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安全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应对火灾、道路交通、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一些高二教案范文,供您参考和借鉴,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观潮的第二课时详细教案篇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生字卡片、插图、光盘、.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指名读课题――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二、借图初解:
1、好多小朋友都对寇准写的这首诗很感兴趣。现在就请大家自己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吧!(出示古诗)
2、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赛读
3、读了这么久,你都读懂了些什么?(交流)
4、现在就请大家到这幅画里去找找诗句的意思。(出示挂图)
5、交流:从画中你看明白了什么?
你们觉得华山怎么样?(紧紧围绕“高”生发开去)
6、我们已经在图中寻找了那么久,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是不是比刚才明白了一点,把你对诗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生自由读)
三、品读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篇课文很特别,这首诗的意思,不光图里有,课文里也有。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细心地把古诗的意思找出来。
(2)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些。
出示句子: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3)谁来读读第一句话?看看谁读得美。(指名读)
谁看出来了,这句话是那句诗的意思?
(4)谁来读读第二句话?看看谁读得美。(指名读)
谁看出来了,这句话是哪句诗的意思?
(5)师读诗句,生读出相应的解释,再换一下。
(6)现在你们一定对这首古诗游乐自己的'认识,请把你们对在这首古诗的理解告诉你的同桌。(同桌说说诗的意思,师巡视)
(7)读到这里,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试着读出感情(指名――齐读)
(8)是的,华山真高!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躲躲白云。所以,寇准见了才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9)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句话,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交流:“艰难”看出华山的特点:高大,险峻)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寇准的这一首诗,把华山的高大、险峻、神奇、美丽全道出来了,难怪先生听了――(连连点头称赞)
(2)先生都称赞了些什么?能加上先生的动作说说吗?
指名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3)如果你是先生,你还会称赞些什么?
3、演读课文:
(1)四人小组演读课文
(2)指名演读课文
(3)全班表演读
四、作业:
背诵课文
观潮的第二课时详细教案篇二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生字卡片、插图、光盘、.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指名读课题――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二、借图初解:
1、好多小朋友都对寇准写的这首诗很感兴趣。现在就请大家自己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吧!(出示古诗)
2、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赛读
3、读了这么久,你都读懂了些什么?(交流)
4、现在就请大家到这幅画里去找找诗句的意思。(出示挂图)
5、交流:从画中你看明白了什么?
你们觉得华山怎么样?(紧紧围绕“高”生发开去)
6、我们已经在图中寻找了那么久,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是不是比刚才明白了一点,把你对诗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生自由读)
三、品读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篇课文很特别,这首诗的.意思,不光图里有,课文里也有。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细心地把古诗的意思找出来。
(2)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些。
出示句子: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3)谁来读读第一句话?看看谁读得美。(指名读)
谁看出来了,这句话是那句诗的意思?
(4)谁来读读第二句话?看看谁读得美。(指名读)
谁看出来了,这句话是哪句诗的意思?
(5)师读诗句,生读出相应的解释,再换一下。
(6)现在你们一定对这首古诗游乐自己的认识,请把你们对在这首古诗的理解告诉你的同桌。(同桌说说诗的意思,师巡视)
(7)读到这里,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试着读出感情(指名――齐读)
(8)是的,华山真高!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躲躲白云。所以,寇准见了才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9)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句话,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交流:“艰难”看出华山的特点:高大,险峻)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寇准的这一首诗,把华山的高大、险峻、神奇、美丽全道出来了,难怪先生听了――(连连点头称赞)
(2)先生都称赞了些什么?能加上先生的动作说说吗?
指名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3)如果你是先生,你还会称赞些什么?
3、演读课文:
(1)四人小组演读课文
(2)指名演读课文
(3)全班表演读
四、作业:
背诵课文
《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观潮的第二课时详细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抓住中心句,联系上下文,体悟其真正内涵。
2、运用课文语言练说,以内化语言,强化感受。
3、分角色朗读,读出体会和感悟。
4、联系自身情况,谈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点明中心句。
1、题目“军神”是从哪儿来的?
2、把沃克医生说的话读一读。
二、理解中心句
1、齐读。
2、有几句话?
3、指导朗读:体会一下该怎样读?
三、联系上文内容,体会内涵。
1、沃克医生怎么知道刘伯承是一位军人的呢?哪一节写的?(生边默读边思考)
2、分组朗读第一节。师读旁白,生体会镇定。
3、沃克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我们分别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来体会朗读。
4、手术前,从哪儿看出刘伯承是“军神”?
生边默读边练说:手术前,刘伯承坚决______,坚定认为能_____,行为也很________!
追问:他为什么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剂?
