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次冒险,我们需要冲破恐惧和顾虑,勇敢地追逐梦想,才能收获丰盈的人生旅程。如何找到人生中的幸福和满足感?小编找到了一些老年人的人生总结范文,他们的经历和智慧对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很有启示。
石室禅院散文随笔篇一
石径禅院,在河曲县城东北25公里的石城村,创建于民国八年。石径禅院东、西、南三面石圪梁环抱,依山傍水,有大小、上下院落三进。整体建筑全部为砖面结构,坐东朝西,寺庙东北开一小门,过砖砌小洞、自然石阶、独木桥和“悬空界”,便是黄河悬崖绝壁上通往弥勒佛洞的悬空石径,共长百余米。两岸百丈峭壁,俯然屹立。相传峭壁上存有大禹治水的痕迹。
目录简介建造历史黄河龙门弥勒洞收缩展开简介石径禅院位于河曲县城东北25公里的石城村。向北远眺,千里黄河,似一条巨龙迎面而来;极目西天,茫茫龙口,天水无际,秦阔晋舒。娘娘滩披红挂绿,平坦温柔,健美娇艳。太子滩如同中流砥柱,英姿挺拔,顶涛拒浪,力挽狂澜。观此全景,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行于悬空石径之上,凉风习习,犹如遨游太空,顿觉飘然若仙。石径弹院东、西、南三面石圪梁环抱,依山傍水,有大小、上下院落三进。整体建筑全部为砖面结构,坐东朝西,寺庙东北开一小门,过砖砌小洞,自然石阶、独木桥和“悬空界”,便是黄河悬崖绝壁上通往弥佛洞的悬空石径,其长百余米。
建造历史石径禅院位于山西石径山上,由融秋老和尚创建。据说当年老和尚在潜修佛法时,曾三次获得地藏王的启示,要他寻找梦中所见的福地兴建寺院。老和尚于是率领弟子在山西四出寻访,最后来到一处翠绿一片,因盛产野芙蓉而得名的地方,便与众弟子开始建寺。尤幸得到善信支持,浮屠宝殿和两廊的静修室在一九零二年间建成。一九三三年,山门、天王殿及大雄宝殿亦已在兴建中,至一九三三年整座禅院终告落成。
黄河龙门黄河水流经禹门口,被约束在高山峡谷之间,愈近龙门,河床越窄。奔腾的黄河,受到峡谷约束,勃然大怒,横冲直撞,雷霆万钧,却被静静的高山峡谷挤压在河床中,溃到峡谷尽头龙门口,一个急转弯,又撞在峭壁上,它呼啸着,飞出一层层凌空雪浪,掉过头来,反扑对岸巨石,又一次咆哮着,飞出层层凌空雪浪。回撞河床中的巨大礁屿,再一次疯狂地咆哮起来,将一道道水柱喷入天空,在一阵喧嚣之后,从空中颤抖着落入谷底,跳出龙门。这龙门三激浪,是黄河千百年来的奇观,激起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如今,龙门口已新建起铁索桥、公路桥、铁路桥,沟通了秦、晋两省。三桥并列横跨黄河,如三道凌空彩虹,增添了龙门的不凡气势。
弥勒洞弥勒佛洞,坐落在一处三面环山的土塬上。是河曲古刹中的奇迹。它的大部分是两层共七排砖石砌成的拱形窑洞,内供如来佛、地藏王菩萨、财神、八洞神仙等塑像。弥勒佛洞的另一面缺口直接向黄河开放,垂直河面约有百丈之高,尽是峭岩倒挂、飞鸟难栖的绝地。谁能想像得到,正是在这绝地的.腹部,天生出一个偌大的石窟,成了远近闻名的禅林胜境。窟内有洞,洞内有穴,互相穿连。石窟面阔、高、深、各三丈,怪石倒垂,犬牙交错,人至其中如入虎口。抵后壁南登23级石阶,又见半空石洞,高、深、阔各约两丈,上有石雕成的弥勒佛像,高约七尺五寸。像后正对一洞穴,深浅未知,凉风习习。据传,当年曾有一住持僧领一随从进入洞内,时而匍匐,时而立行,装有一罐油的油灯将燃尽,仍不见洞底,又闻怪声,就慌忙退出,从此再无敢探险者。置身洞口,头顶倒挂欲摧的巨石,脚下是来自天上的黄河,对面是云烟环绕的高山,身后是深居千年的石佛,神秘、幽隐、惊险、壮阔,令人神往、陶醉。
石室禅院散文随笔篇二
瑞雨缤纷,春日给厦门市带来紫气呈祥,春天给厦门市百花姘开,三角梅是厦门市花,开得更加灿烂,更加大红大紫,好像要迎接什么贵宾。
