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设定具体的环保目标,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来实现。环保范文:使用环保袋,拒绝使用塑料袋,让购物更环保更时尚。
夏的清凉散文篇一
故乡,全被岁月一一收藏;或许,远行方有一种心境!
——题记
(一)老屋
记忆中,故乡的老屋是矮矮的,旧旧的,全是清一色的土砖瓦顶房。住着仅有几十户人家的老屋,零零散散分布在我们小小的村落里。到了山上,站在山顶上俯瞰,这些房屋就像夏天雨后草丛中冒出的蘑菇,东一个,西一个,而且大大小小各不相同。
我的童年,就是在这个蘑菇般的老屋度过的。
走近老屋的时候,可以清晰地看到墙上的斑驳,门上的褶皱,还有门前爬满的青苔。有一种年轮的沧桑,有一抹历史的忧伤,这便是老屋的真实写照。印象最深的是老屋的四合院,时时充满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正是它,让那些劳作归来的人们生活在一片温情里。晚饭过后,大家聚在一起乘凉,闲谈。我们几个小孩也穿行其间,听大人们讲故事,猜谜语。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月亮偷偷出来,洒下一地的'银辉,点缀着我们乡村的生活。
月亮,如同生活的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的老屋,同时也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如今,我抬头看天,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夜晚如同白昼,但月亮却是很少看到了。
一段过去的少年往事,在我个人的记忆里默默生长着。
(二)有萤火虫的夏夜
乡村的夏夜,总是多姿多彩,热闹丰盈的。
每年的夏天,傍晚都会出现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它们分别在小路上、田地里、池塘边等飞来飞去,形成了夜幕下一幅美丽动感的“流荧”。周围随之而来的蛙声也一片片响起,仿佛在歌唱着这个美好的夏夜。
那时,调皮的我们总是兴高采烈将它们一个个捉来,放在白色小塑料袋里,扎起来,做成一个小小的“荧光灯”,美丽极了!然后,蹦蹦跳跳地拿它们出去炫耀了。
不知什么时候,月亮也出来捧场了,正弯弯地望着我们笑。
(三)拉二胡的邻家爷爷
记忆中,住在我隔壁家的爷爷最喜欢拉二胡了。尤其喜欢拉这两首曲子——《梁祝》、《二泉映月》。至今,我仍在心底怀念这两首曲子。
年幼的我们,当时根本不知道他拉的是什么曲子?只知道这两首曲子的旋律很好听,凄美而又深情!每天放学后,我和几个小伙伴就可以看到邻家爷爷坐在村里的那棵大榕树下,幽幽地拉起他的二胡来。于是,顾不上回家的我们,经常喜欢坐在他的旁边,托着腮,认真地听他拉的曲子。
两年后,我们都上六年级了。好景不长,就在这一年,邻家爷爷病倒了,一连好几天都没有看到他拉二胡了。当时忙于升中考试的我们,无暇顾及。住在隔壁的我,也没能前去探望他老人家。后来听说邻家爷爷住院没多久就病逝了。闻言赶来的我们都失声痛哭,忍不住在那棵大榕树下大声呼喊:“爷爷,你不要走,快回来啊!我们还要听你拉二胡呀!”接下来,是我们长长的一段沉默……大家都不敢相信,也不想接受这个事实:一直健朗的爷爷突然间就离开了我们。
(四)炊烟袅袅
八月的田野,一片空荡荡的!
大片大片的麦子和稻谷收割后,仅留下一堆堆庄稼的稻秆,等待着乡村的农民们回收、利用。
站在空旷的田野上,望向不远处的老屋,时不时有一缕缕炊烟飘出,袅袅升起。周围杨树上栖落着的几只喜鹊偶尔发出透凉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现在已是暮秋。
面对这无边的田野,感受我内心的守望,我带着无限的怅惘,追怀着远逝的事物。
夜幕时分,我不由地想起了海子的诗章: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神的故乡鹰在言语/秋天深了,王在写诗/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夏的清凉散文篇二
一
当春天的日子一到,对于我这样一位喜好旅行写生的人来说,很想自由的走出去。然而,受当下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又不得不把自己甘愿禁锢在某个生活范围的地方做着了无乐趣的事情。就像一只鸟儿无意中飞进了一个半敞开的囚笼,而后囚笼紧闭,它不得不因此失去了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与飞翔,这无可想象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人其实是注定向往遥远,向往自由的。因为你的生命还在,你的思想还在,你的内心情感还在,这样与其你在一个地方蹲守活着,还不如让自己行走出去。如此,人的生命,思想,情感将纷纷被重新激活,变得富有生气。
伴随着春的季节,茫茫天地之间,万物个个萌生高长,一切符合自然的生命体再次孕育造化出别样的色彩美。那么,这样的季节,但凡一个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其内心总是想方设法脱离固有生活的地方,让心灵脚步前往别处,以获得对山川万物行游欣赏的醉感。春天的季节中,那自然界的柳暗花明,那漫山遍野的万千繁花,那一汪春水向东流的激情澎湃,甚或是伴随那春日里的柔媚阳光,天籁之音,柔风细雨,甜美歌声,无不让我们在渐行渐远的旅行生活中,孕育着无与伦比的性情。此时此刻,这样的季节,你可能还继续被学业,工作,家庭关系以及自身的心灵等处于圈养的状态之中,由此导致着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性情,自己的思想,甚至自己内心某种感情等因受到这种缘由而最终导致停滞与萎靡。这样的生活,我想但凡是一个常人所不愿意接受的。一般而言,人只有走出去,放开自己的脚步,不论你走的多么遥远,当面对着另一个自然环境下短暂生活,且不论你的内心以及你的思想收获如何,我想这总比你在之前受某种禁锢生活要好的多,因为这无论如何,就是一种生活的体验,人生的体验,乃至生命的体验。人的思想也好,心情也好以及精神力量其最终都将得到完美的释放。
二
春天的季节,我的感情总是转变得越而丰富强烈,这并不是认为我本身的情感就该如何是好,而是春天的那种新生环境所具有着的某种超强的吸引力,正不断促使着我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这自然的感情世界中,去适时培养与造就我对所见事物的浓厚感情。其实,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身心如果与自然脱离,与季节脱离,那么感情往往就逐渐脆弱,也由此产生不出两者间感情的碰撞与融合。因此在我看来,自然季节将是人产生不同感情的基础。徜徉在自然的生命里,季节的轮回更替,让我的感情自然而然产生出超乎寻常的变化。这其中,春天所赋予我的感情既充满喜悦,又富于激情。
以我个人而言,春天本该就拥有诗意的味道。所以,当我在这样的季节里去生活追寻,其对于自然事物的感情往往比其它的季节要深入的多。这样的季节,那乡村山野或许是最适合我去找寻这季节本身所散发出的浓郁气息。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让我的记忆随着正当山花烂漫的时节直接穿插进入到生我养我的那片乡村土地上。
我因为受乡村的长期生活,春天的那种自然气质以及状态美,在我眼里心里总是体现的如此鲜明与熟悉,以至于我的心灵深处无不为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醉意熏陶。
遥想乡村的生活季节,春天给我的印象至今是深刻的。那村里村外,万千的野花馥郁芬芳;那田间地头,葳蕤的草木散发出淡淡清气;那村头小河边上,青绿的杨柳在春风的洗礼下舞动着身姿;那块块条田里,无数麦苗儿在柔柔的.细雨中轻吟低唱。这一切,正日日勾起着我的心灵,正时时培养着我与自然的亲密,也从而使得我在往后的日子里,终将通过一篇篇,一段段文字的轻描淡写,去塑造我对自然的独特之情!
