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段旅程,充满了起起伏伏和无数的选择。写一篇完美的人生总结需要我们客观、全面地回顾自己的经历和成长。小编精心为大家挑选了一些优秀的人生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反思篇一
教材内容分析: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优化的思想。
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
板课题)(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打电话,你会打电话吗?那我看看你们到底会不会?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教学预设:这时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逐个通知;2:帮忙转告)
这个帮忙转告,怎么个转告法?你想让几个人去转告?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从平均分组到不平均分组有一个思维跨度,有时学生是不敢想或不会去想。在教学中很有必要锻炼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这也是为等一下的优化方案做铺垫。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在想办法时,要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从众多的方法中选出最好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设计意图:猜想一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心中有个疑团,提高探索的欲望。二是要让学生体会验证的必要性。)
二、探索比较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
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
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每分钟通知的人数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并让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切身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空闲。)
三、探究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第几分钟1、2、3、4接到通知人数1、2、4、8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
按照这个规律,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3)人3分钟一共通知(7)人
四、优化方案
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1:逐个通知
方案2:帮忙转告
(1)平均分成3组(5,5,5)——7分钟
(2)平均分成5组(3,3,3,3,3)——7分钟
(3)分成4组(4,4,4,3)——6分钟
(4)分成3组(6,5,4)——6分钟
(5)分成5组(5,4,3,2,1)——5分钟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讨最优化的方案。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一、谈话引入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学校组织了一个15个人的合唱队。星期天,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2、学生汇报想法。(师引导)
3、小结入题,板书课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二、探究新知 1、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反馈。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3:相互转告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接到通知的组员都不闲。
三、发现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3分钟一共通知( 7)人
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
四、优化方案。
五、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大家知道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工作效率会更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各项工作中都动起手来,节时间,提效率,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不同的音乐,根据音乐的旋律、歌词联想相关的生活情景。
2、感受音乐和生活的关系,喜欢欣赏音乐。
活动重点:根据音乐的旋律、歌词联想相关的生活情景。
活动准备:
课件“打电话”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引起兴趣
看看这儿有什么?这些数字有什么用?
二、欣赏音乐,大胆联想
你想打给哪幢颜色的房子?他家的号码是多少?
乐曲一:(抒情)
·你觉得里面的人在干什么?
·这首音乐听起来什么感觉?
·你的宝宝听了这个音乐会不会睡着呀?(模仿哄宝宝睡觉,看课件验证)
乐曲二:(娃娃家音乐)
·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你喜欢做娃娃家的谁?做些什么事?
·里面的哥哥姐姐是不是也在做娃娃家呢?(看课件)
乐曲三:(水)
·不知道他家会有什么有趣的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做什么事情会有水的声音?
·看课件验证,跟音乐模仿洗手、洗衣、划船等动作
乐曲四:(运动)
·不知道红色的房子电话装好了吗?
·找找数字5在哪里呀?
·猜猜里在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做操?还有什么办法也可以锻炼身体?
·跟音乐节奏动动自己的身体。
三、结束: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反思篇四
1、练习对话主动表达并与成人交谈,学说完整句。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制的电话
活动过程
1、学习打电话(集体教育)。
(1)观察模仿教师打电话。“喂,您好!我是陈老师,请您帮我找×××接电话好吗?”×××接电话(教师替代)。“您好!您是×××吗?我是陈老师,今天下班后您能来我家吗?”:好的,欢迎您。“再见”。
(2)教师给幼儿打电话,让幼儿学习如何接电话。
“您好!我是××ד您有什么事吗?”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一问一答的语言,练习使用简单句。
(3)幼儿二人一组练习打电话。
教师帮助幼儿学习一问一答的对话。练习主动与人交谈。主动发问,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游戏区内自由“打电话”。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 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电话号码和互打电话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2.学习用完整的语句进行对话。
3.培养幼儿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记录卡片、电话及电话模型等。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请幼儿讨论。
师:“我们班谁很久没来幼儿园呢?小朋友猜猜他为什么没有来?现在非典那么流行,我们要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舒路为什么没来幼儿园?”
2.“知道舒路家的电话号码呢?”出示大记录卡让幼儿讨论如何记录。
3.电话接通时,你们想和他说些什么?要怎么说才有礼貌呢?