今天是四月十日,在厦门市石室禅院中医大学与厦门石室书院,联合主办:佛医,第一届中华佛医文化高级研讨大会。
有石室书院专家顾问:成立了委员会、北京四维国学院院长刘宏毅、中科院梵文巴利文中心研究员常蕾、江西佛学院院长释衍真、马来西亚佛教中心住持释智光、台湾正念发展协会理事长温宗堃、武汉代表丁四新、陕西代表张天布。刘普雷研究员、唐季礼香港名导演、张海生北京医药研究员博士后、医学博士,还有全国各地专家教授,四五十名,很有名望,来头让人肃然起敬。
这是厦门石室禅院开光以来,这也可能是石室禅院广开山门来第一次给书院增添辉煌,全场会场肃穆、庄严,一种很浓的文化科学气氛,还有远路来的宾客敬仰之情。在这鹭岛碧海苍云的厦门,南枕玳瑁群山,北望灵鹭山峰。放眼海天水阔,你看古木盈翠,金褂玉兰飘香,环境秀丽清雅,让人去享受禅宗乐土、修行修身,修他的未来。
石室禅院创造于唐垂拱两年(686年),是闽南地区最古老的寺院。医药研讨会,今天让大家走到一起来了,海内有知音,天涯若毗邻。玳瑁山高翠的山峦作证,春风带去我的问候,白云带去我的祝福,月亮带去我一方人情。让好客的厦门人,祝愿贵客,聊表厦门人的深情厚意。
我本是去造访净施和尚,我们有一些日子没有见了,今天上午下雨,下午晴朗,也可能石室禅院星期日,四月十日吉祥的一天。
我们见面,大家高兴,上午会议才闭幕,它热闹的场景,他像燃烧的'火焰,只剩下余焰,场地终是空下来了。净施和尚是管理总务、后勤,他看到我,他有喜有乐地说:“今天人太多,全国各地的人,石室禅院开研讨会,破天荒大会:涌向石室禅院人群不下万多人,石室禅院沸腾了”。
我们的相处,也有几年了,结下来的友谊,他可能看我老成持重,能信任我,也可能他需要交一个外界朋友,这古刹寺庙是禁锢的世界,多少和尚想吐吐气,听听外面花花世界的新闻。在他一潭静水,投下一块石头,掀起一点涟漪而已。
在佛界交一个知己朋友也很好,人生世事,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总如走过来了。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一件青衣,平凡一生。仰天对得起天,俯地对得起地,扪心无愧,我看百年后也不会受到刁难,修行我的来生。
净施和尚还是那样厚实,善良。他人还是那样憨厚,乐呵呵地笑。他家百万家产能看破人生,他是上海松江人,每天粗茶淡饭,在庄严肃穆的佛堂。这种人生的境界,我们“悟”不透,要“悟”透了,可能在佛界有多少人会走上这条道路。
“禅缘”可能有佛缘之人,都会走这条道,风雨人生,人生世事欤。但有多少哲学家、文人学者,官场上大官、小官,也不泛人去修行修身。
净施和尚进石室禅院也有二年多了。他进步很快,很多佛经他都能背出来,佛经是梵文,能背出来是已经很不容易,功夫到自然成。
我每次相见都会带一些茶送给他,他也没有客套话就收下。他也会送我手上带的佛珠,颈上带的佛“符”,祈求我平安健康。朋友间是否真与假,一般真朋友无所谓礼轻礼重,朋友来日方长,都是佛缘修来的。
人生难求一知己,朋友是个缘,夫妻也是个缘,才能缘定终身。
人生存在社会上,不能没有朋友,人活在社会很难,假如你要不相信,你就慢慢去体会吧。人生长河有涛声、波浪、暗礁,人防不胜防就会沉下去,你的朋友会拉你起来,你会平安生存下去,这就叫朋友,“真”朋友。
石室禅院散文随笔篇三
资料
”那包藏古寺的青山,是新界两陲的最高峰,满山林木苍翠,流水潺潺,岩层参差重叠,宛如一座古代城堡。宁静幽雅的环境,众多的文物古迹,吸引无数的`游人。禅院除有壮丽的大雄宝殿之外,还有护法殿、青云观、五祛观、诸天宝殿、望月亭、方丈室、居士林、地藏菩萨殿、牌坊及山门等建筑,是一组庄严宏伟的建筑群。
石室禅院散文随笔篇四
石室岩位于凤凰山东侧,听说那里的泉水和榕树格外有名,暑假的一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这里游玩。