三
春天的乡村生活,一方面,除了塑造着我丰富的自然情感外;另一方面,也开拓着我文学上的兴趣发展。可以说,最初导致我进入文学空间学习发展的,除一半的原因是来自我的爷爷与父亲影响,另一半的原因则是来自乡村生活,特别是来自春的那种气息力量推动结果。
在我的生活记忆中,12岁那一年当是我步入写作的开始。那一年恰逢春日,我常常站在村外的田埂高处,遥望着那村外金黄色已醉满田地的油菜花海,我的尚未成熟的心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环境下无不充满着浓浓诗意的况味。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年,在这开满油菜花地里,我手持笔墨,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独特诗的形式手法写了篇《春的旋律》。这篇文章后来无意中被我的语文老师发现,立即在班上当作了范文来读,同时与其他同学写的好的文章一起张贴在了学校文化专栏里,前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我至今觉得,《春的旋律》算是我生活写作以来第一篇真正用心去投入大量感情的文章。今天如果有人让我去重写当时那篇文章,或许再已找不出当时春天的感觉。
我一直认为,写作最重要的一面就是灵感,你没有灵感,你就没法入笔。这些年,通过我在生活工作中的感悟,前后也写了不少的文章,然而,大多数都是些应景式的。我这么些年,对于自然,对于季节性的描写常常都融入了我的散文文字里,这其中,春天孕育给我写作的灵感总是最多,最深入强烈的。
我常想,一个像我这样在生活里久经写作的人,如果不经常出去走走,灵感是不是就会缺乏,以至于难以提笔。然而,目前恰如春天的季节里,我却没有因长期封闭的生活工作而握笔难耐。但凡这样的生活再无聊,工作再压抑,只要拥有着一个春天,我的心就总是轻松,敞亮的。
四
我没有过多的用语言去赞美春天,因为春天它无需要赞美,它本身就是向往一切美好的代言词。
春天的季节,很想让自己在任意一个小道中来回着散步,去身心感受这季节无处不在的浓浓气息。
春天的季节,很想让自己在一个阳光的午后,让身体平躺在柔软青绿的草丛中,然后去静静的望着天空,那甚是陶醉。
春天的季节,很想让自己久坐于某个小角落,去阅读着些文学书籍,去构思书写某一篇文章,顺便再泡着杯清茶独自品尝,实在惬意。
春天的季节,也很想让自己去野外吹吹清风,去山林里吼着嗓音高唱,去鲜花怒放的世界里自由浪漫。
生活的一切,无非就是这么样的简单,这么样的幸福。
行走在春天的大道上,我无时无刻不被一种喜悦的力量,一种兴奋的力量,一种激情的力量,一种生命的力量正推动着我向前迈进,向着明天迈进,向着现实中的理想迈进。
夏的清凉散文篇三
赤脚在海滩上行走。
身子的左边是广袤的大海,碧浪潮起潮落一波一波拍打着沙滩,右边是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颈处悬结着一个个馋人的椰子。我的脚下是细软的沙滩,细细的黄沙踩上去很舒服,只是有些烫脚,头顶是蓝天,蓝天上悠然地挂着几缕白云。日头很近,好像就站在前方不远的椰子树上,向我扔着一团一团的火,烤得我全身好像要燃烧起来。阳光火辣辣的灼得我皮肤隐隐生疼,喉咙被烤得没了一星唾沫,我就像一条被人丢弃在烈日下暴晒的鱼,我紧闭着嘴,怕一张口,就会冒出一缕缕的烟来。
该死的日头,你要是不向我扔这要命的火,而是扔一个个椰子该多好啊。在三亚的海滩上,我像一片干渴开裂的土地,渴望着雨露的滋润而变得丰美。
倏地,我眼睛一亮。越过人群,只见前方不远的两株椰子树之间,搭着一个简陋的塑料棚,长长的案几上,满放着一个一个的大椰子。那些个大椰子们,正像一眼眼充满活力的清泉,焕发着生命的光华。
如果年轻个二十年,我一定欢呼雀跃直冲过去了。
我没有冲过去。毕竟不是激情到可以孟浪的年纪了,年近五十,我已经懂得收放自己的心性。但心中那份对清凉的渴盼还是让我情不自禁地加快了步速。
来个椰子。我张开嘴,自己都吓了一跳,挤出喉咙的嗓音尖利细长,还带点沙哑,像运转不正常的机器挤压摩擦出来的杂音,这是生命在重负下发出的扭曲的'畸音。
买椰子的是个大胖中年汉子,赤裸着上身,浑身上下被阳光晒成黝黑,他端坐在那里,活像那些伏蹲在海滩上的大礁石。旁边坐着个漂亮的姑娘,着一身鲜艳的曳地长裙,身材高佻一如颀长的椰子树,也许,她喝惯了椰汁,长得水灵而甜美。胖子麻利地从案底下抽出一柄锃亮的刀子,只见一道寒光划过,“咔咔”二下,就从一个椰子上开出了一个小切口,那个姑娘笑盈盈地往切口里插进二根吸管,捧起色泽青绿的椰子递到了我的手上。
我嗫着吸管,猛力一吸,一股甘冽、清凉的甘霖,瞬间流经我的全身。
在椰汁的滋润下,我焦渴的嗓子清润了,身上的燠热消失了,所有危及我生命的因素和毒日一道逃遁无形,我的生命就像一株奄奄一息的小草,在甘霖的沐浴下重新焕发出了勃勃活力。
在三亚,在这样一个炎热的日子里,椰子就这样清清凉凉,宛如一个清丽充满圣洁的女神柔柔地走近我,且光华一路相随。
翌日,我游分界洲岛。名为游岛,其实还是玩海。站在高高的椰子树下,前方的大海向我袒露着它全部的丰腴,诱引着我扒下衣裤情不自禁地扑向她的怀胞。海水万般柔情地拥着我,爱抚着我,让我流连忘返。最刺激的当数驾摩托艇,前方是一望无际辽阔的海域,摩托艇清蜓点水一样向前飞去,海风迎面猛撞过来,撞得我脸麻酥酥的,尖尖的艇首利剑一样刺开了海的肌肤,无数浪花跳将起来,白蝴蝶一样扑面而来,在这广袤的大海上,我像个勇敢的骑士,纵艇驱驰,心中充溢着一股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情。
然而,当我从摩托艇上下来,脚刚触到柔软的沙滩,就怂了。我眼冒金星,浑身无力萎靡地跌坐到沙滩上,英雄气概全失。同行说我可能中暑了。可大家手头上一时都拿不出避瘟丹、克痢沙之类的治暑药。怎么办?我说给我买个冰椰子吧。
椰子,清冽甘美的椰子,我不可遏制地爱上了它。
海南三日,我几乎终日浸泡在椰汁中,连整个人都透散出了一股淡淡的椰子清香,仿佛自己也化成了一泓清凉的椰汁。
在三亚,我知道了椰子家族和人类的种族一样非常庞大,常见的有青椰、金椰、椰王等。而吃椰肉无疑是我此次海南之行收获到的意外之喜。每次喝完椰汁,我发现放在身旁的椰子壳很快就会被人收走,刚开始以为是当地人讲卫生所致,直到后来导游告诉我个中的原由后,才恍然而悟。原来,椰子浑身都是宝,喝完椰汁后,椰壳里面还有一层薄薄的奶白色的椰肉,椰肉是椰子中的精华,椰子粉,椰子糖就是以它为原料精制成的。另外,大家千万不要小瞧那些个貌不惊人的椰子壳,勤劳智慧的海南人民运用他们丰富的想像力,把它们也制作成一个个精致可爱的椰子娃娃,这些散发出椰岛风情的玩具,走出三亚,走向世界,深受海内外游客的青睐和喜爱。我问导游椰子肉可以生吃吗?他说可以。我让买椰子的老板为我剖开一个。老板取刀将椰子壳劈成四瓣。四瓣椰肉静静地躺在案板上,阳光透过椰叶撒落在椰壳上,乳白色的椰肉愈显皎洁圣白。我取一瓣在手,掰一块放入口中,顿时,一股清凉椰香透过舌尖直抵肺腑。
我用牙一咬,“嘎嘣”一声,椰肉竟毫发无伤。原来,椰肉异常的坚硬,我鼓动起所有牙齿参战,直嚼得牙床发麻,也久嚼不烂,暗想,椰肉虽清香味甜,却是远不如喝椰汁来得清凉解暑过瘾。
真正品尝到椰肉的鲜美,是在那次吃海鲜。其中有一道菜叫椰肉粥,我想顾名思义,椰肉粥该是椰肉和大米熬成的米粥吧,殊不知,待粥端上来,发现竟与我臆想中的粥南辕北辙大不相同。椰肉粥实为椰肉汤,汤色乳白似奶,佐以鲜红的枸杞子,捞几片椰肉食之,竟是相当的软嫩,味道也是清凉凉的极鲜极美。我窃喜,我真是与椰子有缘,这顿海鲜大餐本是当地导游推荐的自费项目,可去可不去,纯属自愿,同团的很多人都不去,当时我也曾考虑放弃,现在想想,真是物有所值,如果不来,与如此鲜美的佳肴失之交臂,肠子不悔青才怪呢。
作别海南的时候,因割舍不了对椰子的喜爱,我不顾同行的反对,买了几个带着路上吃。途中,才知反对不无道理,沉甸甸双臂不堪重负且不说,原本带有的小刀在机场安检时业已没收,因此,如何从圆圆坚硬的椰子上切个口子,喝清凉的椰汁就成了大问题。好在同行的小卢机灵,取出一个长长的钥匙,用古老的钻木取火之法,以匙尖为钻,以手作柄,艰难地旋钻出了一个小洞,才解了我的馋。
海南回来,一日逛超市,竟意外地发现超市中有椰子可买,一小木牌上赫然写着“海南椰子”,遂兴冲冲地捧了几个回家,剖开喝了几口,颓然败兴放下,此椰绝非海南之椰,椰汁入口甜腻乏味,全无海南椰汁的新鲜清冽凉甜。
难不成离开了海南,离开了根,椰子这上天的神果也失去了它的神性,变成了世间的俗物。失落之余倒也心生念想,如有机会,定要再去海南,吃新鲜清凉的椰子。
我担心,别有朝一日,在海南也吃不到新鲜的椰子,而让椰子的清凉成为我梦中的一个影子。
夏的清凉散文篇四
丙申年四月初八,听闻山西怀仁清凉寺庙会热闹非凡,心向往之,遂趁兴而至。初晨时分,天降小雨,远山云雾蒸腾,随风轻散。
空气湿润而清新,一股青草夹杂着泥土的清香吸入肺里,让人精神一阵。山路蜿蜒逶迤,山势嵯峨,层峦叠翠,沿路山花怒放,好鸟相鸣。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三三两两扶老携幼呼朋引伴,阵阵欢快的笑声飘向远山深处。
越往山的深处,山路越是陡峭,转过一个急弯之后,赫然出现了清凉寺的`山门,山门不大,花岗岩雕琢而成,不过风吹日晒雨淋的原因风化的非常厉害,很有种岁月斑驳沧桑的感觉。
山门往下是一个向下的大斜坡,直通大殿,路两边是紧紧相连的商摊,小贩们扯开嗓子高声叫卖着,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越往里走越显得拥挤,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善男信女手持高香拎着贡品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大殿前的香炉里,香烟袅袅,熏的人呼吸困难,排队进香的居士显得若无其事虔诚无比地嘴里念念有词地默念着,一脸庄重模样,宝殿的神像宝相庄严,淡淡地看着这欲念滚滚的世人,不悲不喜。
踏着台阶顺势而上,走进一个寺庙小院,里面梵音唱经让人顿感内心一片空明宁静。
