3)沉香为了救母,(),吃了不少苦。你能用到前个单元学到的成语吗?
2、过渡:漫漫长路中,沉香跋山涉水,但更大的困难等着它.
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1)饿了的沉香??;渴了的沉香??
(2)野果山泉能使沉香吃饱喝足吗?有时,在深山老林根本找不到吃的,喝的,那时的沉香只好(饿着肚子)(补充成语,餐风饮露)
(3)读到这里,老师又想了一只可爱的青蛙,他想去——看海
累了就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就喝几口山泉水)
(4)指名读(语速要快,渴了要加强语气)女生齐读
3、过渡:实在是舍不得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希望早日救出他亲爱的妈妈!
正因为走的路多,走得又急,所以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结合生活实际,领悟沉香的困难。)
小小的沉香承受的苦实在太多了!你为什么要在这里受苦?
让我们一起怀着敬佩的心情再来读一读。
4、想象拓展
(1)还会遇到哪些困难?(猛兽、天气,摔倒了。)
沉香在路上遇到的困难远远不止这些,还会有哪些呢?
那累了??摔倒了??呢?还可能吃什么苦呢?板书:苦
甚至有时还会有生命危险(当沉香在奋力爬山的时候,突然脚下的石块松动了,碎石像下雨般滚落,面对这些,沉香会不会退缩?为什么?)
板书:不畏艰辛
说四字词语:奋勇直前、一往无前、百折不回、风雨无阻
谁能怀着对沉香的敬佩之情读好这一段呢?
(2)(配乐)是的,白天,烈日炎炎,他奔跑着,汗如雨下!沉香啊,外面这么热,为什么不休息一下呢?深夜,一轮明月伴随着一个孤寂的身影!沉香,夜已深,为何不眠不休?茫茫大漠,沉香的嘴唇早已经干裂,几分钟前他喝掉了最后一滴水,他再也没有力气走下去了!!你就停下来吧!崇山峻岭,只见一个瘦小的身影正在奋力向上登攀!突然,脚下的石块松动了,无数的碎石下雨般落下悬崖!小沉香多危险啊,还是回家吧!种种困难像猛兽一样拦住了年仅15的沉香的去路!面对这些,他害怕了吗?犹豫了吗?退缩了吗?放弃了吗?读第2段!!
(5)说得真好,来,让我们用朗读来陪伴沉香一起奔向华山。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为了救母亲沉香不畏艰险,一往无前,那么这位小勇士救出他的母亲了吗?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后半部分。
二、新授
(三)、引读第3自然段
为什么仙人会帮助沉香?与二郎神这一仗又是怎样的一场战斗?
(四)、教学第4自然段
1、真可谓是力尽千辛呀!终于来到了华山脚下,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
就是这高耸入云的华山,压在妈妈身上了,你们看,(播放沉香此时图片)他双目圆睁,手拿神斧,心潮澎湃,此时此刻,他的胸中似有千言万语,你是否读懂了他的心?那你就大声地替他说出来吧!
书上用了哪一个词形容了他此时的心情。读好日思夜想、无比激动。
3、于是,他——,奋力——板书:劈山救母
来,让我一起当一回激动无比的沉香,救母心切的沉香(边演边读)
孩子们,来,高高举起斧子,用尽我们全身的力量,一起帮助沉香救出他的妈妈!(再读)
4、引读课文只听“轰隆”一声巨响,??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惊心动魄的一刻吧。(播放动画)
多么令人高兴的时刻,沉香终于见到了他的妈妈,我们真为他高兴,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句。
5、这母子二人分别的太久太久,此时终于团圆了(板书:母子团聚)从未见过妈妈的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在这动人的一刻,他们一定有说不完的话,你能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想象一下,他们见到了会说些什么呢?给这个动人的画面配配对话吧!(看图练习说话,配乐《爱就一个字》)
6、让我们怀着心中的那份感动来读读这一小节.只要你觉得你的方式可以表现你的感动你就这样读.(配上劈山救母音乐)
三、总结提升
2、课外拓展阅读
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片孝心,妈妈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小羊为了报达母羊的养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着的。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便是“羔羊跪乳”。
乌鸦小时侯,都是由它妈妈飞出去找食物,然后回来一口一口喂给它吃。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再飞出去找食物了。这时,长大的乌鸦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也学着妈妈的样儿,每天飞出去找食物,再回来喂妈妈,这就是“乌鸦反哺”。
播放歌曲:爱就一个字
四、课外作业:
1、按自己的想法,让父母感到自己的爱。
2、联系第10课内容,把《沉香救母》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3、实践探索:收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板书:沉香救母二郎神
刻苦练功美丽善良心狠手辣寒冬腊月盛夏酷暑神通广大起早贪黑腰酸背疼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2、学习默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设想:
1、重难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2、课型:新授
3、基本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教学设计重视读的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基本教学思路: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展示、多媒体动画、语言描绘、播放录音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幻画出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对比、联想,使课文描写的情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扩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动画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说说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建议:字字读准、句句读通;用序号标出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句。
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纠正。
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默读课文1、2自然段,并用记号标出表现沉香“有孝心”的词语或句子。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篇八
教材分析:
本文是民间神话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记叙的是沉香不畏艰险,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动了仙人,在仙人的帮助下,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力劈华山,救出母亲。全文共分4个自然段。按照救母的经过展开故事情节:奔向华山;历经艰险;仙人帮助;劈山救母。故事衔接紧凑,情节生动,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品格顽强、不畏艰险、战胜邪恶的少年形象,表现了真挚动人的人间真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2、学习默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设想:
1、重难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2、课型:新授
3、基本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教学设计重视读的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基本教学思路: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展示、多媒体动画、语言描绘、播放录音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幻画出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对比、联想,使课文描写的情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扩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动画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说说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建议:字字读准、句句读通;用序号标出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句。
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纠正。
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默读课文1、2自然段,并用记号标出表现沉香“有孝心”的词语或句子。
2、集体交流:
(1)师相机出示句子:他救母心切,便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
a从“救母心切”、“奔去”可以看出沉香急切的心情。(板书:奔向华山)
b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2)相机出示句子: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a看图理解:深涧
b(看图回答)“多少座高山”、“多少道深涧”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千山万水。)
c练习朗读这句话。
(3)沉香走遍了千山万水,一定也吃尽了千辛万苦,他都吃了哪些苦?再次读文后,指名回答。
(4)一路上,沉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想象)
3、吃了这么多的苦,受了这么多的累,他为什么一点也不在乎呢?此时此刻,你想对沉香说些什么?(板书:不畏艰险)
4、指导朗读第二段,指名读,评议,齐读。
5、联系上下文,说说对文中“孝心”的理解。引读第三段。(板书:仙人送斧)
示图片)看图回答。(板书:劈山救母)
(1)边读边表演: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
(2)沉香终于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妈妈,此时,他们一定会有许多话要说,你认为他们会说些什么?(看图练习说话)
(3)看到这对母子的团聚,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这一段。
四、积累语言,内化吸收。
1、小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对照图:说说自己是不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呢?
3、播放全文的配乐朗读及有关画面,学生一边静听默看,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4、(出示词语)同桌合作,练习讲故事。
五、拓展练习,课外延伸。
(1)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
(2)与上文联系起来,把“沉香救母”的故事完整的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