走过人造石板路,在石室岩大门口的一个角落,有一个可以流出泉水的水龙头,但是从水龙头旁边的小路进去时,只能听见叮叮咚咚的流水声。从入口走到尽头,都不见泉水的踪影。泉水犹如一个淘气的孩子在和人们捉迷藏,让人听见,看不着也摸不着。
走过寺庙,不远处就出现了一棵年过半百的大榕树。树枝上的叶子从小时候的嫩绿、中年的翠绿到老年的深绿,已经有些年头了。高大的它就像一位将军守护着寺庙,又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慈祥地笑着。人们把鲜红的丝带挂在它的树枝上,祈求平安。
走下山坡时,原来不起眼的花儿顿时引人注目。红的、紫的、一簇接着一簇。而那些野花,也迫不及待地露出脸来:有白的,像白色波斯猫,干净无暇,又像朵朵棉花躺在一起,真想把它们摘下织一件毛衣;;有红的,比冠军激动的脸还红,犹如一颗颗草莓,挨挨挤挤地凑在一起;那橙的花儿,仿佛要与西下的夕阳竞相媲美。再看黄的,像一只只刚出壳的小鸭子,真想把它们一一养大。
这些各色的野花呀,朵朵是精灵。
一阵微风吹过,几朵花落在地上,好像给石板路点缀出几颗宝石。也有一些在天空中转圈圈,慢慢地落在人们的头发上,给人们的头发增加了许多色彩。
这就是石室岩,我爱石室岩里清澈的泉水和高大的榕树。更爱这里千姿百态的野花。
石室禅院散文随笔篇五
竹林禅院是香港市中心区的最大佛寺,位于香港的新界之荃湾区,占地4公顷多。山上风光明媚,尽览荃湾新市镇,远望蓝巴勒海峡及青衣岛。建于1927年,位于荃湾北侧的芙蓉山上。院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东林念佛堂等建筑物,装修古朴雅致,亦供奉了全港最大的三宝佛佛像,庄严肃穆。早晚课诵系模仿广州鼎湖山之仪式,并提供四众弟子住宿场所。一九七五年,山门、天王殿及大雄宝殿亦已在兴建中,至一九八二年整座禅院终告落成。
目录基本简介旅游胜境福地建寺历史事件收缩展开基本简介荃湾的竹林禅院位于葵湾北面芙蓉山上。由融秋老和尚创建,建于1927年,是香港规模最宏伟的佛寺之一,供奉香港最大的“三宝佛”佛像。院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东林念佛堂等建筑物,装修古朴雅致,亦供奉了全港最大的三宝佛佛像,庄严肃穆。殿堂多,假山鱼池、草坪花卉,寺后还有佛塔、观音洞、拜经台等。另外,还有一座从泰国请来的四面佛。禅寺的大门楼髹有“竹林禅院”四个朱红大字。院内的宝塔庄严雄伟,而两旁院落又栽种了很多植物,一片清幽。于融秋法师的憩息处,更挂满名人字画。据说当年老和尚在潜修佛法时,曾三次获得地藏王的.启示,要他寻找梦中所见的福地兴建寺院。老和尚于是率领弟子在香港四出寻访,最后来到一处翠绿一片,因盛产野芙蓉而得名的地方,便与众弟子开始建寺。尤幸得到善信支持,浮屠宝殿和两廊的静修室在一九三二年间建成。一九七五年,山门、天王殿及大雄宝殿亦已在兴建中,至一九八二年整座禅院终告落成。寺院现有的规模则1982年扩建开光的。山上风景明媚,尽览荃湾市区,远眺蓝巴勒海峡及青衣岛。寺院占地广宽,是香港最大寺院之一,亦是旅游胜地,每逢周日或节诞,都有大批游人到此。从荃湾兆和街乘专线小巴到芙蓉山总站下车,即见竹林禅院。寺院占地广宽,是香港最大寺院之一,亦是旅游胜地,每逢周日或节诞,都有大批游人到此。寺内有大型停车场,可供游人使用。
旅游胜境禅寺的大门楼髹有“竹林禅院”四个朱红大字。院内的宝塔庄严雄伟,而两旁院落又栽种了很多植物,一片清幽。于融秋法师的憩息处,更挂满名人字画。入山门后过停车场,登白石阶梯直达天王殿。进天王殿即见弥勒笑佛,佛两旁联曰:“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满腔欢喜,世间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不大肚包容。”殿内挂有铁制幢幡,风吹声响,古刹壮严。天王殿后乃韦驮殿。过韦驮殿后出庭院,石阶前置大香烟,左右均有水池,旁种参天树木、大红茶花。钟楼、鼓楼分立两旁。