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是指专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和谐社会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相互友爱、和睦相处的社会状态。当今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人们共同的愿望和努力方向。实现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关于和谐社会的完美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和谐社会实践案例,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防拥挤踩踏演讲稿篇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近几年全国踩踏的事故的发生,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这也给我们学校的安全教育敲响了警钟。那么多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究其原因,跟学校的安全教育没有落到实处有很大的关系。小学生的安全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为全社会所关注。我校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防范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到人,坚决杜绝踩踏的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防患于未然,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我校将在近期开展防踩踏安全教育活动,在10月9日下午六(4)班率先开展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负责安全的蔡杰老师亲自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预防踩踏的事故以及进行相关自我保护动作的指导。教育学生养成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还教育高年级同学保护礼让低年级同学,教育学生在发现异常情况时,保持心理镇静,放慢移动速度,如有同学跌倒要大声制止后面同学前进,扶起跌倒的同学,后面的同学要立即停止前进,不得故意往前挤,不得探头观看,预防踩踏的事故的发生。
总之,安全无小事,我们必须从关注身边的点滴小事,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希望这样的事故永远不要发生。
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时时都要有安全意识,处处都要注意安全!为了确保我园幼儿在上下课、上操或放学时下楼梯的安全,现就防踩踏的安全给小朋友讲一讲:
1、师生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快行猛跑,不你推我拉,不做危险动作,遵守秩序,礼貌礼让,爱护同学,做到安全、迅速。
2、所有的小朋友都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有秩序地离开教室,有秩序地下楼梯,不可以在楼梯上停留、追逐、打闹,绝对不能有拥挤、推拉等危险行为。
3、上完课的老师一定要负责组织好幼儿有秩序地离开教室,在楼梯口值班的老师要负责楼梯口的看管,确保下楼梯的安全。
4、幼儿园集体活动期间(如课间操、集体放学、下课、运动会等)幼儿集中上下楼梯要排队,前后两人间隔一个台阶,先下后上,并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全程护送。
5、小朋友如发现楼梯拥挤时,立即停止前进,并分别住后退(退回活动室或活动室走廊内)等待,做到大班礼让小班,男生礼让女生。
6、发生特殊事故时,学生不得惊慌、不准擅自一窝蜂冲出教室,应由教师弄清情况,有组织秩序安排学生撤出教室。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防踩踏安全教育,同学们要高度重视,要养成良好的上下楼习惯,遵守上下楼梯的秩序。上下课时有些小朋友喜欢跑动,更应该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同时希望孩子们们也要注意交通、饮食、用电、运动等方面的安全。
请全体老师和小朋友时时处处都有安全意识,时时处处都注意安全,愿安全伴随我们一生!
防拥挤踩踏演讲稿篇二
同学们:
安全是幼儿园所有工作的保障,为提高园所处理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师幼的安全意识,我班本周开展了防踩踏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活动前,我们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安全撤离知识及撤离过程中的要求、注意事项的辅导、教育与训练。要求队伍做到静、齐、快:从演练开始到回教室止,自始至终不讲话,队伍整齐靠右行,快走但不追跑,不推推搡搡,整个过程严肃认真。并结合户外活动课进行实地多次训练到位,使幼儿了解活动概况,严格遵守撤离要求,避免在演习中发生意外,确保幼儿的安全与活动的顺利进行。
演练前,各班教师对幼儿进行了预防踩踏事故的安全知识教育,教给幼儿预防踩踏事件发生以及事件发生后的应对方法。
演练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引下按照指定的路线有序地向各个安全出口跑去,整个过程井然有序。老师还带领幼儿一起学习了踩踏事故中保护身体安全的`方法。
演练结束后,老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了幼儿园预防踩踏事件发生时逃生的方法:上下楼梯要排好队、右侧通行,不拥挤、不跑跳、不打闹,手扶着栏杆走,保证队伍首尾有老师等。
通过此次演练,不仅提升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们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紧急疏散幼儿的能力,将安全观念牢牢植根于师幼心中,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安全快乐、健康成长!