4.请几位幼儿尝试现场打电话,问候在家的小朋友,培养幼儿间相互关心的情感。
5.打电话给大班生病的朋友和杨医生。
重点提醒幼儿打电话的时候注意礼貌用语及用完整的语句对话。
6.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对他们表示关心呢?
7.幼儿间交流电话号码,自由打电话。
(1)讨论:如果想打电话给好朋友却没有他的号码怎么办?用什么办法记电话号码最好? 。
(2)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卡,介绍记录方法。
(3)幼儿间交流电话号码,师巡视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
(4)拨电话号码,和同伴打电话。
活动反思: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反思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电话号码和互打电话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2.学习用完整的语句进行对话。
3.培养幼儿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记录卡片、电话及电话模型等。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请幼儿讨论。
师:“我们班谁很久没来幼儿园呢?小朋友猜猜他为什么没有来?现在非典那么流行,我们要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舒路为什么没来幼儿园?”
2.“知道舒路家的电话号码呢?”出示大记录卡让幼儿讨论如何记录。
3.电话接通时,你们想和他说些什么?要怎么说才有礼貌呢?
4.请几位幼儿尝试现场打电话,问候在家的小朋友,培养幼儿间相互关心的情感。
5.打电话给大班生病的朋友和杨医生。
重点提醒幼儿打电话的时候注意礼貌用语及用完整的语句对话。
6.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对他们表示关心呢?
7.幼儿间交流电话号码,自由打电话。
(1)讨论:如果想打电话给好朋友却没有他的号码怎么办?用什么办法记电话号码最好?。
(2)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卡,介绍记录方法。
(3)幼儿间交流电话号码,师巡视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
(4)拨电话号码,和同伴打电话。
活动反思: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反思篇七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不同的音乐,根据音乐的旋律、歌词联想相关的生活情景。
2、感受音乐和生活的关系,喜欢欣赏音乐。
活动重点:根据音乐的旋律、歌词联想相关的生活情景。
活动准备:
课件“打电话”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引起兴趣
看看这儿有什么?这些数字有什么用?
二、欣赏音乐,大胆联想
你想打给哪幢颜色的房子?他家的号码是多少?
乐曲一:(抒情)
· 你觉得里面的人在干什么?
· 这首音乐听起来什么感觉?
· 你的宝宝听了这个音乐会不会睡着呀?(模仿哄宝宝睡觉,看课件验证)
乐曲二:(娃娃家音乐)
· 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 你喜欢做娃娃家的谁?做些什么事?
· 里面的哥哥姐姐是不是也在做娃娃家呢?(看课件)
乐曲三:(水)
· 不知道他家会有什么有趣的声音?
·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做什么事情会有水的声音?
· 看课件验证,跟音乐模仿洗手、洗衣、划船等动作
乐曲四:(运动)
· 不知道红色的房子电话装好了吗?
· 找找数字5在哪里呀?
· 猜猜里在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做操?还有什么办法也可以锻炼身体?
· 跟音乐节奏动动自己的身体。
三、结束: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反思篇八
教材内容分析: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优化的思想。
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
板课题)(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打电话,你会打电话吗?那我看看你们到底会不会?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教学预设:这时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逐个通知;2:帮忙转告)
这个帮忙转告,怎么个转告法?你想让几个人去转告?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从平均分组到不平均分组有一个思维跨度,有时学生是不敢想或不会去想。在教学中很有必要锻炼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这也是为等一下的优化方案做铺垫。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在想办法时,要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从众多的方法中选出最好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设计意图:猜想一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心中有个疑团,提高探索的欲望。二是要让学生体会验证的必要性。)
二、探索比较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
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
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每分钟通知的人数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并让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切身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空闲。)
三、探究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第几分钟1、2、3、4 接到通知人数1、2、4、8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
按照这个规律, 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 3 )人 3分钟一共通知( 7 )人
四、优化方案
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1:逐个通知
方案2:帮忙转告
(1)平均分成3组(5,5,5)——7分钟
(2)平均分成5组(3,3,3,3,3)——7分钟
(3) 分成4组(4,4,4,3)——6分钟
(4) 分成3组(6,5,4)——6分钟
(5) 分成5组(5,4,3,2,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