拾级而上即见大雄宝殿之上。大雄宝殿壮严雄伟,殿前立大红圆柱,气势非凡。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璃光佛及阿弥陀佛像,两旁有金役罗汉像。寺院有计划於动工兴建五百罗汉堂於后山。大雄宝殿后奉观音菩萨。出大雄宝殿后,即见假山水池,并有凉亭花圃。拾级而上为寺院旧殿――浮屠宝殿,殿内供奉地藏菩萨,观音左右胁护,墙上刻有佛教故事壁画。殿内建成有七层木塔,从顶梁所刻可知,此殿曾於1953年重修。浮屠宝殿两侧长廊贯通东西楼房。院内共有二百个房间,曾住五百多人,现仍常信僧侣及收容老近三百人。
福地建寺开山祖师融秋法师,广西博白人,幼年於县中周华寺出家为僧,辩才甚佳。曾於金山江天寺、高昱寺学禅,及後在南京宝华山隆昌寺受戒,属临济宗黄龙派。1924年参学毕返粤,於广州华林寺协办南华佛学院,请宝静、茂峰二法师分任讲席。时值因缘,夜梦地藏菩萨启示,指引寻找福地兴建道场,弘扬佛法。融秋法师遂於1928年自内地来港,初到大埔梅修精舍打佛七。後因与筏可、茂峰时相往来,时茂峰法师正兴办位於荃湾老围的东普陀讲寺,融秋法师因缘觅得荃湾芙蓉山现址福地兴建寺院,并得弟子茂清、茂常协肋。建寺时期,法师亲率弟子,胼手胝足,开山擘石,三年不倒单,历尽艰辛。初时仅筑茅屋二三,後经各方助力,兴建浮屠宝殿及两厢宿舍。1932年,浮屠殿落成,定名竹林禅院,即作首次开戒之举,特礼请博白县周华寺住持胜林老和尚莅临传授戒法。融秋法师虚位让师公胜林老和尚担任首任住持,然後传建良老和尚,再由融秋老和尚出任第三代住持。二次大战期间,香港沦陷。融秋法师率弟子辟土耕种,自给自足,勉渡时艰。重光後,法师悲心恳切,先後两次为阵亡将士举行水陆法会超荐。1949年,僧侣避乱南下,法师乃大开方便门,来者不拒,招待食宿。融秋法师素愿为竹林惮院创建一壮观庄严之大雄宝殿,以广容信众,礼佛诵经。1970年,港府土地政策改变,法师乃补地价购入今日大殿所在之地,并於1975年奠基兴建。惟法师为法忘身,劳瘁过甚,於1976年舍报西归。其徒众恪遵遗命,经过六年时间,完成各项工程,并於1982年落成开光。当时为香港最大的寺院。竹林禅院现任住持为意昭法师。意昭法师於1941年出家为僧,1944年於南华寺受戒,曾追随虚云老和尚左右,听教参方,得益良多,後来到香港,先卓锡於沙田古岩净院,後到竹林禅院并接任为住持。意昭法师常云游各地讲学,法化甚广。竹林禅院现常设法会有:正月十五日上元诞;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及九月十九日观音诞;四月初八浴佛;七月十五日中元诞;十月十五日下元诞;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诞;及十二月初八日释迦佛诞等等。
历史事件在公元1928年开始,由融秋和尚以竹席棚架建成佛寺。在公元1932年,“浮屠殿”落成,正式定名为“竹林禅院”在第二次大战期间的日本殖民时代,他们开辟土地耕种,实行自给自足度过艰难的时期。在公元1949年,中国共产党逼使大批僧侣南逃,他们大开方便之门,来者不拒,招待食宿。在公元1970年,他们向香港政府补地价购入现时“大雄宝殿”之土地。在公元1975年奠基兴建“大雄宝殿”,并在公元1982年落成开光。
石室禅院散文随笔篇六
觥船一棹百分空,
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
茶烟轻r落花风。
题禅院翻译:无
题禅院字词解释:
1此诗一作《醉后题禅院》。禅院:寺院。
2“觥船”句:化用毕卓典故,据《晋书・毕卓传》:“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觥,酒杯。觥船即载满酒的船;棹,船桨。
3公:指酒神。
4禅榻:禅床,僧人打坐用的床具。
5:飘。
