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要求教师细化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中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调整,以下教案范文或许能帮助大家在教学设计上有所启发。
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案篇一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根,实验表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这些地方你们都熟悉吗?
(我们的学校、鼓楼商场还有学校后门的建设银行。)
师:老师从学校大门口到建行去取钱,有几条路可走?猜一猜我会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师:老师在银行取了钱后,现在要去鼓楼商场购物,又有几条路可走?我会走哪条路?
师:老师现在要回学校,我又有几条路可走?我又会选择哪条路呢?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认为在三角形的线路中走其中一条边的线路比走另外两条边组成的线路近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困惑,沉默不语.)
师: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看看在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设疑激趣,动手探究
师:(设疑)用小棒代替线段。请看,老师这儿有红、蓝、黄色的小棒若干根,任意拿三种颜色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色的三角形吗?(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
师:有两种意见,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动手操作后再谈自己的发现。
师:我请一位同学上来任意拿出不同颜色的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看。)
师:这位同学围成三角形了吗?(根据学生的情况将数据填在表格中)你们想不想试试?
师: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棒,要求用三种颜色的小棒围三角形。看看哪些长度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些长度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同桌分工合作,一个同学围三角形,然后读出小棒上标出的长度;另一个同学作记录。
(单位:厘米)
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你的重大发现
三、汇报交流,发现规律
让每组同学汇报围成和围不成三角形的数据。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课件演示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不能围成又有两种情况:两条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
师:到底什么样长度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呢?
结论一: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同学们都同意这个结论吗?有不同意见吗?
师:看来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结论不够全面.还能怎么修改一下呢?
进一步得出结论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这个结论全面吗?是否适合任何一个三角形呢?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或摆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边的长度,验证一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发现了一个有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重要结论,那就是: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解释老师所行路线的原因。
2.判断。
五、全课小结。
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案篇二
四边形分类p29~30页。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技能目标: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观察,分析。
重点: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难点: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各种四边形的图片。
一、创设情境。
师:看,淘气剪了许多四边形,你能将这些四边形进行分类吗?
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后进行汇报。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师展示学生的分类方法,如和课本不一致,引导学生观察智慧老人的分法。
教师总结: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b.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师:请学生说一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如学生说不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教师可以准备几根小棒。
师提问:你能选几根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四条边?
学生进行选择,拼摆。
讨论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每组对边想等。
2.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师: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特征得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
三、巩固练习。
1.在第30页的点阵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指导学生在画图是,借助点子,将图形画得美观。
2.第30页练一练1题分类。(剪下课本附页中的图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你对这几种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学生发言)
五、课堂拓展。
六、作业设计。
1.教材30页3题。
2.教材30页4题。
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案篇三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活动:用小棒摆三角形,下面哪组能摆成?哪组摆不成?与同伴交流。
2.想一想,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与同伴说一说。
3.算一算,比一比,能摆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练一练:
第1题:判断每一竖行三条线段能否摆成三角形。
第3题: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
第4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遍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遍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
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技能目标
(1)、经历搭三角形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懂得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部分学生都能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性质,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能很好的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突破教学重点,但没能很好的利用现有的课堂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难点。
教后反思
(1)教学理念: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从小养成一种“展示自我”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探索知识规律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体现教师是知识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在知识的王国里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为学生创设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
(2)本课时中几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与实施情况:
第一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动手操作,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一组小棒能拼成三角形,另一组小棒却不能拼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并激起了探究的欲望,产生了对所要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第二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参与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通过用小棒拼三角形,直观地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填写实验报告单等动手、动脑的活动,再经过交流,发现问题,探究规律,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基本上在整个知识规律的得出过程中没有教师的讲解,教师只是起一个组织、引导的作用,这样做既让学生经历了数学新知的形成过程,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第三是练习设计即注重基础与实际运用,面向全体学生,又安排了一些对原有所突破,拓展、发散和提升的题目,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把所得知识放到生活情境“找捷径”中加以验证,再在层层练习中不断加以提升、拓展……使知识的获得不断圆满、丰富,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并学会思考。
(3)教学中的疏忽及教后思考
上完课后发现,学生已有的基础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致使原先的教学设计在堂上有所改变,课上虽能根据突发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但驾驭能力还要提高。备课时也要多方面考虑周全,方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方式和教学语言的精炼程度,以及对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方面的能力是今后教学中的努力方向。