5、分角色朗读第2节,体会坚决。
6、手术中,从哪儿看出刘伯承是位军神?生边默读边划重点词边练说:手术中,连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都_____,可刘伯承______,一条崭新的床单竟然被他______。
追问: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为什么双手微微发抖?联系下文说说。
“一条崭新的床单竟然被他抓破了”,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女生读出沃克医生担心、紧张的神态,男生读出刘伯承忍受剧痛的坚强。
8、过渡:沃克是在什么情况下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同学们轻声读第5节,然后回答。
练说:沃克问刘伯承_____,刘伯承笑着说___。在这种情况下,沃克称刘伯承为________。
9、想象一下,沃克这样喊时脸上会露出怎样的神情?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这一点?
师点拨:失声喊道,不由自主地喊起来,人只有在惊讶到了极点的时候才会这样喊。
10、师述:是啊,手术中不用麻醉剂能忍受剧烈疼痛的病人沃克医生也许碰到过,但能一刀由一刀数清刀数的病人沃克医生在此之前绝对没有碰到过,所以他才会惊奇到极点。同学们想想看吧,一刀,一刀,又一刀,72刀啊,该要忍受多长时间的剧痛啊!沃克医生担心他会晕过去,可他数得清清楚楚。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这种意志超乎寻常,不可思议!常人是绝对、绝对做不到的。
练说:刘伯承爷爷,你的意志_________!真不愧是_____!
11、分角色朗读第四节。
四、总结:最后,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刘伯承这位军神超乎寻常的顽强意志吧!
欣赏配乐朗读,激情跟读。
五、作业
写写读后感。
[评析]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充满生命活力的对话过程。教师深入钻研教材,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内涵;深刻认识学生,把握学生的基础、态度、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通过品词析句、表达训练、朗读指导,用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文本的情境塑造教学的情境,展开动人心弦、情味浓郁的教学过程,不仅达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使“军神”的形象和教学的情景印到了学生心灵深处。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孜孜追求的目标吗?(万小强)
《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观潮的第二课时详细教案篇四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分角色朗读。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1.出示投影片,说句子。
2.读一读,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观潮的第二课时详细教案篇五
1.理解“说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了解反问句的意思,练习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重点:感悟对话,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难点:理解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教学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青蛙、小鸟的卡片和头饰。多媒体课件
2课时(本次主讲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观看多媒体,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1)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师板书,生书空)
(2) “坐井观天”写得是谁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 出了青蛙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过渡: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哪争论?请同学们读第1自然段。)
1.老师出示青蛙的卡片,学生找出青蛙应该待在哪?
2.小鸟又从哪里来?落在哪?
(过渡:他们到底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听录音,划出课文一共有几段对话?
第一次对话:2-3段
第二次对话:4-5段
第三次对话:6-7段
1.第一次对话
(1) 指名学生读青蛙的第一次问话。
(2) 全班有感情的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疑问的感觉)
(3) 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鸟的对话并请人评点。(读出飞了一百多里的感觉)
(过渡:青蛙和小鸟一问一答,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不知道青蛙相信吗?)
2.第二次对话
(1)师朗读,生放下书本看投影。从老师的朗读中,你听懂了什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无边无际”、“井口大”等字词。)
(2)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 重点字词:大话、无边无际
大话:生活中你看见谁说大话了?你相信吗?(那要用不相信的语气读青蛙的话。)
无边无际:大海看起来是无边无际的。(读出无边无际的感觉。)
(4)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 思考: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
(6) 动动手:卷起你的书看一看能看见多少黑板?是什么挡住了你的视线?
3.第三次对话
(1)看第三次对话,思考:
青蛙为什么笑了?它笑的对不对?
小鸟也笑了,它笑什么?它是怎样帮助青蛙的?
(2)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次对话。
(3)同桌之间相互表演第三次对话。
(四).朗读展示课文
1.听录音,用上手势表演课文。
(1)老师演示,学生跟着做。
(2)集体一边背诵一边表演。
(3)指名学生分角色表演。(带上头饰)
(五).感悟课文寓意
1.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后它会跳出井口吗?
2.你要怎么帮助它出井口?
3.看见井口外面的景色,青蛙会怎么想?怎么说?
4.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遇见过这样的人吗?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要怎么做?
观潮的第二课时详细教案篇六
柳树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椰子树妈妈有办法,它把家安在大海边,只要孩子成熟了落下来,就能跟着海水到海岸边发芽。
松树妈妈有办法,小松子穿着坚硬的铠甲,小动物们吃了不消化,拉在地上就发芽。
丝瓜妈妈有办法,她把娃娃挂在怀里来长大,最后人们摘下它,第二年种下胖娃娃。
观潮的第二课时详细教案篇七
1、 巩固本课生字,学会写“四、五”两个字。
2、 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朗读来感悟人与自然的互相帮助,和谐共存。
通过朗读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各指什么。
多媒体课件
一、 复习检查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5课的生字,下面让老师来检查一下好吗?