墙里墙外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墙里漫天诸神
墙外万丈红尘
墙里唱经渡人
墙外众生芸芸
墙里静气凝神
墙外鸡犬相闻
如是我见
如是我闻
山风骤起,薄雾慢慢散开,我站在山顶上看着这人头攒动的景象不禁疑惑了,庙里佛道住在一间神殿,是什么鬼?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这也许就是民俗和文化的结合,国人讲究见庙就进,见佛就拜。也许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融合吧。
山下人潮汹涌,皆是有求而来,生、老、病、死、求不得、爱离别、怨憎会、五阴炽盛,人生八苦,莫过于此。
人生苦短,少一些欲望和执念,多一些豁达和包容。
我们拜的是佛,拜的也是自己。
山风渐大,云雾无踪,日头正红。
夏的清凉散文篇五
上海的夏,潮湿、闷热,似乎一直蒸腾着,让人透不过气。
夜,难以入睡,于是起来在院子里站立。凌晨了,外面依旧火辣辣的。水泥地卯足劲倾诉着心中的憋屈,一股股热流冲击着空调机的热浪,它们对撞着、搅和着、升腾着,把整个夜空都熏红了。
城市的夜空永远被霓虹灯、路灯涂抹着昏沉沉的色彩。高楼屏蔽了心灵的电波,任凭你睁着多大的眼,目光也难与星月相望。偶尔,有一颗星星映入眼帘,霎那间,视线有多长,惊喜和渴望就能被它牵引抵达梦的天堂。
耳边,一片空调疲惫的运转声,这声响,仿佛是久咳的老人,一阵阵声嘶力竭,快要把肺咳出来的绝望。
知了白天叫多了吧?现在也亮不了嗓子了,只能发出三两声嘶哑的短促的叫声。热闹而又奔波的城市开始入睡了,路灯、霓虹灯、失眠人的夜灯如同低垂在天幕上的星星泛着点点幽光。前几天还叫得很欢的鸣虫这些日子估计热坏了,再也不你唱我和的了……也许城里的虫儿学习了城市文明的条规?这时,倒羡慕起儿时老家的那些虫儿了。没有羁绊,就如小婴儿般,被乡下的风宠着,想睡,睡;想吃,吃;想唱,唱;想闹,闹。
这老家__扬州乡下的虫儿,不知今夜你们还在欢唱吗?也许,你们的叫声也没了你们祖先的随意和欢腾。
从在外读书算起,走出老家三十多年了。可不管走到哪里,似乎夏日只有老家的风是凉爽的,只有老家的嬉闹声是悦耳的`,只有老家的嗓音是撩拨心弦的。
小时候,孩子是喜欢夏天的。阳光雨水的滋润,庄稼和小草都生机勃勃。挑猪草的孩子再也不犯愁了,一会儿,筐子里的青草就堆成小山了,要费着老劲才能扛回家。再也无需用柳枝架空筐子,上面码放一层老草,还假装吃力背回家。嘿嘿,那被识破了,父母的巴掌还是有点力量的哦。
轻轻快快做好活计,小脸上汗珠也叭嗒叭嗒跌成八瓣。夕阳西下,清澈的河水温温的,小伙伴们一起跳水拍打着浪花。洗着澡的,轻轻抚摸涟漪中层层自己的如花的脸庞。扎着猛子的,冒出头,一定有咋咋呼呼的尖叫,“一条鱼,你们看啊!”“好大的河蚌!”“谁不会水?来吃虾!”“先掐头,后掐尾,四宝吃了会游水”“先掐头,后……”童声唱和,一浪高过一浪,震得河面上的麻鸭白鹅纷纷张开翅膀在水面上扑腾、滑翔,个个亮出自己最美的绝活。
从河里爬上岸,难得小伙伴是空手的,再不济,一碗螺丝,几只河蚌,明天的午餐有肉啦!
收拾利落,水码头搓揉干净衣衫。有的抬出长条桌,有的搁置好小竹床。一锅稀饭还是一锅大麦粉糊糊,赶紧凉起来,最快的法子是放在大盆里用冷水逼一下。田头地角随便摘几个瓜果凉拌一个,臭的苋菜茎、茄子、豆荚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一把毛豆两把面粉红辣椒青辣椒,一碗美味出锅……天色已暗,一家家门口吃着喝着说着闲话。猪圈牛圈点上湿湿的一堆碎草,青烟呛跑了蚊虫,青烟飘荡在村庄上,勾勒着人间的烟火画卷。
散了,散了,各自往家的方向。萤火虫乖巧地在前面带路,感恩的小子用芭蕉扇为她送去清凉,萤火虫画了几颗心在孩子的心上。抬望眼,城里的上空,怎么也寻不见萤火虫的那点光亮。
伴着一阵小轿车的声响,刺眼的灯光把我在院子里拉得很长很长,城里的夜生活终究散了场。不一会,又有一台空调要上岗,呜咽着密不透风的喘息。
我摸摸脖子,有汗在淌。回转屋,继续把儿时夏的清凉怀想。
夏的清凉散文篇六
几个夜班过去了。
台风刮起的那天,滂沱的大雨就没停过,下班,上班,一路有大雨的伴随,忽然间感觉到人间温暖起来,不像于说的那么冷寞,他不喜欢雨天的宁静,他是一个阳光型的男孩,他不愿呆在雨幕的窗口,聆听落雨的滴答声,而我,恰恰,喜欢聆听雨落无痕的脚步声。
一点点,脑海里又有了冥想的积绪,趁着这一刻上班的空闲,多多少少的吐露出来。上班时间里是不可玩任何与工作无关的,包括写字的笔。
夜里大领导不在,小领导就得过且过,做的不过分,尊守一些应有的规矩,如窜岗聊天,打瞌睡,就不行了。站在自己的岗位上,让思倦飞于笔间,留于白纸的心酸,这在白天是不可许的。
或许不曾有过,自己说不准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可是我真的办不到,只想认认真真的去爱一个人,谈一次恋爱,如果与自己相伴的人不是自己喜欢的,将来的生活又怎么去过呢?面对感情的门槛,我迈不出自己的脚步,习惯的日子久已萎靡,但寻份根深蒂固的寂寞,我无法走出自己的世界,我认真对自己说,想做个开朗的人,想像于那样在别人面前欲所畅言,大大的敞开自己的心扉。
几个月过去了,我才发现自己做不到,能迈出第一步,与陌生人交谈,几句话后,我说不来了。遇上自己喜欢的,第二次的电话里就缄口了,等待的是无声的电话。面对,都市的.社交,我别无选择,也许我可以孤独一身,生存,是不可让我与人隔居。
时间过了这么久,自己也不是一点没有学到,心中有梦想,放不开,是不争的事,听着音乐,看着夜色的迷失,我渐渐淡忘良宵的明月,陪伴的只有机器的吵闹声。
上帝关上我的一扇门,也会为我开起一扇窗,我要努力找寻那扇窗,走出自己的世界,就会发现人间的美好。
笔记,几个月前我就没有写过了,一是工作的忙碌,占据了我大部份的时间,消耗自己不、少的精力。二是自己坠入隋弱的深渊,感情上经不起打击,为何又能想着自由恋爱,看不懂自己在想些什么,犹豫,徘徊,一直仰望着感情的窗口,不敢爱,也不敢恨。
大雨落下一幕又一幕,昨天的,今天的,加在一起可以汇成一片江河,从高而低,涌向奔腾的大海,我渴望自己是江河里的一滴水,虽然很平凡,力量缈小,心中坚信――那不会干涸的大海,我就会一直走下去。
夏的清凉散文篇七
朋友相约去志公坪的时候,我说那是一方宝地,唯有徒步才不会亵渎了它。
所以只乘车到池上。池上村头,有八卦池,本来是泉,围栏成池,石栏雕刻精美,斑驳苍苍。询问旁边老人,说是当初颜文姜挑水之处。
颜文姜的传说在当地家喻户晓,没想到在这里遇到遗迹。此行就从这美丽的八卦池开始。拐过村旁大桥,穿过片片桃林,向着志公坪方向穿行。
盛夏时节,桃之点点。沿着郝峪妥撸先喜欢那里的水。水清得很纯粹,现在已经很难见到这样的水了。石鳖湾的大石鳌很形象,水从上面缓缓流过,把巨石冲刷得很洁净。忍不住赤脚踏入河中,感受一下水的清凉。
顺着山谷的水,慢慢到达下郝峪村。村对面山顶就是志公坪。在山下了望,山头苍翠碧绿。从村民屋后的一条小路上山。山是砂砾岩,路是细砂路,路从地边走,花生地里种。
山上到处是树木和山石。树木葱郁,山石突兀。两只蝴蝶翩翩飞舞,在一棵橡树旁上下追逐。我们也累了,且汗流浃背,就倚着树旁的大石头上休息一会吧。顺便回首t望,山下的村庄在绿树掩映中红瓦点点,山谷与河流曲折弯弯,同样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越过一个个小的山头,小路逐渐被草遮掩,慢慢没路了。同伴还在休息,我向前探路。小心地拐过一个山垭口,只见两座山之间是陡峭的山崖,好在山崖的顶端勾连着,一条小路若隐若现通向远方。
果然是柳暗花明,前面呈现出另一番景致。高处大片水杉林,地上青草依依。同伴喜欢这样的绿地,躺在青草之上,直喊凉爽惬意。我走出山林,望见远处山头一块巨石耸立。山石酷似鲁迅头像,因而称为鲁迅读书石。翻过那山头,志公坪就到了。
这里最初叫黄花山,是由数座峰顶拱起的一片世外田园。因了志公和尚改名志公坪。志公庙,就坐落在平坦的山顶北边平台上。庙很小,小到你想象不到的程度,志公端坐其中。
据说,修庙之初,志公显灵,说兵荒马乱之时,有一藏身之处已属不易,不可糜费。人们遵从志公的旨意,建成了这座长不足2米,宽不足1米,高不足1.5米的极其矮小的志公庙。
志公庙虽小,却是由六块厚石板对接而成,石板与石板之间严丝合缝,巧夺天工。传说石板是由一名哑巴背上山的。庙门处有两幅对联。露于外面的一幅是“黄花山上好清泉,万民降香真自然”,横批“天下太平”。掩隐于内的是“松柏林中神仙府,弟子诚心来相会”,横批“一路平安”。
志公庙旁有两排柏树。西边两棵东面三棵。尤其是位于庙东边的两棵,据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是志公为了让过往行人乘凉而栽。这两株古柏,树干粗壮,枝分九杈,又称九头柏,是为一景。
志公庙对面山坡上是一片光滑的巨石,裸露在满山的松树之间格外显眼。石上镌刻着四个隶书大字“清凉世界”,字大如斗,阴刻朱漆,十分醒目。为当地书法家所书。我在“清”和“凉”中间,盘腿而坐,拍下一张融于自然的相片留做纪念。
大字下边,镌刻着朱漆石刻,刻的是:“志公坪岗峦起伏,寒泉甘冽,秀岩清幽,山风流韵,诚退藏之佳处。此处以久祀志公法师而得名。志公何人?乃南朝齐梁间释僧也……”
相传,志公原名宝志,在此修炼成仙,玉帝钦赐其“四指雨”之责,为民造福。山间天池,称为志公潭,即是志公降雨积累而成。站在堤坝之上,但见潭水清澈,两岸青松倒影湖中,清风徐来,水波鳞动,树影婆娑,景色旖旎。
穿越绿瀑,攀上阶梯,继续往西北,陡壁之下,有清冽的泉水从一道狭小的石缝中缓缓溢出,这就是有名的饮虎泉。传说志公成仙时,跟随他的黄狗也化作老虎成为坐骑,志公以剑劈石,刺出此泉用以饮虎。
饮虎泉虽是从石缝中渗出,却经年不绝,从未枯涸。水质清冽,罕少杂质,尤以泡茶最为清香。如今人们修建了饮虎亭和蓄水池,供游客和坪中人饮用。泉边悬崖上篆书“虎豹脊”三字,另有楷书“清泉”,向东望去还有行楷“正法眼藏”四字。看到这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佛家的善行和清净,不由对志公肃然起敬!