题禅院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往昔漫游酣饮之豪兴,后二句写如今参禅品茶之悠闲,对比鲜明而出语平淡,对于消逝的年华不露惋惜之情,对于如今的'寂寞不露辛酸之意,若细加寻绎,却见出这里表现的正是人生诸种痛苦中极为沉重的一种。诗中所说的那种豪兴,其实不过是排遣无聊之举,观其“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诗句,便不难理解。杜牧平生留心当世之务,论政谈兵,卓有见地,然而却投闲置散,始终未能得位以施展抱负,以致大好年华只能在漫游酣饮中白白流逝,落得“今日鬃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的结果。此处“茶烟”与前面的“觥船”相应,“落花”与“青春”相应,说明一生自许甚高的诗人已经步入衰老之境,不仅施展抱负无从说起,就连酣饮漫游也不复可能,只有靠参禅品茗来消磨剩余的岁月。我们从诗人对比今昔、回顾一生的平淡语调中,不难体会到,对于一直以经邦济世自期的诗人来说,不断接受并努力排遣这生命的庞大空虚,似乎不得不成为他生活的唯一内容,而且如今已到迟暮之年,连排遣的气力也越来越少了,他被包裹在越来越浓重的幻灭、空虚和无望之中而无可奈何。对于这样一种沉重的痛苦,用平淡的语调来表达,比用其它的语调更为适合,因为人一旦被逼到无可奈何的境地,便会感到任何诉说、哀叹、怨恨、愤慨激都无济于事,他的语调也就具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平淡的特点,尽管其心底深处还不时翻滚着感情的波涛。
作者资料: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石室禅院散文随笔篇七
欢迎大家来到莆田石室岩!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石室岩莆田市区西郊山腰间有海蚀洞多处,曾出土新石器遗物,此乃上古人穴居之所,故称石室岩。唐末高僧妙应祖师曾于此建立道场,相传祖师尝驯二虎为骑,故又名伏虎岩。宋绍圣间岩上始建寺,宋哲宗赐额曰妙应寺。
明成化间寺宇废圯明万历礼部尚书莆人陈经邦重建三宝,并于此课子嗣。之后玄帝殿、大士祠、八仙祠、祖师殿相继建成,由是岩上成为荔城释道合壁一胜境。不时山腰青烟缭绕,氤氲空蒙,“石室藏烟”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此后数百年间屡有重修改建,1942年移址手建“凌云别殿”,形成现今格局。赤马红羊之运,十年浩劫,胜地一度衰微。释达山坚守石室,维护道场,四十多年。
拨乱反正后,赖四方善士踊跃资助,重兴石室岩。今荔城扩大改建,公路上山,交通方便,岩上宫殿亭台错落有致,流金焕彩,掩映于古林悬岸崖之间,与妙应静修之处海印洞,龙舌洞,宋方左钺题刻“伏虎岩”碣,明建七级四方砖塔基体诸古迹,相得益彰,成为游人凭吊观赏之佳境。
石室禅院散文随笔篇八
人生漫漫,每分每秒,我们都在台阶上攀登,每登上一层,我们就站的更高,我们就看得更远――台阶总在我们的脚下延伸。
我漫步在人行道上,尽情吮吸着雨水所带给我的好空气。前几天,总是下雨,我的爬山计划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终于让我等到了一个好天气,这使我兴奋不已。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让我爬到了山顶上。我站在山顶上往下望,“啊!下面的景色好美啊”在山顶上呼吸着新鲜空气,这就是所谓的:坚持就是胜利吧!
失败是一杯好酒,初尝苦涩难忍,再品清香甘芳,回味则韵味悠长。
黎明敢于挑战黑暗,才迎来了美丽的朝霞;早春敢于挑战寒冬,才赢得了万物的勃勃生机的美景;人生也犹如登山一样,也只有敢于向命运挑战才能换取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