防拥挤踩踏演讲稿篇三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1、在大家集体下楼时一律不准个别同学上楼,大家集体上楼时一律不准个别同学下楼。不在楼梯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无论什么时间上下楼梯都要靠右行走,不跑、不追、不逆行。值日生和带班老师加强监督、记录,发现一次,点名批评,严重时严肃处理。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每天做完广播操,各班按顺序回班,过楼道时,不拥挤、不推扯、不打闹,不逆行、不停留,需要上厕所的学生从队伍后面向东到厕所,严禁在队伍中穿越。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4、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5、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7、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8、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人流,组织有序疏散。
9、在校内活动时,不许追打跑闹,不要玩危险的游戏和带尖带刃的物品。不许爬高上低、不许滑楼梯、不许蹦台阶、不许人背人。在教室内玩耍时,不要跑、打闹、避免桌椅机柜等危险物品撞伤。
10、上厕所时按先来后到的顺序,不要拥挤,不要推拉,人多时要在外面待候,等人少时再进去。
11、如果放学时遇到停电事故,同学们不要起哄、喊叫,学校有停电应急照明灯,同学们更要有序下楼,保持安静。
12、任何同学不准乱碰开关,同学们一旦遇突发事件不惊慌,增强自护、自救能力。
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3、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或120等。
同学们:一人安全,全家幸福;因此,个人就不仅只是个人。每一个人的现在都与未来相连,每一个人的自身都与家庭相连,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请同学们从自身做起,遵守纪律,规范行为,提高警惕,让安全隐患从我们身边消失,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只有快乐!
防拥挤踩踏演讲稿篇四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如何有效地预防踩踏事件的发生
就在四天前,9月26日下午2:30分,昆明路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学生6人死亡、26人受伤,其中两人重伤。这对于受伤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在非自然灾害时期,可谓祸从天降。那么,像这样的踩踏事件屡发不止,究竟是何原因?是学校疏忽管理吗?也许有。但是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如果说,每一位同学在下楼时努力做到相互礼让,不打闹、不拥挤、不恶作剧,遇到同学不慎跌倒,立刻止步或是帮忙扶起,待同学站起后其他同学再继续前行。如果同学们都能这样做,那么,在美丽的校园里还会有这些惨剧的事情发生吗?同学们,前车之覆,后车鉴之。他人的教训,我们要吸取。
同学们,造成这些令人震惊和难过的校园踩踏事故发生的共同原因就是:课间休息或是放学下楼时,楼梯上人口密度大,人流向前运动速度缓慢。如果此时有同学打闹、拥挤、恶作剧,或是不守秩序乱推乱挤,就容易造成人流塌方而出现伤亡。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预防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呢?只要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就能确保我们自身的安全。
1、课间休息或是放学后不要急于抢行下楼,要站齐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下楼。队伍行进过程中做到不讲话、不打闹、不隔台阶下跳,精力集中,看清脚下安静、有序下楼。如遇上、下楼发生冲突时,学会相互礼让,要把安全第一牢记心中。
2、举止文明,上楼、下楼都靠右行。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3、发现不文明行为要敢于劝阻。
4、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5、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到。
6、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是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更不能爬在楼梯扶手上向下滑行。
