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制定安全教案,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学习相应的应对策略。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小学教案的编写要点和技巧,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启发。
简单的教案篇一
时间的计算的巩固练习。
1、 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习惯。
3、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养成独立安排时间的习惯。
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合理安排时间。
课件
一、创设情景。
师:“时间就是金钱”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师:同学们,当你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来到学校的时候,一天的学习生活就开始了。那么,你计算过每天在学校里的时间有多长吗?带着这个问题,以4人小组为单位,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比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棒。听懂了吗?好,开始。
生:小组讨论完成,并汇报。(说出怎样算出来的)
二、复习旧知并拓展。
1、复习旧知。
出示课件1——小明起床,上学,到校,上课,下课,放学的时间。
每张图让学生自己观察从中获取信息,并说出来。教师板书。
起床:7:00
上学:7:30
到校:7:45
第一节上课:8:20
第一节下课:9:00
放学:12:00
小组内任选两个时间段进行计算,并汇报本组算得的什么和计算结果。(说出计算方法)
有同学选起床到第一节下课有好长时间,如没有,教师出示课件叫学生试着计算。
板书9:00-7:00=2(小时)
师:为什么这里用小时不用时?
师:2小时有多少分? (120分)怎样知道的?所以这里的2小时是一段时间不是一个时刻。
2、拓展练习。
出示课件2(现在4:50,路上要用20分钟,回去看大风车节目能赶上吗?
用钟面演示,4:50再过20分钟是多少时刻。(请学生上来演示)
师:有谁知道大风车节目开始的时间?(鼓励表扬知道的同学,建议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记下来)。
板书:回到家的时间:5:10
大风车节目开始的时间:5:27
师:能赶上看吗?
三、团结协作。
同学们喜欢郊游吗?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郊游的活动时间安排,好吗?比比看那个小组设计的最合理。
小组汇报。
四课堂.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时间的计算,还学会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
四、课后作业。
观察邮政局的营业时间。
简单的教案篇二
1、 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
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图画出较规范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透明胶带、各种电工工具。
目标教学法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电池,谈话: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师:电池能够提供什么?
指出:它是一种电源。
二、新授:
1 、认识简单电路元件:
( 1 ) 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子,里面有:
电池盒――上面有 + 、 - 符号,表示“正极、负极”
导线――用来传输电能
小灯泡――也称为小电珠,出示简图
灯座――用于插放小灯泡
2 、连接电路:
( 1 )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你会怎样做?
( 2 ) 在白纸上,画出你的连接实物图。
( 3 ) 指名展示学生的想法。
3 、分析连接后的.情况:
( 1 )根据学生的摆放,说明连接后的结果。
( 2 )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
( 3 )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
( 4 )说明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
( 5 )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板书:回路 )
( 6 )改变电池的位置、样子(盒式、条形等),请学生标出电流方向。
4、开关的认识:
( 1 ) 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
( 2 )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
( 3 )领取开关,进行试验。
( 4 )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
( 5 )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是一条通路。(板书:通路。 )
( 6 )我们把这样一条流通的回路,称为闭合电路。只有形成了一条闭合电路,电流才能通过。
5 、指导画电路图:
( 1 )当我们要把电路情况表示出来的时候,通常采用画“电路图”的方法。
( 2 )认识电路元件符号, 重点指导:电池的正、负极。
( 3 )把刚才设计时的实物图变成用元件符号表示的电路图。
6 、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
( 1 )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电路吗?
( 2 )红绿灯的研究:
材料:回形针,红、绿灯,导线,图钉,小木板,电池。
( 3 )设计电路并画出来。
( 4 )用材料试着组装。
( 5 )汇报总结活动。
第二课时
三、拓展:
今天我们了解了简单的电路元件,并且学习了简单的电路,可别小看这条简单的电路,我们的一个个用电器就是利用它的原理做成的。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如果将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会怎样?
( 1 )学生说说个人的想法。
( 2 )放入发光器,试一试。
( 3 )汇报试验的结果
2、我们能够让小电珠变得更亮吗?用你们手中的材料试一试,汇报一下。
四、总结: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了解,我们就能明白许多构造复杂的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简单的教案篇三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
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图画出较规范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透明胶带、各种电工工具。
目标教学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电池,谈话: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师:电池能够提供什么?
