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是指一个个体或团体经过慎重思考和讨论,形成的明确的决策或决心。制定决议时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共识,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专长。决议是一种动力和动力的源泉,它能够激发我们的内在潜能和激情,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画国画四年级篇一
教学目的:
2、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认识中国画
3、认识中国画用具,学习写意国画简单的笔法、墨法。认识中国画教学重点:
认识感受写意国画的艺术特色,认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笔法、墨法。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简单的国画笔法墨法,并可以随意画张画。
学具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组织教学。
欣赏写意国画,感受国画艺术特色。
1、范本欣赏优秀国画作品,直观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从题材、构图、笔墨色彩的运用等角度初步全面接触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三、初步学习简单的笔墨。
1、认识国画的墨色。认识中国画
2、认识国画的笔法。
四、尝试运用简单的笔墨技法随意画张画。
五、师生共同评点习练。
画国画四年级篇二
1、介绍名家画的葡萄。
2、请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国画葡萄。
分析葡萄:
分部:葡萄、叶茎。
葡萄画法:色彩、侧锋、湿画。
二、画法:画面上的一整串葡萄可以分为若干小组。一般分为三、五组,每组六、
七枚葡萄。每一枚葡萄的画法,是将大白云笔在笔洗中蘸湿,笔中的水挤干,然后用笔尖蘸紫色在色盘中调至毛笔中部,此时毛笔上的紫色为笔尖深、笔根浅。再用笔尖蘸汁绿色少许,在色盘中调至汁绿与紫有过渡。此时毛笔上的颜色变化应为:绿——绿紫——紫——淡紫。最后将调好色的毛笔用笔尖蘸吸清水,在色盘中微调,使笔尖的水吸入毛笔,但是不可破坏毛笔上已调好颜色的顺序。如果觉得笔尖清水不够,可以再次用笔尖蘸清水。这一调色过程是画出葡萄立体感和丰富色彩的关键,比实际画葡萄的过程更为重要。
三、作画时用左右两笔画成一枚完整的葡萄。左一笔细短,用笔锋画,右一笔宽
3、学生示范,集体评讲。
4、教师纠正。
5、学生再示范。
叶子:淡墨面、浓脉、干、中锋。
茎:浓墨、干、中锋。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小结。
六、展示作品。
七、集体讲评,择优表扬。
中国画梅花的画法
1.演示并分析笔墨变化。
焦墨、浓墨、交融的墨色分别可以表现梅花的哪个部分?(演示)
2.分析作业步骤
画国画四年级篇三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2认识干湿浓淡墨色。认识中国画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
1,认识中国画特点。
2,墨分五色的认识。
三、准备:毛笔、墨汁、调色板、旧报纸、宣纸、抹布。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国画。
(二)新授:
1、介绍中国画:中国画是我过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格,称国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2、介绍工具:a)笔:羊毫笔、狼毫笔、白云笔。b)墨:有松烟、油烟。c)纸:宣纸--生、熟。d)砚:砚用的是石头。e)色:可用水彩颜料代替。
3、各种工具的保管方法。
分类:1,题材:人物、山水、花鸟。2,方法:工笔、写意。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笔法:中锋,侧锋。
分辨:浓淡墨。中侧锋。干湿画法。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小结:讲评。
第二课墨与彩的韵味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
三、课前准备
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学生体验:
(1)拿出生宣纸和毛笔,让学生谈一谈,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
(2)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
(3)教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
2.师生共讨:
(1)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发展。
(2)你理解水墨画的韵味吗?
出示作品,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3)你知道这种韵味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教师因势利导。
3.学生实践:
教师布置作业,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
(1)学生互评:
(2)师生互评:
5.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创作,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很深的了解和体验,
好多同学的作品都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去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看看效果怎样?