如此宝地,实在令人留恋不已。于是留宿在南山的黄花山居。室外山坡上黄花遍地,院内是大片青青翠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在竹旁,泡上一壶清茶,品尝到的是一方难得的清凉。此情此境,真的少了些世俗的喧嚣与浮躁,多了些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有道是,心静自然凉。
果然!
2008-9-6
夏的清凉散文篇八
清凉溪
清凉水库三面环山。库水清澈明净、碧波微澜、涟漪涌动、水气森森、凉风习习。有山峰、树木、花草、云影倒映水中,明明暗暗,如梦似幻。在这水库边信步,会让人产生心旷神怡,宠辱不惊,物我两忘,彻彻底底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清凉水库是隆德县城2万多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就是这么一个举足轻重的水库,多年来,我竟然没有前去探究它,可见,我生活和生命中的空白是很多的……已有44年历史的清凉水库,就那样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一刻也不停息的为隆德县城的居民供应着生命之水。清凉水库的水主要来源于清凉溪。
我们是在一个秋天的下午来到清凉寺风景区的。
在一个初夏的日子,我们又一次走进了清凉谷。
同行者刚刚看到清凉溪,就惊呼不已,感叹不已,爱恋不已,纷纷亲近这清亮的溪水,或站着,或蹲着,或手浸溪水,或凝视溪水,或与溪水亲密的合影,要把这样的清净、美好永留心间。
再次相遇,再次被你洗濯,从双眸到身心,到心灵,再到灵魂,就这样彻底,就这样爽快,就这样惬意,就这样不能忘记。
从“润墨池”到“清凉水库”,在长长的“清凉谷”中,清凉溪一路流来,时隐时现,时急时缓,时而平静,时而欢笑,时而歌唱,时而闹趣,把雪白的水花和心灵的笑声奉献给自己的伙伴。
行走在清凉谷中的人,不时与这奔流不息的溪水相遇。
过木桥,踩石头,都有欢快的溪水为你送行。
溪边的草木嫩绿茂盛,柔情似水。溪边的野花花枝招展,袅袅婷婷。
溪水中的石头光滑洁净,他的语言只有溪水能懂。
清凉谷中的鸟鸣带有水灵灵的声音。
清凉谷中的风也潮湿柔软滑爽轻盈。
被溪水滋润营养的一切,知道用自己的魅力感恩溪水。
清澈干净的溪水,你的世界无人能进入。
笑佛山
“笑佛山”,因酷似一面带微笑的巨佛而得名。
人们对自然界中的景观多有天地造化、鬼斧神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诸多赞誉。我觉得清凉寺景区中的笑佛山也不例外,这也是六盘山近旁一大神奇的自然景观啊!
站在山下,一眼望去,这山的中间有一条宽阔且深长的沟,两边对称状的分布着四个形状相似的大山包,下面的两个山包巨大且诡异,中间的两个山包小而神奇;最上面是一横向的大山脉,正中又有一凸现的圆形的山包。
笑佛山,和你对视的时候,我才明白: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笑佛山,你不孤独,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你的双眸里,都在你巨大的内心里;笑佛山,你不寂寞,流云为你跳着美丽的舞蹈,飞鸟为你唱着婉转的歌谣,树木、花草就在你的身上生长着,芬芳着。
笑佛山,你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你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笔架峰
笔架峰在笑佛山对面。
在庞大的“笑佛”面前,直插云霄似的笔架峰挺立着,这是天地之间又一大玄机!
在清凉谷里,面对一个风景点,游人便要停下来,听旅游局局长的解说,每个景点几乎都有一个出人意料的传说和故事。
在夕阳西下,在空谷鸟音飘荡的清凉谷深处,透着神秘气息的笔架峰被绿色包围得几乎密不透风,绿色的林海把笔架峰装扮得雄伟而秀美,瑰丽而神奇。
这么巨大的一个“笔架”,究竟有多么饱满和沉重的神笔要挂在上面?
不知天底下还有没有如此巨大且漂浮着神秘色彩的笔架?
只有笑佛的目光在笔架峰上游荡。
空空的一座震撼人心的笔架峰,不见巨笔到底在哪里?
抑或这巨大的笔架就是这笑佛随身携带的物品和他自己的作品呢?
真正面对笔架峰,你一定会无端地生出许多感想和感慨。
谁能挥动如椽巨笔,清扫人间的邪恶和罪孽?
谁能挥动如椽巨笔,斩断人间的名僵和利索?
谁能挥动如椽巨笔,高扬人间的善良和正义?
谁能挥动如椽巨笔,点化人间的迷津和疑惑?
润墨池
笔架峰下,有一座谁也说不准有多少年代的水库,其阔大、幽深、墨绿,真像一大池浸润过笔浸洗过笔的墨池,因此,该水库便叫做了“润墨池”。
润墨池与笔架峰近乎传神似的组合,简直达到了天地造化、绝无仅有、出神入化的境界。
巨大、逼真的笔架峰直入白云蓝天;神秘、完美的润墨池在天地之间泛着墨绿墨绿的幽光。
润墨池,一个多么具有形象和内涵的词组,她是精神远旅之地,更是一个启悟心智的弥足珍贵的物源。对于文人墨客来说,无疑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
我觉得,清凉寺风景区的主要看点之一就在这里。是谁用神来之笔勾勒出集笑佛山、润墨池、笔架峰为一体的耐人寻味的绝妙景观?由于时间关系,进入清凉谷,一路上我们只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般浏览这里旖旎的风光。自己稍不留神就会被同行的人甩得远远的。
天色渐晚,一大池深幽的墨水波光闪闪;飞鸟归巢,秀美的笔架峰岿然不动。
究竟是谁隐居在这里润笔,又在天地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中创作传世的大作品?
究竟有多么传神的巨笔被浸润之后又隐藏在哪里?
天地不语。白云悠悠。凉风习习。鸟语声声。晚霞脉脉。
只有笑佛一脸的神秘,仿佛他知道其中的奥秘……
夏的清凉散文篇九
一、黄昏里的村庄
从我现在的角度望出去,便可看见黄昏里的村庄了。
切近的是此起彼伏的屋顶,仿佛一本本上帝随意翻看的书,倒扣在此刻暗灰的天空之下,封面是统一横向的波浪纹路,色彩简略。瓦是有些年头的,泛发青黑,正如当年铺设这些瓦片的那些瓦匠,小心翼翼地在木椽上走来走去,面色庄严而凝重。现在,大多的瓦已是残破不堪的,容颜早逝,这也是大多数瓦下乡人的命运吧。一片瓦,正如一个人的一生。
在屋顶与屋顶之间,有一棵树的树梢,在东游西荡的风中,它是那么消瘦,绿色变得十分暗淡,仿佛已与周围的灰暗融为一体。我不知道树木也是会变色的,只知道此处的一棵不似稍远处的那三棵,光不溜溜,显示出被洗劫之后的无奈和悲怆。它们长期守侯在对面三层楼房的左侧,指明家所在的准确方位,以及对于自己作为树的最后一丝捍卫。
总有许多的东西被此刻的事物和光线所遮蔽。所以现在,我只能看见远处池塘的一半和“7”形的一段道路。池塘一直被称作养鱼塘,然而,自从我十多年前从里面钓出一条小鲫鱼之后,便失去了鱼的踪影,正因为如此,十多年来,我一直对自己失手钓出最后的鱼而耿耿于怀。池塘不再有鱼,而变为单一的池塘,这让我感觉十分的不安和遗憾。可是,对于母亲来说,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在这池塘里洗衣洗菜。我不知道我的母亲是否会在凝视水面的时候,想起我的三舅来。他死在这片水域里。我从没有见过他,或者说那时的我还不懂得怎样去记住一个人。现在,我已不敢再往母亲指给我看的那片水域多看一眼。
跳过去吧,便是道路了。道路还是新的,不过两年的光景。现在的黄昏,只有偶尔的人,拎着大大小小的东西,走过这段路,然后,从道路上以及我的眼里消失。树木,房屋,越来越暗的光,将他们行走的方向和目的一并湮没了。只有这一段“7”形的道路,越看越像一个大于号,而这两边又该是怎样的内容?或许只是一个转折而已,每个行走的人都须经历的必不可少的转折吧。
被道路一分为二的菜地,左边的,右边的,都还有点绿意。我曾经在这片乐土里进行过小规模的偷窃,几根浑身带刺的嫩黄瓜,几根小得可怜的红薯,在池塘里洗净,便是我童年的美味。现在的我,只能遥望,却并不羞愧。
更远处的是一排排杉木林,一座座面色模糊的农家屋宅和被称作“小龙山”的群山。我很少去往我看不见的那些地方,然而,我可以想象:此刻黄昏里的村庄,就像是一幅宁静安详的立体风景画,光,线条,色彩,风的流动,人的步伐和节奏,都恰到好处。无论此处的还是彼处的,对于我,也只是窗外四角的天空吧。然而,已是足够!