指出:它是一种电源。
二、新授:
1、认识简单电路元件:
(1)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子,里面有:
电池盒——上面有+、-符号,表示“正极、负极”
导线——用来传输电能
小灯泡——也称为小电珠,出示简图
灯座——用于插放小灯泡
2、连接电路:
(1)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你会怎样做?
(2)在白纸上,画出你的连接实物图。
(3)指名展示学生的想法。
3、分析连接后的情况:
(1)根据学生的摆放,说明连接后的结果。
(2)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
(3)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
(4)说明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
(5)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板书:回路)
(6)改变电池的'位置、样子(盒式、条形等),请学生标出电流方向。
4、开关的认识:
(1)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
(2)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
(3)领取开关,进行试验。
(4)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
(5)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是一条通路。(板书:通路。)
(6)我们把这样一条流通的回路,称为闭合电路。只有形成了一条闭合电路,电流才能通过。
5、指导画电路图:
(1)当我们要把电路情况表示出来的时候,通常采用画“电路图”的方法。
(2)认识电路元件符号,重点指导:电池的正、负极。
(3)把刚才设计时的实物图变成用元件符号表示的电路图。
6、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
(1)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电路吗?
(2)红绿灯的研究:
材料:回形针,红、绿灯,导线,图钉,小木板,电池。
(3)设计电路并画出来。
(4)用材料试着组装。
(5)汇报总结活动。
第二课时
三、拓展:
今天我们了解了简单的电路元件,并且学习了简单的电路,可别小看这条简单的电路,我们的一个个用电器就是利用它的原理做成的。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如果将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会怎样?
(1)学生说说个人的想法。
(2)放入发光器,试一试。
(3)汇报试验的结果
2、我们能够让小电珠变得更亮吗?用你们手中的材料试一试,汇报一下。
四、总结: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了解,我们就能明白许多构造复杂的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简单的教案篇四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交流要点: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简单的教案篇五
让学生经历对不同事物进行简单的排列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的排列现象中的规律。
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初步学习寻找最简单的组合数和排列数。
初步培养有序思维能力。
一、创设情境: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芳芳,今天她将为我们讲述她最快乐的一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她的快乐吧(课件演示)
二、探究规律:
1、师:先来估计一下,有几种打扮的方法。让学生估计,猜测。
看谁能打扮得又多又快。你们估计的对吗?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请小组长把信封里的学具倒在桌面上。师巡视。
生操作,试穿,讨论,交流,生汇报并上讲台演示。
师: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
生:有顺序
生:可以先固定一条裤子,分别和两件上衣搭配,两条裤子,就有了4种方法。
师:说的真好!那么刚才在估计中有些同学比4种要少,说明有遗漏,有些同学估计的比4种要多,说明重复了,那么如何才能一个不漏地把所有的搭配都找全。
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序的找。
师:孩子们你们说得非常好,看来有序连线是一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解决搭配问题的策略。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很多,我们今天就和芳芳一起来研究关于排列的问题。(板书课题)
师:现在不用学具你能不能把上衣和裤子分别用字母,符号,文字,数字的方法表示有几种搭配的方法。师巡视,并讲评。
师:同学们你们的方法真好,看来在研究问题时,我们可以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理解更容易一些。
生说说自己所喜欢的菜,教师在此时渗透科学膳食教育。
师:那么荤素搭配,就科学合理了,你有多少中配菜的方案呢?
生说配菜方案,师强调按顺序搭配。
师:孩子们,你们可真不简单。不但会配菜,还能科学、合理的搭配。
三、合作学习
生;69137136913731师板书。
师:看看正确的结果吧,你们猜对了吗?你们真棒,聪能帮芳芳解决(课件出示
师:聪联系到了,还有明明家,看看这个问题大家还能不能帮芳芳解决?有几种情况呢?(课件出示)
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
生:122113312332共六种可能。
师:孩子们你们说的真好,那么怎样就可以很快的,不重复,不遗漏的排列呢?