画国画四年级篇四
一、教学目标:
识中国画
1、知识目标:
认识了解中国画的分类,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造型、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及人文精神。
2、能力目标:
认识中国画绘画的工具,学习写意中国画简单的笔法和墨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认识、感受写意中国画的艺术特色,认识、学习写意中国画的用笔方法和用墨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简单的中国画笔法和墨法,并可以随意画一张写意花鸟画。
三、学具准备:
毛笔、毛毡、墨汁、宣纸、中国画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向学生问好并自我介绍,让学生简单的了解自己,进行课前材料检查。组织学生以找不同游戏的形式欣赏国画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欣赏的画属于什么画,画面表现手法有何不同,从中感受工笔画和写意画所带给自己的不同视觉感受。发给学生生宣和熟宣,让学生亲自在生宣纸和熟宣纸上随手画,从中发现两者材质的不同和各自的.属性,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引出课题――认识中国画。
【资料链接】:
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料和墨在绢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富于传统特色。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也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
(二)、向学生介绍中国画,引导学生从题材、笔墨色彩的运用等角度初步感受中国画的艺术特色。
【中国画的分类】:
按技法分:
1、工笔画。
2、写意画(小写意画、大写意画)。
按内容分:
1、花鸟画(花鸟鱼虫,飞禽走兽)
2、山水画(亭台楼阁,自然现象)
3、人物画(人物肖像,生活场景)
【画材介绍】:
一得阁墨汁、宣纸(生宣、熟宣、半熟宣)、毛笔(羊毫、狼毫、)生宣:吸水性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主要用于写意画。熟宣:吸水性弱,主要用于工笔和白描。
羊毫:质地柔软,携水量大。
兼毫:软硬适中。
狼毫:质地较硬,主要用于勾线,皴、擦等技法的实施。
【中国画的形式】:
中堂、条幅、小品、镜框、卷轴、扇面、长卷、斗方等。
(三)、初步学习简单的笔墨。
1、认识国画的笔法。(中锋,侧峰,逆峰,拖笔)
简单的演示各种用笔的方法,讲解用笔产生的效果。
中锋用笔是指毛笔笔尖与纸面垂直,笔锋在墨线中间行走,用力要均匀,其效果圆浑稳重。
侧峰用笔执笔偏侧,笔锋在墨线的边缘,笔锋与纸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匀,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其效果毛、涩,变化丰富。
逆峰用笔是指笔锋逆行(也就是说和习惯的运笔方向相反),其效果干涩、稚拙。
拖笔一般指笔锋的运行和笔杆的倾斜方向一致,其效果光洁、挺拔。
2、认识中国画的墨法。
泼墨法、破墨法(浓破淡、淡破浓、墨泼色、色泼墨)积墨法
4、组织学生赏析《泼墨仙人图》和《墨梅》。
5、教师演示几种笔法和墨法在绘画中的运用。
(四)、指导学生尝试运用简单的笔墨技法进行笔墨练习。
1、进行用笔方法和用墨方法的练习。
2、要求学生随意画一张写意中国画。
(小组实践,老师随机指导,)
(五)、展示创作成果,师生共同评点。
教师小结
五、课后反思:
画国画四年级篇五
(播放视频)刚才,大家看到学生们正在轻松地玩,你能猜到这是哪部分知识点吗?是的――《认识方程》,我将静态知识进行了动态化处理。
评委老师,下午好!
《认识方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学生已经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同时又是即将学习“解方程”的基础。
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生活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到发现、创造的乐趣,经历数学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思路
我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建立方程模型---然后运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本课的教学不拘泥于方程定义的文字描述,而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
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自主学习.感知方程;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三、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扑克游戏、激疑引趣
我设计了一个“扑克牌猜数”游戏。拿出13张扑克牌,分别代表数字1―13,让学生从中任抽一张,不让老师看见这张牌。然后跟学生说只要你们用这张牌上的数字按要求计算后把结果告诉我,我就能快速猜到所抽的数字。
学生应该会兴致勃勃地上来抽一张牌,按要求计算后报出结果,比如得数是75,我猜到数字6,学生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再次玩游戏,比如这次学生的计算结果是45,我猜到数字3.
(2)导入课题、提出问题
在激发学生的疑问和兴趣后,我赶紧介绍帮我忙的就是数学王国中的“方程”,导入课题。(板书:认识方程)
然后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我顺势确定两个作为本节课将要研究的大问题。“什么是方程?”“为什么要学习方程?”(板书:“什么是方程?”“为什么要学习方程?”),关注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培养。
2.自主学习感知方程
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
(1)想象游戏
在学生明确“天平平衡,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是相等的”之后,我和学生们一起进入想象游戏状态:“伸出你的双手,闭上你的眼睛,现在我们都变成了一架天平。请注意,您的左盘放进了10克砝码,紧接着您的右盘放进了30克物体。此时此刻,左盘来了救兵――20克砝码。亲爱的天平们,openyoureyes,您现在怎样了?”
(课件演示上面天平的过程.快速的)“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相等的状况吗?”学生很容易说出“10+20=30”。
想象游戏中多感官的参与,帮助学生建立“等式”概念。
(2)不同方式表达
“同学们,我们继续玩天平!”(课件动态演示:左盘先放一个樱桃,右盘放20g砝码)“要使天平平衡,该怎么办?”学生应该会说“在左盘放上物体吧”。(课件演示)在创设了樱桃生活情境后,我尊重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开放地处理为: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天平两边相等的状况。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形:
a.生活语言樱桃的重量加5克等于20克
b.生活+数学语言樱桃+5克=20克
文档为doc格式
画国画四年级篇六
一、教学目标: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现树枝上的枇杷。
二、教学准备:
1、学生有画枇杷和小鸡的经验。
2、课件;范例。
3、宣纸、毛笔、颜料、墨汁等幼儿国画用具;背景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课件,引起兴趣。
1、师:春天到了,枇杷成熟了,一个个枇杷看上去那么诱人,那么你们知道枇杷长在哪里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教师边出示幻灯,学生边欣赏)
2、师:看到了吗?长在哪里?怎么样的?