二、寂静的暗
很久没有感受到纯粹的黑暗了。
在城市之中,黑暗其实是少有的。即使是屋内的灯都一齐熄灭,窗外的路灯也总会穿过印着青竹的窗帘,铺在我的床上,提醒我注意。更有那摩托车、汽车的灯光伴着尖锐的噪音间歇性地扫过。我不得不睁着眼,清晰地看见屋内清晰的一切。城市之中的夜,始终是清醒的黑暗;城市之中的人,始终是暴露无遗的猎物。
而当我躺在乡村老家的木床上,一伸手拧灭床头的壁灯,我便陷入浓重而纯粹的黑暗之中。没有任何光亮,伸手不见五指其实也是夸张,我甚至怀疑自己的手是否真的按照试探的意图伸了出去,我感觉它们就好像落水者最后对一根稻草的胡乱挥手,正如我此刻睁大的双眼,一无所见,或者说只见到这完整无缺的黑暗吧。
我有些惊慌。仿佛正走在人潮涌动的大街上,突然就瞎了眼,从脚到心都感觉处于失衡失重的状态。迈出去的脚,悬浮的心,都毫无着落。只有无助。只有彷徨。只有心慌。黑暗的双眼。黑暗的心。
与此同时,我的父母也正在这黑暗之中,安睡。他们才是这乡村黑夜真正的主人吧。对于他们,我想,黑夜一如白昼,一如母亲手中的针线,即使是故意闭上眼,也不会将自己的手扎疼。黑暗或许是有令人疼痛的锐角的,而夜就停在这黑暗的尖上;黑暗又或许是光滑而有弹性的天幕,像那床他们结婚时的绸缎盖被,将他们覆盖,并完全包裹,温暖,宁静,充满怀旧的气息。
多么寂静,这样的夜晚!寂静的暗,似冰冷沉重的铁。所有的家禽,都早已回到它们习以为常的圈里,或已被母亲亲手做成腊肉,悬挂在二楼露天的阳台上,像是炫耀的一面面风干的旗帜。其实,家家户户都是如此,没有了家禽,没有了声响,自然也没有了热闹的炫耀。连那些无家可归的野狗或野猫,也趁着这难得悠闲自在的时光,做最后的漫游,最后的集体告别。
身处黑暗的铁屋之中,再坚强的斗士也可能万念俱灰。一个人一旦被抛入这样的境地,手脚被无形地绑缚,一无所见,一无所听,恐怕意念也难以成为解缚的安慰。只剩下承受,像一截无比清瘦的稻草,迎接慢慢逼近的潮水、黑暗和寂寞。
寂静的暗,让我辗转反侧,心有所思。我终于庆幸:我终究不是卡夫卡式的“地洞穴鸟”,潮湿和阴冷毕竟远离我生存的恐惧。我朝窗户的方向张望,备感欣慰,因为我相信,五个小时之后,我依然能有所见,能有所闻。
三、把门敞开
天黑下来,所有的家禽都回到圈里,人也回了家。
猫现在很瘦,我不知道是缺少老鼠,还是由于它自身的懒惰,总之,它显得毫无生气,伏在地上,眯着眼睛。我和母亲只能小心地从它的身旁绕过,进入家门。家里空荡荡的,到处都覆盖着一层细灰,包括父亲的脸,也是灰蒙蒙的一层,让我记起一个很伤感的词:沧桑。
我特意去看新房的大门,是两扇颇为壮观的铝合金门,镂空而厚重。大门紧闭,我能想象出在明月皎皎的夜晚,它们就会发出寒冷而庄严的光芒,把一切萎缩和罪恶都逼在门外。站在屋内,我感觉到空气的凝重与压抑,门窗反射的太阳的光是多么的强烈。回来,拍拍老屋朱红的木门,空洞宛若有回声,一只蜂虫猛然飞出。
石油大王是不懂得捡煤渣的老太婆的心理的。我一直很奇怪:自己在别人的整洁温暖的房里总难以入睡,而一旦躺在老屋里一张吱吱哑哑响的老床上时,却变得心平气和起来。父亲的呼噜声,隔着两扇房门,依然清晰地传来,二十多年了,它还是这么深沉,稳定而有力,仿佛这老屋所蕴藏的莫可名状的气息,总让我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不能自已。
今夜,我把门敞开,我知道不会有人来,只有那无须破门而入的风,会轻轻地吹去潜藏的浮尘,鼓荡我的胸襟,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在墙壁和黑瓦之间,悄无声息地走动。
四、老屋的墙
总是逃不开老屋的影子,它似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我回忆的触角,向乡下的田野,向破败倒塌的后院的墙,延伸。
我曾建议我的母亲干脆把院墙推倒,敞开老屋的怀抱,然而母亲微笑着拒绝了。她说没有墙,就不成为一个家。我明白,她其实暗指了家徒四壁的现状,有一堵墙,至少可以遮风挡雨,可以圈住少得可怜的几只家禽,可以供那只肥胖的花猫晒着太阳,而于路人,也算是一重想象的障碍,你听得见墙内鸡鸣人声,却看不见任何东西,正如我此刻站在院里,无论如何也判断不出你来自何方。
天雨墙坏。终于有一天墙轰然倒塌了,势不可挡,当然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我们注视着一堆奇形怪状的石头和厚厚的黑色的泥土,不知所措。看着鸡从容地走进走出,我们和母亲一样紧张。就这样提心吊胆地过了三天。这次是教书的父亲充当了泥瓦匠的角色,虽然我们对他的能力表示怀疑,但也无可奈何。他笨拙地用铁锹搅拌泥浆,把石头一块一块地按形状的契合码在一起,然后用泥糊住,一点一点地砌,一层一层地垒,半天后,墙终于立了起来。然而它明显不同于过去的那堵墙,它畸形地斜向路边,仿佛侧身等待谁的到来,倾而不倒。父亲对他的创造成果很是满意,那神情俨然是个业余建筑工程师。我没有指出它倾斜的事实,对于父亲的劳动来说,这并不重要。
我们依然称它为墙,老屋的墙,也依然在它上面晾晒东西,甚至有段日子,我们大胆地把老屋的钥匙放在墙头的'隐蔽处而安然无恙。它比过去矮了很多,我可以轻而易举地越过去,像那只动作灵巧的猫,幸好周围邻居家的条件都比我们的好,所以我们不必担心贼会光顾我们的老屋。相对于人心的高度,它的高低也就不是问题了。我突然想,当初之所以筑墙,其实并不是为了防盗,或许只是为了使其更像一个“家”的样子,或许只是为了朴素的美观和内心的安定吧。
但不知怎的,我始终怀念那堵覆盖了青苔,呈现绿意的老墙。我多么希望它能够奇迹般地重现,但我知道,这只是奢望而已。它义无反顾地倒在了过去,成为记忆中坚固的“墙”了。
五、萝卜
天已入冬,萝卜还生长在窄而长的田埂上,一年又一年。不见得有什么新的品种诞生,倒是觉得萝卜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了。
对于地道的农民来说,萝卜就是“土人参”。人参是鲜有人见、鲜有人吃的稀罕物,萝卜倒似乎多得吃也吃不完。冬日里,人们从田埂上、菜地里拔来整筐的鲜萝卜,叶是嫩绿的,萝卜是白亮光滑的,或许还沾着些潮湿的泥土。叶子不好吃,就剁碎了喂鸡喂猪,而将泥土和萝卜一起剪下,洗刷干净,再切成小瓣,摆在竹筛或簸箕里,趁阳光强的日子,晾晒几日,使其失去水分而变软,我们称之为“萝卜干”的就是它了。拌上辣椒或生姜腌制在坛里,便是冬季里最常见的一道家常咸菜了。
而我是等不及它们由水灵灵的萝卜变成脆硬的萝卜干的。我常常偷偷地拔它起来,就好像当年鲁迅在百草园中拔何首乌根一样,牵连不断地拔起来。我不是为了寻找长得像人样的萝卜,况且,我也没有听过萝卜有人样的,我只是喜欢生吃萝卜而已,也曾因此而毁了人家的田埂和菜地,惹来他们一顿并无恶意的斥骂。但那时偷吃的滋味却是记忆犹新的:只轻轻地咬一口,便感到冰凉刺牙,水分尤其多,有的还很辣,当然,我是舍不得因此而丢弃它们的。
萝卜于我是有恩的。那时,我的手一到冬天就生冻疮,而且常常冻得皮开肉绽,痛痒难忍。父亲不知从哪里听说,把萝卜切成薄片煮熟了敷在患处,能治冻疮,便照着做了。一片一片几近透明的萝卜贴在手背上,冒着热气香气,虽有些微痛,却又感到冻处舒服无比。如此,父亲为我煮了二十多天的萝卜!后来,手上的冻疮终于好了,再一看,筐里的萝卜也所剩无几了。
六、红薯
父亲在削第三根红薯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他拿起已削好的一根,从中间切了一段递给我。他知道我最喜欢吃这个,从小就是。
红薯其实不全是红色的,在我印象里,还有一种是白皮的,味道和红皮的相差无几。在当地的方言中,我们统称它们为山芋,大概最初山上是最适宜种植这种食物的。想起我们家以前就有这样一块很大的地,在山坡上。常年四季种着些芝麻、棉花和山芋。
农时是不等人的。插山芋苗一般是在端午节前后,而且多选在下雨之前。而在这之后,还要定期施肥、培土,只有如此,到了夏季才有鲜嫩的山芋茎和山芋叶可以享用。对于习惯了鱼肉荤腥的城里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道美味,且有好听的称呼叫“绿色食品”。山芋茎和山芋叶生长在细长的藤蔓上,生生不息,仿佛黄瓜和丝瓜,采摘不尽。
每到农历九、十月份,便是挖山芋的最佳时节。于是,我们一家人全体出动:父亲挑着竹筐走在最前面,母亲、哥哥和我依次走在父亲身后。那时,山芋刚刚成熟,有的甚至露出头来,只要用力一拽根蒂,便拔了出来。更多的时候,需要父亲使用锄头,进行挖掘。红薯和花生一样,埋在地下,你无法预测它的深度,所以有时父亲一锄头下去,红薯便一分为二了。
我总是记得这样的景象:高高的山坡上,母亲在费力地拉扯着牵连不断的藤蔓,父亲不停地挥动着锄头,而在他们的身后,是一根根沾满泥土的红薯,和正在捡拾一根根红薯的哥哥和我。而当我们疲惫又心满意足地归来,天已昏暗,我们的双手满是红薯的汁,像许多记忆一样,难以洗去。
挖来的红薯就堆在杂货房的地上,它们的命运大致有三种:一是挑选一些完整而少虫蛀的,用来洗淀粉(又称山粉),这是正月里做菜或调配不可缺的;二是削去它们的皮,煮熟冻结了,再切成薄片或细条,晾晒几日,用粗沙炒制,我们称之为山芋角的便是它了。现在安庆的街头,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食品,两块钱一斤,并不便宜。但它们的坚硬和干脆却一点也没变,还是当年我吃过的味儿。最后一种是最常见的,或蒸或烤,都一样喷香诱人,甜丝丝,粉嫩嫩的。城里人喜欢吃烤红薯,用纸包了,很文雅很小心地吃,还是弄得一手一嘴的黑。
然而现在,山上是一片萧索的荒地,鲜有人种了;家里的红薯自然也是一年比一年少,仅仅够吃。于是,想起一家人浩浩荡荡走向山坡,在天底下一起收获红薯;想起四双沾满薯汁的手,和四张兴奋的脸;想起兄弟急不可待地从火堆里扒出烤熟的红薯,因而烫得嗷嗷直叫。一切宛如昨日,唯一不变的,是红薯还在坚强地生长,一家人还在健康而幸福地生活!