课件出示词语
1、 开火车比赛读
2、 一起读
3、上节课我们还知道了——点击出示: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齐读这句话
小朋友学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们这节课的表现回更出色的?大家有信心吗?
二、 读课题,质疑导课
1、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 那么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 课文学习
1、 初读课文
a.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些什么?
b. 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 在学生的回答中,课件出示:寒风中的小树。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听着这呼呼的风声,你感觉怎样?(冷)
是的,小树也和你们一样感觉很冷,那它会在寒风里说些什么呢?
谁能表演跟大家看。指名表演。
3、 正在小树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谁来了,大家看,他在做什么?
看图说话。
4、 学生找句子,自己读一读。
5、 指名读句子,出示句子: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
理解“暖和的衣裳”。这“暖和的衣裳”是什么呀?(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者草席)
6、 小朋友,什么时候,你也会像小树穿上衣裳一样感觉暖和呢?
用“暖和的——”说话
7、 小树穿上衣裳,感觉暖和极了。可见,爷爷是多么——爱护它呀! 板书:爱护
8、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爷爷对小树的这份爱护呢?
指名读,齐读
9、 想像说话:如果你是小树,爷爷这么照顾自己,你会说怎么说呢?
10、 引入:小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它却认真地做了,它又是怎样感谢爷爷的呢?
11、 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a、 学生自由朗读,找句子
b、 交流,出示句子: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c、 理解“绿色的小伞”。这“绿色的小伞”是怎样的?看课件(枝叶茂密的树冠,可以遮挡夏天的阳光。)
d、 爷爷因为有了小树的遮挡,所以不热了。
如果你是爷爷,在树阴下乘凉时,心情怎么样?(高兴)
是的,因为有了小树的遮挡,爷爷才能作在树阴下高兴地乘凉。
你能把小树对爷爷的爱以及爷爷那种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男女声赛读
12、 课件出示两部分句子。
男女声分读
读着这些句子,你又想到了什么?
师小结:如果冬天业余不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就会被冻死。夏天爷爷也就不能在树阴下乘凉了,小树给爷爷挡太阳是在报答爷爷呢!
看来,爷爷和小树之间是在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他们是多么友爱呀!
板书:友爱
13、 带着这分感情齐读句子。
四、 拓展延伸
出示树木图片,让学生欣赏
2、 这些树木长得这么高大,这么茂盛,凝聚了很多人的汗水。当然,树木也在不是地回报我们,你知道树木对我们有那些好处吗?(长果实、做药、家具、净化空气)
没有了树木,就失去了我们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
爱护树木,爱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用文字出现
五、 书写指导
指导写“四”“五”。
板书: 爱 护
不热 爷爷 和 小树 不冷
报 答
友 爱
设计意图以及课后反思: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挡太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立足三个点:1、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2、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解毒课文。在教学时,通过生动、形象的视觉体验,讨论、交流,突破“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重点。3、激活思维,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了说说演演“小树会在寒风里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小树,爷爷这么照顾自己,你又会说些什么呢?”“爷爷会对小树说些什么呢?”等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说话的匣子,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形象。在课的结尾以树木与人类的和谐统一,作为课的延伸,在美繁荣享受中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下面我简单地说一下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以及一些设计的意图。
首先是复习检查,在这里我没有简单地安排单个生字的复习,而是准备了16个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让学生认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记生字、用生字的能力。接着,由读课题质疑“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带入新课的学习,这也是本堂课学习的主旋律。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的,迎着学生的回答很自然的进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象,小树会在寒风里说些什么?”演一演小树——看图说话,爷爷在做什么?——找句子读一读——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用“暖和的什么”说话——感情朗读句子——想象说话,小树会对爷爷说些什么?”这8个环节,在“看看、说说、演演、想想、读读”中愉快地学习第二自然段。
紧接着学生的话题,引入“可是小树没有说什么,但是它却认真地做了,它又是怎样感谢爷爷的`呢?”从而进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这一部分的教学,我没有像第一部分的教学那么细腻,是因为我认为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课文学习的基础,老师关键是要引导他们怎样去读懂课文,体会课文,所以在这里我重点突破“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和感情朗读句子这两个阅读重点。然后,继续通过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两个自然段体会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友爱之情。最后再领略树木美景中,让学生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这节课的最后是两个生字“四和五”的指导学习。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读、说、写”各种能力的综合,本节课我觉得自己比较重视读、说能力的培养。感到比较遗憾的是自己在课的结尾临时改变了教学设计,把写字指导改成了感情朗读课文。这应该是一个不完美的结课吧!