7、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蹲下系鞋带。要设法抓住楼梯扶手或是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是停住,防止摔倒,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8、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9、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是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若自己不幸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还要设法靠近墙角。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在地,要马上停止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和拥挤。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的希望。我希望大家牢记血的教训,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严格遵守以上几点要求,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开始,从每天有序的上下楼做起,做一个有素质、讲文明的小学生。让校园里踩踏的悲剧永远不再发生!让我们在美丽的校园里健康快乐地地长。
防拥挤踩踏演讲稿篇五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爱生命,防止踩踏》。在现实社会中,请问你最需要什么?如果让我来回答,我就说:我最需要的是安全!因为离开了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了。所以,我们要懂得关爱生命,学会自救自护,珍惜生命。踩踏的事故是我们中小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安全事故,例如:
年11月18日晚,江西省九江市某校初一年级6个班学生下晚自习,有学生下至二楼与一楼拐弯处被后面学生挤倒,后面下楼的学生见状惊恐万状、蜂拥下楼欲逃,导致学生挤在狭窄的楼梯拐弯处,互相挤踏,致有5男1女6名学生死亡,另有11名重伤。
年11月29日12时许,新疆阿克苏第五小学发生踩踏的事故,造成6人重伤,1人病危,近百名孩子受伤被送往医院。当时正是课间操时间,学生从楼上蜂拥而下,前面的学生摔倒后引起踩踏,楼梯扶手被挤歪,造成孩子被挤伤或摔伤。
因此同学们在集队集会时,要有秩序的下楼排队,提高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的事故的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首先,要养成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禁止在人流高峰时段在楼梯和过道停留或逆向行走,不得滑楼梯扶手。
其次,上下楼梯时不搞恶作剧,不故意堵塞通道,不人为制造恐慌气氛。高年级同学保护礼让低年级同学。
最后,在发现异常情况时,保持心理镇静,放慢移动速度,如有同学跌倒要大声制止后面同学前进,扶起跌倒的同学,后面的同学要立即停止前进,不得故意往前挤,不得探头观看,预防踩踏的事故的发生。
为了避免发生踩踏的事故,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联合你前后左右的人一起采用人体麦克法,如果你意识到有发生踩踏的.危险或者已经发生了踩踏,你要迅速与身边的人(前后左右的五六个人即可)做简单沟通,让他们也意识到有发生踩踏的危险,你先喊“一、二”(或one,two),然后和周围人一起大声喊“后退”(或“goback”)。如此有节奏地反复呼喊。让更外围的人加入呼喊,呼喊者要示意身边的人一起加入呼喊,以此把呼喊声一直传递到拥挤人群的最外围,以保证快速有效的缓解踩踏的事故的严重后果。
最后,让我们一起记住:安全,警钟长鸣;安全,伴我幸福成长!
谢谢大家。
防拥挤踩踏演讲稿篇六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26日14时许,学校2起床铃拉响后,该小学一、二年级午休学生起床后返回教室上课,由于靠墙的一块海绵垫平倒于一楼过道,造成通道不畅,先期下楼的学生在通过海绵垫时发生跌倒,后续下楼的大量学生不清楚情况,继续向前拥挤造成相互叠加挤压,导致严重伤亡。
这个事故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和警惕: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时时都要有安全意识,处处都要注意安全!为了确保我园幼儿在上下课、上操或放学时下楼梯的安全,现就防踩踏的安全给小朋友讲一讲:
1、师生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快行猛跑,不你推我拉,不做危险动作,遵守秩序,礼貌礼让,爱护同学,做到安全、迅速。
2、所有的小朋友都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有秩序地离开教室,有秩序地下楼梯,不可以在楼梯上停留、追逐、打闹,绝对不能有拥挤、推拉等危险行为。
3、上完课的老师一定要负责组织好幼儿有秩序地离开教室,在楼梯口值班的老师要负责楼梯口的看管,确保下楼梯的安全。
4、幼儿园集体活动期间(如课间操、集体放学、下课、运动会等)幼儿集中上下楼梯要排队,前后两人间隔一个台阶,先下后上,并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全程护送。
5、小朋友如发现楼梯拥挤时,立即停止前进,并分别住后退(退回活动室或活动室走廊内)等待,做到大班礼让小班,男生礼让女生。
6、发生特殊事故时,学生不得惊慌、不准擅自一窝蜂冲出教室,应由教师弄清情况,有组织秩序安排学生撤出教室。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防踩踏安全教育,同学们要高度重视,要养成良好的上下楼习惯,遵守上下楼梯的秩序。上下课时有些小朋友喜欢跑动,更应该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同时希望孩子们们也要注意交通、饮食、用电、运动等方面的安全。
请全体老师和小朋友时时处处都有安全意识,时时处处都注意安全,愿安全伴随我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