夏的清凉散文篇十
雨,在北方的大地上飘洒,沈阳从凌晨两点开始,雨一直下着,这雨让你惊喜,也让你忧郁,给你悸动,也给你宁静。不停地下,雨展示着生命的无常,也展示着自然的力量。
在朦朦的一片雨的世界,丝丝缕缕象少女的情思娓娓在轻诉。盛夏持续的高温,人们在炎热中煎度,虽然已经立了秋,但秋老虎还在发着余威,天气依然闷热,人们意盼着雨天的到来。雨真的来了,在大地小沟汇成小河,大树被雨压弯了腰。我喜欢在小楼听雨,听到雨儿滴答的声音,也如天籁一样动听悦耳。节奏无序的演奏神奇,养心静肺的洗涤心灵。雨是天地的`精灵,洞悉人类情感,适宜的挥洒从容。我陶醉雨的世界,看城市的灯火将雨染色,缤纷而绚烂。每次听雨都有不同的感受,都有不同的心灵感受。
这次的雨,没有闪电雷鸣,只是不停地下着雨,默默地耕耘,好似挥汗如雨。而这是真正的雨啊!望着雨,放任着心绪,让思维徘徊在这天与地之间;灵魂儿,早已漂向了千里之外。
雨在下,这是自然现象,我们只能顺其自然。人生也是如此,只能顺其自然,“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半由人力,半由天命”。生命的旅程风云变幻,坎坷莫测,会遇上很多意想不到的痛苦和灾难,我们没有办法回避,也不能回避,只要你去争取了,尽力了,不管结果如何,你问心无愧。人没有回天之力。生命给了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生活如流水,遇宽则宽,遇曲则屈,一切都要顺其自然!
日月星辰,日升日落,草长莺飞……雨还在下,我的思絮还在飞扬……
我喜欢雨,喜欢雨后的清凉。
夏的清凉散文篇十一
已过立秋,风儿带来了丝丝凉意,让走过盛夏,饱受酷暑煎熬的人们,不由自主有了些许的欢喜。
盛夏,其实蔓延了春天的灿烂,各色各样不知名的小花开得让人产生一个词“灿若夏花”。夏日里特有的阳光,也让很多的植物绿得那么隆重,隆重得让人不由自主地一次次走近。
只要你静下心,滤去炎热的烦躁,你会发现,盛夏中的美好,总是那么不经意,总是随时随地出现在你的身边。不是吗?除了百花争艳,还有鸟语蝉鸣。天空总是万里无云,瓦蓝瓦蓝的,一切都那么透亮明净。纵然下雨,也潇潇洒洒,带给你一种酣畅淋漓之感。纵然晚上的月亮不出来,星星跟你玩起捉迷藏,也有萤火虫打着灯笼,为你照明。盛夏的每一寸时光,都可以别有情趣。
你可以走进绿荫小道,看绿树们如何携手蔽日,深情为你搭建阴凉;你可以闻着丁香淡淡的味道,想像偶遇戴望舒的丁香般的姑娘;你可以赏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悟超凡脱俗的禅意;你可以奔向大海,与海浪来一个近距离的接触;你也可以看花裙子摇曳出夏日的风情。
盛夏,朝气蓬勃而又多姿多彩,瑰丽而且波澜壮阔。行走在盛夏的路上,只要稍稍安静,就有许多的欢喜进入心灵。
一首《剩下的盛夏》,在一个敞开的窗口单调地循环着,好像在努力告诉人们,盛夏里还有很多的美好。
是的,盛夏是一个年轻的季节,是一串青春的日子。许多美好的记忆,都诞生在盛夏里。
或许是一段学习生涯的告别,或许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启;又或许,是热情洋溢的聚会,是欢声笑语的盛宴,是活力四射的`旅行。
太多年轻的话题,在盛夏里流行。自豪、感动、珍惜……许多词语在盛夏里得到了更好的诠释。
当厚重的学士服、硕士服,乃至博士服可以穿上的时候,谁还在乎盛夏的热浪,那“咔嚓咔嚓”的闪光,让太阳的闪亮也只能汗颜。
盛夏,澎湃的激情其实与炎热的气候有一些吻合。夏天,本来就是春情点燃的日子。
真的,盛夏是一段色泽鲜活,快乐的好时光,别再让自己纠结在热和烦的上面。静下心,细数那些欢喜。
说说看,你还有多少欢喜呢?……
夏的清凉散文篇十二
每一个人,都曾有过阅读,阅读过杂志、报刊,或不同的书籍。每一个人,都有过阅读的经历。所以每一个人,都曾走近那泓清泉,将自己的一双手,和一颗心放进泉水里去。让泉水的甘甜与醇美,滋养心身。
没有人会把阅读当成义务、当成责任、甚至是教条,去履行,履行义务,或履行职责。没有人,至少在我及在我身边的人身上,没有。既然是清泉,既然是水,清澈而又美丽的水,那么根本无须担心某人与她的亲近,与她的接触,并让水,轻易地,浸入到肺腑里去。
我的母亲曾告诉过我,告诉过我关于她的一些阅读的事。但我只记得母亲说过的一本书,那是张扬的《第二次握手》。母亲说那本书,在那个时期火极了,几乎人手一本。母亲还说那本书是那个年代历史的一个缩影,也是那个年代普通人生活的一个缩影,书中所讲的故事就是她们身边的故事,而她们就是故事中的其中一个人。后来我想,母亲的意思和母亲最想要说的话就是:年轻的自己已经成为书中的一个人物,或自己就同书中的某一人物在共欢笑、共哭泣。
那个时候,母亲就是这样与书为伍的,母亲也是十分自然地,与书成为朋友或是知己。
当然,我的读书,也并不刻意,并不刻意让自己去看或去读,某一些内容,甚至是对我十分必要的内容。这也许归功于我的母亲,归功于我的母亲对于一本书,对于一本好书的态度。自那以后,母亲的态度,就是我的态度。对于读书,我从不刻意,对于好书,我从不放手。
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也随着母亲劳心事务地加多,母亲的阅读渐渐少了,渐渐把阅读和以前所读过的书变成了回忆。但是在回忆里,在以前美好阅读的记忆里,依然有母亲的美好微笑,依然有母亲脸上的美丽容颜,以及母亲对书的深厚感情和母亲对于书的,一贯态度。
在生活中,有种东西,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流逝;也有种东西,会随时光的消逝而消逝,会随人生的改变而改变。但唯独一样,对书的感情和一贯正确的读书态度,在母亲的身上,在母亲沧桑的岁月中,却没有变,却簇新如初。
在母亲的`影响下,也在母亲身上一种书香的熏染下,我也与书拉近距离,成为书的闺蜜。
有那么几次,我只是在沙发上靠着,我只是顺手取过书,并随手翻开。当时确实有一股风入时吹来,在哗啦一片书声中,让我把书翻到其中的某一页上去。然后在某一页上,让我停止我的目光,并让我的一颗心,渐渐荡漾起来。我知道,我是荡漾在水中,荡漾在有着一片清亮水波的清纯泉水中。我感觉到我的身心极其愉快,极其舒放。我在水中荡漾着,我却又不时深入到水底,就好像深入到我内心的某一个地方去,然后在那个地方和水的深处,停留片刻。片刻后,我再浮出水面。而水面上,阳光丽艳,柔波滟潋!