由于个人的教学水平还不够成熟,虽然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 但是课堂上一些细节的处理还是有一定的不足。敬请各位老师指点。
观潮的第二课时详细教案篇八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美丽的花、漂亮的花、红红的苹果]
2、是呀!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到底是怎样传播种子,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骑“白马”的苍耳》(出示课件)板书:骑“白马“的苍耳。
二、粗读课文,回味感“趣”。
1、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两遍。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回答)(语句要完整)
3、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21课骑“白马”的苍耳,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可以大声读、同桌读、站起来读)现在开始读书。
三、美读鉴赏、入情悟“趣”。
1、孩子们,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答,即可以适当解决一些问题)
2、孩子们,真不错,了解的还真不少。请你拿起收读一读,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你最喜欢哪种植物,你就读描写这种植物相对应的自然段,通过读来表达你的感情。课文中写了哪几种植物和植物的传播方式,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植物标出来。(板书)植物名称。
3、孩子们读完了吗?请你来说说你读的哪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抽生)
4、(我读的是第2自然段)你认为这段哪些地方有趣?(样子:小伞,由风婆婆送来的),(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蒲公英宝宝撑着小伞由风婆婆送来的,请同学们圈了一段表示动作的词。(撑、送)同时带领学生做动作。(板书:“丫”送、风)出示有文字的课件。孩子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看看可爱的蒲公英是怎样传播6种子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同时指导朗读)
5、有没有和他读的不是同一处植物的(有)好,你读的是哪个自然段(我读的是第三自然段)你为什么喜欢第三自然段,(因为凤仙花的了不起)为什么了不起?出示课件(样子:小炸弹。靠太阳)。(板书:晒)
凤仙花的妈妈真了不起,我们能不能读出它的了不起(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的开始)
6、你读的是哪一段?(第四段),你为什么喜欢这段?哪里有趣?(小樱树就更有趣了,贪嘴小鸟吞下了樱桃,把樱桃核和鸟粪拉了出来)(出示课件。同时板书)。同学们,你们觉得樱桃传播种子的方法有趣吗?(有)请同学们看屏幕,读出它的有起?(至于那棵小樱桃树,就更有趣了开始)
7、你读的是哪一段?(我读的是第8自然段)那你又有什么收获?(我知道了苍耳籽是钩在小兔的毛上离开妈妈的)(同时板书:籽、钩、小兔)。同学们,你们见过苍耳吗?(见过)那请你们来说一说它是什么样的?(有刺,是绿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苍耳到底长什么样?(出示课件)其实,苍耳最显著的特点应时满身长有小刺,那苍耳的小刺有什么妙用呢?(钩在小兔的毛上),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苍耳是怎样钩在小兔的毛上的?(出示课件)(文字课件)请同学们把这句话读一读,点课件(钩)。孩子们钩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抓、挂)那课文中为什么有钩而不其它的?(因为用钩最准确),请看大屏幕,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读这段话。
小刺猬为自己的发现感到非常高兴,还唱起了歌来:它唱的是什么歌?你们看(出示儿歌)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儿歌(可拍手读、踏脚)师指着课件问:小苍耳,骑“白马”为什么白马要用上引号?这个白马是真正的白马吗?(不是,是小兔),为什么没腿也能走天下?(跟着动物)。
四,创编儿歌,表达乐趣。
1、教师总结,完成板书。(与学生共同完成板忆,可师问生答)
2、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田野,有滋有味地欣赏植物传播种子的有趣情景吧!(出示课件)(老师解说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孩子们,小苍耳有了自己的歌,蒲公英、小樱桃淡、凤仙花都没有歌,你们能不能为他们编一编歌?请看大屏幕。
蒲公英,撑()小樱桃,真好吃
没翅也能()贪嘴小鸟()
告别()跟着小鸟()
飘呀飘呀去()掉在()
凤仙花,了不起
结的果子像()
太阳晒()
种子射得()
孩子们,大自然的植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老师推荐你们阅读儿歌《植物妈妈有办法》(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读书方式边读边记,孩子们,读后你又知道了哪些植物传播各子的方法。
总结语:
大自然是无穷的、美丽的、奇妙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还想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吗?出示课件,同学们,可以上网查询,可以看《十万个为什么》,还可以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像小刺猬一样,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骑白马的苍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观潮的第二课时详细教案篇九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使学生从小树立服从祖国需要,立志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切的思想。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3、懂得本课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没有……没有……也没有……”、“哪儿……哪儿……”造句。
观潮的第二课时详细教案篇十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讨论:
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光明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说明。下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6、分角色朗读课文。
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