3、学生自由说说。
4、小结:枇杷是一串一串的长在树上的,排着队,但它们不是像我们小朋友整整齐齐的排队,而是没有规律的,有的在前面,有的露出半个头,有的害羞的躲在后面。
5、师:这么漂亮的枇杷,许多国画大师也很喜欢,于是他们把树上的枇杷画了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教师继续出示幻灯,学生欣赏。)
(二)学生观察,教师讲演、示范。
2、学生观察和示范,教师讲演。
《枇杷图》的画法步骤
步骤一:先画叶,重墨勾筋,可用草绿蘸墨点染,上下部叶要虚实分明。步骤二:次穿枝画干,可用草绿蘸墨画出。
步骤三:再次填果,用石黄或藤黄点染,用重墨点脐。
步骤四:题字钤印。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1、师:下面就请你画一幅美丽的枇杷图。
2、画上小鸡,使画面更加丰富。(放背景音乐)
(四)交流分享: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鼓励学生发现同伴画的好的地方。)
画国画四年级篇七
一、教学目标:
识中国画
1、知识目标:
认识了解中国画的分类,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造型、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及人文精神。
2、能力目标:
认识中国画绘画的工具,学习写意中国画简单的笔法和墨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认识、感受写意中国画的艺术特色,认识、学习写意中国画的用笔方法和用墨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简单的中国画笔法和墨法,并可以随意画一张写意花鸟画。
三、学具准备:
毛笔、毛毡、墨汁、宣纸、中国画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向学生问好并自我介绍,让学生简单的了解自己,进行课前材料检查。组织学生以找不同游戏的形式欣赏国画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欣赏的画属于什么画,画面表现手法有何不同,从中感受工笔画和写意画所带给自己的不同视觉感受。发给学生生宣和熟宣,让学生亲自在生宣纸和熟宣纸上随手画,从中发现两者材质的不同和各自的.属性,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引出课题――认识中国画。
画国画四年级篇八
教材是课程的基础和依托,正确理解教材有助于课程的顺利展开。因此,我会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我所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绘画第2课第1课时,本课属于绘画学习模块。本节课着重从中国画的概念、创作与评价标准、表现方法、造型要求、用色特点、表现形式、意境营造等方面来介绍中国画,着力于使学生体会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体会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刻内涵,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中汲取营养,增强学生自豪感。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授课的重要依据。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事物的细节,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并非发展的尽善尽美。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会更多的采用教师引导,然后抛砖引玉的方式展开,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不同的美术鉴赏方法认识中国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品,以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底蕴。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画的概念及相关知识,感受画家在自然美中表达内心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讨论、分析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重点:了解中国画的特点以及作品中所传达出的主观情感。
难点:体会中国画中的形神兼备和气韵生动之美。
五、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践行新课标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将采用情境法、讨论法、比较法,从而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纸等。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费德门教授提出的美术鉴赏的程序“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我确定我的基本环节为:
环节一:多媒体展示,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将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山水画和一幅西方风景油画对比欣赏,结合资料卡介绍中国画的特点,体会国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之处。从而导入课题《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并引起他们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去。
环节二:新课讲授,探究新知
1、认识中国画
我将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展示的国画作品,并提问:结合相关资料,谈谈对于中国画的理解?学生总结回答:中国画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精神文明创造结晶之一。画家有着自己特有的观察、感受、认识、体验和评价客观世界以及表现自己主观思想感情的独特的方式和方法。他们使用中国特有的笔、墨、纸、绢、砚等工具材料,有着不同于西方绘画的艺术创作理念、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语言体系。
2、形神兼备
紧接着我将继续追问:结合画面,理解一下“形、神”分别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形”是指表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神”是指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本质,这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古籍中有“存形莫善于画”的说法,又有“形具而神生”之说,因此自东晋顾恺之以后,“以形写神”或者“形神兼备”便一直作为重要的指导理论应用于人物画领域,之后又逐渐扩大到山水画和花鸟画领域。
3、气韵生动
紧接着我将设置小组讨论,出示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以同桌俩人为一小组,讨论画家在作品中是如何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使画面具有生命力?师生共同讨论得出:遵循绘画的最高标准“气韵生动”的绘画理论。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绘画有气韵,就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六朝山水画家宗炳,对作品弹琴,欲令众山皆响,这说明画里有音乐的韵律。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提问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环节三:总结归纳,体会气韵