生命,原本可以,如此享受。在书中畅游或咀嚼的生命,享受更多。
此后,我常常地去走进书店,穿过书架,去翻开我渴望读到的那一本。
我想,在生活中,我会需要很多。我需要饭菜、粮食、布匹,我需要一匹马,一匹可以帮我赶路的马,我还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帮助别人。我需要吃饭,我没有米,所以我又需要钱。但当我在某一天得到我所需要的钱后,我遽然又顿感我感情匮乏,生命中有太多缺失,缺失温暖、缺失沟通、缺失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和共鸣,缺失人间的博爱与大爱,缺失爱。而身边找不到一个可以给我心灵以慰藉、给我灵魂以安抚的人,或一种依托。为此,我曾到过很多地方,到很多遥远的地方去寻找,在寻找中我也碰到过很多陌生的人和陌生的面孔。我想我是熟悉那些陌生人和他们的面孔的,但只是熟悉,只是在熟悉中擦肩而过。尔后,再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最后,是我找到了书,找到一个可以将我的情感依托,将我的爱和灵魂宁静安放的地方。那个地方离我不远,就我的枕边或沙发上,就在那一本书里。
我开始阅读,开始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开始灵魂与灵魂的交流。我读曹雪芹,我与林黛玉一起漫步在潇湘馆中的竹林间,在漫步中我一边与她谈诗,我又一边偷窥她的美貌;我读吴承恩,我与如来佛祖一起在天界至高的天庭盘坐于青莲宝座,自上而下,目睹人间众生的苦难;我读鲁迅,我与项戴银圈的少年闰土一起在海边绿波如茵的瓜地中,共享一轮圆月;我读张爱玲,我在上海那个最为繁华的苍茫都市,在夜晚高楼林立阑珊的灯火间,读尽人生的美丽与苍凉;我读张恨水,我就成为金家七少爷又与漂亮而又清高的寒门女子冷清秋开始周旋,并谈情说爱;我读三毛,我与撒哈拉大沙漠中那个身材瘦长而又浪漫的异族女人一起在漫漫黄沙中,静静眺望落日;我读郭敬明,我变成小说中的易遥在洗去自己身上的一切不洁与污点后想要和班上那个最为干净而又深沉的男生私奔到天涯海角去,去筑就本该属于年轻的他们但又今生无法筑就的爱的巢穴。我再读贾同志、陈忠实、张晓风、林清玄,我再读普鲁斯特、莫泊桑、莎士比亚、茨威格,我再读顾城、昌耀、海子。如今我读到英国的劳伦斯,和中国的毕飞宇。我正在读这两个人,我正在意外地收获着这两个人。这两个人是我生命中的一次意外。
我收获着。无论意外,也无论预谋。
是书,给了我享受和快乐,给了我更多的知识与人生见解;是阅读,给了我细细品味生命并咀嚼生命的机会,在品味与咀嚼中,让我认识生命、思考生命并更为深刻地理解生命,而让我不再只停留于表皮,停留于那个浮华又浮浅的外在表面上;也是阅读,给了我对生命的太多感受与感悟,在感受与感悟中,我学会了去欣赏生命,并在欣赏中我学会感恩,也学会了理解,理解生命的意义、理解生命的内涵、还有生命的美好与美丽,更理解很多人,理解那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对我们全社会的付出与汗水,理解他们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血和爱。由此,我也学会了去爱,去深深地爱他们!去爱每一个和所有对我们的祖国默默做着和做出过贡献的人们!
无论意外,也无论意中。我已在阅读中,走过我人生的很多时光,并也在很多的时光中,收获了很多,包括意中的收获,也包括意外的收获。每每收获,每每幸福和满足,我不由又想起来我最初的那个比喻,那个美好比喻。我把阅读比成是一泓清泉。
阅读就是一泓清泉,就是一泓清纯的甘甜泉水!
只有泉中清纯的泉水,才可以荡涤人的心灵,才可以净洁人的灵魂,才可以使人修身养性,达到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
因此,我常常地来到泉边,让泉水清洗,清洗我的双目,也清洗我的心身。
无论清晨与日暮,无论风雨与阳光。
也,无论春无论冬,无论悲无论喜!
夏的清凉散文篇十三
又近黄昏,夕阳西下,落霞洒落一地。清风轻抚着瑶琴,弹奏着岁月的痕迹。
落霞的余光透出清幽的思念,我仿佛看见了你的笑脸。心变得好凌乱,指尖敲打着键盘,写着心情却不由得把你带入了我的字里行间,你在我的心里,也在我的指尖。日月交错,岁月流转,纷纷扰扰的思绪常在心中盘旋。
无主的灵魂在空中肆意飘荡,多少往事如烟似梦,无尽哀愁如影随行。剪不断,理还乱,是情愁。情似游丝,人如飞絮,多情总被情所伤。爱的音符依稀还在跳动,那样的忧伤,那样的婉转,那样的迷惘。一份美好的承诺被谁遗失在岁月的轮回里?唯有满怀心伤。
想着与你相处的点点滴滴,都是你走后所有的支撑。只有你,才能把我思念的空白填满。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你依然如那高挂的明月一样淡然明亮。
想你的时候就望着天空,那样眼泪才不容易流下来;习惯站在风中想你,因为我相信如果有风,那一定就有你对我的牵挂和思念。
庭前的花,开了又落,我给心灵的门上了把锁。窗外的落叶随风而去,而我无法释怀的思念,不知何时能搁浅。深深的痛却总是没能够释怀,爱的往事似乎经历了一个沧海桑田,你已走远,我却还在残缺的记忆中找寻昔日的温暖。
亲爱的,我该怎么办?折叠的日子里全是你的音容笑貌,每一次的思念,划下的每一笔都是一种伤,一种痛;日记里记载的每一页,每一行都是泪的痕迹。习惯了一切的淡然,在风起的日子笑看落花。怎奈,却恋着你双眼的温暖,想向上苍祈求下一个我们不会再离分的永远!
此刻,月色如水,泪雨如织。恍若隔世的叹息,缠绵成一泓无言的思念……
夏的清凉散文篇十四
抵达镜泊小镇已是傍晚时分。顾不得夕阳西下,三步并做两步踏在块块坚硬的青石上,直奔,去欣赏传说中神奇、恢宏的吊水楼瀑布。
想那,念那――吊水楼瀑布。
虽是傍晚时分,亦阻挡不了观望的那份热情,抬眼望去,夕阳即将西下,隐约略见天空不曾滞留的白云。一丝清新凉爽的气息,一阵咆哮轰鸣水流之声,从前方扑面而来,我知道,我们走近了她。
“飞落千堆雪,雷鸣百里秋。深潭霞飞雾漫,更有露漫岸秀。任石阻崖隘,只是冲关奇口”(赖积忠:《调寄水调歌头・观瀑》);“林海夜深闻虎啸,山雨飞瀑作雷鸣”(孙莜祥:《镜泊湖》)。曾有诗人如此大赞吊水楼瀑布。站在它身边,观波涛翻滚,飞流直下,在潭中激荡旋转,听瀑布似天雷般咆哮轰鸣,感受它激情四溅的水花飞沫。走近欣赏如此壮观景色,除了高亢、震撼、叹惊,再不知该用什么来形容。只觉得这是神来之水,荡涤尘埃,洗去燥热,将那份酣畅淋漓的清爽送入心扉舒畅到底。
不知谁人提醒了一声,“大游镜泊湖”。我从陶醉中走出,方才想起,我们下一站――游镜泊。
未来之前,我曾向“度娘”请教,得知,镜泊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同时它亦是湖中的另类,镜泊湖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山重水复、蜿蜒连绵,时而水平如镜,时而微波荡漾,秀美无比。火山喷发把它造就成现在这个模样。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她有一面宝镜。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她只要用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弭祸。这件事传到了天庭,引起了王母娘娘的忌妒,她派天神盗走了宝镜。红罗女上天索取,发生了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就变成了镜泊湖。现在湖岸上还有一面象征镜泊湖的铜镜。
美丽的传说亦吸引了游客的.心灵。
“褶曲湖山几复湾,云落清波若镜天”(陈雷:《镜泊湖上》);“湖光山色绿黛敷,峰回流转湖连湖”(钱俊瑞:《调寄添字浣溪沙・镜泊湖》);“人在镜中行,云影天光上下明”(鲁歌:《游镜泊湖调寄南乡子》)等诗人如此大赞镜泊湖,并将其景观之奇特,气势之壮观诠释的淋漓尽致。
真正走近她,亦有别样的情絮:
一池碧绿的湖水,水波微漾,水明似镜,水色清冽,水质优异,落落大方的气质令人赏心悦目。大美镜泊湖,真是名副其实。清新自然的湖面,浪花时而平静,时而波起,好似一群孩子玩耍,简单而纯洁,湖畔周围山林环绕,去除夏日的炙热,消去冬日的冰寒。湖水的涟漪里,倒映着婀娜柳树的身影,也洒满了一地的清爽和温暖的阳光。
来来往往,镜泊湖,醉了往来的每一个心灵。
我们和大多游客一样,离别时总是怀揣着不舍与不忍,静静地离去。
夏的清凉散文篇十五
夜晚的灯火总会在夕阳燃尽时,如期而至,沉默不语,照亮半个世界。它们却总是站着同一个姿势,履行着所谓的命中注定。
我踩着夜光褪色的影子,尾随而来,催促着自己每天赶在一切醒来之前醒来。然后,洗漱、觅食、书堂。
日子,有条不絮。
那天,一向不热衷于坐郑州公交的.我,却莫名的决定搭乘公交,走走转转。人流、趟过是新,春语一年、又是新。才觉得,以前的日子走得也仿佛成了“命中注定”。