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案篇四
1.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知道三角形有三条高。
2.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3.了解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及特征。
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
三角板、学生的学习单。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研究三角形的高。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课件演示)。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角形高的有关知识。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高)
二、操作演示,观察发现。
1.(课件边演示边说)如果我们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三角形高的画法:
3.你觉得三角形会有几条高呢?为什么?(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从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都能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所以有三条高)请同学们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名同学上黑板上演示画高。
4.认真观察三角形的高,你有什么发现?(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三条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互依存的。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相交于一点。)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我们再来看直角三角形,你会以bc边为底,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吗?。(学生在学习单上画)。你有什么发现?(老师课件边演示边说: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bc为底,作高时,要从a点向它的对边bc作一条垂线,发现高与另一条直角边ab重合;如果以直角边ab为底,作高时,要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发现高与另一直角边bc重合,也就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如果一条是底,那么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它的高。以斜边ac为底,作高时,要从顶点b向它的对边ac作垂直线,发现高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
2.我们再来看钝角三角形,从钝角三角形的b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高在三角形内;从a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bc延长,高在三角形外;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ab延长,高也在三角形外。钝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因答可以是两个方面)一是从高的画法说;二是从发现说。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其中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并且相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而钝角三角形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案篇五
1.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知道三角形有三条高。
2.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3.了解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及特征。
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
三角板、学生的学习单。
1.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课件演示)。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角形高的有关知识。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高)
1.(课件边演示边说)如果我们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三角形高的画法:
3.你觉得三角形会有几条高呢?为什么?(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从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都能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所以有三条高)请同学们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名同学上黑板上演示画高。
4.认真观察三角形的高,你有什么发现?(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三条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互依存的。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相交于一点。)
1.我们再来看直角三角形,你会以bc边为底,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吗?。(学生在学习单上画)。你有什么发现?(老师课件边演示边说: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bc为底,作高时,要从a点向它的对边bc作一条垂线,发现高与另一条直角边ab重合;如果以直角边ab为底,作高时,要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发现高与另一直角边bc重合,也就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如果一条是底,那么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它的高。以斜边ac为底,作高时,要从顶点b向它的对边ac作垂直线,发现高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
2.我们再来看钝角三角形,从钝角三角形的b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高在三角形内;从a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bc延长,高在三角形外;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ab延长,高也在三角形外。钝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因答可以是两个方面)一是从高的画法说;二是从发现说。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其中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并且相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而钝角三角形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案篇六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83页、84页。
(1)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及方法,体会每类三角形特征,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通过观察、分类、记录等活动,折、剪等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重点:通过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特征,对三角形准确地进行分类。
难点: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内在联系。
教师:ppt课件
学生:人人准备三角板、量角器、剪刀、一张正方形纸、两张平行四边形纸,另外每小组按要求做8个三角形并编号,然后用小袋装好。
(一)做3个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1、有一个角是钝角、2、有一个角是直角、3、三个角都是锐角)
(二)做3个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4、有一个角是钝角,5、有一个角是直角,6、三个角都是锐角)
(三)做两个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7、8、大小不同)
(一)情景导入:
今天有很多老师在这里听课,如果让你把在场的老师分成两组,你将如何分组呢?教师对每种方法都要予以肯定、引导。
(二)探究活动
多媒体出示用三角形组成的船的图案,请同学们从整体看这像什么(与学生准备的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船)?细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告诉我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特征?再仔细看看各个三角形形状、大小一样吗?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说出那是因为角的大小、边的长短各异造成的。
指着船图说:“既然如此,我想把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为什么?(相机引导说出原因)”刚才同学们说了只有两种方法:按边分或者按角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三角形的分类)请同学们按角和边对你组袋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
(三)展示成果
1、现在哪一组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类的成果呢?展示表格,边展示边讲述。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板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同学们真聪明,简直就成数学家了!老师非常高兴,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2、(课件)从角的大小来看,你能猜到这个信封里装的是什么三角形吗?每次都要说出理由。
a、露一个直角——直角三角形
b、露一个钝角——钝角三角形
c、露一个锐角现在能一次就准确地猜出来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这下明白了按角分类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吗?比我聪明!
