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让我更有动力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的军训总结样稿,供大家参考阅读。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总结篇一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虎丘记》,凭借……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总结篇二
1.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
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则明月斜挂。——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则绿草如茵。
则人物必有概范。——蔡元培《图画》
2.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
则难者亦易矣。——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则易者亦难矣。
则治之如所言。——清·方苞《狱中杂记》
3.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
4.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
5.又如:则除(唯有,只有);则索(只好;须得);则情(只好管);则故(只管,只顾)
6.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
客则鼾睡。——明·魏禧《大铁椎传》
则学校大备。——蔡元培《图画》
7.表示让步,可译为“倒”、“倒是”
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总结篇三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1)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三)动词,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总结篇四
咸则三壤,成赋中邦。——《书·禹贡》
2.仿效,效法。如:则先烈之言行
3.做,作
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红楼梦》
4.正相反
则无可用。——唐·柳宗元《三戒》
则又望其真。——清·林觉民《与妻书》
5.又如:人皆好名,我则不然;则不(不但,不止)
6.表示相反或对照
则耻师焉。——唐·韩愈《师说》
7.又如:今则不然
8.表示平列关系
则桃李冬实。——宋·沈括《梦溪笔谈》
则桃李夏荣。
9.表示假设,相当于“若”、“如果”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
10.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元帅此计好则好,则怕瞒不过诸葛孔明。——《隔江斗智》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总结篇五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1)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三)动词,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总结篇六
(一)“将”“将要”义。如:
1、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2、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且为之奈何?(同上)
4、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有时活用为“还将”“还”义。如:
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三)“姑且、暂且”义。如:
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
3、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总结篇七
1.同本义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2.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
3.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4.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5.标准权衡器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6.榜样。如:以身作则
多用于文章或艺术品,相当于“章”、“条”。如:新闻一则;寓言四则
1.划分等级
咸则三壤,成赋中邦。——《书·禹贡》
2.仿效,效法。如:则先烈之言行
3.做,作
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红楼梦》
4.正相反
则无可用。——唐·柳宗元《三戒》
则又望其真。——清·林觉民《与妻书》
5.又如:人皆好名,我则不然;则不(不但,不止)
6.表示相反或对照
则耻师焉。——唐·韩愈《师说》
7.又如:今则不然
8.表示平列关系
则桃李冬实。——宋·沈括《梦溪笔谈》
则桃李夏荣。
9.表示假设,相当于“若”、“如果”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
10.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元帅此计好则好,则怕瞒不过诸葛孔明。——《隔江斗智》
1.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
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则明月斜挂。——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则绿草如茵。
则人物必有概范。——蔡元培《图画》
2.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
则难者亦易矣。——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则易者亦难矣。
则治之如所言。——清·方苞《狱中杂记》
3.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
4.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
5.又如:则除(唯有,只有);则索(只好;须得);则情(只好管);则故(只管,只顾)
6.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
客则鼾睡。——明·魏禧《大铁椎传》
则学校大备。——蔡元培《图画》
7.表示让步,可译为“倒”、“倒是”
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总结篇八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所谓“用法”,包括弄清(1)虚词的词性,(2)语法作用,(3)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考纲中列出了18个虚词,一定要个个落实,结合教材,认真归纳其各种义项和用法,从常用义和非常用义方面进行比较区别,掌握常用义,照顾特殊义。例如“之”字,作代词、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用于主谓之间,表前置宾语)是通常用法,而作动词“到”、“用”(如“之其所短”中的“之”)讲则是特殊义用法。
筛选文中的`信息。
近三年来,主要考查的是以写人为主的史传文,且题目一般是用6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的形式,要求考生选择全部表现人物某一方面品质的一组。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是,将6个句子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作出判断。如果是写事的文章,则要求从记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关系、事件的发展及其走向、故事的梗概等要素把握阅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