生:有序排列。
四、知识延伸,体验生活
师:通过大家的帮助,芳芳很快联系到了聪聪和明明,一会他们就来到了芳芳家,为了庆祝圣诞节,他们准备用三个红黄蓝彩球装扮圣诞树,可是圣诞树上只有两个挂彩球的位置,想一想一共有几种挂法?(课件演示)
生说不同的挂法,教师课件演示。
师;用来装饰圣诞树的三个彩球一共花了5角,先看看,芳芳有哪些人民币?
生:一张五角的,两张两角的,五个一角的硬币
师:想一想最多有几种付钱的方案,怎么付?
生说各种方案,师用课件随机演示各种方案。
五、全课总结:
师:芳芳快乐的一天即将结束,你从中学会了些什么?你对自己满意吗?
师指名叫两个对自己表现特别满意的孩子上台,击掌庆祝。
师:如果我们3个人,每两个人都必须击一次掌,一共要击几次掌?为什么是3次?
生:三次。
小组四人庆祝,想一想一共击几次掌。
简单的教案篇六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简单的统计
第一课时
复习平均数例1、例2;统计表
教学目标:
通过例1的复习使同学进一步加深对求平均数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怎样求出总数等内容和理解。
通过例2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求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的方法。
通过复习使同学进一步学会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并能应用原始数据和表格计算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平均数。
出示例1
问:要求七个班的平均人数,该怎样算?让同学自身算出结果。
想一想:假如已知七个班的平均人数,求这七个班的总人数,该怎样算?让同学自身解答。
通过计算让同学总结出求平均数问题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2
同学想:要求五年级平均每人做多少个,必需先求出(
)和(
)
让同学自身列式解答。
让同学总结求较复杂平均数问题的计算方法。
完成137页的“做一做”
复习统计表
出示137页的例题。
让同学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的空格,再验算合计数和总计数,看看计算的结果对不对。
完成138页的“做一做”
简单的教案篇七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简单的教案篇八
学生认识了灯泡为什么发光以后,此时会很自然地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室和房间都能有电照明呢?本课就和学生一起来通过实验验证这个问题。
学生在前两课的基础上已经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总结概括,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简单电路的构成,提升为复杂线路的认识。
1、知识目标:引领学生见识周围常见的线路,知道线路的组成情况,了解线路的用途。
2、能力目标:实验和观察常见的简单线路,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简单线路的兴趣,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线路的理解。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一、导入新课:
1.讲解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老师这儿有只箱,里面装的会是什么呢?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看一看,描述一下,但不能说出它的名字以及它独有的特征。
4、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猜想探究。
1、各小组先讨论一下想怎么做?
2、汇报你的实验方案?
3、要想知道你们的方案是否可行,我们要做什么?(实验)
4、使用灯泡发光需要注意什么呢?
5、你认为在做这个实验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6、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开始实验。
7、学生汇报得出结论
8、你观察过现在的线路吗?有什么特点?你能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吗?
三、实践活动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各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是不是有好方法。
4、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5、汇报同过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6、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7、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8、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9、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相关的现象
5、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线路?
6、通过本课学习,你什么收获吗?
简单的教案篇九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
教学对策: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
教学准备:节目预报表。
简单的教案篇十
1、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气球娃娃,并注意配色协调。
2、通过气球娃娃的设计和装饰,增进幼儿对废旧包装材料的认识。
3、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创作的乐趣。
气球娃娃、吹好的气球(带小棒)、毛根、报纸、包花纸、广告纸、即时贴、蛋糕盆、音乐等。
一、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出示小气球)“有个小气球,它有个愿望,它想让自己穿上漂亮的裙子跳起舞、戴上花帽子唱起歌,有一天,它的愿望终于实现啦!看,它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气球娃娃了。
二、幼儿欣赏、造型刺激。
1、出示气球娃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气球娃娃的五官以及装饰所用的一些废旧材料。请幼儿说一说。
2、教师示范创作气球娃娃,重点引导幼儿注意气球的颜色与裙子、帽子所选的包装纸的配色协调。
3、造型刺激,欣赏更多的气球娃娃造型。
三、大胆想象、动手创作。
1、提出要求,幼儿创作。
2、教师适当指导,给予有困难的幼儿一定的帮助。
四、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1、评选最有创意的气球娃娃、最具人气的气球娃娃。
2、把幼儿的作品挂在教室或走廊内,布置环境。