我一向不信佛,不信道,不信因果,不信轮回,更不会去相信“命中注定”。
于是,另一个我悄然醒来,能够清晰地感受出这是春天,感受到春天的呼吸,春天跳动的脉搏。这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年纪应有的心态。
我决定,来一场远行。看看山,看看水,顺便看看自己。
旅程如期而行。
走过山水一程又一程,依然望不尽的山峰后面依旧还是山峰,天空后面还是天空。在夕阳西坠的时候,我多么想抱着整座山的风色,躺在盛着涟漪的湖心入睡。
可是,可是,此时我却只能拥有这么一刻的时光去消受。但是,我知道,这条路的尽头还是路,这只是我的一小程。我突然看到了我内心深处渴望的平凡与自由,弃之不舍。
我一直把自己当成英雄,却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囚禁,成了困兽。
我拿起笔,成为了一名战士,在慌乱奔腾的千军万马里,冲锋厮杀,却征服不了一张纸的天下。勒马收笔,等历史转折顺了我的笔锋,无尽的尘埃收了逆行的烟芒,我就彻底放任我的自由,长生不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夏的清凉散文篇十六
踏着尘世烟波,一路追寻你那流淌的足音,终于在紫丁香花开时节与你邂逅,你依是我梦中希望的模样,俊朗睿智。满面的善良与温柔的目光,似涓涓暖流涌入心底。看似平常的问候却触及我心底泛起层层的涟漪,共享心有灵犀般的感应和那心照不宣的愉悦。哦,我的梦儿以飞翔,感激你真心为我编织了梦的嫁衣。
敞开心扉,与你倾诉百般柔肠,分享千般的欢畅,爱的玫瑰悄然娇艳绽放,用你我真心呵护浇灌而永不枯萎凋零,始终香溢芬芳醉人。无论你在何方,我的心儿都伴随你一起去远航踏浪。执手摇荡起希冀的岁月,和你一起经历沧桑。穿越弥漫的迷雾与尘埃,你看彼岸幸福的大门正向我们敞开。
真爱是一种执着,是爱人在颓废时的相伴,带以光明,真爱是送爱人上班间的叮嘱,是病榻上端来的一顿热饭,是在相爱人的怀抱里尽情地哭泣撒娇,也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付出与牺牲,一种揪心的挂牵。
真心相惜相爱的魅力是有着令人的震撼,真爱是需要自己的毅力来守恒住这份发自内心的.情感。当初的我不顾至亲的反对,毅然持着一颗不变的心,承受突如其来的种种残酷考验。得失荣辱在我义无反顾地坚守自己信念自己的爱情前显得变得这样的渺小微不足道。一切的阻梗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得黯然失色。我固守自己的爱情,不为所动。我在乎的他就是梦中的新郎,依然我行我素地将这种真情传递给他,为他付出。因为他是我真心爱的人,也是真爱我的人。即使时光流逝也不会因于我当初的选择而愧疚悔恨,因为他给了我一辈子的幸福。毕竟自己的幸福就应该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我深深地发觉你给予我的那一泓温暖已经深深地浸入心底,在平凡中积累的春秋里使我更加体会到丝丝般的温暖。喜欢看着你平静细心地一页页翻着日子,真心地解读着每一泓温暖,诠释着真爱的每一份呵护。我无无时不刻地感受着发自心底里的点点滴滴的温暖,心里真得好热乎好感动。
生活中也有着太多的不如意不舒服。一个网友曾发出内心的呼唤“看世事匆匆、忙忙碌碌一天天后,独自一人寂静的思絮却触摸不到心中的梦幻佳境,它似乎悄然流逝。心绪间膨胀的烦恼与沉哀只能在心底里失控的呐喊,好一个孤寂难捱的夜,夜长衾枕寒。谁能与我共度那常常冷寂不眠的每一天,给予我一丝的安慰。”她是一个常年在外漂泊孤寂的人。她好想有一个爱她牵挂她的恋人呀,在这寒冷的季节送去温暖的话儿,给她一些贴心的关爱。她正在守候、等待着那一泓真爱。她学会懂得聆听自己的声音,好想真诚掬一泓真爱使之如沐春风使之焕然一新。相信她的天空里一定会和煦满照,她的心儿不再痛,不再会感到冰凉的冷。
说起真爱并非是两人轻易就做得到的。有谁能做到全身心地甘愿为对方付出。谁能使自己那颗冰凉的心沐浴阳光般的温暖。负责的真爱是永无止境永不失落的,而回报就是对方的永远快乐和幸福。真爱是两个有着自尊自爱的人给予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爱,是维护幸福感的永恒存在。
夏的清凉散文篇十七
六月,雨水丰沛,天上地下一片潮湿。一位朋友适时发来一组照片,乍眼一看青绿一片。通过某张特写镜头中生机勃勃大而薄的叶片才看清是薄荷。
朋友说,这是无意种在菜园里疯长了一地的,因菜园里赶着季节种其他蔬菜,故而只好除掉。朋友的语气淡淡却难掩惋惜。我猜是某些无法言喻的感觉勾起什么回忆吧。否则,这种街市里几块钱就能买一大袋子的薄荷,着实算不得特别。
它不算特别,甚至菜园里,盆栽里,饭桌上都随处可见。以至于最初我对薄荷的印象也只是辅料而已。它充当辅料使食物加倍美味时,倒还比较讨喜。若是种下以供观赏,它不如兰草一样清幽,也不似花朵一样艳丽。它就是静静的待着,搭着些湿漉漉的水珠,在日光下迎着风微微抖动,似乎随时都会被世界遗忘。
邻居也时常有送我薄荷的,我都是拿了泡在水里,清凉的感觉顿时勾起青春二字的缅怀。老实说,这时候我便对它有了好感,好似自己又和青春里暗恋许久的像薄荷一般静静的少年重逢;好似自己又被十七岁雨季清凉的风抚摸着;好似自己又得到了十分年轻的人才拥有的天真青涩。
小时候,做梦都想吃的一道关于薄荷的美味是配合炸土豆凉拌。诱人的香味换得频频享用,薄荷就此成为童年味道之一。被缠着给我薄荷拌炸土豆的外婆,母亲,小姨都是懂我的',所以我很长一段时间里以为她们也是懂薄荷的。但她们心中的薄荷断不会像我一样用来诠释青春。也许懂薄荷正是它自己,想在哪里出现就在哪里繁茂,反正人们也不讨厌它。
薄荷它不算特别,甚至在菜园里,盆栽里,饭桌上都随处可见。但,园里种一地薄荷,是对生活的负责,腾一份心思经营,满满都是成就感。盆栽里种一束薄荷,是对心情的尊重,晒一份心情在窗,满满都是诗意感。饭桌上盛一盘薄荷,是对食物的赏识,拿一份欢喜烹制,满满都是幸福感。细细说来,它确实蕴藏着许许多多的小确幸。
夏的清凉散文篇十八
每年的盛夏季节,我就会想起矿区山脚下河道里的那个水潭。
我喜欢把这一汪碧水叫水潭,它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碧绿,水面大概有两百多平米。河水从高处的青石上落下,形成一条宽不足两米,三米多高的小型瀑布。瀑布下面,就是这个水潭了,水潭的形成,太明了了。父辈们大都没有文化,把这个水潭叫做水坑。我们这些晚辈却不赞同。水坑给人们的理解似乎是死水一潭,仅凭天上的雨水汇集而成,没有雨水的时候,水坑里的水会逐日减少,慢慢会泛绿,再后来会发臭,干枯。而水潭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形,河里的水一年四季不间断哗哗地流淌着,天气愈炎热,河里的水愈显得清澈。这就是我们不赞同父辈们说法的原因。水潭,在酷热的盛夏,恰好是我们这些男孩子最好的去处。
暑假的到来,平添了我们夏日的野性,也让很多家长心中有了一丝担忧。父亲和母亲早晨上班前,总是板着脸对我说:“好生在家看门,天热,哪都不能去。听见了吗?”
“听见了。”我轻轻地答道。弟弟抬头看看父亲,回头又瞅瞅我,撇了一下嘴,想笑,没敢笑出来。
父亲和母亲上班离家都很远,步行需要一个多小时,上班前带了午饭,中午是不回来的。吃过母亲给为我们提前做好的午饭,太阳已经到了头顶。看了天空的太阳,走回家门,问弟弟:“热吗?”
弟弟摇了摇头。“你想去玩吗?要想出去玩,你带上我,回来我不告诉咱爹咱娘……”
我瞪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心想,小小年龄,没想到话语中还带有要挟的意思。我再次走到烈日下,肌肤感觉火辣辣的。弟弟站在门前傻傻地笑,手中还拿着锁,默默地等我答应带上他去玩,好立刻锁门。
“锁门。”弟弟就像听见命令一般,迅速地将大门锁好。
经久不息的河流,早已将泥土冲走,河道两边裸露出泛着青色的巨石,石头上很干净。在水潭里呆的太久,浑身冰凉,有点发冷的感觉。巨石早已被太阳晒热,坐在上面,躺在上面,很舒服。
“爹问我们出去玩了没有,你咋说?”回家的路上我问弟弟。
“就说没有,一直在家呆着。这样说可以吗?”
父亲很聪明,每次我们否认出去玩,他就会把我们俩叫到跟前,用他的指甲在我们的胳膊上划上一下。如果胳膊上啥也没有,他也不说什么,倘若出现白色的痕迹,一顿训斥自然少不了,即便再否认,父亲也不会相信我们说的话。炎热的夏天实在难熬,清凉舒适的水潭,每天都在撩拨着我的心。为了胳膊上不再出现白色的痕迹,每次回到家里,急忙用温水把胳膊好好洗洗。白色痕迹没有了,但浑身的皮肤比过去黑了许多。湿漉漉的身体,在烈日的'曝晒下,黑的很快。于是,父亲只好换了一种方法来阻止我去水潭玩耍。他说:“那水坑,年年都有淹死的,为了再托生,死去的人要找替死鬼的,你俩难道不怕吗?还是不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