之后我会提问:如何理解绘画中体现的气韵生动?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南齐谢赫进一步发展了“形神兼备”理论,把“气韵生动”列为绘画“六法”之首。气韵原是品藻人物从姿态、表情中所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时的用语。
在绘画中“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及其所刻画的形象要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到后来,气韵的概念渐渐涵容更多的主体表现的因素,气韵指的是作为主客体融合的艺术形式的总的内在特质,能够表现物我为一的生动气韵,至今也是绘画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
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中国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使学生的思维之间发生碰撞,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环节四:学生实践,自主欣赏
我将设置小组讨论,前后四人为一小组,5分钟时间,结合今天所学赏析顾恺之《洛神赋》,教师巡视指导,给予意见。小组代表发言总结:
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提出“以形写神”的人,对中国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画面以长卷的形式,非常出色地表现出一种现实世界所不可能有的综合审美意象和神话意境,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画面充满浪漫色彩,天上是风神屏翳在“收风”,水面是水神川后在“静波”水中文鱼戏水,空中水禽飞翔。洛神云髻高耸,衣袂飘飘,手执羽扇,凌波而行。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潺潺,青松黄菊,垂柳芙蓉,构成一幅非常美丽的画面。
这一过程起到了巩固、检验和巩固知识的作用,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在此期间我会巡视指导,对部分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即时给予指导。
环节五:课堂总结,开放作业
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的收获和体会,总结本课知识框架并进行情感升华,引导学生通过视听参照,闭眼联想,然后互相交谈,感悟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总结本节课收获后我会趁热打铁请学生课下搜集资料,预习本节课后面的内容,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好准备。
这一环节请学生主动分享收获,从学生的角度检验本堂课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效果,真正践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时刻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反馈为标准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探究更贴合学生学段的教学方法。最后的收集资料,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是为了更好的巩固本课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八、说板书设计
画国画四年级篇九
教学目的:
一。参照范画,临摹其笔墨技法,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
二。使学生认识画、诗、书,即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一。运笔、用水、用墨的方法;
二。画菜叶;
使用教具:
(1)范画2张
(2)步骤图6张
(3)白菜、辣椒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提问: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有哪些?(学生答)
二、讲授新知识:
1。师生共同欣赏齐白石,李苦禅的作品,简介风格。然后出示教师示范作品,简单介绍一下。
2.教师示范以大白菜和辣椒为题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边讲边画)。
(1)画菜帮:中锋蘸淡墨勾出,先从中间一块画。
(2)画菜叶:用大笔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侧锋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注意墨团有浓淡大小的变化。
(3)画叶脉: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4)画菜根:中锋蘸浓墨,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下按。
(5)画辣椒;用大红色画辣椒,尽量一笔完成。
(6)题字和盖印:在适当的地方题字和盖印,作品完成(15分钟)。
2。出示作业要求:
(1)临摹一幅《白菜辣椒》的水墨画。
(2)用笔大胆、肯定。
(3)保持画面、桌面、地面的干净。
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20)分钟。
三。讲评:选出几件好的和差的学生作业讲评,然后布置下节课学习任务(3分钟)。
画国画四年级篇十
一、欣赏:
以齐白石的《南瓜和茄子》为重点,指导学生欣赏水墨写意国画。先介绍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分析笔墨技法,讲解画面布局,然后说明在哪一部分使用中锋、侧锋笔法,以及如何用水、用墨。欣赏时,结合上一节基本技法练习入教材分析进行。
二、教师示范以青菜为题材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
(教师边讲边示范):
1、先想好画什么,画面怎样安排,然后用指甲轻轻刮出大体轮廓。初学者可用铅笔、炭素铅笔或森炭条起稿。
2、中锋蘸淡墨勾出菜帮,先从中间一块着手。
3、用大笔的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浓墨,以侧锋法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落笔要生动,大胆肯定,注意墨团要有大小浓淡的变化。
4、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5、中锋蘸浓墨(稍干),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也往下按,然后向外撇出,如有些飞白效果,更为理想。
6、在适当的地方题字和盖印。作品完成。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可选择大师作品中的主要物体,重新组织画面,下笔前要先想好用笔方法:水墨应如何调合?浓的还是淡的?运笔采用铡锋还是中锋?运笔方向如何确定?总之应“意在笔先”。
练习时,教师要特意说明,练习水墨画法,因经验不足,往往要画上好几次才能画好一幅画,效果也不一定令人满意,只有多练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四、讲评:
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业与大师的作品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