3、这会哪一组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按边分类的成果呢?展示表格,边展示边讲述。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板书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四)思维训练
1、你们手中都有一个正方形,将它的对角对折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按边分它既是什么三角形?按角分它又是什么三角形?三角板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三角形,拿出来看看,这样的三角形我们就把它叫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2、你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或者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吗?请!(折、剪、划线)
学生展示成果。
(五)总结
这节课我知道了……懂得了……学会了……(完善集合图—都只有字,没有圈)
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因为运用了分类方法,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井井有条,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六)课后作业:剪一剪
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经历拼一拼、移一移等操作活动,探索、归纳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能力,积累活动经验。
3.渗透模型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理解两条线段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义。
教学资源:
小棒、多煤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课件)主题图。小明上学,你猜他会走哪条路?这条路与其他两条路相比有什么特点?(中间这条路直直的,是一条线段,上面哪条路是两条线段组成的,下面这条路是一条曲线。)小明为什么走中间这条路?(这条路最短)课件演示:三条连线比较长短(师: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2.实物展台上放三根小棒:
现在这样围成三角形了吗?谁来围一围?刚才没围成三角形,现在就围成了,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3.如果从三根小棒中拿走一根,剩下的两根能围成三角形吗?top100范文排行能想办法变成三小棒吗?(把一根小棒剪成两段,变成三根小棒)把两根小棒变成三根,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二、操作演示,观察发现。
1.(课件出示四根小棒)有四根小棒6、5、3、2(单位:厘米)
2.任意取三根摆一摆三角形,会有几种情况?
3.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并填写好学习单,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
4.组织全班交流:学生边说,老师边课演示。
第一种情况:6+5>3,6+3>5,5+3>6;
第二种情况:6+5>2,6+2>5,5+2>6;
第三种情况:6+3>2,6+2>3,3+2<6;
第四种情况;
5+3>2,5+2>3,3+2<5
5.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cm)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案篇八
p.24、25
这节课教学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是有关三角形的重要概念,是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例题首先通过量人字梁的高,引导学生初步联系现实生活感知三角形的高,然后通过图示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建立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
认识三角形的高,并正确地画高。
1、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三角形内部的高)
2、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显示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角尺、学具盒等
一、复习:
明确:只有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这样的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一般判断的时候只要把最短的两条边加起来和最长的比就可以了。
2、画一个类似于人字梁的三角形(只要外面的三条边)
说说三角形的组成: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我们刚才说到三角形有三条边,这节课我们将要来认识关于这个三角形神秘的第四条线段,你猜是什么?(高)
板书:高
由“高”你联想到了什么?(垂直、直角标记……)
2、示范画高的方法:
边画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板书:底
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
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画的这条线段用虚线表示,画完后还要画出直角标记和“高”(或用字母“h”表示)
学生在作业本上,模仿板书也画一画。
学生把该样子的三角形也画在作业本上,并画出其中的一条高。
画完后问:你有什么疑问吗?
(可能会有同学会提出:三角形一共有3条边,只能以刚才的那条边位底吗?如果是以另外两条边为底呢?)
指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另外两条边也可以作为底,也可以分别找到它们的高。继续分别请学生来用三角板摆一摆另两条高的位置。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三条高。
观察该图,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它的3条高;这3条高相交于同一个点。)
指出:如果你画的三条高没有相交于同一个点,那么你的高肯定是画得不够准确。
4、举老师手里的三角板,问:我手里的这个三角板和刚才画的三角形,有什么不用?(有一个直角)
描画出三角板中的三角形,并标出其中的一个直角。
问:这个三角形,你也能像刚才那样找到3条高吗?怎么找?
结合学生的回答,使大家明白: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角边可以互相看作是一底一高,不用另外画;只有当把斜边当作底的时候,它的高要另外画;3条高相交于原来的直角处。
三、完成书上的练习
1、试一试,分别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个高各是多少厘米。
2、想想做做第1题: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注意图上以规定了底,只要画出指定的一条高就可以了。
交流的时候,重点说说第三个三角形:它的高是哪一条?为什么?
说说你的方法?有没有有序思考的方法?
(比如可以这样考虑:把14厘米一分为二是7厘米和7厘米,最长的边不可能是7厘米,因为如果一条边是7厘米了,那另外2两边合起来也是7厘米,那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了。在整数的范围里,最长的边只能是6厘米,那另外两条边合起来就应该是8厘米;8不能分成1和7,那还能分成2和6、4和4,3和5就是书的情况。还可以想最长的是5厘米,那另外两条合起来是9厘米,9不能分成1和8、2和7,3和6已经有,还有就是4和5。所以一共有4种情况:3、5、6;2、6、6;4、4、6;4、5、5。)
4、想想做做第3题,请你说说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的长度一定比小棒短?
(可引导学生回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所以这条高要比小棒短。)
四、介绍“你知道吗?”
1、学生分别用学具盒里的3根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轻轻捏住其中的一个角,敲其他的边或角,发现: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再用4根或5根甚至更多的小棒,围起来,得到一个多边形,也捏住它的一个角,轻轻地敲,发现:它非常容易得变成其他模样。
指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